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治和陆治明

2023-05-04 14:02
现代苏州 2023年7期
关键词:陈淳玉田合璧

笑笑,苏州人,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业余关注吴地人文古迹,爱好摄影、访古。

陆治,西山涵村人,字叔平,号包山,诗文书画俱佳,擅山水、花鸟,是吴门画派第二代领军人物,与陈淳并重于世。

陆治的父亲陆铭曾是文徵明祖父文洪的学生,陆铭的墓志铭即文徵明所写。从这层关系看,陆治和文徵明可算是同辈,但陆治比文徵明小26岁,在年龄上陆治是文徵明的晚辈。陆治对文徵明十分谦顺恭敬,他活跃在文氏书画圈,享受着文徵明带给他的光环。那么陆治和文徵明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明史》写到文徵明学生时没有提及陆治,王世贞在《文先生传》中也没有把陆治列为文徵明的学生,只在《吴中往喆像赞》中说陆治“游祝、文二先生门”。柯律格《雅债——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在写到文陆关系时也说陆治习画于文徵明“或许是后人的建构”。文徵明很有可能从未教过陆治绘画,陆治只是自己在家临摹文徵明的画法,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关系。

陆治和文徵明的交往主要为雅集游玩和书画合璧。1527年,王宠邀请文徵明、陈淳和陆治等人为袁鼒以诗文书画为寿,这是有记载的两人首次交游,此年陆治32岁。此后,陆治为朱继甫作《练川草堂》,文徵明题卷首;陆治为新安吴溪阳作《溪石图》,文徵明引首书《溪石记》;陆治为王玉田画《玉田图》,文徵明跋书《玉田记》等等。1545年,文徵明“阅叔平所作《落花图》”,将他42年前所做《落花诗》十首跋于陆治《落花图》后,可见文徵明对陆治的画作是相当认可的。1553年,陆治还为毛锡畴所藏文徵明书于1532年的《天池山》作画《天池晚眺图》;1568年,陆治依文徵明1531年所做诗文画《寒江钓艇》轴,此时文徵明已经去世九年,足见陆治对文徵明之崇拜。

陆治和文徵明的这种交游,姑且不论是陆治不想正式拜文徵明为师,还是文徵明不想收陆治为入室弟子,他们能始终保持这种关系,可以说两人都是明智的。如果说文徵明是一条大船,那么陆治就是船上的帆,对陆治来说,只要搭上船,早晚会有扬帆的时候,而对于文徵明来说,多一张好帆何乐而不为呢。

除了与文徵明绾结在一起,陆治和祝允明、仇英、蔡羽和陈淳等吴中名家均有书画合璧。中国嘉德2022春拍会上的《销夏湾记》即为蔡羽、陆治书画合璧卷,蔡羽于1517年先书《销夏湾记》,陆治于1534年才补画,前后隔了17年,可见陆治的搭船意识。

陆治晚年隐居支硎山,生活清贫,一方面以画求王世贞为其写传,另一方面又断然拒绝一切金钱索画的行径。王世贞在《陆叔平先生传》中说:“叔平负节癖,晚益甚。”“凡叔平画,强之必不得,不强乃或可得。”陆治曾对带了厚礼的求画者说:“吾为所知,非为贫也。”可见陆治对自己的画名看得远比金钱还重。

陆治1571年《谢客诗》说“卜筑支硎二十春”,按此时间推算,他隐居支硎山至1576年卒,至少有25年。但在2005年版《枫桥镇志》中并未提及陆治其人,而在同年版《枫桥地方文献汇纂·支硎山小志》和2020年版《湖山风雅颂·史志集粹(五)·支硎山小志》中都写到了陆治明,原文是这样写的:“陆治明,吴县人,字叔平,居包山,号包山子,诸生。隐支硎山,善写生,又工画山水。为人倜傥嗜义,以孝友称。卒年八十一。录《人名大辞典》。”

陆治明是谁?查证《人名大辞典》,为“陆治,明吴县人……”看来陆治的画和贫,均不足以让枫桥人所知。

所幸西山人是知道陆治的。2001年版《西山镇志》如是说:“陆治为嘉靖年间贡生,但后不应科举,隐居西山和支硎山,潜心写生作画,曾从祝允明、文徵明等学习诗文书画,最擅花鸟,工笔、写意、山水俱有生趣。为人倜傥嗜义,以孝友称,与名相申时行交好。陆治寿至81,在苏州城内庙堂巷有陆包山先生祠……晚年居支硎山不出,逝于该处,归葬西山涵村祖茔。”

陆治祠、墓今均无存。

猜你喜欢
陈淳玉田合璧
朱熹得意门生陈淳
图说书法
李明
The Research of 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大小合璧,微宏互彰
东西合璧 融古通今——邹涛艺事赏析
济源钢铁嬗变之道——探寻河南省人大代表李玉田的治企哲学
玉田
——我美丽的家园
恒天然(玉田)牧场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御製四體合璧《重修正定隆興大佛寺記》碑——章嘉國師、文本及多語體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