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新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索

2023-05-18 06:59余丽生黄萧颖
当代农村财经 2023年5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余丽生 黄萧颖

摘要: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产业是基础,创新是关键。有着“千年进士村,万亩天井垟”的浙江省瑞安市曹村镇,依托特有的生态资源与文化优势,采用多元化投入机制,以农业融入旅游业,以文化赋能经济,打造独特的曹村田园综合体示范带,进一步深化曹村“农业+旅游”产业模式,实现了“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发展要求,推动了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成为农村综合体发展的典型代表,其成功的经验对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发展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 田原综合体 产业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招标课题“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优化公共服务配置研究”阶段性成果。

一、田園综合体新发展模式的主要做法

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关键要找到比较优势和发展方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推动乡村振兴。曹村在田园综合体建设过程中,深入挖掘当地生态资源与文化特色,统筹整合政府涉农资金,与政府联动实施美丽田园、美丽河道等“六大美丽”工程建设,走“农业+旅游”结合的发展道路,田园综合体建设总面积54300亩。

(一)良田改造,探索农业新业态

曹村地势低平,三面环山,经济历源以农业为主,曾是温州地区有名的涝区。天井垟河道狭窄淤积,排水系统薄弱。在2016年,曹村镇坚决推出“涝区变良田”的改革,推出河道综合治理的多项措施,疏浚清理河道6.5公里,将河面拓宽至40米以上,实现了从“涝区”到“粮区”的转变,更使得曹村的万亩良田得到优质开发,通过招商引资而来的艾米会集团,创新性地打造“生态化标准种植稻米”,以“规模化+产业融合”的方式对当地传统农田进行改造,坚持无农药、无化肥、无除草剂的“三无”生产模式,全程以高标准生态种植并延伸开发胚芽米加工,融入文创元素,打造曹村农业品牌。

(二)产业融合,培育“农业+旅游”田园综合体

立足农文教旅一体化发展,曹村创造性地将当地农田与丰富的文化资源结合,打造出“农业+旅游”的田园综合体发展业态。在大规模种植农作物且不破坏良田的基础上,开展“田园观光”旅游模式,投入9000多万元,建设8.5公里的美丽公路、 8.4公里的骑行绿道。同时,曹村牢牢把握住天井垟三面环山和水网融合的天然生态优势,吸纳民间资本共计1亿元,引进“水、陆、空”三栖游玩项目,打造了集农旅、文旅、休闲、康健、调养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三)文化挖掘,打造曹村特色研学

曹村有着“文都武乡”、“中华进士第一村”等特色标签,更有传统花灯文化、进士文化、耕读文化、红色文化等八大特色文化,曹村镇深度探索本地文化底蕴,以文化赋能经济,投入3亿元创造性开发“曹村研学基地”,以曹村文化历史为内涵的国学课、花灯课进入研学课堂,打造出融合进士文化、耕读文化、红色教育、田园体验等多元素的特色研学旅行路线。

(四)村民抱团,多渠道获得收入

曹村镇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围绕浙江省委“突出建设现代化共同富裕基本单元,探索共同富裕场景集成落地路径”的政策导向,成立“村村入股,人人分红”的文旅共富平台——进士旅游公司,联动周边14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入股,共同打造“瑞安市进士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统一管理与运营曹村的经营性农文旅资源,并承接村内相关经营项目,如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来代销农产品等,积极寻找路径,扩展平台,直接增加曹村全镇2.95万村民日常性收入,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村民们生活品质,实现“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发展模式。不仅在研学路径上有着更细致的突破,还开发稻田迷宫、进士小火车等相关文旅项目,提升了曹村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五)乡贤投入,利用社会资本带动产业发展

村集体经济原以农业为主,资金来源匮乏,曹村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激活本村资金链。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广泛吸纳在外各行各业的乡贤,通过搭建好数据、联动、组织等三大平台,精准实施项目回乡、能力返乡、公益助乡、贤治兴乡四大工程,扎实落地乡贤资本投入。同时,曹村还成立了乡贤基金会,梦想基金会,不断探索着乡贤文化底蕴,共同凝聚着内外乡贤力量。2019年以来,曹村成功落地“引擎型”乡贤回归项目2个,投资11.5亿元。以最专业与完整的手段给予乡贤最大的保障,助力曹村稳固建设,踏实做好“贤治”工程。

二、田园综合体新发展模式取得的主要成效

曹村镇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新业态的发展,成功招引全国首个5G智慧农业示范区——艾米万亩5G智能稻田项目,并打造集生态农业、文化体验、社会实践、研学教育、康养休闲等多位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新模式。各村立足本村优势,科学探索,多方联动,建成体验不同曹村文化的不同体验点,全线串联,共同发展,展示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理想效果。2021年,曹村镇累计吸引游客200万人次,带动社会投资2亿元,带来旅游收益超5000万元。

(一)农田收益扩大

曹村已流转2000亩农田,全年农田水稻种植面积约1.4万亩,艾米会集团帮助打造曹村艾米田园综合体现代化农业,其创新性地打破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引进电信5G、华为芯片、无人机巡田技术等高科技,实施监测农田的光照、湿度、酸碱度等数值。同时,采用“水稻问诊”策略,线上实时的“庄稼医生”帮助农民解决各种作物问题,极大程度减轻农民负担,解决小农户“低散弱”的状态,提高生产效率。主打高品质消费,亩均收益可达到2000元,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二)农旅品牌效益凸显

曹村生态化现代农场运营状况良好,不仅打出了“农业+旅游”的盈利模式,更是推出“电商+农产品”销售策略,打通生产销售壁垒,帮助农户更好地增收。同时,曹村本地推出的“进士索面”“进士蜂蜜”等系列特色健康养生农产品品牌,原生态化种植结合曹村当地资源优势,将农产品包装升级为文化娱乐的衍生产品,使其零售价增值25%,推向20多个专业化市场,让曹村农业成为曹村的特色招牌。此外,从研学路径衍生出来的文创品牌“进士小曹”也广受好评,八大造型各有特色,持续打响“中华进士第一村”的品牌。

(三)农民入股实现“全域”状态

村民作为股东入股的瑞安市进士文化有限公司,在2021年,收益达190万元,全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2500万元,同比增长60%以上,10个村集体收入超百万,村民人均年收入超3.3万元,实现了“村富带民富,村民共致富”的发展目标。同时,曹村镇着力开发的“研学旅游项目”以及进士品牌文创,在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之外,更使3/5的人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便利局面,不仅使全镇村民享受到了进士公司发展红利,生活水平有了可观的提升外,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了充分就业。

(四)以文赋能促进产业深度融合

瑞安作为农村“三位一体”改革的始源地,聚焦“一体化、现代化、数字化、共享化”,一二三产业发展稳步坚固。曹村的传统花灯文化,以“花灯会”照亮乡村“非遗游”,吸引长三角游客前来观赏,带来超百万元收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曹村逐步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第三产业的建设成果尤为显著,曹村全新的“水陆空”三栖旅游模式,成功建设出拥有浙南地区最大的滑翔伞基地——瑞启滑翔青创俱乐部;充分利用水域资源打造的宏瑞游艇青创俱乐部;以及8.4公里的骑行绿道。产业逐步规模化专业化,促进三产融合可持续发展。

(五)村域研学一线扩大文化影响

曹村镇对各村各区进行科学研究、特色凝练、主题把握、景观重修后,针对性地发展各自特色产业。在梅龙书院感受耕读文化、在许岙村感受南拳文化、在东岙村感受进士文化,形成一整条串联许南、许北、姜山、丁凤、东岙等五村的农村人居研学新路线。据统计,当地接待的研学者达6000多人,游客接待更是达20多万人次,解决了当地200人就业,带动村集体增收1000万元。

三、进一步推进田园综合体发展的体会与思考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保障。曹村通过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打造农旅结合的乡村振兴模式,走出乡村振兴的发展新模式。乡村振兴是个长期的过程,曹村田园综合体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把资源优势和发展优势结合起来,把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结合的高质量发展。

(一)品牌如何打造,寻一份独一无二

乡村旅游市场巨大,同类型村落繁多,如何在这些村落中脱颖而出,发扬自己的品牌极为重要。曹村以“文都武乡,瓯越粮仓”为主题,稻田文化与进士文化尚处于相对分散状态,必须坚持两者有机结合,有机融合,坚持与尊重文化本身的自然与厚度的状态下,做到因地制宜,智慧兼容,相辅相成,更要融合好文化融合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以打造出属于曹村的田园综合体。

(二)故事如何讲好,立统筹发展格局

曹村预打造项目种类繁多,范围广博,细节繁杂,涉及天井良田区块化建设,曹村综合环境整治,曹村旅游业运营管理等大类。因此,必须坚持以农业旅游为核心主体,把握核心,精准调整乡村旅游类型结构,同时,必须保障进士公司的收益下,实现系统谋划、各司其职、合理布局,整合研学旅游、乡村民宿、户外康体、休闲娱乐等新型业态,形成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特色乡村振兴项目,讲好曹村自己的故事。

(三)流量如何变现,流动最后留住人

旅游业本身发展具有脆弱性,近几年受到疫情影响,极易停滞。因此,首先要对于村内运营管理有一套科学合适的管理模式,清晰自己的市场定位,同时,要做好宣传工作,牢固树立曹村独特形象。此外,更要把握品牌特点,做大乡旅产业的同时更要做细各种具体项目,增加农业旅游广度的同时,更要增加旅游本身的深度,乡村旅游要树立鲜明的乡村风格与品牌,保持独特的乡土气息,对优质资源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游客获得期望的“乡村记忆”。

(四)农民如何富裕,坚持三农的力量

必須贯彻“村富带民富,村民奔共富”的办事思路,把农民增收粮食增产放在首要位置。因此,要大力发挥生态化现代农田发展格局的优势,带动更多仍采用传统耕种模式的村民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生产,同时,在融入创新性技术的同时,更要以惠民利民懂民的思路,以最轻捷方便的方法指导村民运作,帮助年长村民更好的使用,提升生产效率。此外,还要不断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环境建设,补齐硬化、绿化、亮化、洁化、净化等短板,以环境养人心,以健康促幸福。

(五)节点如何突破,坚持人才创新的力量

要想实现乡村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大力引进高质量人才。乡村吸纳人才需要一套完整的事业发展规划与平台,人才发展与提升机制,依靠乡村独特的发展魅力与发展计划,广博吸纳人才加入,尤其是拥有乡土情结的返乡人才,凝聚乡贤力量。此外,必须制定引进和稳定人才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解决人才在日常生活、社会资源上的困难与需求,做到以待遇留人,更要以事业留人。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责任编辑:李政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