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的历史见证及时代作为

2023-04-29 18:21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法宝力量中国共产党

石 媛 周 迪

2022 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从十二个方面概括了统一战线的内容、意义及工作方法,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指导思想及根本遵循。其中“坚持统一战线法宝地位”,充分肯定了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再度重申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地位。我们党提出“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思想80 多年了。80 多年来,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的一个政治优势和战略决策,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真正实现了凝聚人心、团结力量、服务大局、汇集合力,发挥了为党在各个时期的政治任务服务,为党的最高奋斗目标服务的重要法宝的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统一战线也必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中有所担当和作为。

一、“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的发展脉络

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最辉煌成就在于我们党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具体实际中来,指导了中国的前途命运,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而“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思想是这一理论成果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思想的形成有其独特发展脉络。

(一)在我党历史上首提“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思想的是毛泽东同志

1939 年10 月4 日,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完善发展了三大法宝的论断。他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法宝。”毛泽东同志提出统一战线法宝思想,就是将统一战线放到抗日救国大局中分析得出的必然结论。

(二)改革开放后我党对“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思想的发展

1.邓小平论统一战线的法宝地位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在1979 年10 月19 日在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宴请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代表大会代表时特别强调:“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

2.进入新世纪,江泽民论统一战线的法宝地位

江泽民同志2000 年12 月4 日指出,“在新世纪,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绝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绝不能动摇。”

3.胡锦涛论统一战线的法宝地位

胡锦涛同志在2012 年11 月8 日的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这是统一战线法宝思想首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三)新时代我党对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思想的创新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并把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2021年“七·一”讲话中总书记再度重申“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指明在新的征程中,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统一战线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的历史见证

统一战线是党的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经过历史的检验和证明的。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二大提出建立国民革命联合阵线开始,统一战线历经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联盟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以及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中,中国共产党从政治上自觉把握和运用统一战线这一策略,使统一战线超越了权术和谋略的层面,成为中国共产党团结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法宝,在统一战线历经“救国”“兴国”“富国”到开启“强国”的历史实践中,将统一战线上升为一种长期的政策、战略和一整套制度安排,统一战线在历史任务的转换中也由中国共产党改变力量的斗争策略,转化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政治优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又进一步转化为民族复兴的制度密码。

(一)“统一战线救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实践充分说明,在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最大的功绩莫过于建立新中国,在党建国家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运用统一战线策略,成功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在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由社会边缘到社会中心,由最初的局部执政到后来的全面执政过程中,彰显了统一战线救国、建国的重要作用。

1.统一战线使中国共产党社会地位合法化。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是一个政治舞台和社会空间都十分狭小的非法政党。然而,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指导思想,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统一战线经历了从政治哲学到政治策略的转型,毛泽东立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创造性地发展了统一战线理论。以工人无产阶级联合农民建立工农联盟统一战线,并实时地做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选择。工农联盟统一战线使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开辟了一个个革命根据地,创建苏维埃工农共和国,中国共产党有了局部执政的尝试。土地革命、深入农村、团结农民,中国共产党开始根植于社会,逐渐变成具有全国影响的政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具有广泛性、全民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通过积极抗日,在抵御外敌与保持民族独立的流血牺牲中,中国共产党的英勇担当使之上升为堪当大任而又为民众所拥护的民族脊梁,中国共产党也由具有全国影响的政党变成民族性政党,实现了政党地位合法化。解放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掌握政权的政党,成为执政党,领导人民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使得曾处于社会边缘的中国共产党,彻底地成为了社会的中心,从国家政权边缘走向国家政权中心,成为了我国唯一具有合法地位的执政党。

2.统一战线壮大了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实力。统一战线因党而生,伴党而行。在历经国民革命联合阵线、工农联盟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到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四百多万党员,拥护广大人民群众支持的大党,中国共产党在由小到大的过程中,统一战线壮大了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实力。在国共第一次合作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党员虽然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独立性,但是从绝对力量上说,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到中国共产党五大召开时已经有党员5.8 万人。4·12 反革命政变,国民党实施清共、剿共政策,大批杀害、迫害共产党员,共产党处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关键之时,正是确立了工农联盟统一战线,以工人无产阶级联合了广大农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社会的主体力量——农民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共产党除了建立大片的根据地,还获得了中国农民的广泛支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国民党全面围剿的困境中绝地重生,而且通过对日战争实现了与国民党之间力量的此消彼长,迅速壮大了自身的实力,八年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扩展自身政治力量和军事实力的机会,国民党力量在抗日过程中的失败和撤退,为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3.统一战线成为中国共产党争取人心的法宝。中国共产党还通过统一战线策略,争取到社会不同力量的支持和追随。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抗日政策,获得各民主党派的极大赞同,并因此争取到一些社会力量的追随;在解放战争期间,由于国民党的清党政策,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同样身处险地,互相在追求民主、独立的大旗下渐渐靠拢,共产党在延安,民主党派在重庆遥相呼应,成为彼此心照不宣的盟友。1948 年“五一口号”前后,中国各民主党派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定跟随者。许多民主人士在解放战争中积极从事军事策反工作,让国民党军队官兵弃暗投明,为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和建立新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师以上重大起义60余起,起义兵力达114 万余人(不含投诚人员),驾机起义43 余起,大小舰艇73 余艘,地区性起义面积553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因此,也才有了千年古都北平、长春、长沙以及新疆、宁夏、西藏等地的和平解放。统一战线策略极大地争取了人心,化解了敌友,使大多数爱国民主力量站到了中国共产党一边。

(二)“统一战线兴国”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快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较短时期内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一伟大进程中,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1.统一战线为巩固新生政权发挥重要作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发动广大知识分子、各民主党派、民族资产阶级和各界爱国人士,积极参加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思想改造和“三反”“五反”运动;大力推动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执行、成功地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提高全民族的斗争觉悟,有力打击国内外敌人,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2.党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的同时,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在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同时,团结教育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这一系列民族政策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与此同时,由于党的宗教政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也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果。到1956 年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国内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提出我们党同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长期合作方针。1956 年9 月15 日召开党的八大,规定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任务,强调:加强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合作共事关系,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

4.加强国际统一战线工作。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党中央又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一个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党中央要求在外交方面开展积极的活动和斗争,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新型国家关系,加强国际统一战线工作,并确定参加亚非拉会议的方针。

(三)“统一战线富国”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启以改革开放为基本标志的现代化建设。邓小平指出:“搞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是知识和人才。我们最大的弱点恰恰在这里,知识不足,人才不足。”完成现代化的艰巨任务需要团结各方社会政治力量,而团结各方社会政治力量需要民主和统一战线。

1.坚持和完善爱国统一战线,正确认识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定位。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明确指出,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1989 年,为了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共中央在广泛征求民主党派的基础上,印发了“14 号文件”,文件明确提出了“参政党”这一概念,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新世纪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实践的不断探索,2005 年,中共中央印发了“5号文件”,提出民主党派是“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现代化建设需要统一战线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成员以及他们所联系的人们中,有大量的知识分子,其中不少同志有较高的文化科学水平,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少同志是学有所长的专门家,他们都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各民族中不同宗教的民主人士在政治上也有很大的进步。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心向祖国,爱国主义觉悟不断提高。他们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支持祖国建设和维护世界和平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2.统一战线在引资引智、智力支边、光彩事业、温暖工程、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国门重开之时,欧美等西方国家对中国能否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心存疑惑,对到中国投资兴业踌躇不前,在中国投资额度不大,且以中外合资企业为主。在此局面之下,统一战线成员尤其是港澳台地区的统一战线成员面对疑惑,率先到内地(大陆)投资设厂,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引进的大量“三资企业”(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三类外商投资企业)中,属于“三胞”的就占了70%的比例,金额在一半以上。统战工作为港澳台和外资的成功引进起了很大作用,许多有效的引进项目是通过统一战线各有关单位和爱国民主人士参与促进的。截至1989 年,外商投资企业增加到1.9 万户,投资总额达469亿美元,注册资金275.9亿美元,外方认缴资金达150 亿元,其中以港澳台的企业和资金为主,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统一战线在引资引智、智力支边、光彩事业、温暖工程、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3.统一战线构建“五大关系和谐”为中国共产党开创富国大业提供和谐环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我国开创富国大业提供基本保障,而由统一战线事业所推动的五大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实现各政党、民族、宗教、阶层和海内外同胞之间利益关系的和谐,即以利益问题为突破口,在保障最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维护现实的、具体的、不同主体之间的具体利益。只有“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才能“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因此,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推动构建五大关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统一战线在构建五大关系和谐方面其优势得天独厚,为中国共产党开创富国大业做出贡献。

“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建起了、富起来各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阶段也必将成为强起来的重要法宝。

三、“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的时代作为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必然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思想为指导,强化“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意识,构建国际统一战线和国内统一战线共同奋斗的大统战格局,发挥统一战线在“现代化强国”目标中时代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一)构建新时代大统战格局

构建新时代大统战格局,从以下三个维度理解和把握:一是目标维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解决新时代是否需要统一战线的问题;二是理念维度:实现大团结大联合——解决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统一战线的问题;三是实践维度:实现目标、贯彻理念的实践要求——解决怎样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统一战线的问题。而这三个维度,恰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思想主要内容。因此,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首先,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思想为指导和遵循,全面构建适应打造新时代大统战工作格局和机制,包括建立和完善谋划发展机制、分工协作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共享交流机制等。既跳出统战谋划统战,牢牢掌握了统战工作的主动权,又反过来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全局工作有着重要应用价值和借鉴作用。其次,构建大统战格局要把握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既有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形势的把握,深入开展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统战工作,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国际统一战线的价值引领;又有对国内社会结构深刻变化,思想多元、价值诉求多元的深刻认识,处理好统一战线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寻求最大公约数,为民族复兴汇聚力量。再次,构建大统战格局,要把握住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发展趋势,研究新时代统战工作规律,提高应对新形势、新挑战的能力,使统一战线成为化解矛盾、处理复杂问题、深化改革难题的金钥匙。

(二)发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作用

建成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必须要实现有效社会整合,在充分的社会整合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首先,统一战线以“同心”思想为精神旗帜,契合了现代化强国的价值追求。凝心聚力需要以共识为前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现代化强国是全国人民当前最大共识,统一战线通过发挥自身“同心同向同行”的价值引领,能够极大激发社会活力,调动各方积极性,增强社会凝聚度,把各种社会力量在复兴强国目标下,汇集为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其次,统一战线作为中国特色的制度化社会整合的重要组织载体,组织优势非常明显。从我国目前的政治体系架构来看,统一战线作为执政党体制内的政治联盟,包括方方面面的社会力量。正是由于统一战线具有政治上的包容性和组织上的广泛性,从而能够将不同的社会力量纳入统一战线体制框架内,使它们成为有差异但相对稳定的群体,从而获得了强大的社会整合力。第三,统一战线能为复兴强国提供力量支撑。建设现代化强国必须致力于形成一个平等协商、多元共治、互利共赢的善治格局,在这个善治格局中,治理主体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民间组织和公民个人等,这就需要把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纳入到这个善治格局当中。统一战线始终以大团结、大联合为永恒主题,又素有“智囊团”之称,拥有大量的高级知识分子和专家学者,能够让一切发展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能够把各方面广大成员的力量和智慧最大程度地凝聚到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来,充分引导他们为实现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三)畅通统一战线政治参与渠道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中,民主的价值更多体现在有序政治参与,通过有序政治参与,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广泛汇集各方面的智慧。统一战线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中的优势得天独厚。首先,发挥统一战线中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有利的政治环境。其次,统一战线制度健全、程序规范,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第三,统一战线组织众多,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不同的组织选择。第四,统一战线联系广泛、人才荟萃,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开辟广泛渠道。历史发展表明:统一战线构筑了一种汇集性、协商性、对话性的政治参与方式及社会表达渠道,能够使广大统战成员的利益诉求通过政治参与汇集和反映到党和政府的利益表达系统中,有助于党和政府及时、准确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发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困境与风险,是不可忽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益表达方式。

(四)厚植民族复兴社会稳定基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要有持续稳定的社会环境。从结构和形态上,统一战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代表了当前社会的结构和形态,能够整合、引导、融合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保持社会稳定;从功能上,统一战线具有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通过协调好各党派、团体、阶层以及各方面成员之间的关系,实现好和维护好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增强社会稳定性;从工作方法上和工作艺术上,统一战线就是通过制度完备的沟通协商、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真心诚意的合作共事,把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以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从而达到和谐稳定。新时代,厚植民族复兴社会稳定基础,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的作用。首先,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渠道及时了解、掌握和反映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思想状况,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利益格局的变化,正确处理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其次,通过健全矛盾调处机制,有效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第三,以易于接受的方式舒缓情绪、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维护长期稳定局面,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法宝力量中国共产党
防高处坠落“法宝”请收好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精读、善悟、念好经是成功法宝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对“统一战线是党的重要法宝”的再认识
哆啦A梦的哪件法宝最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