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有技法 笔尖有真情

2023-05-06 07:07张维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23年20期
关键词:选段园子节选自

张维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好的文章,需要以丰富的感情为基础,这样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写作文时,我们应该如何表达内心的感情呢?有多种方法可行,可以是寓情于景,可以是借物抒情,还可以是直抒胸臆、镜头回放、回环往复等。下面我们结合精选片段,具体学习表达感情的方法。

借物抒情

选段

手表早就停摆了,母亲也弃我而去。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忍心去开发条,拨动指针。因为那究竟是母亲在时,它为她走过的一段旅程,记下的时刻啊。

没有了母亲以后的那一段日子,我恍恍惚惚的,只让宝贵光阴悠悠逝去。在每天二十四小时中,竟不曾好好把握一分一刻。有一天,我忽然省悟,徒悲无益,这绝不是母亲隐瞒自己病情,让我专心完成学业的深意,我必须振作起来,稳定步子向前走。于是我抹去眼泪,取出金手表,上紧发条,拨准指针,把它放在耳边,仔细听它柔和有韵律的滴答之音,仿佛慈母在对我频频叮咛,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节选自琦君《母亲的金手表》)

解读

母亲已“弃我而去”,“我不忍心去开发条,拨动指针”,“我”想守着那“记下的时刻”,就像守着母亲一样,正所谓“睹物思人”。母亲离开后,“我恍恍惚惚的”,陷入无尽的悲伤中。最终,“我”幡然醒悟,将金手表上紧发条,拨准指针,仔细听它柔和有韵律的滴答之音,那一刻,“我”听到了母亲的“频频叮咛”。是母亲的“叮咛”,让“我”一颗悲伤、消沉的心,重新获得前进的力量。一块平常的“金手表”,寄托着“我”对母亲深深的爱与思念。“物”与“情”的完美结合,金手表与深沉、执着、真挚的情感,早已“种”在了“我”的心间。

镜头回放

选段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待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待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

(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解读

这一段史铁生写母亲的文字里,有一系列对往事的回忆——“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待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这些画面如同电影中的“镜头回放”,通过叙述以及细致、传神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以及母亲对儿子的挂念,读来动人心弦。

寓情于景

选段

当茅草在春风中瑟瑟地颤抖时,荆条上的芽胚刚刚开始膨胀。此时,灰黄色的地皮上,紫色的地丁花已经悄悄地开了。相比于辽阔起伏的山地,它们渺小得宛如夜空中寥落的寒星。

起初的花色星星点点。某天清晨醒来,你会突然发现,那些渺小的花朵已经灿烂成浩瀚银河。

地丁花,这名字实在贴切。最大的花盘直径也不会大于一厘米,更多的像鲜亮的钉帽,一棵一棵,把春天钉牢在大地上。

(节选自老臣《地丁花》)

解读

在广袤的灰黄色的地皮上,在春寒料峭中,渺小的地丁花悄悄地绽放了,它们“灿烂成浩瀚銀河”。直径不大于一厘米的地丁花,那样弱小,那样毫不起眼,竟然可以“把春天钉牢在大地上”,它们的生命里蕴含着怎样坚韧的力量?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对地丁花的热爱和深深的敬意,在不经意间荡漾开来。读罢这些文字,我们内心升起无限的希望,为这美景,为这真情而深深感动着。

直抒胸臆

选段

你的摇篮放在爸爸的书房里,你成了这间大屋子的主人。从此爸爸不读书,只读你。

我整天坐在摇篮旁,怔怔地看你,百看不厌。你总是那样恬静,出奇地恬静,小脸蛋闪着洁净的光辉。最美的是你那双乌黑澄澈的眼睛,一会儿弯成妩媚的月牙,掠过若有若无的笑意;一会儿睁大着久久凝望空中某处,目光执着而又超然。我相信你一定在倾听什么,但永远无法知道你听到了什么,真使我感到神秘。

(节选自周国平《最得意的作品》)

解读

“从此爸爸不读书,只读你”,当“你”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我”的世界就只有“你”。“小脸蛋闪着洁净的光辉”“最美的是你那双乌黑澄澈的眼睛,一会儿弯成妩媚的月牙”“一会儿睁大着久久凝望空中某处,目光执着而又超然”,字里行间都充满着爸爸对孩子的无限爱怜。爸爸眼里的孩儿,像一块洁白的玉,完美无瑕。作者将这种浓烈的感情直接抒发,坦率真挚,质朴诚恳,酣畅淋漓,让人回味无穷。

回环往复

选段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你听过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那一天,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

(节选自桂文亚《你一定会听见》)

解读

作者以“你听过……的声音吗”的句式作为三个自然段的第一句,反复发问,意在提醒我们,藏在大自然中的、常常被我们忽略的事物,其实都是美丽的风景。我们要学会用心去感受,去发现一个美妙、神奇的声音世界。文章中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式反复渲染,以此表达强烈的感情——作者对大自然的天籁之音的热爱和向往,对世间万事万物的美好追求。

罗丹认为:“艺术就是情感。”强烈且真挚的感情,是艺术品的生命力所在。我们在作文时恰当地表达感情,与读者进行情感沟通,才能最终走进读者的内心世界。

猜你喜欢
选段园子节选自
节选自简·奥斯汀的Pride and Prejudice
节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集Hearts and Hands
快乐的园子
选段精读角
树的野园子
选段精读角
选段精读角
选段精读角
我和祖母的园子
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