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静待“语文”花开

2023-05-08 14:53裴淑芸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演练思维语言

在一次语文课上,笔者看到教室后排一个“开小差”的同学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于是问了一个问题想“提醒”他一下,谁料他开口便说道:“生动形象,写得很美。”结果当然是答非所问,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这句话在日常学习中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万能答案”,甚至这句话还是教师点评学生文章时常用的句子,但什么是生动形象,学生对此却不甚了解,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语句的内涵,提高语文学习思维呢?以下几点思考可以作为参考。

一、“万能答案”是否真的万能

这种在教学情境中产生的问题,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首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学习语言是需要遵循学习时间和学习规律的。有的教师可能会这样对学生说:“自己国家的语言还学不好,能学好其他国家的语言吗?”这句话听上去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体现出语文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母语的期待较高。有高期待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却在无形中消磨了学生的耐心,让语文学习变得急于求成。再者,语文课程的学习要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用语言来表达是其主要形式之一,所以,当学生“开小差”后,在语文课堂上还可以说一句来应付,但在数学课上恐怕就行不通了。因此,语文课有这样几点缺憾: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够浓厚,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容易“开小差”;教师对课堂重视程度不足,学生课后缺乏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对语文学习缺少积累的意识和积累的方法。语文,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作为一门学科,我们对其再熟悉不过;但作为一门学问,语文是深奥的、渊博的,语文学习没有止境。因此,语文学习是需要不断积累沉淀的,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因此,语文是没有万能答案的。

二、积累不应“鸡肋”

1.语文需要输入——知识积累

我们只有在知识不断输入积累的情况下才能有“静待”的耐心和对“花开”的期望。利用语文课几分钟时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实现“微积累”:

①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知识

学习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所“学校”。在课前三分钟,可以让学生交流生活中的观察所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搜集与处理的能力。

②阅读书籍,积累情感体验

教师需要每天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不仅如此,还要在课前几分钟的交流中着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将阅读的内涵作用显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情感上、思想上的表达能力,并寻找适当的时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渗透教育。

③单元整合,积累主题文化

教师还应该关注语文教材。以单元主题为着眼点,提前布置与主题相关的积累任务。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学校,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尽量多搜集和阅读有关学校的文章、人物等,在课前交流中进行分享,帮助学生积累主题文化。

2.语文需要思考——思维积累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语文是一门需要锻炼思维的学科,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尤为重要。

①在追问中打开正向思维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用一次又一次的追问去打开学生的正向思维。例如,在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文的学习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想象,教师首先提问:“群儿戏于庭”是什么意思?当学生回答“群儿戏于庭”是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游戏的时候,教师继续追问:我很好奇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学生会立刻根据游戏展开想象。教师再次追问:为什么不说“于庭戏”呢?顺着线索在追问中使学生的正向思维得到训练。

②在反问中培养逆向思维

在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用反问的方式提出问题:“孙中山明知道先生很严厉,却还是站起来问先生句子的意思,大家都吓得不敢出声,觉得他在犯傻,我觉得也是,你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学生通过逆向思考就明白:不问先生就不知道句子真正的意思,为了弄明白道理即使挨打也值得。由此让学生通过逆向思维体会孙中山的勤学好问,勇敢好学。

③在留白中锻炼发散思维

仍以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文为例,在理解“众皆弃去”时,教师提问:“大家都抛弃他离开了吗?”在这个问题上,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回答。这种留白式的回答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够让学生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3.语文需要练习——表达积累

将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来学习是需要学生不断练习的。教师关注课后练习也是语文学习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无论是课前积累还是课堂思维训练,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语言输出。

①口语交际演练

在学习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教師要将口语的自由性和需要注意的点结合,以帮助学生达到语言训练和语言输出的目的。这项工作可以贯穿课前、课堂和课后乃至日常的生活中,而且也是一种最快捷的输出方式。

②书面训练演练

除了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教师也可以将随笔、随想、微日记等书面形式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乐于用语言去表达。写作的手法以及文章的布局可以慢慢去传授给学生。

③说唱结合演练

除了口语、书面语,教师还可以借助其他学科的力量,鼓励学生采用说唱结合的方式进行演示。例如,将某一首诗改编成一个故事,配上音乐讲给大家听,或者把某一篇散文浓缩成一首诗歌朗读给大家听等。这种多样化的输出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④绘画工笔演练

如果学生不喜欢用直白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还可以选择用自己擅长的形式去表达,如,简笔画、水墨画等,甚至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用连环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也不失为一种语言学习的乐趣。

⑤剧场直播演练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表现欲望让他们演绎文本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因为只有读懂文本才能演得好、演得像,而演的过程就是语言高效输出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以及思维发展的水平是不同的,当教师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的时候,也不能忽略个体发展的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要允许多样化的存在,而不应该事事有标准,样样“一刀切”。

综上所述,学生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知识会沉淀、思维会发展、表达会进步,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学习中,教师要有信心,静静期待学生的“语文”花开。

裴淑芸(宜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演练思维语言
首次演练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未雨绸缪演练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