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04-20 19:07萨拉买提•阿布拉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数学建模思想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萨拉买提•阿布拉

摘  要:在数学建模思想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因此,数学建模思想,是指学生在解决具体数学问题时,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寻找在解题过程中分析问题和得出数学结论的思考模式,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大有裨益,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建模思想的魅力,促进学生创新解题思路、培养自主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建模思想;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所谓的数学建模,就是将复杂的数学知识通过数学模型的形式表达出来。数学模型有多种多样,例如,方程、几何图形及坐标等等都可以是数学模型。教师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构建利用数学建模的形式来教学,同时也要学会引导学生在日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会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在数学的学习中不仅要掌握好数学知识,同时也要学会怎样去学好数学。

1数学建模的概念与内涵

数学建模,是指借助相关数学符号、公式及图表等构建出依靠数学语言加以说明、反映实际生活中问题的本质情况的科学的数学模型,对其加以合理利用,能够达到解释与处理有关现实问题的目的。实际上,大部分的数学模型都不是对实际问题的简单呈现,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当中,一般要求应用人员仔细观察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学会运用不同方面的数学知识,把十分复杂的问题加以精简,达到有助于理解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开展数学建模工作需要基于真实情境,首先应该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进行科学分析,构建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并且明确相关参数,科学计算,接着检验最后的结果,调整模型,最后完成对问题的科学处理任务.一般来说,数学建模素养是针对合理运用数学语言与方法,依靠数学模型,实现对相关问题的解释和处理,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素养,属于学好数学知识的必备素养。学生只有具备此种学科素养,才能够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利用任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生拥有此种素养后,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一些十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显然,数学建模对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散其思维均是非常有益的。

2培养小學生数学建模思想的策略

2.1转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

首先,数学教学观念过时,不符合现代小学的数学教学要求,数学教学方式过于呆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因此,数学教师必须改变其教学方法,让学生有充分机会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意见,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讨论数学问题时探索自己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充分和不同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其次,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学习如何在课堂上创造建模概念。近年来数学教学法中一个热门话题,在课堂上引入建模概念对教育的质量和能力提出了巨大的要求,有些教师可能不适应这种方法,这需要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只有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引入模型概念,让他们真正理解应用数学模型概念的方法和重要性。例如,阅读“鸡兔同笼”部分要求学生能够使用基本的二元方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方程式本身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困难的知识阶段,概念复杂,更难学,但教师可以用符号思维,在课堂讲座中做好工作,让学生发展符号思维,掌握这一阶段的知识。简而言之,将模型思维纳入数学课程,可以让教师将传统的数学课转变为现代数学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分层次、有结构的布置课下作业,维持学生的思考热情

所谓分层次、有结构的课下作业,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生对建模思维方式的接受程度来布置难易程度相当,适合学生发展进步的课下作业,为的就是以免学生在简单的数学题目中无法获得运用建模思维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在过难的数学题目中挫伤思考的积极性,难以构建出解题的模型而出现畏难情绪,无法体会到建模思想对于解题的重要性。因此,数学教师在选题时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出适合小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适合自身的教学模式下不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2.3注重应用激励性的评价,为学生建模思维的培养提供动力

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基于实践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过程,从数学建模思维的渗透方法和培养路径来讲,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在解决过程中都能起到培养学生建模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师可基于实践教学的背景,通过差异化的教学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建模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考查,并且通过评价方式的灵活性提升激励学生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构建出更能有效解决数学问题的科学模型。为学生独立自主地运用建模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锻炼提供支持。

2.4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开发学生的建模思维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利用小组合作对帮助学生理解建模思维有很大作用。学生可以在团体的思维影响下不断提高自己对数学的思考能力和见解。通常学生可以相互讨论,一起得出结论。但是,在一起探讨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更多地感受到同龄人之间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不同的解题思路,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思考出不同的数学模型,不管是抽象的思维模型还是其他类型的思维模型,都可以锻炼学生的抽象联想能力;还有真实具体的数学模型,这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教师的教学显得高效。这些数学模型都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提高思维能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和交流互动,在思维的不断刷新和影响中一起找出更好的数学模型,探究出更优的解题思路。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需要从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工具的辅助应用以及发散性的教学引导等多方面入手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可结合实际从教学引导开展和教学评价等多个切入点入手,渗透建模思维的培养和完善,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景苑.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000(042):75-76.

[2] 汪元贵.让课堂焕发"模"力——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数学大世界,2020,94.

[3] 高秀英.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22):67-70.

[4] 苏继州.数学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成才之路,2022(15):87-90.

[5] 陈灵.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渗透模型思想策略探究[J].读写算,2022(14):150-152.

猜你喜欢
数学建模思想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