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飞机挂载烟雾干扰吊舱在空中驱离中的应用研究

2023-04-26 03:18冷智辉
教练机 2023年1期
关键词:型飞机吊舱机动

张 峻 ,冷智辉 ,许 磊 ,邹 庆

(1.空装驻南昌地区军事代表室,江西 南昌,330024;2.航空工业洪都,江西 南昌,330024)

0 引言

空中驱离是指为保护敏感空域、海域不受侦查或骚扰,使用航空飞行器,综合采用多种非武力技术手段和飞行动作,干扰目标飞行器任务开展,迫使其远离敏感空域、海域的一种空中对抗战术。空中驱离实施过程中,常与空中截击、空中巡逻、空中护航、空中阻击、空中封锁等战术紧密结合、灵活运用。面对日益紧张的周边环境,空中驱离已成为航空兵部队的常规任务,提升空中驱离的作战效能迫在眉睫。

1 空中驱离研究

1.1 国内外典型案例

1987 年9 月,北约空军的一架P-3B 型反潜巡逻机,在巴伦支海上空的前苏联沿岸执行侦察任务,前苏联派出一架苏-27 飞机前往驱离,该飞机在第3 次逼近P-3B 时,从P-3B 的右翼下方高速掠过,用垂直尾翼在P-3B 右侧的一号发动机上,像手术刀一般划开了一个大口子,P-3B 差点坠毁,而苏联战机也因垂尾损坏很快返航。这就是著名的“巴伦支海上手术刀”事件。

图1 “巴伦支海上手术刀”事件

2019 年8 月,俄罗斯国防部长乘坐的专机在途径波罗的海上空时,被一架北约F-18 战机试图拦截,护航的苏-27 随即紧急出动,直接从F-18 的下方切入,逼迫F-18 只能左转,但是F-18 在转向之后,却依然在监视俄罗斯专机,苏-27 只好亮出导弹进行锁定警告。 F-18 最终被成功驱离[1]。

图2 北约F-18 战机被苏-27 驱离

2014 年8 月,一架外军P-8 侦察机闯入东海上空侦察,我军派出一架歼-11 飞机进行驱离。 外机无视我机电台喊话警告,我机以90 度角从外机机头掠过,向其展示机腹挂载的武器,发出严重警示,外机最终掉头返航[2]。

图3 歼-11 飞机驱离P-8 侦察机

1.2 空中驱离主要特点

1) 对抗行动非武力

空中驱离一是多发生于和平时期,双方未进入交战状态;二是对抗多发生于靠近驱离方的领土、领空、领海或公海演习区的敏感空域,却未构成对主权的实质侵犯;三是被驱离方多使用不携带武器的飞行器进行侦察和骚扰,不构成直接武力威胁。因此为防止事态扩大和冲突升级,驱离方会最大限度保持克制,尽可能不使用杀伤性武器。

2) 对抗事件敏感度高

空中驱离的双方军事实力基本旗鼓相当,都具有较为成熟的指挥系统和空中对抗装备。特别是在热点地区和关键时期,空中驱离是大国对抗的最前线,驱离频次多,新闻关注多,对抗过程一旦失控,极易引发军事、外交事件,造成较大国际影响,2000 年南海撞机事件就是典型负面案例。

3) 对抗措施扬长避短

空中驱离在实施过程中,通常分为跟踪、伴飞、监视、取证、警告、警戒、干扰等多个对抗阶段,视情逐步升级。 从我国周边的形势来看,被驱离的空中目标多为外军中远程侦察机、反潜巡逻机、中大型无人机等特种飞机,该类飞机通常装备大型涡桨或涡扇发动机,机体平台较大、飞行稳定性较高、航时航程较长,中低空和低速性能好,电子战和侦查设备多,但速度不快、机动性较差、基本不携带武器。我军执行空中驱离任务多为第三代战斗机,高速高空性能良好、机动性能优秀、可携带攻击武器,但低空低速性能一般、航程航时相对较短。 因此,空中驱离的对抗双方都会充分利用各自装备的技术特点和不对称优势,在空中斗智斗勇斗法,力争以最小的代价完成既定任务。

1.3 空中驱离主要采取的方式

空中驱离过程中,飞行员根据不同的对抗阶段,灵活运用国际通用标准的飞机肢体动作,结合己方飞行器的战术技术性能和机载装备,采用多种方式向对方施加压力,以达成驱离目的。比较常见的驱离方式主要有:

1) 电台喊话

驱离方在双方电台通信距离内,采用国际公用的无线通信频道,以电台话音方式向目标方宣告驱离要求。该手段简单、安全、便捷,但存在不同语言文字需翻译且易被误解、喊话无实质对抗压力、听而不闻等缺陷。

2) 飞机拦截动作信号

驱离方在双方视距范围内,以信号告警和动作告警的方式[3],向目标方表明驱离意图。该手段直观、清晰易懂,但存在威慑力度不足、目标方视而不见等不足。

3) 光电磁干扰

驱离方使用机载干扰设备,在作用范围内向目标方发射强光、激光、电磁波等干扰,影响目标方飞行员目视能力,飞机光电探测设备和通讯、导航、雷达、侦察等设备,干扰目标方飞行员信息的获取和判断。该手段威慑力度较大,对抗压力较强,对设备要求高,使用复杂,存在一定不可预见后果。

4) 模拟攻击和警告性射击

驱离方一是使用机载火控雷达照射,并持续锁定目标方,表明已做好开火前准备;二是在被拦截目标的侧方,平行略靠前,用单炮向前方射击[3]。表明可随时开展攻击。上述手段威慑力度极大,对抗压力极强,但也存在易泄露雷达特性信息,易导致误伤等不良后果。

5) 飞行阻碍

驱离方利用己方装备的技术和性能优势,占据空中有利位置,对目标方施加多种飞行阻碍,影响其正常操纵。常用做法包括外逼、迫降[3]、释放燃油、尾焰喷射、尾流扰动等。上述手段威慑力度和影响不一且各有利弊,如释放燃油范围难以控制,且减少飞机作战半径;发动机尾焰喷射危险系数高,效果不易控制;飞机尾流扰动不直观,条件严苛,易被躲避;动作外逼要求双方飞行器近距离产生干涉,实施风险很大,易导致飞行器安全事故。

2 新型空中驱离装备的基本要求

根据以上研究,和平时期进行空中驱离任务,驱离方应尽量采用非武力的方式,对目标方施加强烈干扰,促使尽快飞离任务空域。但传统的驱离手段和方法存在诸多不足,驱离过程存在一定安全风险,要求驱离方飞行员具备较高的对抗技能,同时也对未来执行空中驱离任务的飞行器和专用驱离装备提出了更高要求。

执行空中驱离任务的飞行器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飞行包线能够全面覆盖对方飞行器,基本飞行能力无短板;二是操纵灵敏、机动性好、航程航时较长,与目标飞行器对抗能力优良; 三是具有高速飞行能力,便于迅速到达对抗空域;四是装备经济性好,设计采购维护使用综合成本较低。

飞行器挂载的专用驱离装备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驱离方式直接有效,威慑力度大;二是驱离过程安全风险低,效果可控、使用成本低;三是可根据任务要求灵活装卸,不影响载机其他系统工作,通用性好。

3 烟雾干扰吊舱在空中驱离中的应用研究

3.1 基本设想

根据空中驱离装备的使用需求,结合我国目前现有装备的情况,采用某型飞机挂载烟雾干扰吊舱进行空中驱离,可在保证飞行器安全的基础上,达到“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的驱离效果。烟雾干扰吊舱采用飞行表演所使用的液体拉烟器技术改进,可在空中形成100m 左右的烟雾干扰区,干扰区中的有色烟雾作用于目标方飞行器,即严重影响其飞行视线,又影响其发动机稳定工作,可对目标方造成巨大的工作压力,从而迫使其远离指定空域。经分析,这一空中驱离手段方式新颖、安全性高、威慑能力强,驱离效能高。

3.2 实现方式

烟雾干扰吊舱挂载于某型飞机机体的腹部,喷液管路沿机身蒙皮到发动机尾喷口附近(见图4)。飞机到达目标方飞行器的前方,启动烟雾干扰吊舱喷出拉烟液,拉烟液经发动机尾焰加速扩散出烟雾带,并在空中形成较为稳定的烟雾区。驱离方飞行员根据双方飞行器位置关系和烟雾区范围,操纵飞机将烟雾区覆盖目标飞行器,可连续喷射烟雾以加强干扰威慑,也可断续喷射烟雾以延长干扰时间。

图4 某型飞机挂载烟雾干扰吊舱示意图

3.3 使用烟雾干扰吊舱实施空中驱离的战术

根据某型飞机和烟雾干扰吊舱的使用特点,通过理论分析,有正前方平飞、快速横滚机动、水平“S”形机动3 种使用方式。

1) 正前方平飞

驱离机处于目标机正前方,保持与目标机相同的速度,持续释放烟雾,烟雾面积较小、烟雾浓度高,适用于敌机意图进入我方敏感区域时的驱离任务。工作示意见图5。

图5 正前方平飞示意图

2) 快速横滚机动

驱离机在目标机的飞行路径上做快速横滚机动,持续或断续释放烟雾,烟雾面积较大、烟雾浓度较高,适用于警告后敌机仍不飞离敏感区域的驱离任务,工作示意见图6。

图6 快速横滚机动示意图

3) 水平“S”形机动

驱离机在目标机的飞行路径上做水平 “S” 形机动,持续或断续释放烟雾,烟雾面积大、烟雾浓度较小,适用于经警告后,敌机改变航线意图从侧向进入敏感区域的驱离任务,工作示意见图7。

图7 水平“S”形机动示意图

3.4 主要优势

1) 烟雾喷洒干扰效果良好,满足空中对抗需求

一是工作安全性高:驱离机使用烟雾干扰吊舱喷洒烟雾,距离目标飞行器相距约100 米,在此安全距离范围内,可对目标飞行器施加干扰,干扰方式和时间安全可控;二是驱离效果好:烟雾干扰吊舱可根据任务需要,喷洒不同浓度和作用范围的烟雾,影响目标方飞行员视觉观察, 既对其产生强大心理压力,又不对目标飞行器和飞行员造成实质损伤,最大限度避免冲突升级;三是综合使用成本低:烟雾干扰吊舱的使用维护简单,保障性好,无需其他设备配合,使用寿命较长,使用耗材低廉。

2) 烟雾喷洒技术成熟可靠,能够快速形成战斗力

烟雾干扰吊舱充分继承液体拉烟器的技术方案,液体拉烟器主要用于飞行表演,技术成熟可靠,应用经验丰富,仅需对拉烟液箱和拉烟液进行功能改进,吊舱对飞机平台本身的要求较低,可快速改装、快速训练、快速应用。

3) 某型载机综合优势

一是飞机平台优势,某型飞机具有良好的高、低速飞行性能和高机动飞行能力,大速度优势可快速抵达任务区,低空低速高机动优势能够覆盖外军巡逻机、侦察机等典型驱离目标的飞行包线,胜任跟踪、伴飞、监视、取证、警告、警戒、干扰等多类任务,挂载空—空导弹后可进一步提高驱离的威力;二是教练机双舱优势,前、后舱飞行员可进行任务分工,前舱飞行员负责对抗飞行、实施干扰,后舱飞行员负责干扰效果评估、驱离过程取证等工作,有效减轻单人操作负担;三是使用成本优势,某型飞机使用寿命长、采购及使用成本低,执行空中驱离任务可有效节省战斗机宝贵的飞行小时寿命,降低任务成本。

4 结语

某型飞机挂装烟雾干扰吊舱可用于空中驱离,总体技术成熟可靠,驱离效果优秀,战斗力形成速度快,使用成本低、综合作战效能高,值得进一步开展工程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型飞机吊舱机动
战机吊舱火力赋能“神器”
某型飞机主起机轮舱改进设计
某型飞机液压柱塞泵弹簧断裂分析
装载机动臂的疲劳寿命计算
12万亩机动地不再“流浪”
机动三轮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NEO—2X光电吊舱
KODIAK100型飞机发动机ITT温度异常的检测与维修
某型飞机自动驾驶仪测试系统的研制
吊舱式电力推进船舶螺旋桨匹配设计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