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公众对网络暴力的认知程度和行为立场研究

2023-05-03 09:37贾建慧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网络暴力伦理道德认知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将世界万物与人连接起来,实现了万物互联,人们的社会生活愈加便利,虚拟的网络世界给人们创造了一个更加自由的空间,给予了互联网用户极大的话语权,但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从“微博骂战”到“人肉搜索”再到“线下转战”,网络舆论的烦扰损害了越来越多人的身心健康,网络暴力逐渐成为各大媒体平台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运用百度指数和NLPIR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依据新闻评论数据分析公众对“网络暴力”的了解程度以及行为立场,从传播成因,伦理风险、法律风险和社会风向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运用归纳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调研所得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并归纳总结,分析出公众对于网络暴力的看法和行为立场。从调研结果来看,大部分公众不受经济和学历等社会身份的影响,在网络社会中只是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伦理道德方面对网络暴力进行批判,认为网络暴力所引起的社会效应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对此,文章提出对公众进行相关教育、媒体平台规范秩序、政府实施监管、法律与技术双管齐下等建议,从而形成一定的规章制度,对公众的网络行为进行约束与管制,旨在为提高公众的认知以及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暴力;认知;约束管制;伦理道德

中图分类号:C91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4-0035-05

一、研究概述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攀升,一些网络暴力事件也层出不穷。从“微博骂战”到“人肉搜索”,网络暴力正在成为当今网络空间的一大难题[1]。互联网的发展,其目的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自由,但网络的高度信息化、虚拟化、开放程度高、更新速度快、联系便利性以及群体共享,这些特点都极易发生网络暴力 [2]。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达10.51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但由于目前公众媒介素养不高,大部分公众依据了解的片面信息发表言论,跟随部分网民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对事件涉及的个体进行恶意指责。此外,由于社交媒体具有匿名性、低门槛、信息传播迅速的特点,自媒体及公众极易因缺乏媒介素养而发布片面的、个人主观的和富有争议的言论,使关注到这类事件的人群自发的形成虚拟的网络群体,据此条件极易发生以语言攻击为主的网络暴力[3],施暴者从道德伦理的角度以维护道德为借口指责当事人,表现自己维护正义的形象,展现自己强大的责任感[4],进而导致网络暴力的发生。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网络暴力”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显示,2019年共有38篇判决文书,2020年共计有92篇,2021年共计有168篇,网络暴力案件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网络空间里,对于良性发言的排斥,将发生的公共事件推向极端结果,使多数网民丧失理性,进而引发有关话题的言论危机。对此,更需要加强媒介素养建设,正确辨明网络言论的虚实,理性公平公正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出现的不当言论及时更正,为受到言语攻击的受害人发声,让理性战胜非理性,使不当言论消失,最终形成公正合理的网络空间环境[5]。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截至2022年4月,在中国知网CNKI论文数据库检索网络暴力研究文献,总量85件,其中2019年数量增加较为显著,达到顶峰,为27件。整体来看,该研究主题正处于成长期。目前国内众多学者对于网络暴力的研究层出不穷,张凯从沉默的螺旋视角下研究网络暴力的形成机制,邓榕从多元文化视域探讨网络暴力的本质、成因和对策,田圣斌从社会治理角度识别与规制网络暴力,侯玉波研究网民网络暴力的动机与影响因素[6]。纵观众多学者的观点,大多研究网络暴力的动机与成因,对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公众分析有一定的缺漏。本文运用归纳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互联网时代下公众对网络暴力的认知程度和行为立场进行统计分析,对网络暴力的预防和干预提出建议。

(三)研究意义

笔者通过研究公众对网络暴力问题的认知度及行为立场,了解大众对网络暴力的看法,希望透过数据看本质,找到其背后反映的社会问题,帮助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及时做出决策调整,从而规范网民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也希望为新媒体平台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实践方面的参考,规范平台秩序,预防网络暴力事件发生。此外,文章希望通过研究,让公众对网络暴力有进一步的了解,引导网民提高网络行为素养,树立良好网络道德观念,遭遇此类事件时学会维护自身权益,保障自身作为“数字化主体”的安全性。

二、网暴的网络文本分析

当下,网络暴力已成为破坏网络秩序,导致网络空间价值观混乱的不利因素。例如遭遇二次抛弃的寻亲男孩刘学州,在遗书中也提及自己遭遇网络暴力的苦痛。“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公众群体发声讨伐是网络暴力的主要特征[7]。本文用大数据文本挖掘技术获取新浪微博和知乎中有关刘学州事件的新闻评论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民众的观点态度,为问卷设计和调查提供优化条件。

(一)网络舆情分析预调查

針对互联网上出现的与刘学州事件有关的各种舆论,以“刘学州网暴”为关键字,选取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的数据(见图1),通过问卷网指数分析研究公众的关注趋势、洞察网民需求变化、监测媒体舆情趋势、定位数字消费者的特征[8]。

1.与“刘学州网暴”相关词的搜索指数和词频分析

搜索词的相关指数和热门相关词主要聚焦于“刘学州”“刘学州事件始末”“刘学州遗书”“河北寻亲男孩称再遭遗弃”等(见图2),并且搜索热度在持续上升。可以看出,公众对事件发生的始末及所引发的后果特别关注,对网络暴力的危害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调查公众对网络暴力的认知程度和行为立场奠定了基础。

2.全国搜索分布指数

分布指数的结果显示,广东、江苏、山东、河南及河北五省的搜索指数排名前五(见图3),表明以上地区的公众对刘学州网暴问题较为关注。另外,排名前十的省市均是互联网使用率高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些特点表明以上地区十分适合开展关于公众对网暴认知程度以及行为立场的调查,这为调查城市的选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3.年龄段分布

统计数据结果显示,与“刘学州”有关话题搜索中,39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较大,超过了75%(见图4),这一群体拥有不同于其他年龄段人群的网络观。他们也是本次调查的主要人群。

(二)NLPIR大数据分析

NLPIR是大数据搜索与挖掘的平台,它能够从多个角度满足应用者对文本信息处理分析的需求。平台的网络信息采集系统实时抓取网络中的新闻,去除无关内容,自动提取文本正文内容,然后根据正文内容进行有关词性标注、词频统计、关键词提取、情感和语义等多方面的分析研究。

在知乎上抓取“我对网暴的看法”一文及其评论,在新浪微博上抓取“杀死刘学州后,他们又在寻找下一个目标”一文及其评论,分别得到词频分析和关键词抓取。词频分析结果显示:公众倾向于反对网暴,反对缺失理性、无厘头的跟风行为,认为网暴首先是跟风行为,其次可能会违法,因此倾向于抵制网暴。关键词抓取结果显示:公众对于网暴问题聚焦于道德伦理方面,认为国家需要出台更全面完善的法律来保障网络的语言文明。

三、调研样本特征

本次调查涉及全国508个受访者,最终回收有效问卷493份,问卷有效率97%,其中使用网络工具的有效样本数为479,有效回答率为94.3%。受访者涉及全国,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首先从个人特征来看,性别上,男性占比48%,女性占比52%;年龄区间为14岁以上至56岁以下;学历方面,高中及以下占比34%,专科占比22%,本科占比28%,硕士及以上占比16%。其二,地区分布上,城市占比67%,农村占比33%。其三,经常使用的上网工具上,18%的受访者使用微博,9%的受访者使用QQ/微信,9%的受访者使用论坛,8%的受访者使用豆瓣,13%的受访者使用贴吧,11%的受访者使用知乎,16%的受访者使用抖音一类的短视频软件,10%的受访者使用Soul一类的社交软件,6%的受访者使用其他工具。

四、数据统计分析

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录入调研所得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异常值处理,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变量进行分析,研究其对于所要研究问题的适配度及合理性,了解公众对网络暴力的认知以及行为立场,针对当前网络环境及社会监管治理方面提出建议,争取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

(一)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指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9],由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它从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将具有相似本质的变量归入其中一个因子,减少变量的数目,更简便地檢验各变量间的关系,找出数据背后所隐藏的结论。

1.合适度和效度

经过检验得出KMO统计量为0.878,大于0.8,接近0.9,说明所得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原有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性检验的统计量值为3918.920,相应的概率值为0,在显著性水平下,说明应该拒绝原假设,认为数据的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对数据进行主成分提取有意义。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2.公因子方差

对某一问题进行论证分析时,采集大量多变量的数据能为研究分析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和增加分析的准确度。为了查看原始变量被提取的因子表示的程度,进行变量共同度分析。提取值表示每个变量被公因子表达的多少[10],大于0.7就说明变量被公因子很好地表达。经研究发现变量共同度在0.85以上,表明变量中大部分信息都能被因子提取和表达。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3.旋转成分矩阵

成分矩阵表中,每一个数(载荷)表示主成分与对应变量的相关系数,系数越大表明各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越强[11]。研究发现旋转成分矩阵中每一个因子都有载荷相对较高的变量,说明因子含义比较清晰具有代表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二)回归分析

为了研究对网络暴力的认知程度及行为立场,将性别、年龄、学历、地区、职业作为自变量,将认为网络暴力是情绪发泄、盲目的无意识跟从、部分人的自我炒作、正义感的突然爆发以至于失控的四个行为作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通过分析,发现以上变量中,仅有年龄和网络暴力是盲目的无意识跟从行为。两个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因此用这两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如下为检验结果(见表4)。

根据拟合优度表可以看出,原假设模型对于原始数据拟合程度较好,皮尔逊卡方显著水平为0.948,概率较大,表明原假设对于该模型是成立的,对原始数据的拟合通过了检验。

如下模型似然比检验表,能看到最终进入模型的效应包括年龄、认为网络暴力是盲目的无意识跟从行为,而且表中显著性值说明年龄与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种盲目的无意识跟从行为,对模型构建有贡献,由此判断研究是有意义的(见表5)。

五、研究结果

(一)网络暴力的形式

网络暴力由开放式网络社交衍生而来,形式多种多样,通过文献分析与有关网络暴力的关键词抓取,有以下表现形式:一种是个人或群体经过上网浏览后出于自身的正义感和道德感发表片面性言论或者信息,对个人或者群体进行批判。第二种是个人或者群体宣泄情绪或者谋取利益,针对某一事件或者个人发表具有攻击性与侮辱性言论[12]。第三种是通过网络搜索某一群体,随意公布他人信息并发表评论。还有一部分群体价值观扭曲,在网络上宣扬社会仇恨和极端思想来达到某种目的。

(二)网络暴力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社会秩序

网络暴力不仅对个人产生影响,同时也扰乱社会的稳定。网络空间信息传播速度快,个体的隐私得不到保护,被曝光后将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而被公众知晓[13]。同时,来自各方的言论和行为立场也显现出来,更有甚者打着维护正义和道德的旗号进行讨伐,发表煽动和攻击侮辱性言论,给当事人造成巨大压力和伤害,从而引发社会混乱,破坏社会秩序,不利于社会稳定。

网络暴力虽然发生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但是对现实环境也会带来影响。公众在参与网络暴力事件的过程中,会接触到攻击、侮辱等暴力符号,可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尤其网民大部分是青年群体,他们心理发展不成熟、价值观未完全的建立,更易受到网民不当言论的影响,把网络中接触到的暴力信息转移到现实世界中[14],给社会造成潜在的危害。

(三)网络暴力体现了网络环境监管与治理待完善

因网络匿名性、虚拟性的特点,公众在媒体平台的表达没有限制,参与到有争议性话题时,容易忽视事实而注重于倾诉情感、摆明立场[15],致使评判性的言论造成对某一方的网络暴力,给当事人的身心造成伤害。由于有关平台监管技术不成熟,不能及时发现不当言论与行为,治理惩罚措施也不完善,难以约束和处罚网民,由此导致网络空间的监管与治理困难重重。

六、调研建议

(一)提高网民素质,宣传网络暴力危害

通过公益广告、社区大屏等提示宣传网络暴力的危害及产生的责任,提高网民对网络暴力危害的认识。也可以通过各大社交平台推送有关“拒绝网络暴力”的宣传海报和文案,让“网络暴力不可为”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大家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做文明理智网民。

(二)平台加强监管,防范舆论形成

平台应主动担负网络管理的职责,通过技术识别不文明语言及宣泄性言论,减少网络暴力语言的出现。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数据信息的监控,保障个人网络信息安全,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侵犯和危害。

(三)政府加强监管,干预网络暴力

政府制定更为详细的管理规章,推动企业对平台进行治理,从而完善法治网络环境。完善网络暴力预警机制,干预舆情发酵周期,从根本上遏制网络暴力的发展和舆论的蔓延。从法律层面对不同程度的、不同进度的网络暴力做出相应的惩处措施。

七、结语

当今网络空间更加开放自由,公众随意发表言论,容易侵犯他人权益并造成伤害。相关平台理应思考,主动承担网络管理的职责,通过技术识别加强对数据信息的监控,对不当言论或侵犯他人信息的账号作出警告或者封號处理。同时,政府制定细致的网络环境管理办法,完善网络暴力预警机制,建设法治网络。此外,网民自身要提高对网络暴力危害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上网意识,做文明网民、理智网民。

参考文献:

[1] 田圣斌,刘锦.社会治理视域下网络暴力的识别与规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0(3):168-173.

[2] 侯玉波,李昕琳.中国网民网络暴力的动机与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4(1):101-107.

[3] 张凯.“沉默的螺旋”视角下网络暴力的形成机制[J].青年记者,2018(32):101-102.

[4] 罗譞.网络暴力的微观权力结构与个体的“数字性死亡”[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6):151-157.

[5] 刘晨.网络暴力:“多数人的暴政”与言论自由的滥用[J].红旗文稿,2013(9):16-17

[6] 张颖,陈峻俊.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下的网络暴力转化机制研究:以“江歌案”为个例[J].东南传播,2018(3):85-87.

[7] 石经海,黄亚瑞.网络暴力刑法规制的困境分析与出路探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4(4):78-89.

[8] 王云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网络关注度研究:以百度指数为例[J].现代情报,2017,37(1):37-40,88.

[9] 贯君,王雨,吴海媛.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实证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4(6):8-15.

[10] 张继成,赵李实,郑萍.工科大学生专业素质影响因素网络调查与分析[J].高师理科学刊,2022,42(9):17-21.

[11] 周开锡.基于SPSS的主成分分析在水库水质分析中的应用[C]//四川省首届环境影响评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255-260.

[12] 敬力嘉,胡隽.网络暴力法律规制的完善路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5):142-149.

[13] 张铭芳,穆亚男.网络公共事件传播中伦理失范现象研究:以“四岁女童被踹”事件为例[J].大众文艺,2017(20):156-157.

[14] 生奇志,郭文辉.从网络暴力的典型案例看网络暴力的成因,危害及应对策略[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0(4):80-83.

[15] 罗明.网络公共事件情感动员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7.

作者简介 贾建慧,研究方向:营销管理。

猜你喜欢
网络暴力伦理道德认知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网络暴力的危害及产生根源
“网络暴力”
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分析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平衡
对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研究
伦理道德在清代借贷契约中的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