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外泌体PD-1/PD-L1 的表达与PD-1 单抗免疫治疗效果的关系

2023-05-11 08:09沈辉陆坤陈茜辛勇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3期
关键词:外泌体免疫治疗单抗

沈辉,陆坤,陈茜,辛勇

食管癌为癌症相关性死亡的第6 大主要原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1]。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一种常见的食管癌病理类型,约占食管癌的90%[2]。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胃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疗效已被证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针对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protein-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 1,PD-1)、PD 配体1(PD-ligand 1,PD-L1)[3]。PD-1 主要分布于NK 细胞、B 细胞以及T细胞中,PD-L1 可与PD-1 结合来抑制抗肿瘤免疫应答,从而发挥增强局部抗肿瘤功能[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纳武单抗为抗PD-1 IgG4 单克隆抗体,其在非小细胞癌、肝细胞癌、ESCC 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取得良好疗效,但部分患者5 年生存率仍不甚理想[5]。外泌体为一种细胞外囊泡(直径为30~100 nm),肿瘤早期大量外泌体会进入循环细胞,检测外泌体上PD-1、PD-L1 有助于疾病的精准治疗与早期诊断[6]。目前,国内有关晚期ESCC 患者外泌体PD-1/PD-L1的表达与PD-1 单抗免疫治疗效果的关系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选取收治的95 例晚期ESCC 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2 月至2021 年11 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95 例晚期ESCC 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符合《中国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2015 年,北京)》[7]中ESCC 的诊断标准,且均经术后病理学证实;(2)均行PD-1 单抗免疫治疗;(3)至少有1 个可测量病灶;(4)预计生存期>3 个月;(5)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活动状态评分0~1 分;(6)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中枢神经系统转移;(2)活动性感染;(3)获得性或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4)合并其他类型恶性肿瘤者;(5)有自身免疫疾病史;(6)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7)间质性肺炎;⑧伴远处转移者。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方法 95 例患者均接受PD-1 单抗免疫治疗。静脉输注卡瑞利珠单抗(批准文号:S20190027,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规格为200 mg/支)1 支/次,静脉输注时间大于30 min,每3 周1 次,持续用药至患者不能耐受或疾病进展。

1.2.2 外泌体PD-1、PD-L1 的表达的检测方法 通过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管采集患者4 ml 静脉血,于4 ℃下2 000 g 离心20 min,取上清液(血浆)用1.5 ml EP 管分装,于-80 ℃冰箱中保存,通过超速离心法从血浆中分离外泌体(离心半径为8 cm),首先300 g离心10 min,随后2 000 g 离心10 min,然后10 000 g离心30 min,最后将上清液100 000 g 离心70 min,离心完成后将外泌体重悬于磷酸盐缓冲液中,于-80 ℃冰箱中保存。采用FACSCanto Ⅱ流式细胞仪(美国BD 公司)测定表型,圈出CD14 单核细胞门,建立针对CD14-FITC/PD-1-PE 与CD14-FITC/PD-L1-PE 的峰图,分析外泌体PD-1、PD-L1 表达率。

1.2.3 治疗效果判定 治疗3 个疗程后,参照《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8],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n=43)与无效组(n=52)。完全缓解:原病灶及临床症状消失,且持续超过4 周,部分缓解:原病灶缩小>5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持续超过4 周,疾病稳定:原病灶增幅≤25% 或增大≤50%,临床症状未见减轻,且持续超过4 周,疾病进展:原病灶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临床症状恶化。其中,部分缓解与完全缓解记为有效;疾病进展与疾病稳定记为无效。

1.2.4 收集资料 收集可能影响晚期ESCC 患者PD-1 单抗免疫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肿瘤最大直径、肿瘤部位(颈椎、胸椎、腹部)、淋巴结是否转移、T 分期、分化程度、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细胞角蛋白19 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21-1,Cyfra21-1)、外泌体PD-1、PD-L1 表达率。

1.3 观察指标

(1)比较有效组与无效组的临床资料;(2)分析晚期ESCC 患者PD-1 单抗免疫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3)分析外泌体PD-1、PD-L1 表达率对晚期ESCC 患者PD-1 单抗免疫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有效组与无效组的临床资料比较

无效组年龄、低分化例数占比、CEA、外泌体PD-1 表达率和PD-L1 表达率高于有效组(P<0.05)。见表1。

表1 有效组与无效组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2.2 晚期ESCC 患者PD-1 单抗免疫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

以年龄、分化程度、CEA、外泌体PD-1 表达率、PD-L1 表达率为自变量(赋值情况:年龄、CEA、外泌体PD-1 表达率、PD-L1 表达率为连续变量;分化程度:低分化=1,中高分化=0),以晚期ESCC 患者PD-1 单抗免疫治疗效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赋值情况:无效=1,有效=0),结果显示,年龄、低分化、外泌体PD-1 表达率、PD-L1 表达率为晚期ESCC 患者PD-1 单抗免疫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2.3 外泌体PD-1、PD-L1 表达率对晚期ESCC 患者PD-1 单抗免疫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

ROC 曲线结果显示,外泌体PD-1、PD-L1 表达率预测晚期ESCC 患者PD-1 单抗免疫治疗无效的AUC 值(95%CI)分 别 为0.785(0.689~0.863)、0.706(0.604~0.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外泌体PD-1、PD-L1 表达率对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PD-1 单抗免疫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晚期ESCC 已错过最佳手术时间,临床上常采用化疗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PD-1 单抗免疫治疗为一种新型的恶性肿瘤治疗模式,其在ESCC、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取得良好效果[9]。但部分患者的肿瘤细胞能够通过多种机制来逃避免疫杀伤,严重影响PD-1 单抗免疫治疗效果[10]。PD-1能够调节相关细胞凋亡与活化;PD-L1 通常表达于肿瘤中活跃的T 细胞炎症区域中,其在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上表达能够抑制T 细胞抗肿瘤反应,进而抑制肿瘤生长[11]。临床研究表明,外泌体PD-1/PDL1 表达与多种恶性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然而二者可用于评估接受PD-1 单抗免疫治疗的ESCC 患者的效果目前尚不清楚,鉴于此,本研究特采用前瞻性研究进行分析,期望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无效组年龄、低分化例数占比、CEA、外泌体PD-1、PD-L1 表达率高于有效组,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低分化、外泌体PD-1、PD-L1 表达率为晚期ESCC 患者PD-1单抗免疫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免疫功能逐渐下降,年龄较高的晚期ESCC患者免疫功能较低,即使采用PD-1 单抗免疫治疗,其预后不良的风险仍然较高。低分化的晚期ESCC患者肿瘤恶性程度高,临床治疗难度较高,多数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外泌体PD-L1 为PD-1 单抗免疫治疗的重要靶点,其可与PD-1 结合,发挥负性调节作用,使T 细胞无法正常活化,抑制CD4+T 细胞功能,从而影响患者抗肿瘤作用[14]。相关研究表明,外泌体PD-L1 能够调节肿瘤细胞自身的生物学行为,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15-16]。相关研究表明,在抗PD-1 治疗前检测黑色瘤患者外泌体PD-L1 蛋白,结果显示,低水平外泌体PD-L1 蛋白的患者通常表现为部分应答或完全应答,而对治疗无响应的患者外泌体PD-L1 蛋白水平一般很高[17]。另有研究表明,外泌体外泌体PD-L1mRNA 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患者抗PD-1 治疗响应密切相关,经PD-1单抗治疗后,病情稳定组外泌体PD-L1mRNA 表达水平降低不明显,而响应组外泌体PD-L1mRNA 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病情恶化组PD-L1mRNA 表达水平异常升高[18]。既往研究证实,Cyfra21-1、CEA等肿瘤标志物可用于评估和诊断ESCC 进展,然而生物标志物灵敏度较低[19-20],本研究结果未证实Cyfra21-1、CEA 与PD-1 单抗免疫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可能与样本量、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有关。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外泌体PD-1、PD-L1 表达率预测晚期ESCC 患者PD-1 单抗免疫治疗无效的AUC 值(95%CI)分 别 为 0.785(0.689~0.863)、0.706(0.604~0.795),提示晚期ESCC 患者外泌体PD-1、PD-L1 表达可用于评估PD-1 单抗免疫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晚期ESCC 患者外泌体PD-1、PD-L1表达在预测PD-1 单抗免疫治疗效果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本研究纳入病例较少,仍需扩大样本,进一步证实研究结果。

猜你喜欢
外泌体免疫治疗单抗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口腔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循环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外泌体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肾癌生物免疫治疗进展
使用抗CD41单抗制备ITP小鼠的研究
西妥昔单抗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