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干预儿童青少年近视研究进展*

2023-04-29 14:17马兆鹏杨鑫卢恒耿璐璐汪宏莉
运动精品 2023年9期
关键词:睫状肌眼部视力

马兆鹏 杨鑫 卢恒 耿璐璐 汪宏莉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屈光不正是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近视是导致屈光不正的主要原因,主要发生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尤其在7-12 岁儿童中发展迅速[1]。美国眼科学会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预计到2050 年近视将影响世界半数人口[2]。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2020 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 岁儿童近视率为14.3%,小学生35.6%,初中生71.1%,高中生80.5%,儿童青少年高近视率现状不容乐观[3]。近视可导致视网膜病变,是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与青光眼和视网膜脱落等的疾病发生有关。儿童青少年近视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导致儿童青少年自尊心受挫,减少参与娱乐活动的频率,且对部分儿童青少年今后的就业产生负面影响。此外,由于存在持续的光学矫正成本,近视还将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因此,预防近视和进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2018 年8 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4],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已成为一项国家战略。2021 年,教育部等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5],明确健全完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到2025 年,每年持续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2023 年,教育部印发《2023 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进一步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6]。

儿童青少年近视大多为假性近视或中间型近视,具有可逆性,经干预治疗后可改善或恢复正常视力。运动是一种促进身体健康的身体活动,长期保持运动习惯可防止肥胖、改善心脏代谢功能、提高心血管健康水平。已有研究证实运动可作为一项干预措施治疗近视、延缓近视进展速度。而目前关于近视的干预研究多集中在矫形眼镜、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对运动干预涉及较少。本文通过综述运动干预对近视的治疗作用及具体干预方法,为治疗儿童青少年近视提供参考依据。

1 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

近视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和环境。尽管有研究证实,有近视史的父母会对孩子的视力产生不利影响[7],但多数儿童青少年近视为后天因素形成,主要由不良的用眼环境和个人行为习惯导致。(1)屏幕时间。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儿童青少年有更多机会接触电子产品,导致每日屏幕时间普遍增加。而现有研究已表明,屏幕时间过长将诱发儿童青少年出现多种健康问题,其中包括近视,说明使用屏幕时间过长是近视的影响因素之一[8]。(2)课业压力。儿童青少年高强度的课业任务极易导致近视的发生,有研究显示,7-12 岁儿童每日写作业时间超过2 小时将增加发生近视的风险[9]。此外,由于不同学龄段的学生学习要求和学业负担不同,近视率存在年龄差异。与低年级学生相比,高年级学生学业任务更重、写作业时间较长,近视发生率更高。我国华东地区的一项研究发现,随着儿童青少年学龄的增加,近视的患病率持续增加,且患病率呈非线性增长趋势,幼儿园学生近视率为12.0%,二年级学生32.0%,五年级学生69.0%,高一或以上年级学生则达到90.0%[10]。(3)睡眠时间。我国规定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日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9、8 个小时,而睡眠不足易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有研究结果表明,较短的睡眠时间与较高的近视风险有关,同时研究还发现睡眠质量差也会增加近视的风险。(4)体育锻炼。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不足问题已经突显,主要由屏幕时间过长、作业过多等因素导致,严重危害个体心血管健康水平。其中儿童青少年户外体育锻炼时间的减少,也是增加近视发生几率的原因之一[11]。(5)性别、绿化环境等。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与性别有关,研究证实女生的近视进展比男生快[12]。此外还有学者发现,学校周围绿化面积也对儿童青少年视力产生影响,绿化面积越小近视率越高。

2 运动干预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治疗作用

《工作方案》中建议已经近视的儿童青少年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鼓励支持儿童青少年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使其掌握1~2 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儿童青少年养成终身锻炼习惯。运动增强心肺功能,通过心脏和骨骼肌的血管扩张以及皮肤、内脏组织血管收缩,使血液重新分配,改变全身的心血管循环系统,同时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影响脉络膜厚度(CT)和脉络膜血管密度(VD),使视网膜和脉络膜保持充足的血流量,改变眼部的结构和功能,达到维持和改善视觉水平的目的。运动还可对脂质和脂蛋白代谢、血管功能、中枢和外周生长因子、氧化应激和胰岛素抵抗等因素进行调节,从而间接参与对眼部的调节,延缓近视的进展[13,14]。

定期运动有助于降低儿童青少年患近视的风险,还可减缓轻度及中度近视儿童青少年近视的进展速度。一项有关运动对视力健康影响的分析显示,儿童青少年采用16-24 周的运动干预周期、中等干预频率(3 次/周)、每次60-90min 干预时长的体育锻炼方案对改善视力的效果最佳[15]。高青[16]等研究发现,中高强度运动频率为2 天/周、4 天/周和7 天/周的儿童青少年,发生近视的风险分别是没有运动儿童青少年的0.94 倍、0.91 倍和0.93 倍,说明运动在近视防控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有效保护视力,且体育锻炼时间越长视力越好。此外,运动对眼压有缓解效果,是降低近视甚至青光眼患者眼压的有效手段,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运动提高脉络膜的血流速度,为眼部营养物质的吸收提供充足条件,从而改善眼部营养状况,防治近视[17]。

3 运动干预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方法

3.1 户外活动

《工作方案》明确指出,儿童青少年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建议每周参加3 次以上中等强度体育活动。户外活动作为一种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发作和加重的风险,尤其在小学阶段进行干预效果最佳。有学者认为,户外活动可通过改变近视儿童青少年的等效球镜度数和眼轴长度、舒缓睫状肌疲劳、调节眼内压等状况,实现控制近视发展的目的。系统综述显示,每天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近视儿童青少年的发展进程将得到有效减缓[18]。定向越野指练习者借助定向地图与指北针,到达地图上标记的目标点的一项户外体育运动。练习者在识图过程中,存在先扫视再近距离聚焦的特征,涵盖眼球的内聚、外扩、牵拉、转眼等训练要素,对睫状肌、眼外肌和巩膜进行调节,能较好地达到近视预防和训练的调节强度[19]。

3.2 睫状肌训练

多数儿童青少年近视是由于近距离视觉活动时睫状肌长期收缩、睫状肌的伸展能力降低,进而导致眼部放松能力的丧失。因此,改善睫状肌的调节功能是预防和减缓近视形成的关键。研究发现,睫状肌的肌肉细胞与血管或肠壁等其他部位的平滑肌不同,它具有许多快速横纹肌的超微结构、组织化学和传出神经特征。睫状肌有规则排列的致密带和致密体,类似于横纹肌的Z 带,且在超微结构中,睫状肌细胞的线粒体和内质网的数目较普通平滑肌丰富。由于这些特殊的细胞学特征,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睫状肌可以通过特殊训练来调节[20]。

有研究使用睫状肌训练仪对小学生进行睫状肌训练,训练仪中装载6 种不同图像的图像转盘和图像运动轨道,均由微电机自动控制驱动,运行时可通过图像的移动变换进行不同类型的睫状肌训练,从而开发睫状肌调节潜能。此外也可进行睫状肌放松性训练,提高睫状肌整体调节能力。训练后发现,小学生平均视力由训练前的0.71±0.36 达到训练后的1.20±0.56,说明睫状肌训练仪可有效改善视力[21]。此外,在体育课中采用特殊体育项目联合睫状肌训练的方式,对改善儿童青少年的视觉健康有正面作用,该研究选取苏州市某中学160 名10-11 岁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低频组(15 次)、中频组(30 次)和高频组(60 次),三个实验组按照睫状肌训练原则进行特殊设计的身体活动训练,对照组则进行普通身体活动训练。结果显示,不同频率的睫状肌训练对改善儿童青少年的视力有不同的效果,其中每节体育课频率为30 次的睫状肌训练是改善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最佳选择。

3.3 动态视力运动

动态视力运动中,开放式技能运动和闭合式技能运动都能有效改善儿童青少年的运动视力和辨距视敏度。

3.3.1 开放式技能运动

开放式技能运动包括足球、篮球、排球和乒乓球等,练习方法例如足球的内脚踢球、接球、脚背运球;篮球的运球、传球;排球投球、接球;乒乓球对打等。其中小球运动效果最好,因小球具有旋转速度快、落点变化多等特点,能够增强儿童青少年睫状肌调节功能。运动中练习者需将自身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来球上,眼睛追随来球不断调整视线。由于来球的速度、高低、远近、路线、旋转程度等均不相同,练习者为准确击中来球,眼睛会主动进行远近调节聚焦和不同方位、不同速度转动,因而眼部肌肉不断得到锻炼,促进眼部血液流动和营养物质的供给,提高眼睛周围肌肉的收缩与舒张的调节能力,一定程度上降低或消除睫状肌疲劳引起的视力下降[22]。由于开放式技能运动在练习过程中伴随近距离和远距离的视觉交替,使睫状肌不断调整以使视觉清晰,利于肌肉调节功能的恢复,因此学者认为动态视力的开放性技能运动对视功能的干预效果优于闭锁性技能运动。

3.3.2 封闭式技能运动

封闭式技能运动包括跑步、跳跃和投掷等,锻炼方法有快跑、耐力跑、障碍跑、立定跳远、单跳、双跳、快速跳远、上台阶投沙袋或垒球等。闭锁性技能运动主要依靠本体感受器的内部反馈来实现,对外界环境依赖程度低,较少使用眼睛捕捉信息,对动态视敏度的要求和运用频率较低,因此普遍认为闭锁性技能运动对视觉功能的改善作用十分有限。但有学者通过设计闭锁性技能运动(跑、跳、投运动)结合动态视觉任务,观察四年级近视小学生视觉功能及其他功能发展的影响,干预后发现,轻度和中度近视学生动态和静态视敏度均有所提高(P<0.05),中度近视学生静态视敏度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轻度近视学生(P<0.01)。说明闭锁性技能运动对动态、静态视敏度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可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程度[23]。后续应开展相关研究进一步探讨。

3.4 中医融合体育运动

运动结合中医治疗的方法对改善儿童青少年近视效果明显。郑博今等[24]采用体育锻炼融合中医调理的方式,对受试者进行6 个月的干预,干预内容包括眼保健操、乒乓球训练、中医五绝调理,结果显示6 个月后实验组的视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视力显著高于干预组的基线视力。眼保健操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改善视力的方法,通过精确的针灸穴位按摩,可激发经络之气,缓解眼疲劳、恢复眼部功能。从近代医学角度讲,按摩眼部周围的穴位可以加速血循环,改善新陈代谢,放松眼部肌肉从而消除眼部疲劳。耳穴按压也是中医穴位按摩的方法之一,可治疗儿童青少年近视。有研究显示耳穴按压方法与针刺法疗效相当,比滴眼液、眼球运动疗法更有效。此外,太极拳也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4 结论和建议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因课业压力大、近距离工作较多、使用屏幕时间过长等原因,导致近视率持续上升,严重危害个体身体健康,因此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治疗应予以高度重视。研究已证实运动可作为一种干预方法有效治疗近视,今后应进一步开展干预实验研究,为运动干预儿童青少年近视提供更多有力证据。

此外,以运动为中心的儿童青少年近视治疗应从多方面形成合力,家长、老师积极做好引导和宣传,发挥自身积极运动的行为示范作用;学校应增加体育课时、减少学生课业负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全社会形成全民健身的良好风气,实现延缓儿童青少年近视发展及治疗近视的目的。

猜你喜欢
睫状肌眼部视力
儿童眼与老视眼睫状肌厚度在调节中变化的研究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扩瞳验光前如何判断扩瞳药已经起效?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首次配眼镜 该不该散瞳
视力测试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
如何消除用电脑后的眼部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