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运动中如何预防运动伤害

2023-05-04 01:21周若琦
当代体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掌骨跆拳道运动员

周若琦

跆拳道训练伤往往发生于人们大力击打坚硬物体之后,如,握拳大力朝着墙面击打、握拳大力和他人拳头对撞等,由于很多人都会以大弧抡拳的形式握跆拳道打物体或人,所以骨头接触的第一点就是小指侧的掌骨,因为力道都集中在掌骨颈,因此很容易导致掌骨颈发生训练伤。然而实际上跆拳道训练伤在专业跆拳道运动员身上很少发生,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为了进一步增加力量打拳时并不会将力量集中放在掌骨颈上,反而会将力量放到整个手上。此外,有时为了防止跌倒用握紧的拳头在物体上支撑时也会出现跆拳道训练伤,偶尔手部直接受创也会造成这种训练伤。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跆拳道训练伤”,甚至都没有听过这种训练伤,其实这就是第五掌骨颈训练伤。之所以被称作跆拳道训练伤是因为这种训练伤比较好发生于跆拳道选手对打时,一般是握拳状态下大力撞击造成的损伤,从而使得掌骨、掌骨颈训练伤,其实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手部训练伤,大概能够在手部训练伤中占据五分之一的比重。这种训练伤会导致患者手部握力降低,甚至可能引发旋转、缩短的情况,对于跆拳道训练伤的治疗应以纠正畸形、恢复手部功能为主要目标。本文主要对跆拳道训练伤病因、症状、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和饮食护理进行了介绍,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士提供帮助。

1 身体训练与运动损伤之间的关系

在日常跆拳道训练过程中因为热身不到位,运动行为不正确等多方面因素会导致运动员身体出现损伤情况,运动损伤不仅会给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更会让运动员心理产生落差,失去训练自信心,对其未来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此次就针对运动员跆拳道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康复训练进行了深入思考。运动员运动训练当中,体能康复训练体系运用较为广泛,该体系是由跆拳道训练及康复训练组成,以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运动水平促进其运动素养的协调发展。跆拳道训练在提高运动员体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因为多方面的因素会导致运动员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运动损伤是人体在运动期间比较常见的一种损伤,导致运动损伤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人在参与运动活动期间,由于身体的一些部位较为薄弱,或者因为参与一些机械性能的特殊运动导致的运动损伤。对相关文献资料,如人体组织特性及生物力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查阅,发现人体运动损伤和冲击、动态性负荷、接触、结构薄弱等多方面的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为了保证运动员能够顺利训练,相关学者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等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对运动技巧和动作进行调整,其次,提升身体结构的稳定性及强度。很多运动员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中,会通过技术动作的提升,避免运动损伤情况的发生,但是由于运动员本身竞争意识较强,导致运动员日常训练力度加强。无疑导致一些运动员在跆拳道训练中较易发生运动损伤,人体的关节部位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壮,所以,运动员在进行跆拳道训练期间,应要求其必须达到相应水平肌肉力量,提升自身关节稳定性,增强肌肉体积,杜绝运动损伤的发生。

2 运动员跆拳道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2.1 落实好跆拳道训练前的准备活动

任何运动训练都应该做好准备活动,跆拳道训练也不例外,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让人体肌肉和关节拉伸,通过运动让人体器官被激活,保证身体能够逐渐的适应训练活动。准备活动能够提升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保证运动员身体达到最好的状态,加强身体代谢功能,因此,必须落实好跆拳道训练前准备活动,还应要求运动员必须在训练前进行拉伸运动,为后期训练做好准备工作。很多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和技能、动作方面有着极大的关系,所以,在开展跆拳道训练期间,必须对运动员的技能和动作规范化,如果长期对运动员进行规范训练,能够提升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地让学生能够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十分关注训练的动作是否达到规范性,保证跆拳道训练质量。为了有效预防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情况,在日常体育训练期间,应该加强运动损伤教育和宣传工作,让运动员清楚的认识到跆拳道训练中可能出现的损伤,哪些行为等是形成的主要原因,掌握正确训练技术,了解预防措施和方法,如果出现运动损伤应如何处理等,通过加强教育力度提升运动员的防范意识,保证训练时能够多加注意。心理素质对运动员的跆拳道训练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心态良好,能够积极面对高难度、高强度的运行训练,也可以让运动员克服各种恐惧心理,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运动训练当中,所以,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中,应该注重运动员的心理指导,让运动员保持积极乐观心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即使面对高难度的运行训练也能够迅速调节心理状态,防止运动损伤情况的形成和发展。

2.2 运动员跆拳道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

如果运动员在跆拳道训练期间发生运动损伤,身体机能较正常时脆弱,这不利于其的身体康复,甚至会导致病情恶化,因此,运动员如果出现运动损伤,应该以医生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保证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和运动功能在无影响的情况下,让其早日恢复健康。在实际跆拳道训练过程中,踝关节扭伤情况比较多见,所以,如果运动员受伤后,应该进行适当的关节康复训练,在训练时应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当增加平衡板训练项目,这样能够提升踝关节肌群的力量,保证身体平衡性,也利于运动员关节功能的迅速恢复。人能够步行、慢跑等一系列運动,都需要人体各个关节的完全配合下才能实现,跆拳道训练也是一样的。如果人体的一个关节发生状况,会导致训练过程中让动作不符合规范要求,如在进行引体向上动作时,运动员要完成辅助收腹及转体等动作,但是运动员进行仰卧起坐训练无法迅速提升其的腹肌成效,这类运动训练也不能让上肢、腰肌、腹肌有效协调。所以,在跆拳道训练时,应该让运动员进行橡皮筋转体收腹运动训练,这种运动方式不仅可以提升人体腹肌力量,更能达到训练的目的,让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身体更灵活。身体进行活动或跆拳道训练时,不仅仅需要关节的配合,更需要身体中枢的参与,通常传统跆拳道训练过程中不重视人体中枢运动训练,人体躯干中枢肌群都为横向排列及纵向排练,如果想要有效锻炼中枢肌群,必须做好转体运动及腹部运动,通过这些训练方式能够对运动员的中枢神经系统起到刺激效果,让其运动时身体更协调。运动员在开展静力训练期间,应该有效控制跆拳道训练时长,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渐增强训练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身体运动损伤位置新陈代谢。通过对其关节、韧带、肌肉的练习,让其和运动损伤位置保持较佳的功能部位。上述研究表明,运动员在参加跆拳道训练过程中会因为多方面的因素较易出现运动损坏,这类损伤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心情,更会因为受伤不能继续参加跆拳道训练,一般比较多见的运动损伤有踝关节软组织损伤等,为了在训练中预防损伤情况的发生,应该对运动员的运动行为、心理、技术等进行正确的指导,让运动员通过合理的训练方式开展训练活动,不仅能够保证其不会出现损伤情况。更达到了强健体魄的目的。

3 运动员跆拳道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治疗措施

3.1 跆拳道训练伤症状

出现跆拳道训练伤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小指掌关节处疼痛、肿胀的情况,有时也会出现局部淤青症状,甚至会表现出掌指关节失去正常轮廓难以伸展的情况。如果训练伤情况比较严重并伴有移位,那么患者手指弯曲时就会和其他手指所在位置重叠。进行X线检查,可以发现跆拳道训练伤多发生在第5掌骨,偶尔也会发生在第1掌骨底部。

3.2 保守治疗

如果跆拳道训练伤患者的训练伤情况只是简单闭合而且无成角或是背侧成角小于30°,还有就是无旋转畸形或是旋转畸形不超过15°,也没有移位的情况或是移位不超过5毫米,那么就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石膏外固定,二是綁带固定,三是夹板固定,四是支具外固定。医生需要根据患者训练伤情况采用相应的保守治疗措施。但保守治疗也存在一些缺陷,如,需要较长的固定时间、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等,而且在固定过程中如果用于固定的物体发生松动很可能导致再次移位的发生,从而使得患者留下后遗症。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其实就是一种手术方法,其最早出现在1937年,Foucher对运用该方法治疗第五掌骨颈训练伤进行了报道。该方法在临床上最常用治疗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顺行交叉克氏针固定,二是逆行交叉克氏针固定,三是单根克氏针髓内固定,四是横行克氏针固定。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法不需要太长的手术时间,而且操作简单、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太大的伤害,也需要太高的费用,患者接受起来更加容易。但如果克氏针进针点选择错误很可能导致患者关节囊受损,从而导致术后效果下降。当然这种治疗方法也有一些缺陷,如,容易导致患者神经血管受损、针孔容易发生感染、克氏针不够稳定等。

3.3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最早出现在国外,之后才被引入我国。应用其进行跆拳道训练伤治疗不仅不会产生太大的创伤,而且固定牢固,还可以防止掌指关节面受损,但其也具有一些缺陷,如,复位丢失、第五掌骨头干角度恢复不足等。应用该方法进行跆拳道训练伤治疗不仅不会给患者造成太大的身体损伤,而且恢复起来更加快速,其适用面非常广,尤其适合用于开放性第五掌骨颈训练伤和创面污染和术区软组织条件不适合进行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此外,外固定支架治疗对于粉碎性训练伤也有着不错的效果。但该治疗方法需要定期进行针道护理,要不然就可能导致针道感染的发射,而且该治疗方法会给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该治疗方法对于治疗粉碎性训练伤有着不错的效果,将其应用于跆拳道训练伤治疗不仅可以维持训练伤对位,还可以促进掌骨长度恢复,而且基于钢板螺钉的锁定优势,对于训练伤部位可以提供有效的支撑固定作用。当然该治疗方法也具有一些不足,如,会给患者身体造成比较大的创伤、很容易发生肌腱粘连等。

4 跆拳道训练伤治疗注意事项

4.1 常规注意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一定不能私自移除外固定装置,否则很可能导致二次训练伤的发生,还可能引发再次移位。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功能恢复锻炼,而不是自己私下进行,否则可能留下一些功能障碍。如果选择了保守治疗,那么很可能留下掌骨畸形或是功能障碍的症状。如果这些症状不太严重,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功能恢复锻炼,这样也可以很好的恢复手部功能。对此,患者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要产生太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

4.2 饮食护理与禁忌

(1)跆拳道训练伤发生后一到两周内患者训练伤部位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如,疼痛、肿胀等,因为不方便进行运动,所以患者食欲也会有所下降,这时比较适合吃一些清淡、好消化、容易吸收的食物,而且需要多吃一些含有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免出现大便不通的情况。(2)跆拳道训练伤发生后二到四周内患者身体情况有所改善,食欲也有所提升,这时可以多吃一些高营养食物,如,骨头汤、动作肝脏等,同时还要注意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A、D和高蛋白食物,这有利于骨痂生长,还可以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这有利于伤口愈合。(3)跆拳道训练伤发生后五周以后患者的训练伤部位肿胀情况基本消失,骨痂也可以生成,这时患者饮食不再需要遵守各种禁忌,可以多吃一些含有大量蛋白和钙锰锌铁的食物。此外,很多人都非常认同以形补形的说法,所以会让训练伤患者多喝骨头汤,以便可以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多喝骨头汤并不能起到加快训练伤恢复的作用,反而可能导致训练伤愈合时间延长。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骨头再生需要依靠骨膜和骨髓,而它们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骨胶原,但骨头汤中并不含有这种物质,如果训练伤后大量喝骨头汤只会让骨质内有机质比例失调,从而影响到训练伤愈合。跆拳道训练伤患者往往会出现局部肿胀的情况,通过机体自身修复功能就可以慢慢恢复,但恢复过程需要大量营养素,所以跆拳道训练伤患者需要摄入大量营养物质。所以在饮食上不能只是追求色香味,更要重视营养含量,为了加快骨痂生长和训练伤愈合速度,可以多吃一些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包菜等。跆拳道训练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身体损伤,对于该病的治疗,医生需要先询问病史和临床症状,之后还要进行X线检查,根据X线检查结果确定治疗方法。很多患者对于手术治疗都存在惧怕心理,都希望能够采用保守治疗方法,但并不是所有训练伤情况都适合采用保守治疗方法,而是要根据X线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对于跆拳道训练伤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如,保守治疗、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和检查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而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进行饮食护理,遵守饮食禁忌,这样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引导运动员了解不同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运动损伤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送给运动员自身及家庭带来麻烦,还会是运动员所在的单位开展体育运动训练的开展带来很多麻烦。从技术动作,安全保护场地器材气候天气等多方面引导运动员,从不同程度预防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作者单位:泰国格乐大学)

猜你喜欢
掌骨跆拳道运动员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
嘻哈跆拳道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嘻哈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第1掌骨骨巨细胞瘤1例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