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专科医院护士对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23-05-07 09:31石云郜心怡张凤芝杨继梅李志丽谢俊房武恒双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生育力认同度专科

石云,郜心怡,张凤芝,杨继梅,李志丽,谢俊房,武恒双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妇科,河南 郑州 450052)

全球癌症负担不断加重,且呈现年轻化趋势[1],育龄期肿瘤患者群体日益庞大,生育力作为此群体远期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被广泛关注[2]。据调查,约70%的育龄期癌症患者有生育需求,患者的生育忧虑普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4]。生育力保存是解决癌症患者生育忧虑问题的主要手段,指通过早期预防、手术、药物或辅助生殖技术,来修复、重建生殖器官功能,冷冻生殖细胞或组织,为患者保存生育力及产生遗传学后代的能力[5]。生育力保存的实施是多学科共同协作的成果,肿瘤及生殖相关学科医生主要负责现有治疗技术的应用,护士需要承担沟通、转介及心理支持的任务[6],在护士引导下团队的工作可更有序开展。生育力保存已成为欧美国家肿瘤患者生命质量提升的常规技术,在我国也已由技术实验发展至临床运用与转化阶段,被各学科重视[7]。国内有研究者认识到多学科协作在生育力保存实施中的重要性,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对患者生育忧虑水平进行干预,由生殖、肿瘤及心理学医生组建团队促进生育力保存开展,但护士在多学科团队中的作用不明确[8]。有研究指出国内三甲医院肿瘤科医生尚缺乏向患者推荐生育力保存的意识,对生育力保存重要性的认识不深入,鲜有研究关注临床科室护士对生育力保存的认知及参与情况[9]。生育保存、生育辅助、孕产安全3类技术构成了生育力保护技术的主体,妇幼专科医院的专科特点与生育力保存技术密不可分。本研究选择郑州市开展生育力保存技术的2所妇幼专科医院,调查护士对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生育力保存的临床开展提供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22年10—11月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及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产科、生殖医学科、血液科、乳腺科(涉及生育力保存诊疗措施的科室)肿瘤科临床护士进行调查。本研究经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2022-418-01]。纳入取得护士资格证的护士进行调查,根据现状研究样本量为调查条目数10~15倍的原则,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31份,有效回收率为95.8%。

1.2 研究方法

1.2.1一般资料问卷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科室、职称、层级(根据护士年资及综合能力素质评定出的能力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及生育状况、护理工作经历、是否为专科护士等基本信息。

1.2.2生育力保存认知度问卷 由研究团队自行设计,参考中国女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及保存专家共识[10],以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为指导[11],该理论认为新事物的认知包括知识获得、知识转化、知识评价3部分,通过专家咨询及预实验进行修订,问卷包含3个部分,共30个条目。第1部分为知识获得,实践是知识获得的过程,调查护士的实践现状,包括是否与患者进行过生育力保存相关讨论、推荐过生育力保存、参加过相关培训及培训形式需求、了解途径、生育力保存基础知识掌握共计8个条目;第2部分为知识转化,经实践获得的知识转化为核心认知,主要调查护士对参与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每一步重要性的认知度,包括19个条目(见表1);第3部分为知识评价,调查护士参与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促进(1个条目)与障碍因素(2个条目),其中护士参与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障碍因素分为护士自身因素及患者因素2个条目,每个条目含6个选项,可多选。问卷第1、3部分由研究对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回答,仅说明客观情况,不计分;第2部分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完全不认同到完全认同计1~5,“我认为生育力保存只是医生的职责”采用反向计分,其余均正向计分,总分19~95分,分数越高说明相关科室护士对于自身参与生育力保存的认同度越高。问卷内容效度为0.931,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37,信效度良好。

1.3 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网络调查的方法,网络调查利用问卷星网络平台(https://www.wjx.cn/)录入并发放问卷,参与调查的研究对象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填写,全程匿名保密。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本研究共调查431名护士,年龄19~56岁,平均(34.23±6.70)岁,其中女性427名(99.1%),男性4名(0.9%);所属科室为妇科204名(47.3%),产科113名(26.2%),生殖医学科42名(9.7%),乳腺科37名(8.6%),肿瘤科26名(6.0%),血液科9名(2.1%);取得专科护士资质103名(23.9%)。

2.2 生育力保存认知度问卷结果

2.2.1护士在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中的实践现状 本研究共有123名(28.5%)护士表示曾向患者推荐过生育力保存,有160名(37.1%)护士表示曾与患者讨论过生育力保存相关内容。仅44名(10.2%)护士认为自己“完全了解”或“较为了解”生育力保存相关内容,有116名(26.9%)护士参加过生育力保存相关内容的培训,护士选择的“希望参加培训的形式”前两名为线上讲座(81.4%)、文字资料培训(69.7%),“了解生育力保存相关内容的途径”主要为网络(71.2%)、培训或会议(67.9%)、文献或指南(61.7%)。

2.2.2护士对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认知现状 护士对自身参与生育力保存认同度得分总分为(74.53±12.39)分,条目平均分为(3.92±0.65)分,具体条目得分详见表1。

表1 护士对生育力保存认同度得分分)

2.2.3护士参与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促进与障碍因素 护士参与生育力保存促进因素选项中前2名为“患者主动提出了生育力保存相关问题”(85.4%)、“我需要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77.0%),阻碍因素中护士自身因素与患者因素各自选项中排名第1分别为“我缺乏生育力保存相关专业知识”(77.7%)、“和患者进行生育力保存讨论使他/她想起病情、引起不适”(68.9%)。

2.3 不同特征护士生育力保存推荐情况比较是否向患者推荐过生育力保存的护士的职称、层级、是否为专科护士、婚姻状况、生育状况、从事护理工作年限、是否参加过生育力保存相关培训、年龄、生育力保存重要性认同度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护士生育力保存推荐情况比较

2.4 护士推荐生育力保存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护士是否曾向患者推荐生育力保存为因变量,上段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并赋值。见表3。结果显示,是否参加过生育力保存相关培训、是否专科护士、从事护理工作年限、年龄、生育力保存重要性认同度为护士向患者推荐生育力保存的影响因素。见表4。

表3 变量赋值表

表4 护士向患者推荐生育力保存的logistic回归分析(n=431)

3 讨论

护士参与生育力保存现状不佳,认同度有待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450名护士中仅有123名(28.5%)曾向肿瘤患者推荐过生育力保存,160名(37.1%)曾与患者讨论过生育力保存相关内容,略低于美国[12],荷兰一项针对肿瘤科护士的调查结果[13]与张凤春等[9]对肿瘤科医生的研究结果相似,这可能与研究群体存在差异有关,因为本研究中妇科护士占比较大,接触生育力保存的相关信息少于肿瘤科,且欧美国家开展相关技术较早,人员认知度更高,而生育力保存在我国仍处起步阶段,缺少明确的实施流程,临床工作人员对其开展的主动性不足[14]。本研究中有85.4%的护士表示“患者主动提出了生育力保存相关问题”时会向患者推荐生育力保存,这印证了护士参与主动性不足。分析原因,77.7%的护士认为“我缺乏生育力保存相关专业知识”阻碍了自己向患者推荐生育力保存,68.9%的护士会因顾虑“和患者进行生育力保存讨论使他/她想起病情、引起不适”而不参与讨论,这都与现阶段临床缺少系统的生育力保存相关培训有关,本研究中也仅有26.9%的护士参与过相关培训。而生育力保存措施涉及肿瘤科、妇科、生殖科、心理科等多个学科,同时生育问题与患者家庭背景及经济情况密切相关,护士和患者接触最多[15-16],临床中需要加强护士的生育力保存培训,提升医护人员对于生育力保存的认知度、重视度,补充相关专业信息的同时要提升其沟通共情技巧。基于护士在生育力保存中引导者、教育者与支持者的角色特征[5],可将生育力保存内容融入情景化模拟教学,不失趣味与交互性的同时,快速提升护士参与生育力保存的能力与自我效能[17]。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对自身参与生育力保存认同度得分总分为(74.53±12.39)分,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分别指向护士对生育力保存内容的了解程度、参与生育力保存的主动性以及对护士参与生育力保存重要性的认同度。护士对生育力保存的认同度得分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与叶云等[18]的研究结果相近,但护士对自身参与生育力保存的主人翁意识薄弱。对于自身职业角色的认同是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的心理综合过程,对护士来说,是对自身所处角色的看法与情感投入,其最终指向的是护理实践行为,只有自我认同才能使主动性提高[19]。根据本研究结果,相关科室护士并没有清楚认识到自身参与生育力保存的重要性,其根本原因可能与所接受相关专业知识较少有关,较高水平的认同感与学习投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而这两者最终影响的是核心能力[20]。因此,对护士生育力保存相关的培训中,需要补充角色认同感的教育,使其了解到护士参与生育力保存的现状及在团队中的重要性,深入的思考学习能带来积极情感体验,促进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形成个人参与的良性循环。

护士参与生育力保存的影响因素多样化。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专科护士、从事护理工作>5 a、护士年龄、生育力保存重要性认同度总分高为护士向患者推荐生育力保存的促进因素。专科护士向患者推荐生育力保存的可能性更高,可能与专科护士在取得资质的过程中已接受过系统的培训有关。近年来,以岗位胜任力及临床需求为导向的专科护士培训发展迅速,除专科业务能力以外,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等成为专科护士的基本素质要求,与未接受过系统培训考核的普通护士相比,专科护士在与患者的沟通与临床管理协作上存在优势[21]。这提示在生育力保存的多学科团队中,纳入专科护士的角色值得考虑。从事护理工作>5 a、年龄较长的护士向患者推荐生育力保存的可能性更高,与魏琴华等[22]的研究结果相似,可能与这一群体工作、生活的经历更丰富有关。高年资护士往往有着更好的临床护理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评判性思维的培养也正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与经验积累,这使得高年资护士在面对患者时更能发现其生育力保存的需求,对于这类严重疾病的患者其安抚沟通能力也更胜一筹[23]。生育力保存重要性认同度总分高的护士,向患者推荐生育力保存的可能性更高。职业角色的塑造包括外在角色的赋予和内在角色的同化,本研究中护士对自身参与生育力保存的职业角色认同不足,原因是缺乏外界组织资源,医院、医生现阶段并未将护士纳入生育力保存诊疗措施的参与者,未对其开展针对性培训,这影响了护士积极适应角色,无法建立起此项诊疗发展中的主人翁价值与使命感[24]。

针对护士开展生育力保存相关培训迫在眉睫。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参加过生育力保存相关培训是护士向患者推荐生育力保存的重要促进因素。仅有44名(10.2%)护士认为自己了解生育力保存相关内容,而参加过生育力保存相关内容的培训的护士也不足三成。研究显示,持续的学习才能够增长知识技能、促进经验积累,最终实现职业角色的塑造,想要护士认同自身参与生育力保存的重要性,作为管理者需要去拓宽职业教育渠道,充实职业教育内容[25]。缺乏生育力保存相关知识及培训使护士面对患者的生育问题,参与讨论的自我效能不足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介绍各种可选择的生育力保存措施[26]。而生育力保存作为交叉学科项目,建立生育力保存相关专业的多学科合作才是其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护士可以将患者信息和主诉带到多学科讨论中来,团队讨论的决策和建议也常会通过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护士不仅可以承担多学科团队中的参与、执行及反馈职能,甚至有潜力成为引导者[16]。因此,临床管理者务必要看到护士在生育力保存中的重要作用,尽早开展针对性系统性的培训,提升护士对参与生育力保存的认同感,为临床患者生育力保存诊疗措施的推进开辟道路。

综上所述,护士对肿瘤患者临床生育力保存参与度较低,认同度有待提升,是否参加过生育力保存相关培训、是否专科护士、从事护理工作年限、年龄、生育力保存重要性认同度是护士向患者推荐生育力保存的影响因素。建议在相关科室护士的培训管理中增加生育力保存的系统培训,强化护士对于生育力保存专业知识的掌握、提升护士对自身参与生育力保存的认同,促进临床生育力保存的进一步开展。

猜你喜欢
生育力认同度专科
连续超促排卵致肾精不足伴生育力低下雌性小鼠模型制备和比较研究
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和提升路径
——评《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研究》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男性熬夜是一场与生育力的诀别
表现遗传学解释女性生育力研究方面重大发现
母亲肥胖及营养不良可能影响后代女儿的生育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的认知与认同度研究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