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探究

2023-04-20 19:07杜保燕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家校心理健康小学生

杜保燕

摘  要:目前,许多小学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由于地区差异、专业心理教师资源不足、心理教材匮乏、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认知偏差等情况,使心育工作的开展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为此,各地区、学校需要加强对心育认知偏差的矫正,加强心理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管理等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引言

《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2012)修订版》中指出,在中小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是促进学生们心理及身体健康发展的需要,还是促进中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由于自身的年龄比较小,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发育都不够成熟,因此,他们的判断能力比较差。因此,小学生受到学习压力、家庭因素等影响,在学习以及生活上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

学校层面:有的学校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设施不完善、课时不足现象。教师层面:教学一线缺乏师范院校毕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毕业生执教,其他专业的教师兼职现象存在,面对群体辅导和个案辅导专业性略显不足。教材层面: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学校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目前各级各类学校使用的教材版本不一,体系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教材编排上重心理学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心理训练的实践内容。实践证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认识自我和环境为主要内容,需要把心理学知识、心理辅导以及心理训练有机相融,融合過程中以心理训练为主,把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辅导作为辅助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教育有机融合,既要充分体现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又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2.1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为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由于小学生心理发育不够成熟,因此,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学生们并不会意识到自己出现问题,就不会寻求专业的帮助。教师需要不断宣传为学生普及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让他们充分掌握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不健康状态的表现,让学生对整个心理健康具有一个基本的认知,这样一来,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之后,能够积极地寻求专业的帮助,让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当然心理健康的宣传不能单一化,将其渗透到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让他们充分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譬如,学校需要定期安排一些心理知识的讲座,让学生学习权威的心理健康知识,也需要运用校园广播的方式定时地为小学生播放一些心理健康故事与知识,让小学生在娱乐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1]。

2.2强化师资水平的培养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应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教师专业素养要求极高。基于此,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专业水平、执教能力、教学经验乃至整合资源能力等都对实施的教学内容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学校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构建师资力量培养一揽子计划,对教师培训机制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优化。比如,对心理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岗前培训、岗中培训,通过多样化的方式,给教师搭建业务提升的平台,给他们创造快速成长的机会。方法一,采取“请进来”的方法,把专家请进学校开展讲座和授课,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具体情况实地指导,实施“私人订制”式地对教师进行指导;方法二,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派教师到全国名校“顶岗学习”,这种沉浸式学习收获更大;方法三,学校牵头召开多校联动研讨会等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精英召集在一起,对当下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个性化问题进行深度研讨,分享交流如何提升教育教学技巧和方法;方法四,通过课题立项研究,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以研促教;方法五,学校聘请校外优秀专业心理咨询师任教,通过“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师徒结对的方式,助力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和个性化心理辅导,通过专业引领补齐年轻教师短板,使他们快速成长。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使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得到稳步提高,有助于心理教师队伍得到质的提升[2]。

2.3加强家校合作,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仅在学校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完整的,教师应该加强家校合作,与学生家长达成有效沟通,共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家长不仅没有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而且也常会因为工作繁忙而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在学生出现明显心理问题时,教师和家长之间才会取得联系,但这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应增加与家长的沟通频率,传授家长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和方法,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此外,教师应丰富家校合作的形式,提升家校合作的实际效用。例如,教师先在某次家长会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讲,让家长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其主动参与心理健康的家校合作工作;会后教师再建立专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群组,让所有家长都加入群组,以便于家校直接进行交流沟通[3]。

2.4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可以开展“健康从‘心’开始”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播放心理健康教育短片,让学生参观心理健康教育画报展览,使他们切实体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可以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兴趣社团,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可以借助心理辅导功能室,通过沙盘游戏、放松训练法等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减少心理障碍和预防其他心理问题的出现。可以组织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娱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理地发泄情绪、调节情绪,不断地增强自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来说,小学主要是学生们成长的重要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一阶段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需要逐步转变以往传统观念,逐步发现自身问题,不断改进教育方法,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让他们能够创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赵慧莲.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普童话,2019(46):161.

[2] 闫建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18):38.

[3] 王苇娟.关于小学心理健康课堂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7(16):54+58.

猜你喜欢
家校心理健康小学生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