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人才“先手棋”塑造发展新优势
——潞城区打好“引育留”组合拳激发创新动能

2023-05-05 12:19赵雪岗
支部建设 2023年7期
关键词:潞城先手棋人才

□ 赵雪岗 韩 进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党的二十大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近年来,长治市潞城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断创新出台人才政策,聚焦人才“引、育、留”关键环节,通过完善政策、搭建平台、优化环境,为推动更多人才来潞就业创业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精准引才,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 年11 月,潞城区举办人才强区战略发展工作新闻发布会,集中发布了《潞城区支持人才发展十条政策措施(试行)》《潞城区教育系统人才发展六条措施(试行)》《潞城区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要点》等政策奖励措施,以超常规举措吸引优秀人才,开拓创新策源地。

出台的系列政策,为潞城在“招才引智”方面奠定了基础。“这里为我们提供了高标准的调试车间和办公地点,在科创平台、办公资源、生活保障等方面加强扶持创新创业的力度与精度。”吕大伟是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韩福柱教授团队的科研助理,他们在潞城区城南双创园内攻克着一个个难题。

引进国内高精尖团队,是潞城区“招才引智”的另一项重点工作。为来潞建设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的团队给予建站企业最低100 万元的资金补助;为来潞投资创业的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才、高校大学生提供潞城天使创投基金支持;为来潞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人才贷”政策支持;为来潞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2 年创业场所,并享受土地、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

“哪里有好的政策,哪里的人才就会聚集。我们来潞城5年,对此感受最深。”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明凯说。

5 年前,山西卓越水泥有限公司一度陷入经营危机。“当时企业面临技术落后等多重压力,濒临破产倒闭。”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李代英回忆。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在潞城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由周明凯领衔的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来到山西卓越水泥有限公司,对其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此后,公司持续加大与武汉理工大学的合作力度,深化固废利用、节能减排等多项技术攻坚,加快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不断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前不久,由周明凯领衔的“山西卓越多固废协同制备低碳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入选2022年度山西省重点工程项目。

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壮大一个产业。2021 年以来,潞城区紧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借力高校人才资源、科技成果富集等优势,确保科研成果落地生效。依托人才产业园引进冠域大数据产业园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及基础设施开发等10 个项目,项目全部建成投产达效后,可形成智能电子产品全产业链,实现年产值50 亿元以上;提供人才贷款和政府贴息政策支持,引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纳米光催化材料项目,为企业融资300 万元,建成年产300 吨纳米光催化材料生产线,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000 余万元。

一所所高校在潞城“扎根”,让校地双方“双向奔赴”,实现智慧碰撞的“拥抱”;一处处产学研用平台的搭建,打好创新创业组合拳,孕育着高质量发展的“种子”。新技术、新成果加速转化,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潞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动力。

精心育才,搭建人才成长平台

“试验田采用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机械穴播谷子冬播技术,有效破解了春夏连旱年份谷子难播种问题。冬播谷子可提早40 天成熟,有助于实施两年三作种植,能够提高土地产出率和附加值。”2022 年11 月15 日,山西农业大学专家姚建民向前来参观的农技人员介绍冬播谷的特性与效果。

2021 年12 月,潞城区柔性引进山西农业大学姚建民专家团队指导冬播谷子种植技术。2022年,试验种植总体上取得成功。专家团队的入驻为潞城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打下良好的根基,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潞城区聚焦乡村振兴,围绕农村产业发展,服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先后出台《潞城区关于加快推进人才支撑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试行)》《潞城区关于支持乡村振兴人才发展六条措施(试行)》,从给予创业补贴、提供办公场所、享受金融扶持、评选“乡村工匠”、补贴种植大户、发放引才补助六个方面入手,全面助推乡村振兴,在制度层面为引才聚才育才铺路。设立乡村振兴人才服务站,注重本土人才挖掘和培育扶持,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充实到乡村人才服务站,围绕农业技术、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内容集中开展培训,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万亩大葱种植基地”柔性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邱勇凯专家团队,进行大葱良种研发、共建农产品技术工程中心,推进山西大葱新产品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依托“千亩艾草种植基地”,与山西大学分子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规划实施潞艾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在潞城食品工业园建设集艾草种植、生产、研发、培训、休闲康养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初步形成1.2 万亩中药材、1万亩旱地西红柿、2.5万亩高粱、2000 亩设施蔬菜大棚等主导产业,储备优质项目73 个。2021年全区集体经济收入30 万元以上村达到100%,50 万元村达到50%以上……

潞城区通过整合搭配“高校+专家+农业技术骨干”集群力量,发挥其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优势,精心培育了一批复合型专家头雁。结合本土人才懂行情知市场的特点,从当地农业、产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领域挖掘一批“乡土特色”技术人才,通过人才下沉、科技入村、导师帮带,真正让技术“长在泥土里”,实现强农富民“好光景”。

对技能人才进行全方位培训,是潞城提升就业能力又一举措。出台《关于做好强培训、稳就业、促发展工作的十五条政策措施(试行)》,优先通过“校企合作”或聘请该行业、领域专家和学者开展“订单式”“项目制”培训、产业集群定向式培训,实现就业人员技能水平得到持续提升。面对广大农民工群体,用培育壮大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劳务输出前的针对性适应性培训、提供“点对点”包车运送服务等真招实策促进农民务工就业稳规模、强技能、提质量。2022 年上半年,潞城区完成全民技能提升培训3500 人。

山西农业大学姚建民团队田间指导“冬播谷”

潞城区通过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吸引一批人才留在乡村、建设家乡,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此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为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展现新作为、再创新佳绩。

精诚留才,优化人才生态环境

山西多宝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电子产品生产制造为主的外贸出口型企业。2022 年,该公司生产的首批12000 台智能终端产品在潞城数智互联产业园下线,出口至北美市场。

“当初我们并不觉得来潞城投资建厂有吸引力,但是与当地政府对接洽谈后,他们务实认真的态度让我彻底改变了想法,优惠的政策、贴心的服务、良好营商环境,最终让我们下定决心把厂建在这里。”谈到公司如何落户潞城区时,山西多宝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汪辉感慨颇深。

潞城区数智互联产业园内,除了山西多宝泰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湖南骏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电子触摸屏项目、深圳市雅森泰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终端产品生产线项目等十多家数字智能制造企业正在加紧建设中。像这样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在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治市食品科技园、史回工业园等地呈现。

正是因为良好的人才生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在潞城区投资兴业。

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是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长久之计。潞城区把提升服务品质作为人才工作的核心内容,想在先、做在前,营造高效、规范、优质、温情的人才生态。

——开辟人才服务“快车道”。设立人才工作服务站,实现人才工作阵地前移、创新人才服务载体和服务方式、做亮人才服务品牌,为企业、人才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保姆式”服务。

——成立人才发展公司。聚焦人力资源服务、人才安居服务、人才创业服务、人才交流培训服务等业务板块,为人才提供从引进到落地、创业到培育等高效精准优质的全链条闭环服务。

——打造人才产业园。围绕潞城“十大产业”,引进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水平、大体量、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建立博士(硕士)科研中试基地。开展非金属矿精细加工、矿物材料产业化应用研究,在光催化材料、碳酸钙和石英的精细加工方面开展研究,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和技术成果,实现纳米光催化材料与制备技术和产品化技术的产业应用。

在潞城区,对于人才的全方位服务覆盖了方方面面。“今后,我们将坚持聚焦潞城产业发展需求,以求贤若渴之心科学精准做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和激励工作,努力营造识才爱才用才的浓厚氛围,让各类人才在潞城尽展才华、实现价值,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潞城区委组织部部长张学良如是说。

猜你喜欢
潞城先手棋人才
苏州吴中区下好安全宣传“先手棋”
人才云
泰州市以“四行”下好精准执法“先手棋”
泰州市下好节后安全“先手棋”
山西潞城大众剧团账簿考述
建设法治国家应走好抓党员干部这步“先手棋”
老人坚守地方特色小吃五十载
潞城方言声母与普通话声母的对比
新发现的一座金元风格舞楼*——山西潞城李庄武庙舞楼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