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君子观的当代启示

2023-05-18 19:51张桂妹
今古文创 2023年9期
关键词:当代启示荀子君子

张桂妹

【摘要】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总结性人物,对各家思想都进行了相应的批判和融合。其诸多思想为后来的集权制国家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荀子的“君子观”思想融汇吸收了前人思想的精华,隆礼重法的社会治理观念也与当下的法治社会相契合。因此,挖掘其思想中的君子观内涵,对当代价值观的引领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荀子;君子;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9-006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9.020

先秦时期,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人们之间的信息交往也处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这同时也限制了个体的发展。在众多先秦著作中,有大量关于君子的论述,尤其是到了孔子,更是将君子人格作为儒家的理想人格目标。作为社会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君子也要生存,也不免要处于现实世界的生存环境中,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同于孟子,荀子在人性论上持“性恶”的观点,认为人“善”是“伪”的表现。因此荀子十分重视后天的教育,强调君子德性的涵养与修行。在同样重视教育的现代社会,荀子的君子观非常具有现实研究意义与价值。

一、荀子的人性论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坚持人性本恶。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①荀子言化性起伪,认为人性本恶,这是他对于人性本身的看法,虽然这种看法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立,但无疑反映了先秦儒家知识分子对于人性问题的关注。

在《论语》与《孟子》中,“君子”一词的次数出现的极为频繁,他们多是在教导君子在现实社会关系中如何去做,怎样去做。荀子繼承了孔孟等儒家思想,十分注重君子人格的培养问题。“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 ②。荀子此处关注的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荀子认为唯有注重礼义者才是君子,不注重礼义问题的是小人。荀子言:“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③只有在人懂得如何将礼义之法合理地运用到人身上之时,君子之性方才彰显。失去礼义的个人与社会,将会悖乱,不可言有治。荀子对于孟子“性善”的反馈是认为孟子没有注意到人性的善与伪的二分状态。荀子对此说道:“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④性乃是天之所生,是不可以后天学习而获得的,后天学习获得的是伪的部分,不是性之本原状态。孟子言性善,是从本源上肯定了性善的先天性。而荀子对于性伪的看法实则是与孟子是一致的,其言性恶,并不是只是在强调“性恶”本身,而是旨在让人们重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相较于孟子,只是荀子更加强调了性的原始状态,或者说荀子是在考察了人之性与习的现实关系下阐发的理论。

二、荀子的君子观思想

想要在一定意义上阐释荀子君子观的特点,揭示出荀子理想人格的特征,需要进一步考察荀子的君子观的内涵。本文中着重总结了荀子君子观的三点内涵,包括隆礼重法、见善自存和积学成圣,以突出其在现实社会对于理想人格的有益启示。

(一)隆礼重法的君子之道

荀子将礼法的作用看得尤为重要,对于君子人格的养成也有礼法上的要求。荀子首先论述了礼的起源,他认为“礼”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争乱。荀子言:“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⑤礼义的出现是为了制止争乱,从而养人的无分界的欲望。所以他说:“礼者,养也。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 ⑥荀子将礼训为养,君子得礼义以克制自己的私欲。通过礼法的作用将君子人格规定为一项个人修养身心的基本原则,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在重新体察人性的“伪”的力量。

礼义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荀子说“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⑦人有礼,则生存具有了意义,成事也是在乎有礼,国家之兴亡也在乎礼,有礼则万事安宁。而由礼生发出来了治气养心之术,正如荀子所言“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师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 ⑧治气即志气,志气通达才能将自身完善,完善自身,即能养心,终究志达而气通,君子气象已然具足。志气通达之人也是源于礼义定则的内在力量,君子自然具有养心治气的修养功夫。所以荀子又言:“治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起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 ⑨君子小人之区别在于是否能将外物掌控于自身的意志之内,即如今的不被现实物欲所左右。礼义之君子是荀子理想人格的基本要求,礼义规范之下的君子是我们道德规范下的道德模范,也是人之在世的价值追求。

(二)见善自存的君子修身之术

儒家圣贤一直都很注重君子品德的修行,荀子在《荀子·修身篇第二》中强调,“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 ⑩见到善行,要拿它对照自身;见到不好的行为,要反省自己的身心,自省其过。除此之外,还要爱护保持自己美好的品行,痛恨自己不好的行为,陶冶自己的身心,涵养自身的德性。荀子在这里专门就君子之行与小人之行作了对比。“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显己也。” ⑪荀子指出,小人正好与君子相反,小人自己极其昏乱,却还憎恨别人对自己的责备;自己极其无能,却要别人说自己贤能。质言之,小人之学是君子的对立面。君子修身,要把好的言行落实到实际生活中,虚心接纳别人的建议,充盈自身良好的品性。

善念存续即是将不善的念给克倒。战国末期,战争频发,面对社会环境急剧变化的时代,荀子仍然执着于构建一个完满的君子礼法社会,这对于那个时代是极大的贡献,也是对荀子自身成人成圣的一个挑战。但荀子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躬行实践着自己的君子之法,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贤能之人必能为社会大众树立典范,面对社会的动荡不安,荀子能寻求得自己内心的一点安稳之处,这便是荀子君子人格具有的内在力量。

(三)积学成圣的君子之道

成圣是荀子君子观的终极追求,但成为君子才是荀子最先要实现的目标。他说:“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 ⑫积善成人,成德成人的君子品格是需要后天的学习来实现的。君子当以成为圣人为毕生之追求,但也要认识到人性的力量对于君子品格养成的制约力量。

荀子十分重视学习的必要性,他讲君子的养成必然离不开学习的作用。“‘学’可以‘化性起伪’,改变人的本性,使人逐渐超越本然,走向理想的形态,这一过程在实质的层面表现为‘学’以成人。” ⑬通过学习将伪善的部分去除,从而保持住人性之中原本的善,这是荀子化性起伪的本质。荀子对于学的过程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⑭荀子将学习看作是一个从读经开始,学礼结束的过程,学习礼的过程即是道德达到极致的过程,天地之间的事物伦常则常如常静。君子但学为礼义,学礼当有所发明自身之道德,从而构建一个自身圆满的礼乐君子形象。“以礼为指向,‘学’的过程不仅包括知识性、理论性的方面,而且关乎实际的践行。历史地看,将‘学’理解为知和行的统一,是儒家的传统,荀子并没有离开这一传统。” ⑮这便是君子之学的涵义,“荀子这一‘君子之学’‘始乎诵经,终乎读礼’的方案,正好与孔子‘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的教导,显得非常一致。” ⑯君子当学以成人,博学而成礼,礼成则君子立。学以成人,通达礼义之道的实践之路展现了现实向理想的前进。学而成为君子是荀子对于圣人理想的希冀,他对于人性的理解具有一定道德现实意义,道德最高位上的人格定位是当时士人阶层希望的一面,也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终极追求。

“学”对于君子人格养成具有重要作用,“荀子所说的君子体现的是人格的既成性,成人体现的是人格的过程性,前者代表的是一种现实型的道德人格,后者代表的是一种理想型的道德人格。两者的统一,说明‘学’既是在现实中可以成就道德自我的过程,又是需要坚持不懈地追求完美人格的过程。” ⑰显然,在这里不论是成为君子,还是成人,都是道德上的完美人格追求,也是一种现实的人性关怀。由此看见,荀子论“学”,“学”的目标仍然是君子,此理想人格才是人们对于荀子人性论的认识着深之处。荀子的君子人格理想对于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是极具借鉴与参考价值的,这也是人们学习荀子道德哲学的意义所在。

三、荀子的君子观思想的当代启示

在当代现实社会中考察并理解运用荀子的君子思想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现实性。古代君子人格中的道德原则与道德理想是有助于指引当代的人们涵养自己的德性,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所需要补充的地方。沿着荀子对于人性的理解进路,我们可以逐渐加深对现实中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一)君子人格对当代人格养成的启示

君子人格的养成首先就应当落实在个人的自我修身之中,“君子作为道德上的典范,是应当加以追求并通过努力而达到的人格目标。” ⑱道德上的君子自然具有现实存在的意义,所以作为现实中的个体,需要以君子作为我们道德上的典范,来规范自己,成就自己。荀子君子观中所强调的教育观念,十分注重后天的教育环境,同时肯定了个人在追求知识中的努力,这与当下社会环境中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不谋而合。教育对于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然,如果教育过分强调实用性和技术性,这必然导致教育的功利性。因此,荀子的教育观中也强调了老师在教育环节中的重要作用。“故必将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⑲由此可见,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社会得到良好的治理,并且这种治理是需要老师去参与的,一定要有老师和法制的教化、礼仪的引导,才能让人们懂得谦让,符合礼仪秩序,从而使得社会安定有序。将师与生的关系统论在教化的社会作用下,才会展现荀子君子礼义教化的个体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君子形象,以礼义、仁爱、诚信等伦理规范来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而儒家所倡导的君子人格是可供现实人格发展的典型人格理论,对当代社会人格的培养有深远的借鉴意义。当代青年在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勇于接续儒家君子文化,做新时代的文化新人。

(二)君子人格对当前社会发展的意义

荀子思想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对中国的知识分子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教育的精神构建都有深刻的影响。研究荀子思想中君子观的内涵,对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引领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习俗会影响人人去恶向善,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也就是说,要为形成良好品德有目的地选择利于自己成长的环境和要素。” ⑳荀子君子人格的养成对于当下社会的社会风气以及社会风尚的建设与形成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人在社会之中,要在生存环境之中掌控住自己生活的方向。

当代人格理论的发展需要一种君子抑或是贤人圣人的榜样力量作支撑,更需要的是社会组织成员的齐心协力,共同为创建美好道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智慧。荀子的理想人格包含了当代社会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其思想中的隆禮重法、见善自存和积学成圣都将成人过程揭示了出来。荀子的君子观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在指引人们向着圣人理想一步步地迈进。这无疑展示出古代理想观念与现代社会现实的历史性吻合。

四、结论

“君子相对于圣人而言,不像圣人那样尽善尽美,但也不似圣人那般难以企及。” ㉑圣人带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光辉,相较于君子,圣人这一理想人格更为理想化。质言之,圣人和君子同为理想化的人格,但君子不似圣人般遥不可及。荀子的眼光无疑是现实的、批判的,他的君子人格是落到实处的,体现于日用常行的方方面面。在现代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要着重考察君子人格确认的必然性也是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任时光荏苒,荀子君子思想的历史影响不可磨灭,其诸多思想即使在现代社会也依然闪耀着光芒。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重新审视君子思想所具有的感染力量,也是现代社会构建美好人格的基本要求。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⑭⑲(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20页,第421页,第421页,第422页,第337页,第338页,第24页,第27页,第27页,第21页,第21页,第143页,第11-12页,第421页。

⑬⑮杨国荣:《学以成人—— 〈荀子·劝学〉札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7期,第2页,第4页。

⑯李福建:《〈劝学〉教人学什么?——荀子对孔子‘君子学’思想的继承与阐发》,《管子学刊》2017年第3期,第55页。

⑰刘志涛:《荀子为什么要劝学——从〈荀子·劝学〉看‘学’的功能和意义》,《走进孔子》2022年第2期,第41页。

⑱杨国荣:《君子人格——历史内涵与现代意义》,《江汉论坛》2020年第5期,第32页。

⑳㉑柳应明:《荀子成人之道思想的当代启示》,《林区教学》2022年第7期,第68页,第31页。

参考文献:

[1](清)王先谦著,沈啸寰,王星贤整理.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杨国荣.学以成人—— 《荀子·劝学》札记[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29(07):1-6.

[3]杨国荣.君子人格——历史内涵与现代意义[J].江汉论坛,2020,(05):28-32.

[4]李福建.《劝学》教人学什么?——荀子对孔子“君子学”思想的继承与阐发[J].管子学刊,2017,(03):53-62.

[5]柳应明.荀子成人之道思想的当代启示[J].林区教学,2022,(07):66-69.

[6]刘志涛.荀子为什么要劝学——从《荀子·劝学》看“学”的功能和意义[J].走进孔子,2022,(02):37-43.

作者简介:

張桂妹,女,安徽宿州人,安徽师范大学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

猜你喜欢
当代启示荀子君子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君子无所争
和谐
有君子之道四焉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宋代分路取士与凭才取士的论争及其启示
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的异同及其当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