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重庆消费“全球”

2023-05-15 09:50蒋炀
当代党员 2023年9期
关键词:商圈重庆消费

蒋炀

“早上起来,先到鲁祖庙吃一碗‘花市豌杂面’,然后去山城巷拍照‘打卡’,领略山城步道的魅力;中午去两路口吃‘洞子’火锅,在迷宫一样的防空洞里感受别样的消费体验;下午就去观音桥购物,再去北仓文创街喝咖啡,近距离感受曾经的‘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夜幕降临,站在千厮门嘉陵江大桥上,华灯初上的洪崖洞是拍照的绝佳选择。‘黄金周长假’到重庆,你能真切感受到重庆有多宠游客,为了让大家多角度尽情拍照竟然可以交通管制一座橋……”这是一位旅游博主在网络平台发布的到重庆游玩的攻略和感受,吸引众多跟帖,网友们纷纷表示想到重庆“打卡”游玩。

海内外游客到重庆“打卡”游玩,只是重庆通过巨大潜力吸引消费的一个缩影。2021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按照规划,到2030年,重庆将建成引领国际时尚、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3月23日,重庆市政府发布《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该方案推出十项行动,实施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行动位列其中。该项行动要求到2027年,以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引领,深入实施“巴渝新消费”八大行动,推动打造国际消费巴渝新地标、巴渝新品牌、巴渝新场景,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5万亿元,基本建成富有巴蜀特色、彰显中国风范、引领国际时尚的国际消费目的地。

一个深居内陆的西部直辖市,如何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玩出消费“国际范”?重庆正以自己的生动实践给出答案。

新业态增加新供给

一到下午,江北区北仓文创街区的咖啡馆里就座无虚席。捧一本书,喝一杯咖啡,度过悠闲的下午;或逛逛创意集市,做做陶艺,听一场方言脱口秀,在这里享受悠闲的慢时光。“没想到重庆除了有时尚感十足的高楼大厦,也有文艺范十足的街区。”游客张女士说,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感受重庆本土文化。

北仓文创街区位于江北区观音桥街道,2016年由一座老纺织仓库以及周边老旧居民小区改造而成。街区内既有各种“潮品”文创商店和特色餐饮小店,也有公共图书馆、文化展厅等多种商业业态,是深受文艺青年青睐的“打卡地”。

从北仓文创街区出来,再走几十米,就是不夜城“九街”。夜幕降临,这里车水马龙、灯火辉煌,街头艺人在这里吟唱,酒吧的音乐和改建后的街道相得益彰。这里是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九街”由老旧街道改造而成,经过多次升级,已成为重庆“夜经济”的一张名片。“目前街区店铺处于满租状态,今年以来客流量恢复明显,周末达到8万人次,同比增加2万多人次。”九街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离九街不远处,长约1公里的渝北区龙塔街道紫薇路,则集合了精品餐酒吧、时尚“买手”店、异域餐厅、烘焙饮品店等新兴商业业态,加上原本的社区集市、电子图书馆,让小巷烟火气和都市时尚感碰撞出火花,也让这里成为一个夜间新地标。

“受夏季天气炎热等因素影响,当地人有晚上出来消费的习惯。”在渝扎根夜经济行业20余年的台商赵文龙表示,在以九街为代表的特色街区,无论是楼层层高等硬件设施,还是消费方式、文化等软件设施,都是时尚的代名词,吸引着五湖四海的年轻人。

独特的气候、山水景观和人文特质,为重庆发展夜间经济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重庆将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重要内容,持续“优载体、调业态、育品牌”,推动夜间经济焕发新活力,有力促进消费、繁荣市场、稳定经济,发展成绩显著、亮点纷呈。夜间经济已成为重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新引擎。

截至目前,重庆已打造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龙门浩老街、来福士等一批消费新地标;建成南山壹华里、金刚碑等一批消费新场景和鎏嘉码头等33条市级夜市街区;建成弹子石老街、鹅岭二厂等一批商旅文融合精品项目;启动首批13个夜间经济示范区创建,形成多元夜间消费场景,重庆味、国际范的夜间经济正不断释放着独特魅力。

传统商圈提档升级

4月5日,解放碑步行街游人如织。市民刘霞在解放碑步行街的重庆百货大楼买了一双皮鞋,在收银台付款时,她对着电脑摄像头“刷”了一下脸,几秒钟就完成了账单支付,十分方便快捷。当她来到商场的虚拟试妆镜前时,顿时被这面“魔镜”吸引。“不用任何化妆品,照照镜子,就能直观看到美妆产品上脸的效果,就像真的化了妆一样!”刘霞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

重庆百货大楼是重庆开业时间最早的一家百货商场。这家老牌商场经过数次提档升级,焕发着勃勃生机,如今智能导购屏、自助样品派发机、无人售货机、虚拟试妆镜等一批智能服务终端设备投用,吸引不少顾客争相体验。

“传统零售的数字化转型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体验。”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杨廷菊介绍,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商场打造了智能导购、智能支付、智能美妆等智慧场景,并充分运用公司搭建的会员服务“魔镜”系统,通过消费者数据分析匹配个性需求,开展定制化营销,让消费过程更具体验感和个性化。

“渝中区鼓励商场提档升级,引导深化数字体验,加快打造智慧商街。”渝中区商务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江南说,目前,渝中区正对建成并正常使用5年以上的存量商场、购物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实施公共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改造更新,并对取得明显成效的,给予一定比例扶持,单个项目扶持总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同时,渝中区还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强化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在商务领域的渗透和应用,支持智慧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市场商业、商务活动与政府监管服务深度融合。

始建于2003年的观音桥商圈是江北区的传统老牌商圈,拥有5家主力百货、10家大型购物中心、2500余个国内外知名品牌,是重庆人气最旺、环境最优、业态最时尚的核心商圈之一。为进一步扩大商圈知名度、影响力,近年来观音桥商圈也在大力转型,围绕“文、商、体、游、购、娱”做大消费场景,升级商贸产业。

3月26日,重庆首个百亿级高端商业综合体中環万象城(暂定名)在观音桥开工,这是江北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的重大项目之一,将加速推动观音桥商圈朝着世界知名商圈蝶变。与此同时,位于渝中区化龙桥的“法国老佛爷”重庆百货店,作为西南地区首店,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为6月正式开业做准备。忙着装修的重庆万象城二期也将在6月开业。它们将助力重庆打造世界知名消费品牌集聚地。

发挥优势补齐短板

拉动消费,离不开交通和物流。重庆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积极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造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开放平台,不断利用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

“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是国家东西互济、海陆统筹战略要地。积极推进交通强市建设,正在全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内陆开放能级正在加速提升。”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柏群教授认为,独特区位优势、交通枢纽优势、内陆开放优势有力助推了重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邹於娟则认为,重庆是“山水之都”,景观资源独特,重庆味道引爆舌尖经济,商圈组团发展特色鲜明,这都给重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带来“加分项”。

“‘国际’、‘消费’、‘中心’,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三个重要关键词。重庆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与‘北上广’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柏群表示,这些差距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国际化程度的差距、消费市场规模的差距、中心城市集聚能力的差距。这些差距,也折射出重庆自身发展的短板。

“消费集聚能力上,‘顶奢’品牌门店、入境游客数量、国际会展赛事活动等远少于‘北上广’。创新引领能力上,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新政策大多从‘北上广’等地首发、首创。消费服务环境上,商业设施的设计建设、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退税提货的便利程度等都还需要向一线城市看齐。”邹於娟认为,重庆的特色消费资源有待深度挖掘,突出表现在部分特色资源还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既有的商圈空间资源和巴蜀文旅资源尚未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同时,服务型消费有待拓展提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仅要汇聚全球商品资源,更要能提供丰富多样、高端优质的国际化服务。

如何利用優势补足短板?柏群建议,以打造世界知名商圈为抓手,营造高品质国际消费空间,进一步提升国际化程度。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千亿级世界知名商圈。创新发展消费新场景,有力释放消费潜能,拓展消费市场规模。做靓“重庆山水、重庆时尚、重庆美食、重庆夜景、重庆康养”五大名片,大力发展具有巴渝特色的假日经济、时尚经济、美食经济、夜间经济、康养经济以及承载城市记忆的小店经济,呈现国际时尚范、巴渝慢生活。还要进一步塑造安全友好消费环境,集聚全球优质消费资源,强化中心城市集聚能力。完善国际消费配套设施,优化消费服务体验,提高国际消费环境安全度、经营者诚信度和消费者满意度,同时瞄准全球优质商品和服务,加快集聚优质市场主体、国际知名消费品牌,打造消费资源全球配置枢纽。

“重庆需要构建高品质、多层次的国际消费空间体系。”邹於娟还建议,应加快重塑广阔丰富、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城乡消费空间,突出发展巴蜀乡村旅游产业,共同开发国际消费“新腹地”。加快推动服务业与国际接轨,营造高标准、便利化的国际消费环境。以国内外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规则、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医疗保险、消费金融、离境退税等为重点完善国际消费制度和政策,做到让经营者放心、消费者舒心。

国务院批准重庆率先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赋予了重庆新的历史使命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培育建设迄今,重庆消费升级已经呈现出三大转变:从以商品消费为主向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并重转变;从基础性消费向品质化消费转变;从线下消费向线上线下消费融合转变。“这意味着,培育发展‘巴渝新消费’,重庆已具备一定基础。”针对培育建设现状,该负责人坦言,对标世界一流、先进城市,重庆仍然存在国际知名度不够高、消费集聚力不够强、消费供给不够优、消费环境不够好等问题,亟待重视解决。

“重庆将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深化双城联动,‘做靓做特’消费载体,持续壮大消费能级,加快集聚消费资源,加快建设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更好辐射带动区域消费能级整体跃升,更好激活西部超大规模消费市场。”重庆市商务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猜你喜欢
商圈重庆消费
重庆客APP
打造世界级文旅窗口 构建千亿级黄金商圈
国内消费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在这里看重庆
农产品电商圈的“乌托邦”
商圈商业的秘密:创新
新消费ABC
商圈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