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体验式教学策略的运用探析

2023-04-20 11:09廖敏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运用策略

廖敏

摘  要:现当今,随着我国小学教学的加快发展,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构建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根本目标,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由此可见,体验式教学生动有趣,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知识点理解难度较高,学生只有主动思考并产生情感,才能对其产生深入理解。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体验式教学;策略;运用

引言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要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符合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有助于学生建构经验,可以提升德育效果。然而,目前部分教师在实践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时,还存在活动方式单一、缺少深度以及互动性不佳等问题。这要求教师充分理解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更新教学方法。鉴于此,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

1利用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日常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的话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体验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实践机会,可以增强学生的感受力,让学生在具有情感色彩的环境下展开活动,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动力。体验式教学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结合教材的内容找到切入点,保证教学活动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保证教学活动效果服务于教学目的。在进行《我们的公共生活》一课的教学时,教师注重利用体验式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让学生在公共生活中主动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在这样的教学目标指导下,教师在上课之初利用图片创设体验式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公共生活中的行为。教师向学生展示学生在校园中的活动图片,校园作为学生日常活动最多的公共区域,有在教室中的,有在操场上的,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内容与自己的亲身经历,思考在公共场合中自己有哪些行为不合时宜,有哪些行为值得提倡。接着教师继续利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学校这个公共场合中,你还应该注意哪些行为习惯呢?”组织学生总结回答。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让校园生活贯穿其中,利用熟悉的情境,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表达热情,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在公共场合有哪些行为准则,为学生今后在校园生活中的自律行为打下基础。体验式教学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学生的行为习惯,总结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共性,以保证情境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进入情境、融入情境、在情境中思考,进而获得求知的内在动力。

2开展游戏体验式教学,提升学生辨别是非能力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游戏,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将游戏规则与当堂课教学内容关联到一起,如果学生的学习行为不当,则代表學生违反了游戏规则。这样的教学游戏能够让学生沉浸在课堂学习氛围中,通过游戏掌握所学的知识点。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游戏规则是学生不能在课堂上随意讲话、吃东西、乱跑等,如果学生出现了这些行为,则代表学生违背了游戏规则,需要接受相应的处罚,还要扣除小组的游戏积分。同时,积极帮助教师维护课堂纪律的学生可以增加游戏积分。最终计算哪一组的游戏积分最高,获胜的小组能够获得奖励。这样的教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辨别是非对错,学生因为没有管控好自己的行为,导致小组的游戏积分降低,就会产生强烈的自责感,为了避免同类事件继续出现,学生就会积极纠正自己的错误。再者,学生因为自己错误的行为遭受了惩罚,其也会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犯错误就要遭受惩罚的观念,同时知晓哪种行为是错误的。想要实施好游戏教学,教师应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使学生保持游戏参与积极性。对此,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或者利用投影仪展示每一个小组的游戏积分表,增强游戏的紧张感,使学生时刻处于游戏情境中。

3引入家庭资源,自主开展实践

在家庭中有大量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此为基础创设实践性体验活动。基于家庭环境开展实践,具有时间充足、场景真实等特点。且学生的家长可以在方法、情感的维度提供一定的支持。父母在场更有助于学生建构经验,可以引导学生认同道德议题。家庭环境下的实践体验活动,同样要以真实问题为基础。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生成实践任务,再让学生自行制订计划和完成任务。例如,在教学中“低碳生活每一天”时,学生了解了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并且积累了关于“碳排放”的知识,形成了“低碳生活”的理念。基于此教师可以创设学习任务:与家人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减少碳排放,再共同制定一份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部分建议,如在出行方面计划乘公交车出行,在穿着方面多穿天然纤维的衣物,在回收方面注意回收塑料制品等,之后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查阅资料,然后对比家庭生活情况找出差距。学生制订计划后再执行,切实践行“低碳生活”理念。通过开展本次活动,可以让环保实践渗透到学生的家庭生活中,也令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纸上谈兵,可促进学生将环境保护观念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

结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因此,教师应全面认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内涵,积极探索其具体应用策略,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从而有效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惠婵.“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施路径[J].新课程,2021(32):101.

[2] 杨柏球.体验式教学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实践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3):54-57.

[3] 蒋云萍.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J].安徽教育科研,2021(20):63-64.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运用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