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学段“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分析与建议

2023-05-17 22:39朱国忠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学段实用性松鼠

摘要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内容侧重于自然科学的学用与实际生活的应用,同时把革命故事的传讲与交流、参观游览的解说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在设计任务群的过程中,需要把握重点、明晰学理。第三学段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是基于总任务驱动的语言合成与实用输出。为此,需要设计好“双情境”,找准五个点位,即区分位、研究位、拓展位、支架位和运用位,形成更富活力的体验式活动链,全面提升学生的实用性沟通力。

关  键  词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第三学段 学习任务群

引用格式 朱国忠.第三学段“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分析与建议[J].教学与管理,2023(14):28-31.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在第三学段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随着年级的升高,其教学要求也有所提升,需要我们针对这一学段的这一类任务群加以研究,真正落实相关的教学目标,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清单与解析:内容侧重于自然科学学用、实际生活应用

第三学段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相关内容,有聚有散,需要我们对教材进行全面梳理,形成教学清单,加以系统分析。

五年级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涉及《松鼠》《表里的生物》《金字塔》等课文8篇,《鲸》《风向袋的制作》等习作例文2篇,“制订班级公约”“我是小小讲解员”等口语交际5个,“介绍一种事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等习作5个;六年级涉及《竹节人》 《故宫博物院》 《十六年前的回忆》等课文14篇,“演讲”“即兴发言”等口语交际5个,“多彩的活动”“插上科学的翅膀”等习作7个,“难忘小学生活”等综合性学习3个。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在第三学段涉及到的课文共22篇,习作共12个,口语交际共10个,习作例文2篇,综合性学习共3个。可见教材中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相关的内容占比较大,为本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关内容涉及到自然、社会、文化、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具体来说,第三学段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可分为六类:自然科学学用类,侧重于知识性的阅读与表达,共17个;实际生活应用类,侧重于家校社生活所必须的一些实用技能,共12个;革命故事传讲类,侧重于记录、展示、讲述革命英雄和劳动模范的事迹,共9个;难忘感动交流类,侧重于和身边人交流令人感动、难忘的人和事,共8个;参观游览解说类,侧重于讲解中外风景名胜,共7个;新趣生活记录类,侧重于以日记的方式来记录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人、新鲜的事,共2个。可见,第三学段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从主题与内容上来看,更重视自然科学的学用与实际生活的应用。

二、学理与解读:基于总任务驱动的语言合成与实用输出

实用性任务群教学是“以一个来自生活的总任务作为主线贯彻始终的。这一个任务创设了需要语言来完成的真实情境”。“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融为一体”,在分步完成总任务的过程中,提升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交流表达力[1]。第三学段实用任务群的学习,重在发展学生五个方面的能力:实用文本的阅读与交流能力、见闻感思的表达与分享能力、重要信息的整理与呈现能力、生活新事的关注与表达能力、多种媒介的记录与表现能力。

1.“双情境”对体验活动链形成有效支持

实用性任务群是一种基于学生经验的课程,积累相关的语言经验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实用性任务群的学习是体验式学习。在体验过程中,学生抵近观察、定向阅读、选择框架、调试风格、登台交流,形成完整的体验式学习活动链。当然要形成完整的体验活动链,需要“双情境”的支持。所谓双情境,是指“唤醒学生知识储备的背景情境与激发学生实践热情的任务情境”[2]。比如《松鼠》一课的任务群设计,教师引入的市民建议:“我们南通的五山森林公园是国家森林公园。松鼠是萌翻森林的小精灵。建议五山森林公园引入松鼠,以增添城市的活力”就是背景情境;“公园管理部門委托我们班级以‘布封松鼠会的名义作一次宣讲,让更多的人走近松鼠,了解松鼠,让原本在远处的松鼠变成市民近处的爱”就是任务情境。这两种高度关联的情境,一种为学生提供限制性的条件,一种为学生提供支持性的条件。通过协同作用,有机支持,导引、支持学生进入真实的学习氛围,完成有效的体验历程。实用性任务群通过创设一个真实的语言传输情境,形成任务驱动力,“引导学生在一次次语言传输过程中体验、纠正、改善自己的言语行为”[3]。

2.“三程序”形成实用性素养的动态输出

第三学段实用性学习任务群的功能,定位于“真实情境中的语言运用”。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拥抱大千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等主题的实用知识转化为实用工具,在解决真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提取信息、明晰对象、发现规律、优化语言、有效输出,全面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那么,如何推动这种“转化”?《实用性阅读指南》中提出了转化的三个步骤:一是找寻有价值的信息,二是以思维导图凝炼信息,三是迅速行动运用信息[4]。兼顾到第三学段实用性学习任务群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对上述三个步骤进行优化:第一步,挑拣主体文本,定向阅读,初绘导图。这里的阅读为完成实用性任务提供要点与关键信息。第二步,引入关联视野,拓展研究,优化方案。这里的研究为总任务的完成补充新的有效信息。第三步,试用属我妙法,成熟表达,有效交流。这里的交流是在前两步逐步叠加、初步完成的基础上对已有信息进行精加工,完成有对象感的输出。上述三个步骤强化的是有方向的阅读、有关联的探究、有效果的交流。有助于加速文本信息的活化,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具体到五年级上册《松鼠》一课的任务群设计,三步走的程序设定为:“打开布封文件袋,挑拣主文本,摄取精要点”“走进布封研究所,移用新视角,探寻关联点”“举办布封宣讲会,讲究艺术性,优化交流点”。如此,才算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设计与实施:基于实用思维的接力推进与开放关联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如果依循自然分课的样态来设计、实施任务群教学,需要找准属我点位,强化文与文、课与课之间的关联,以优化任务群落,达成实用语言的全面赋能,获得实用语言的有效增值。第三学段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要实现高品质设计与运行,就需要找准五个点位——区分位、研究位、拓展位、支架位、实用位。这样才能填补分课布排与任务群统整之间的罅隙,提升教学的实用性指数。

1.找准区分位,提升任务群设计的精准指数

(1)自然科学学用类:找寻同一文体下的“属我风格”。任务群有外显的,也有内隐的。所谓内隐的,就是在进行大单元整体设计的过程中,既要明晰大单元所体现的这一类,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总体上属于说明类;也要明晰每一课的“这一个”,即在统一主题下的“亚主题”“独特视角”“个别笔法”……也就是在这个说明单元中每篇课文的属我点位。这种属我点位,是同中之异,是一个整体的不同侧面。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统一主题是“我是宣讲员”,在这一共同主题下,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研究,在立体比照中找到每一课(包括习作)的属我点位。如果在属我点位之上进行自然分课设计,就会形成一个隐形的指向说明方法的任务群落的分属点位。

《松鼠》与《太阳》这两篇课文同属一个单元,《太阳》一文更多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式,如同画图示作解释;《松鼠》一文更多运用细致描述的方式,如同为纪录片作解说。一偏静,一偏动;一偏冷,一偏热;一平实,一活泼;一科学,一文艺。通过立体化的比照,便可找准《松鼠》一文在大任务群落中的点位,即其拥有的这一种说明风格与这一套说明方法。明确了《松鼠》一文的区分位,才能在设计任务群时实现精准定位,找到这一课的这一个位置——文艺性说明,即布封笔法(一变二拍三夸)。如此,方能形成内在的勾连与有机的群落。

(2)实际生活应用类:找寻统一任务下的“属我角度”。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即使总体任务是统一的,也要关注选择的具体任务之间的不同指向,涉及到的对象之间的细微区别。也就是说,完成具体任务时需要找到属我的角度,让学生站位与具体任务适配。像五年级上册中的习作“推荐一本书”,在设计任务群时就需要关注不同类型的书,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推荐的理由。推荐小说,就要讲好扣人心弦的情节,突出光彩照人的主人公、妙趣横生的对话;推荐科普读物,就要重点推出作者的奇思妙想与足以引发认知震荡的那些新知识。

2.找准研究位,提升任务群建构的探究指数

(1)自然科学学用类:在单元比照中寻找可移用的研究点位。置身于同一个单元,其他文本自然地成为解读的背景。也可以说,单元中的每个教学内容互为解读的参照。由于主题的高关联性,单元之中的互文解读成为一种可能。有了相互的比照,就可以看到更多的侧面,也就有了更加明晰的解读视角或方向。同时,还能看见主题之间的呼应与印证。当然,要进行大单元关联解读,首先需要做的是找寻共同的阐释方向或微主题,将两篇甚至更多的单元组文串联起来。

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就可以抓住“密切的关系”这个概念展开相互印证的关联解读。关联解读,体现的是一种联结思维;对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来说,也是一种探究思维。因为在阅读与交流之间,起连接作用的是探究。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第三学段要围绕主题“开展阅读与探究活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表达和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和感受”[5]。那么,我们该如何确定一篇实用文的研究位呢?拿《松鼠》一课来说,我们既要看同一单元其他课文的研究视角,也要看《松鼠》一文的可研究空间。在比较中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适宜的研究视角。研究松鼠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既建构了跨课的任务之链,又提升了任务群设计的广度与深度。

(2)难忘感动交流类:在多维分解中找到清晰化的研究点位。六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属于难忘感动交流类。研究的重点自然是“为什么难忘”。这是一个大致的研究位,要提升到深度学习的水平,就需要找到具体而明晰的研究点位:从时序推移上进行比较研究,六年中有哪些明显的成长?从人物事件上进行归因研究,六年中遇到过哪些关键他人、发生了哪 些关键事件?拿出珍藏的物品进行心理研究,六年中最能牵动自己情绪的是哪些微场景?难忘感动交流类的研究位需要进行二级分解,形成立体的点位布排,以避免那种笼统的研究。

3.找准拓展位,提升任务群资源的开放指数

虽然是分课设计,但任务群天然地需要开放。向同单元的课文开放,向跨单元、跨年级的课文开放,向课文之外的高关联资料开放。新课标明确要求:“加强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指导,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和信息化平台。”[6]

(1)实际生活应用类:学习资源的类型要齐全而适配。所谓齐全,就是要注重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文本的有机结合;所谓适配,就是学习资源的类型要适合实际应用的需要。像五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制订班级公约”,六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请支持我”“意见不同怎么办”,如果能够在用好连续文本的基础上,设计运用好思维导图、统计表等非连续性文本,建设好全文本的学习资源包,就能把所要表达的要点提取得更快捷、更精准。

(2)参观游览解说类:学习资源的获取方式要多样而全息。参观游览解说类任务群,可以“通过书报杂志、网络、社交软件等多种渠道开发教学资源,特别要注意获取社交媒体、图表、幻灯片等媒体资源”[7]。如五年级上册的《威尼斯的小艇》、六年级上册的《故宫博物院》,首先要找到相关的文章,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在此基础上,引入新媒体,从网络上获取全息化的资源,比如威尼斯水城的纪录片、故宫博物院的专题片,甚至可以提供“云游览”APP或旅游类的社交软件,为学生提供动态、实时、全面的学习资源,拓展阅读界面,丰富项目信息,优化任务生态,推动深度学习。从而,设计出开放而真实的任务群。

(3)自然科学学用类:学习资源的选用方式要灵活而精准。自然科学学用类任务群学习资源的選用方式应该是灵活的,讲求精准、高效,以培养学生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以“松鼠宣讲会”任务群为例,资源的读取详略有别,布封的《松鼠》是主文稿,需要认真研读;而那些关于松鼠外形与习性的补充资料,浏览一下即可。不同资源的选用面不同,拓展资料《人们为什么喜欢松鼠》,需要全文阅读,进一步印证《松鼠》一文中所写的要点;而《松鼠的生存秘诀》只需要阅读和林中跳跃相关的片段就可以了。不同资源的调用目的不同:《松鼠和松果》是用来引发问题的,《校园投放了24只松鼠》是用来启发阅读兴趣的;选取《松鼠》第一节,运用《太阳》一文的说明方法来改写,进行说明风格的比较,是为了发现“布封三笔法”;松鼠爬树的视频资料,则是用来做阅读练习的。资源不管如何拓展、如何选用,都必须指向于语言实践,关注语言规律。

4.找准支架位,提升任务群引导的策略指数

(1)自然科学学用类:找到适合的视点型支架。自然科学学用类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列大纲、画思维导图等方法提取、整理和呈现信息。要熟练掌握这些处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获得有效的工具与策略,即学习的支架。如 《松鼠》一课,如何引导学生快速捕捉、整理信息呢?教师应当找到适合这一课的方法——反复即要点,反常即要点。课文第一节中“漂亮”这个词反复出现,说明它是要点;松鼠坐姿像人、送食用“手”,最不像四足兽,这是反常,这是作者所要强调的要点。找出反复和反常之处,提取出要点,就是适合《松鼠》一文的学习支架。

(2)新趣生活记录类:找到适合的抵近型支架。如五年级习作——“‘漫画老师”,如何“漫画”老师,捕捉最具区分度的形象化细节?事实上一个人真正的模样大多隐藏在公众的视线之外,或者说最个性化的行为总是藏在难以察觉的至微处。因此,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的支架有两种:一种是曝光支架,请学生关注度最高的教师录制一个视频,来个自我爆料;一种是跟踪支架,让学生长期观察自己喜爱的一位教师。两种支架是完成新趣生活记录类任务的有效策略。

5.找准运用位,提升任务群实施的实用指数

(1)自然科学学用类:运用位来自近距而可能的生活需求。在设计“自然科学学用类”任务群时,需要创设一个真实而具有较大包容性的情境。这种情境必须为“观察自然、探索科学世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提供足够的空间与可能。如《松鼠》一课,其情境可以设定为“五山森林公园计划引入松鼠”。这样的情境与课文无缝对接,并且能够充分盘活课文,把课文的实用价值释放到极致。有了情境,配套的总任务也就随之而来:“为市民举办松鼠宣讲会,让更多的市民支持该项计划”。在这一情境之下,围绕“松鼠的可爱之处”设立了三个任务:说明白要点,让市民放心;说清楚关联,让市民热心;说得更艺术,让市民动心。这三个任务前后相续,步步关联,相互支撑,逐步提升,指向实用性,服务总任务,真正实现了以说明文助力宣讲,以宣讲会提升素养的目标。

(2)革命故事传讲类:运用位来自红色教育活动的记录、展示与讲述。梳理第三学段实用性任务群,我们会发现,革命故事宣讲类与其他任务群中的革命文化主题学习存在明显的交叉。在此,我们需要明晰,不同的任务群其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如五年级下册《军神》、六年级下册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革命文化主题的学习,在其他任务群,可能更侧重于人文情怀的培养;而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就必须更侧重于阅读与交流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其运用位应该定在为筹备“奋斗的历程”主题学习活动制作展板,为参加红色教育宣讲会时用适当的媒介方式做记录,为参加“革命英烈故事会”练习讲故事。

总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设计,需要心中有总任务,需要通过找准五个点位,强化任务群间的关联性,形成体验式学习活动链,拓展实用的空间,指向语言的发展,以赢得任务群设计的高站位与高品质。

参考文献

[1][3][7] 王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M].北京:语文出版社,2021,11,5,7.

[2] 吴欣歆.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笔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10.

[4] 大岩俊之.实用性阅读指南[M].陈怡萍,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162.

[5][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学段实用性松鼠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小松鼠
松鼠
松鼠
松鼠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