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冲刺作文思路参考(上)

2023-04-21 00:26王廷义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23年4期
关键词:校名流行语航天员

王廷义

回望2022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都是在立德树人的思想统领下,从多个维度对考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引导,这也和2022年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育人”的出发点相吻合。基于这种思考,2023年中考作文仍然可能会从这个角度进行命题,青春、成长、科技、品德、传统文化等方面都有可能进入作文命题的范畴。为了给2023年中考考生提供备考思路,我们预测了几个方面的考题,同学们可以自行练笔,教师们也可以在考试和课堂上使用。

经过读者征集、网友投票、专家和媒体评选,《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2年十大流行语”,分别为: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中国式现代化、新赛道、大白、烟火气、天花板、拿捏、雪糕刺客、精神内耗、沉浸式。

请以《感触最深的流行语——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择“2022年十大流行语”中的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之后作文;②除诗歌、戏剧外,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

这个作文题采用的是“材料+半命题”的方式,材料中给出了“2022年十大流行语”,可以在这些流行语中任选一个自己感受最深的词语,写出符合这一流行语的人生经历。可以谈自己对这个流行语的认识和见解,还可以谈流行语在作文中使用的利与弊。文章立意要积极正确,有向上的力量。如果你想写消极的流行语,那么建议你从反面立意,阐述不应该推广它的理由。

可以从以下角度构思:

思路一:写自己对某一个流行词语印象深刻。文中可以记叙自己了解这个流行词语的过程,通过自己的经历加深了对这个网络词语的认知,更好地理解了这个词语。

思路二:写自己周围的人的言行,和某一个流行词语一致,进而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指出这种做法的利弊,给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要对青年学生具有指导意义。

思路三:写有些网络词语不适合在中学生作文中使用,并且指出流行词语的局限性。文中要提倡用鲜活的、客观的、规范的词语,而且要培养自己不跟风、不盲从的文风。

汪国真曾经说过:“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有双脚,还有未来。”我们每一个人所取得的成绩,都属于过去,如果我们因一时的满足沉迷其中,我们也就停止了进步。漫漫人生路,我们一直在追寻目标,我们一直在路上。

请以《我一直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这是一篇“材料+题目”的命题作文,这个材料通过汪国真的一句话提示我们,不能满足于过去取得的成绩,人生应当追求不止。题目中的关键词“一直”有两种解释:一个是表示顺着一个方向不变;一个是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这就告诉我们,要写自己一直去做、始终去做的某一件事。

这个题目对于考生来说并不难,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都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在追求理想、实现理想的路上的那些点点滴滴都是可以写进作文的素材,把那些路上经历过的酸甜苦辣写出来,表达自己执着的精神,就可以成为文章的立意。

可以从以下角度构思:

思路一:“我”一直在追寻理想的路上。“我”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方向,曾经非常喜欢那些偶像歌手,一度也想成为那样耀眼的明星,当老师告诉“我”,自身的能力不足以实现梦想的时候,“我”开始每天不停地练习,让老师看到“我”的进步。尽管未来很渺茫,但自己一直在努力。

思路二:“我”一直在实现理想的路上。从小“我”就有一个理想,那就是当一名演说家。所以“我”特别注重培养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凡是有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的活动都踊跃参加,现在感觉自己有很大的进步,各种奖项也获得了很多,但是“我”不满足于自己取得的成绩,一直在努力。

思路三:“我”一直在路上,让自己发光发热。“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没有优异的成绩也没有特别突出的特长,但“我”一直在默默地为班级作贡献。帮助同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我”的常态,因而“我”获得了“奉献之星”的光荣称号,“我”要一直做下去,成为发光发亮的星。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2023年新年贺词。贺词中引用的苏轼名句“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意思是说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夠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请大家根据对材料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或叙述经历、或谈感想和认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首先对材料进行分析,此材料中介绍了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引用了苏轼的名句。我们可以从苏轼的名句入手选取角度:向最难处攻坚,矢志不渝,终能达到成功的彼岸;路途遥远,要靠我们的行动,再难也能够成功;我们要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一切困难,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对于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记叙文;也可以选取任何一个角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写成议论文。

可以从以下角度构思:

思路一:未来很遥远,但是只要行动起来就会到达。

思路二:困难并不可怕,坚强的意志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思路三:树立了远大目标,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信念,才会实现宏伟目标。

2023年的央视春晚舞美以古典文学词牌名“满庭芳”为设计灵感,令人耳目一新。演播大厅中,满眼都是“花”的元素,营造祈愿圆“满”的中华大家“庭”尽展“芳”华的艺术氛围,这些“花”所承载的是全国人民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景——祖国欣欣向荣,美好生活日新月异。

请以“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从所给材料来看,2023年的央视春晚舞美设计以词牌名“满庭芳”为主题,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表达,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写作此文,首先要弄明白“传统文化”的内涵,而它是多方面的。作文中可以叙述跟传统文化有关的事情,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等。

可以从以下角度构思:

思路一:成语故事蕴含丰富哲理。中国成语故事博大精深,我们从成语故事里懂得了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读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懂得了谦让,不再斤斤计较;读了《纪昌学射》的故事,克服了急躁情绪,开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文章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展现自己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的过程。

思路二:中国诗词美不胜收。“我”喜欢传统的纸质书,喜欢拿着唐诗宋词,在晨光里、夕阳下浅吟低唱,在旷野里、溪流旁放声高歌。文章也可从多个角度展现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表达自己在文学作品的鼓舞下立志报效祖国的心愿。

思路三:中国书法包蕴万千。“我”开始学书法源于自己想写出一手好字在同学面前出风头。后来师从一名人生经验丰富的书法老师,他教自己练字要从学会做人开始,首先要沉得住气,练字也是炼心。他向“我”传授书法经验,“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这是写字的技法,也是做人的准则,“我”从老师身上感受到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

当代著名作家毕淑敏的《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中写道:“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是啊,小草虽然纤弱,但它却也把自己的点点绿色献给了春天,有什么自惭形秽的呢?

请以《我的世界也精彩》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文章不能套作,力求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是“我的世界”,指的是“我”的活动领域或范围,可以是“我”的内心世界,也可以是“我”的现实生活。另一个关键词是“也精彩”,其中“也”指的是“同样”,含有一种强调的语气。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材上,要选那些看似普通的生活情境或内心活动,通过独特的视角来展现它的精彩,这样才能突出“也”这个题眼。“精彩”指的是表现超出一般,或出乎人的意料,令人耳目一新。

可以从以下角度构思:

思路一:学习生活。写出自己看似平淡、枯燥的生活却能挖掘出获得知识的乐趣,进而展现学习生活的精彩。

思路二:兴趣爱好。兴趣爱好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记叙自己享受兴趣爱好的时光,表达自己内心独到的体验、收获。

思路三:内心感受。写成记叙文,通过具体的事件,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满足和欣慰;也可以写成散文,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现实经历给自己带来的思考和进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2013年6月11日,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乘坐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在“天宫一号”首次为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航天员乘组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要求:①请从下面写作任务中选取一个进行写作,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任务一:杨利伟的《太空一日》记录了自己在太空中的经历和感受。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个发生在太空的科幻故事。

任务二:请搜集材料中提到的航天员相关事迹,以《写给×××的一封信》为题,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任务三: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超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受与思考。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三个任务任选其一。首先要对所给材料进行分析,这组材料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步伐,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我国航天科技的辉煌成就。了解了这些内容,三个任务不难完成。

可以从以下角度构思,也可以生发出更多,此处仅供参考:

思路一:完成任务一,写作要符合科幻故事的要求,有故事性,有科学性,设置一定的太空生活经历,想象要大胆合理,富有趣味性,要能够吸引读者。

思路二:完成任务二,给一位宇航员写一封信,表达对宇航员的深深敬意,同时也要表达自己向他们学习,以后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贡献的决心。

思路三:完成任务三,结合所给材料,看到中国航天技术不断超越,可以写记叙文,记叙超越自我的人生经历;也可以写议论文,提出要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实现不断超越的观点。

2023年央視春晚的舞蹈《碇步桥》出自浙江音乐学院舞蹈学院2017年的原创舞蹈《碇步桥水清悠悠》。此次春晚截取了原舞蹈最精彩的一段,并在服装、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为了在春晚当天呈现最好的效果,浙音师生们在北京奋战了37天,一遍遍抠动作,不断打磨,最终舞蹈获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碇步桥》勾起了全国观众对绿水青山的向往,也为离家的游子送上一份熨帖的暖意。它火爆的背后,是诗画江南之美、活力浙江之韵,亦是人们对大美中华的深深热爱。

请结合以上材料,选取一个角度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之外,体裁不限;②要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23年央视春晚的舞蹈《碇步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所呈现的是文艺作品的不断创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展现出对美的追求。想写好这篇材料作文,首先对所给材料进行分析,从舞蹈全方位升级的角度,可以写推陈出新的主题;从不断打磨的角度,可以写技术需要精益求精;从“人们对大美中华的深深热爱”的角度,可以写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可以从以下角度构思:

思路一:文艺作品都要推陈出新,在保留精髓的基础上,紧跟时代,适当创新,才是作品受到欢迎和喜爱的必经之路。

思路二:优秀的文艺作品需要不断打磨,才能收获观众的认可和赞美。由此可以联想到,任何事情想要获得好的成绩,都离不开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思路三:可以从节目所呈现出的美感,来谈艺术形式的丰富多彩,歌颂祖国山水的多姿多彩,赞美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

猜你喜欢
校名流行语航天员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理事会(按校名音序排名)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理事会(按校名音序排名)
本刊荣获“广西高校名刊”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我要当航天员
大学流行语考察
来吧,少年航天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