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学习下的初中古诗文情境作业设计策略

2023-05-10 02:40汪澄
教育界·A 2023年10期
关键词:泛在学习古诗文

【摘要】当前,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古诗文作业时,没有注意方式方法,作业相对零碎、浅显。要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以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分步骤布置古诗文情境作业。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合理借助信息化教学工具激励学生,从而保障初中古诗文情境作业的有效性。文章据此展开分析,提出了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合理设计初中古诗文情境作业的策略。

【关键词】泛在学习;古诗文;情境作业

【基金项目】文章为苏州工业园区“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1)“基于泛在学习的初中古诗文情境作业研究”(课题编号:syk202103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汪澄(1991—),女,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泛在学习”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PARC研究中心的马克·韦泽提出,指的是学习者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借助手边的信息技术设备(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MP3、MP4等)获取学习信息的学习方式。泛在学习具有连续性、社会性、情境性、适应性、连接性,泛在学习时,学习者可以在无所不在的学习情境中,或在自然的生活场景中,感知设备与情境相关群体或者智能知识主体以自然的方式交互,构建个体认知网络和社会认知网络。

当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泛在学习在中国的流行成为可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簡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1]。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布置实际、合理的古诗文情境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泛在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对古诗文情境作业设计现状的调研与分析

笔者对S市某区的初中语文教师进行调研后发现,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在布置古诗文作业时,会布置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的作业,其中书面作业包括抄写古诗文原文及字、词、句的释义,还有完成教材配套鉴赏习题等;口头作业包括读和背古诗文原文以及字、词、句的释义。

笔者还调查了本校初一至初三学生三个月的作业内容,记录每种类型作业的布置时间和频率,得到规律如下: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布置抄写作业的频率高,此后频率降低;在课程进行时,教师常布置诵读作业;在课后,教师会集中布置默写作业;教师较少布置鉴赏作业。笔者以为,这样的作业设计是零碎、割裂的,也是浅显的,过分强调背诵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包括“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显然,这样的古诗文作业模式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相悖,教师应当改变古诗文作业模式,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古诗文情境作业是一种可以将广阔生活引入学生的思维天地的作业,还可以激励学生以审美的眼光面对生活。教师应积极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课堂的时空限制,创设泛在学习环境,以古诗文情境作业为抓手,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发学生的潜能。

二、创设多样化情境,布置古诗文情境作业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拥有七种智能,包括言语、音乐智力、逻辑—数理、空间智力等方面的智能[2]。因此,在平时,教师可以发掘生活中适合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活动要素,并据此设计多样化的古诗文情境作业,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预习和课堂学习阶段布置情境化学习任务,以夯实学生的基础;在课后组织项目型情境活动,以丰富学生的体验;在完成作业后的反思阶段鼓励学生在网络平台讨论,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通过情境化学习任务夯实基础、促进理解

1.布置情境化预习任务

在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就应避免让学生通过机械背诵来学习基础知识。基于此,教师可以布置以字、词、句识记和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知识为主的古诗文情境作业,如观看纪录片、分小组参观博物馆等作业,确保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人的生活,充分体会古人的生活情趣。

比如,在学生学《记承天寺夜游》前,笔者便布置了观看纪录片的古诗文情境作业,让学生利用双休日观看《历史那些事》第一季第一集《在下东坡 一个吃货》,而非让学生查阅苏轼以及《记承天寺夜游》的相关资料或者背诵文言文基础知识。据家长反馈,观看纪录片后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不少学生反复观看了纪录片,并积极地记录了纪录片里的要点。就这样,学生在光、影、声的影响下,初步了解了苏轼坎坷的一生,并通过苏轼每到一处就发掘一处美食的趣味故事,感受到了苏轼虽身处逆境却达观释然的积极人生观。

由此可见,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教师可以合理应用可获取的影视资源帮助学生进行泛在学习,事半功倍地完成基础知识积累。

2.组织情境化活动

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绘图以再现情境、扮演角色以体验情境、扩写故事以描绘情境,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

在教授《愚公移山》时,笔者就用情境问题“你是京城氏孀妻的疑男,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你会‘跳往助之吗”打开学生的思维,再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古代生活的音频资料,还原京城氏之孀妻及其孩子因山路而生活不便的场景。由此,学生逐渐能够站在邻居的角度上修正自己的理解偏差,了解愚公移山的种种不易以及众人对移山的热情。此后,笔者又组织了角色扮演活动,在此活动中,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学习体验,加深了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迎难而上、持之以恒精神的理解。

此外,笔者还组织了互助学习活动。在课堂上,笔者公布了云痕大数据系统根据学生每次练习的数据分析的学生个人学习特点,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特点相似或者互补的同学组成小组。在完成课堂上的情境化学习任务后,学生亦可利用信息技术给自己纠错,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设计项目型情境活动,让学生深入体验

想要全面提升古诗文作业的有效性,教师不能只布置书面习题,还应当按照《课程标准》的建议,让学生“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在当下,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泛在学习环境,并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安排举办主题诗展、举办诗人雕塑展、设计古诗文刊物等多种项目型情境活动,鼓励学生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践,加深学生对古诗文时代背景、写作技法、精神内涵等多个层次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教授李清照《如梦令》《渔家傲》《一剪梅》这三首词后,笔者就组织了举办李清照诗词展的项目型情境活动。在该活动中,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介绍李清照诗词的展板。在学生思考如何完成作业时,笔者还顺势提示学生可按照李清照的人生阶段设计展板。

这样的古诗文情境作业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整体认知习惯,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学完这三首词后,大部分学生已经熟识李清照前半生秉承家学、琴瑟和鸣,后半生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人生轨迹,让学生在活动中按照诗人的人生阶段设计展板,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框架。当然,该情境作业的作业量较大,教师需引导学生合理分工,分出查找资料组、图文排版组、旁白剪辑组和展板布置组,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这样的项目型情境活动中,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朗诵能力、空间组合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都会有所提升。

另外,在学生参与情境活动时,教师要学会为学生提供“支架”。在具体的活动中,教师需利用泛在学习环境帮助学生顺利找到学习材料,并引导学生不断调整作业步骤,对已掌握的学习材料进行辩证思考,得出合乎逻辑的独创性想法,对学习成果进行个性化展示。在完成举办李清照诗词展这一学习任务时,学生起初的分组是资料组、配图组、文字组、影音组和展板组,这样的分组任务不清晰,组与组之间的工作内容重复,也不符合布置诗词展的流程,故笔者及时引导学生重新讨论分组,以帮助学生扫清学习障碍。

(三)鼓励跨平台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

在开展古诗文教学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跨平台交流,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特学习经验。为此,教师需要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古诗文研讨社区,为学生的交流提供方便,让学生及时把自己的困惑和收获分享出来,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师还应注意到,在不同平台中,学生的交流模式是不同的,比如QQ群的交流环境更为封闭,学生可以在QQ群中自由地谈论与古诗文相关的逸闻和趣事;在易加学院中,学生会更加注重与教师的互动,因为他们提出的问题可以很快得到教师的回应。此外,教师要珍视学生互动生成的学习成果,这些成果既可以给学生带来成就感,也是教师调整古诗文情境作业的重要依据。

在某次教学后,笔者鼓励学生到哔哩哔哩网站上讨论“诗歌的崇高感”,在这次活动中,学生纷纷列举“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诗句说明诗歌的崇高感。由此可见,学生已大致体会了康德所说的崇高感,这是读懂诗歌之美的重要一步。如果学生能够把这份崇高感创造性地表达出来,那么学生对诗歌之美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因此,笔者相机设计了诗歌诵读比赛这个情境作业,让学生自选能够体现崇高感的诗歌,并配乐或者配图朗诵。就这样,学生在诵读、欣赏、评价的过程中,深入體会到“最能使我们产生崇高感的,还是我们对于内心道德力量的感受”[3]。

三、完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学习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不可能仅凭数次古诗文情境作业就学会自主学习,教师还需要完善评价机制,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励学生学习,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认知提升是一个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设置古诗文情境作业的目标是确保每一个个体都能找到挖掘其潜能的最佳条件(学习动机)[4],而学习动机需要执行力、合作力、创新力、坚持力等多种学习品质的维系才能发挥最大效力。因此,完善评价机制时,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而非追求学生在书面测验中的正确率。布置预习和课堂学习阶段的情境学习任务时,教师要激励学生互帮互助,共同查漏补缺;布置项目型、研究型情境作业时,教师要激励学生互相配合,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并借助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个性化研究成果。此外,相较于书面作业,情境作业难度偏大,所以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迎难而上,借助各种方式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种网络工具鼓励不同基础的学生认真完成情境作业,让学生各取所需,各展所长,提升自主学习效率,提高古诗文学习的有效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用“问卷星”等调查工具,采集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及时辅导学生;亦可采用“班级小管家”等打卡工具鼓励学生持续研习古诗文。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创造泛在学习环境,并设计合理的古诗文情境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尽管目前的古诗文情境作业研究尚不丰富,但笔者以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初中古诗文情境作业的设计策略亦会不断丰富、成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巴克勒,卡斯尔.写给教师的心理学[M].张浩,郝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泛在学习古诗文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区域历史文化泛在学习内容设计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互动反馈教学模式研究
泛在学习资源的类型与应用研究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无线网络环境下美术课堂泛在学习的实践与创新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古诗文用典功用略谈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