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视角下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水平研究

2023-05-10 20:48陈豪坤林于浈
中国市场 2023年11期
关键词:双循环格局指标

陈豪坤 林于浈

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崭新的经济形势下,进行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水平的统计测度研究,有助于顺应时代发展、找出新发展格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原理。本文建立以国内大循环、国际大循环指标为一级指标,若干二、三级的新发展格局指数体系构建,采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缺失数据进行预测,采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赋权,由此构建出新发展格局视角下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并计算每年的综合发展水平得分以及各二级指标得分,同时进行横向、纵向比对分析。进而结合实证内容提出相关的结论及建议,希望助力新发展格局在新时代焕发别样生机。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国内国际双循环;熵值法;GM(1,1)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3)11-0000-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11.000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优化经济结构,创造新的经济发展动能的重要阶段。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走扩大内需的战略,依靠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坚持以扩大内需为根本的战略基点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此外,我们还要依托国内强大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大环节,打通堵点,使各环节之间达到高效有机结合,从而使市场供求实现良性互动,推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1.2文献综述

目前从宏观角度切入,对国内国际双循环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着重参考那些研究双循环中对不同行业、各环节的测度。这其中,黄群慧和倪红福(2021)通过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并对双循环的根本特征进行分析,说明要扩大消费,调整内需结构,形成创新驱动下的新发展格局[2];杜鹏程等人(2021)研究国内国际双循环下中国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测度[3];臧铖等人(2022)构建了我国外资开放度指标,通过交互模型与非线性模型相结合,研究双循环下对我国外资开放和贸易发展的重要性[4];黄姝菡等人(2022)对新发展格局下构建高质量收入分配制度路径的研究中提出要推动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更好地为新发展格局服务[5]。综合以上陈述,目前对新发展格局下双循环的研究主要以经济循环各环节为对象,仅对国内或国外进行研究,且建立的评价体系大多只选取了经济循环的个别环节作为指标。

1.3研究方法

1.3.1灰色预测GM(1,1)模型

灰色预测模型是先将时间序列转化为微分方程,再建立抽象化的变化动态模型,进而进行数据预测。GM(1,1)模型是较为常见的灰色预测模型,本文选用该模型对2021年度部分缺失数据进行预测。

1.3.2 熵值法

熵值法是利用熵值来表示事件的随机及无序程度,而熵则是度量指标的离散度。指标的离散性越大,则说明指标对评价体系的影响越大。为了更客观真实地确定各项指标的具体权数,本文使用熵值法计算各项三级指标进行的权重。熵值法的运用步骤如下:

①熵的定义

第i个评价年份的第j项指标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 ,(i=1,2,…,n;j=1,2,…,m) (1)

因此,第j项评价指标的熵值计算方式:=-k, k>0,≥0 (2)

②熵值求权

第j项指标的权重值为:

; (3)

,(1≤j≤m) (4)

2建立指標体系与实证分析

2.1评价指标选取

2.1.1国内大循环层面指标选取依据

国内大循环指依托国内强大市场,充分贯通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四个重要环节,紧扣扩大内需的基点,畅通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建设一个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6]。本文通过国内大循环指标的构建,可以定量、直观地反映供给创造需求以及需求牵引供给的供需良性互动。本文主要参考了“十四五规划”及国家相关政策文件,选取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经济发展环节作为二级指标,此外,结合十四五规划中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要拓展投资空间,发挥投资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作用[1],本文将投资也作为二级指标,据此,本评价模型在一级指标国内大循环下共5个二级指标。为了方便准确地展示国内大循环层面指标,本文对二级指标进一步分析:生产是社会再生产首要环节。“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新发展理念,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创新指数、单位GDP能耗作为三级指标,对于新发展格局中强调的优化产业结构本文结合倪红福等人(2022)对新发展格局研究选取服务业GDP占比为三级指标[7]。分配影响着生产和消费,结合谢宜泽和胡鞍钢(2022)新发展格局下促进消费的研究文选取城乡居民收入比、居民可支配收入作为三级指标[8]。建立现代化的流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性任务,本文结合肖亮和王家玮(2022)关于现代流通体系对双循环作用的研究,选择社会物流总费用GDP占比、货物运输量作为流通下的三级指标[9]。消费对经济增长起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引领作用,结合黄群慧和倪红福(2021)对中国经济双循环的统计程度分析[2]、杜鹏程和洪宇(2021)关于新发展格局中中国制造业结构优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3],本模型选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消费者物价指数、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占比作为三级指标。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起到带动消费,衍生需求、创造出口的作用,本文选择能充分反映我国整体投资水平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标作为三级指标。据此,国内大循环指标下共11个三级指标。

2.1.2.国际大循环层面指标选取依据

新发展格局并非封闭式的国内大循环,而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国内协同国际的双循环。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和扩展,发挥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新发展格局构建有重要作用。推动双循环构建需要发挥放宽市场准入和优化营商环境对引进高水平外资的作用。本文结合郭贝贝和董小君(2022)对新发展格局下国际循环的理解和分析,选取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作为二级指标[10],结合Fukao K和Ishido HIro K(2003)对贸易与外商投资[11]、Markusen和Venables(2000)对国际贸易的研究[12],本模型选取进出口总额GDP占比、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三级指标。据此,国际大循环指标下共3个三级指标。

2.2选取数据

本文参考并选取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部分指标通过灰色预测GM(1,1)模型进行预测,经计算本模型中国创新指数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后验差比值分别为:0.1139和0.13288,参考灰色预测模型精度检验参照标准,预测结果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2021年中国创新指数预测结果见图1,2021年中实际利用外资金额预测结果见图2。

2.3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2.3.1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各个指标的量纲、量级的不同,其数值差异较大。为了增加不同指标间的可比性,本文对其预先进行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处理的公式如下(为了充分发挥各指标在本模型中的作用,本文在所有数据归一化后均+1):

]+1(正向指标) (5)

2.3.2熵值法求模型指标权重

利用熵值法計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各指标权重值如表2所示。

2.3.3线性综合评价法求各年份综合发展水平得分以及各二级指标得分

经过计算,得到 2011—2021 年本模型下各二级指标得分如表 3 所示,并绘制各指标相应折线图见图3。

经过计算,得到新发展格局视角下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水平各年度具体得分,绘制各年份得分折线图见图4。

2.3.4综合评价分析

对各二级指标得分纵向比较分析:生产,分配、消费、流通、投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7个二级指标在2011-2021年的得分可以看出,生产与分配在各指标中的得分逐年上升,2020-2021年生产得分增长速度放缓。而对于分配得分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反映出中国持续增长的经济和人民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加之全面脱贫的不断推进与实现。在消费领域,消费指标的得分在2011-2019年保持稳定增长,但2019-2021年消费呈现出‘V字形。进一步分析流通指标,可以看出流通指标得分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其中2012-2014年主要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营改增”而发生变化。投资指标的得分则总体呈上升趋势,体现了我国在扩大内需的战略引领下,持续深化投资,发挥投资连接需求端与供给端的作用。而在这些指标中,国际贸易则呈现‘V型,体现出面对着2016年全球贸易经历的低速增长,我国开设进出口博览会等政策扶持的成效。与之相反的是国际投资,国际投资近几年整体有了上升,体现出一带一路近几年的成效以及我国利用外资能力的不断提升。

对各三级指标的权重进行横向分析:进出口总额GDP占比、社会物流总费用GDP占比、中国创新指数、服务业GDP占比这四项指标的权重较高。我国长期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使得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进出口总额GDP占比的权重较大。我国目前强调建设现代物流体系、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推动物流体系更加便民利民。创新发展是新发展理念之一,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比重逐步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持续拉动着中国的经济增长。

对新发展格局综合发展水平得分纵向分析:新发展格局视角下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1-2013年增速快,2014-2019年进一步提速,体现出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长。而在2020年,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都受到了的严重冲击,我国当即出台多部政策力求将损失降到最低,使得国际双循环发展水平仅出现小幅度下降。2021年,我国经济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复苏势头,最终2021年新发展格局视角下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水平成功回升,并达到了新的高度。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在本模型下得出的新发展格局视角下国内国际双循环综合发展评分自2011年以来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依托国内大市场,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消费结构和推动供需动态平衡的实现;市场、流通、消费相互借力,国家需要畅通产业链、供应链,构建现代化流通体系;作为新发展理念中的核心,坚持创新发展也尤为重要,其对新发展格局的综合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3.2建议

结合以上分析以及文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五点建议:一是扩大内需,完善“需求侧管理”,推动供给和需求有机结合,深挖市场潜力;二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借力“新基建”发展,完善物流网络;三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要重视绿色生产;四是改善民生,优化收入分配体制,构建高质量收入分配体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五是坚持对外开放,完善现代国际商贸流通体系,促进国际良性循环,发展更高层次的高水平开放经济。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 人民日报,2020-11-04(1).

[2]黄群慧,倪红福.中国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测度分析:兼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特征[J].管理世界,2021,37(12):40-58.

[3]杜鹏程,洪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制造业结构改善与高质量发展:测度及其政策含义[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1,42(11):3-19.

[4]臧铖,冼国明,初晓.外资开放、市场分割与产业升级: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角的探讨[5]黄姝菡,张奎,谭永生.新发展格局下构建高质量收入分配体系的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22(2):58-66.

[6]张磊,黄世玉.构建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新发展格局:逻辑方向、堵点及路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9(03):74-84.

[7]倪红福,王文斌,田野.新发展格局的演变逻辑和实践路径:国际比较视角[J].学习与探索,2022(2):95-107.

[8]謝宜泽,胡鞍钢.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全面促进消费:特征、潜力与扩大路径[J].学术界,2022(2):88-101.

[9]肖亮,王家玮.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双循环的理论逻辑与内在机理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2(1):5-18.

[10]郭贝贝,董小君.新发展格局下制度型开放的逻辑、内涵和路径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22(4):76-84.

[11]FUKAO K,ISHIDO HIRO K. 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 in East Asia[J].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2003,17(4):468-506.

[12]MARKUSEN J R,VENABLES A J.The theory of endowment,intra-industry and multi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0(52):209-234.

[作者简介]陈豪坤,男,汉族,福建泉州人,就读于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 经济管理;林于浈,女,汉族,福建宁德人,就读于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 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双循环格局指标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最新引用指标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实行“一包两进”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