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种方式凸显课外阅读的价值

2023-05-09 04:33梁艺璇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古诗词课外阅读读书

梁艺璇

课外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传授有效的阅读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课外阅读在提高学生知识积累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坚持自主阅读的动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让学生爱上读书。首先,教师可以迎合学生希望获得教师与家长认可的心理需求,多组织学生展开猜谜语、讲故事、朗读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与表达自我的机会。学生在活动中各抒己见,增长见识,从而激发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与信心。其次,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极具韵律美、意境美和语言美,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诵读古诗词,以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開发智力与思维能力的目的。如,教师要求学生每周背诵一首古诗词,结合古诗词的意境展开想象并感受其内涵,带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分析的方式学习《望庐山瀑布水二首》,从诗的体裁、写作视角、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思想情感以及审美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着手去深入学习古诗词,实现课上阅读学习方法的有效延伸。学生在掌握了古诗阅读学习方法后,在学习其他古诗词时就不会觉得那么吃力了。

二、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首先,学生能够在阅读活动中磨炼品质。课外阅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教师加强检查督促,避免学生将课外阅读活动形式化。如在学习《雪孩子》《小熊住山洞》《春雨的色彩》《月亮的心愿》等童话故事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包括虚拟的人物与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丰富的故事情节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童话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学生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教师可以创新课后阅读的活动形式与内容,将学生自主创作的童话故事作为课外阅读的素材,在课堂上分享给其他同学。为了保证阅读质量的持续改进,教师还需要将阅读活动逐步引向深处,如,在各学期定期开展阅读检查与评比活动,展开“创作家”“评论家”“推荐家”等各类读书活动,也可以请专业的作家介入指导,让学生在交流中充分感受课外阅读的魅力与价值。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交流课外读物,分享课外读物中感兴趣的片段或精彩情节等,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拓展学习思路,激发阅读兴趣。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学生可以充分发掘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自己的语文才能,促进他们综合素养的提高。

其次,通过阅读评价强化情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记者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表达中实现对好词好句的运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等方式,分享有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反思和改进自身的不足之处。在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日记中表达感想,对于学生的文章,教师要给予正面的评价,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另外,组织学生开展作文展评活动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表现的机会,让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最后,优化阅读环境。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阅读适宜的课外读物。除此之外,学校也要建立完善的阅读鼓励机制,例如,采取打分制等,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不同的奖励和有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及时投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来。也可让家长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师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做文摘卡片,随时摘录重要的材料信息,不断积累精彩的片段,帮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寻宝”。各卡片上要留有空白,便于资料的补充。

其次,要让学生养成中勤于动笔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让学生以读后感的形式发表自己的体会和见解,督促学生勤动笔,多阅读,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感悟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学习更多写作方面的知识,收获更多的学习体验。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就要求读书要与写文章和记心得、作摘录相结合,做到手脑共用。让学生在积累丰富素材的同时,提高写作水平,切实将知识转化为技巧与技能。

例如,在《小壁虎借尾巴》一文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仿写,写出小壁虎与其他小动物之间的对话,感受小壁虎的礼貌用语和焦急的心理;通过扩写小壁虎与妈妈之间的对话,透过文本的表象理解内涵;通过续写小壁虎的故事,实现文本思想情感的有效延伸;通过改写文本的体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传授阅读方法

教师要传授有效的读书方法,让学生根据课外阅读内容灵活地转变阅读学习策略。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泛读。即广泛阅读,涉猎多方面的知识,积累更多的常识。教师要让学生阅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书籍,了解古今中外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博采众家之长。二是精读。即在阅读中要做到反复思考、琢磨、研究、分析等,透彻地理解并吸收文本中的精华。唯有潜心研究和仔细分析,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不断提升。三是通读。即通览一遍文本,了解文本的“全貌”,做到读通与读懂,对文本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四是跳读。即跳过不重要的内容,阅读文本的“筋骨脉络”,掌握各段落的观点。当学生遇到思维障碍时,不建议深究,可以继续阅读,再结合全文内容进行深入理解。五是速读。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适用于扩大阅读量或阅读同类的书籍。六是略读。即在阅读中略观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的主要观点。这一部分的内容通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通过看题目或结语、导语等部分即可大致了解文本内容。七是再读。有价值的课外阅读文本建议学生重复学习,做到“温故而知新”。重复学习也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八是序列读。即先阅读文本的凡例与序言,掌握内容的梗概,明确书写的目的与纲领,做到有针对性的阅读。在读完全篇后再次阅读文本的凡例与序言,以达到加深理解和巩固提高的目的。九是选读。读书要有所选择,教师要指导学生避免盲目读书,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以达到阅读的目的。

阅读对学生的成长影响较大,尤其是处于奠定基础的小学阶段。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视。教师还需要全面把握学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符合学生年龄段的课外阅读书籍,传授更好的课外阅读方法,并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同时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课外阅读氛围中有更多的收获,促使他们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课外阅读读书
踏青古诗词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我们一起读书吧
古诗词中的新年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