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代读书人

2023-05-17 00:02江舟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23年5期
关键词:贺麟中国书店中科院

江舟

1958年底,中科院的文科研究所聚集了我国第一流学者和专家。这批学者、专家大多数住在东城干面胡同附近,离东安市场几个书店非常近,像中原、春明、中国书店等几家书店,这些书店中外文新书、二手书籍特别多,成为了那批老学人淘书的绝佳去处。

老学人淘书买书的高潮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末期。那时候,只要有购书渠道,总是会吸引这批学者和教授的目光。北京灯市西口中国书店有个外文图书部,虽然要凭人事部门的介绍信才得入内买书,但那些老学人们求书若渴,一到周末,那小小的店堂便是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在那个小书店,经常抬头碰见的就是当时学术界的牛人,像洪谦、齐良骥、石峻、周扬、何其芳、戈宝权、缪灵珠等著名学者教授,都是中国书店外文部的常客,他们远从西郊而来,常常在书店流连忘返。

哲学家叶秀山先生那时是哲学研究所最年轻的研究员,当时他的工资很低,每月只能固定拿出两元钱,作为买书“专款”,因此,他选起书来掂来掂去,常错过一些好书,经常懊悔不已。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先把喜欢的书籍选出来,首先挑又便宜又急需的书籍,自己掏“专款”购买。剩下的书籍也挑选一部分买下,作为中科院哲学所图书馆的藏书。为了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叶秀山每月的两元“专款”常按捺不住地花了出去,花完了只有等到下一个月。据叶秀山先生自己介绍,他有关希腊哲学的私人藏书,大部分还是那些年靠自己的购书“专款”购买的,自己做希腊哲学方面的研究,这些书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书籍还成了绝版。

贺麟先生既是叶秀山的同事又是他的长辈,贺麟知道叶秀山喜欢书而又买不起书,不但借书给叶秀山阅读,有时还赠送一些书给叶秀山。在东城干面胡同大院里,贺麟先生是藏书最多的一位,中外文藏书都很丰富。那时候,中科院机关图书馆一度停止借阅,贺麟先生家就是一个半公共图书馆,不少人从他家借书,他都慨允。有时候,贺麟与叶秀山这对忘年交学者会相约一起去西口的中国书店。有一次,叶秀山看到有温德班的两本文集,拿起又放下,苦于身上钱不够。贺麟先生当即准备帮他买下。叶秀山不好意思地拦住了,说过些时候再买吧。过了两天,贺师母下班给叶秀山送来了温德班的那两本书,说:“贺先生要我买给你的。”

有一天,贺麟先生发了工资,他又约叶秀山去西口逛书店,说:“这回你想买多少,就买多少,我替你买。”那天,贺先生自己买了《全唐诗》,还有一部新印的碑帖汇编。他送给叶秀山的则是一部厚厚的拉丁文字典,这本字典,叶秀山想了很久,却一直买不起。几年过后,贺麟先生渐渐地行动不便了,不能再去逛书店,眼睛也不好,连伏案工作都困难。有一天,叶秀山去家里看他,只见贺麟先生坐在轮椅上,让人推着,“巡视”自己家中的书架,威严得像个将军,又深情得像个恋人。

中科院其他學者买书,也各有特色。比如齐良骥先生,每周末必到书店挑书,而且专买法文书,书店的师傅们和他非常熟悉,常常特意为他专门留好法文新书;戈宝权先生喜欢购买俄文文学书籍,尤其钟爱普希金和托尔斯泰的著作,在外文书店,戈宝权先生基本把普希金和托尔斯泰的所有俄文著作全部买齐了;何其芳先生的住所不在书店附近,他买书喜欢一次性多买一些,买书的时候常常带一根棍子,书多的时候,便用棍子将书挑回去;缪灵珠先生也常去书店,但是后来身体不好,只好写好书单,让夫人帮他去书店订书、买书,每次到了新书,就催着夫人赶紧去取,心中惦念着的,只有书籍……

那一代学人,书籍就是他们的生命。他们爱书,买书,读书,嗜书,把读书当成个人人生高尚的精神之旅,专心致志,矢志不渝。他们摒弃读书的功利,以书结友,以书交人,堪称读书人永远的楷模。

(常朔摘自《海南日报》 图/槿喑)

猜你喜欢
贺麟中国书店中科院
庆祝中国书店建店70周年系列活动全面开启
“新心学”人生哲学体系何以可能?
——贺麟人生哲学的困境及其出路
印象·琉璃厂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美不胜收”“值得珍视”
贺麟人生哲学的精神向度
中科院位列自然指数全球首位
知识优先于道德——贺麟对“知行合一”的诠释及其启示
中科院专家:京津冀何以成雾霾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