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设计,做好数学“思维体操”

2023-05-10 11:17孙妍勤
教育家 2023年16期
关键词:高阶架构分层

孙妍勤

在“双减”背景下,优化作业设计,聚焦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视角下的課后分层作业设计,助推学生知识建构、思维空间拓展,引领学生做好数学“思维体操”至关重要。

当前,小学作业设计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后作业思维缺乏“灵活性”和“深刻性”。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听到教师感叹:“一遇变式题,学生错误率就很高,遇到没有做过的题,错误率就更高。”由此可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二是课后作业思维不成“结构性”和“系统性”。教师教学只关注知识点,忽视知识间内部联系,导致学生遇到要利用多知识点解决的问题时,就难以调取与迁移知识来解决问题。三是课后作业内容缺少“分层性”和“指向性”。“批量生产”的传统作业,忽视学习者的个性化。四是课后作业表达缺乏“多元性”和“丰富性”。传统作业追求“完成”和“正确”,教师看不见学生作业思考的过程,不能借助思维可视化来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指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课后分层作业设计与表达研究,可从“一个目标、二维体系、三层阶进、四同协进”方面协同推进。

一个目标:聚焦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视角下的课后分层作业学习目标。高阶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主要指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架构和设计课后分层作业时,要聚焦高阶思维的认知水平,教师应以学生认知水平为基础,在不同阶段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

二维体系:架构指向高阶思维儿童数学学习的教材体系。在聚焦高阶思维课后分层作业学习目标下,架构二维体系,一个维度是教材内容体系维度,围绕学生的认知体系逻辑,基于核心概念架构,另一个维度是指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分析、创造与评价架构。

三层阶进:设计指向高阶思维的真实数学学习场景。一是天天练。教师紧紧抓住当天数学课堂中的有价值的思维元素以及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精选一两道具有思维含量、体现过程性探究意义的知识点延伸拓展题,发展学生创造性、严谨性的思维品质。二是周周练。教师结合学生一周内呈现出来的认知困惑(重点难题和易错题),针对性、系统性地编制阶段性的梯度习题,每周习题分“智慧小灵娃”“灵娃小博士”两大板块。通过此类练习让学生深刻经历思维提升的过程,发展学生深刻性、清晰性的思维品质。三是提升练。教师根据知识体系架构,本着促进学生素养发展、思维提升的原则,每学期设计约15期专项思维提升练习,每项练习的设计按照“1例2习”的模式,通过“灵娃小导师例题讲解”“灵娃小讲师习题操练”的形式,确保学生每学期都有课外知识的延伸,多元多点地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

四同协进:改进指向高阶思维课后作业的多元表达。在告别传统的“抄、背、做”的表达方式后,学生作业呈现出轻盈、跨界、多元、思维的“四同”表达特质。一是拍生活实践图。生活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载体,当学习内容与生活经历发生了实质性的关联,有意义的学习自然发生。在常态教学活动中,生活实践活动复杂且难以反馈,因此一些教师就浮光掠影地走过场,更不会布置延伸性的实践活动。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浅表化,难以深入。二是画思维过程图。能力强的学生能够生动幽默地将数学知识进行创作式表达,很有个性魅力,而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会将课堂所学进行复制式回顾和呈现,重在知识概念的巩固和言语表达。三是做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帮助学生实现结构化认知的有效工具。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它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简单有效,图文并重,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隶属与层级图表现出来,教师可尝试从三年级起要求学生自主整理单元知识结构。

责任编辑:吴爽

猜你喜欢
高阶架构分层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有限图上高阶Yamabe型方程的非平凡解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高阶各向异性Cahn-Hilliard-Navier-Stokes系统的弱解
滚动轴承寿命高阶计算与应用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一类完整Coriolis力作用下的高阶非线性Schrödinger方程的推导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LSN DCI EVPN VxLAN组网架构研究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