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卢梭思想中的“欲望” 观念

2023-05-18 19:51李星
今古文创 2023年9期
关键词:欲望起因商务印书馆

【摘要】理性和欲望的关系是理解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的重要线索,在卢梭的论述中,自我完善的天性不僅发展了人类的理性,也使得欲望获得了扩张的空间,两者的纠缠和相互促进,最终铺就了人类通往不平等的道路。本文借助理性和欲望的线索重新梳理卢梭的文本,澄清了二者的关系,并重新发现“人类的交往”如何作为欲望和理性发展的催化剂,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产生作用。对进一步完善卢梭相关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理性和欲望;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中图分类号】B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9-007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9.023

在《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一书中,卢梭阐述了人类走出自然状态,通往文明社会的过程。但这并非通往幸福之路,反而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压迫。人类在自然状态中所享有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代之以暴力和剥削,自然法所赋予的怜悯和善良被扼杀,代之以嫉妒和仇恨。理性和欲望的纠缠是解读卢梭论证的重要线索,他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不仅是自我完善,发展理性的过程,也是欲望不断扩张,最终导致欲望统治人类社会的过程。“他们(野蛮人)是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来我们(现代人)所做的一切,无非是追求两个目标,即为自己追求生活的舒适和赢得别人的尊重。” ①本文试图以理性和欲望为线索,梳理卢梭的不平等起源论证,对两者的关系予以澄清。

一、欲望的发展过程

在卢梭的第一论文《论科学与艺术》中,已经产生了这样的取向,人类是否具有理性,不仅是,野蛮与文明的分野,也是古代与现代的分野。而这一观点在《论人与人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之中得到更加深入的展开。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中人类并不需要理性,仅仅依靠类似动物的原始本能就能够满足生存的需要,作为理性重要标志的语言在其中并未得到发展。“动脑筋思考的状态,是违反自然状态的;沉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根据文明社会的发展史,就能轻易写出人类的疾病史。” ②人类在其生活的幼年,即卢梭历史阶段划分中的原始时期,保持着天然的质朴与和谐,也不具有理性,人类与自然之间形成一种原始本能与生存需求之间的平衡。人类与动物的重要区分在于人类具有一种自我完善的能力,“这种几乎是无可限量的特殊能力,反倒成了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 ③

自我完善驱动着人类理性的发展,而使其步入生活的青年时期。人类数量的增加,以及自然灾害使得他们遭遇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自我完善的能力使人类可以通过制造工具改善自己的生活。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相互观察,发现和确认了同类,并实现了有限的人的合作。人们开始制造工具以克服自然带来的困难,其生活方式也开始改变,建立了房屋和家庭。一种小型社会已经建立起来了,在相互观察中人们对彼此的认识增进,并由此获得了感情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亲情。语言经由家庭或者人类不得已为之的(岛屿之类封闭环境的限制)密切接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已经开始形成一些抽象的观念,如美,强壮,灵巧,能言和最重要的“尊严”。卢梭认为人类的青年时期是人类历史上存在最久的时期,也是人类最幸福,最不易发生剧变的时代。人类具有了一定的理性能力,但这种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人们之间的合作还仅仅维持在一种很低的水平,适度的理性与合作使得人们可以克服自然环境制造的困难,并改善他们的生活,就这样人类与自然之间再一次形成了平衡。

“后来的种种进步,表面上看起来是使个人走向完善,但实际上却使人类走向堕落。” ④人类没有满足于简陋的小屋和兽皮衣,当人们开始从事更多需要相互合作的工作,学会了冶金术和农耕术,人类的生活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和完善。在这时,“我们的各种官能都得到了发展,记忆力和想象力也开始活动,自尊心树立起来了,理智活跃起来了,智力几乎发展带来它可能达到的完善程度。现在,所有的各种自然禀赋都在积极发挥作用。” ⑤人类的理性在合作和农耕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文明阶段。但理性带来的进步,不仅改善了生活,也使得人类丢掉了平等这一古老的礼物,走向了奴役和压迫。这种悖论的产生需要我们回到卢梭对欲望的阐释之中加以分析和思考。

人类在自然状态仅仅保有简单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会超过满足个体的食物和情欲的自然需求,无需复杂的能力和理性观念就能得到满足。而随着人类自我完善能力促使的理性的进步,在人类的青年时期,工具的发明和家庭的产生使得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那些舒适的享受竟成了他们的第一道枷锁并为他们的子孙种下了祸根” ⑥,这种享受失之未免可惜,而得之未必幸福。闲暇与享受的形成是人类初始欲望的第一部分。同时,人类发达的理性能力在头脑中形成了美,强壮,灵巧,能言和尊严等抽象概念,这些概念成为个体之间相互比较的工具,具备这些抽象品质的人会得到众人的尊敬作为奖赏。人类由此产生了为获取他人的尊敬(即对于荣誉的)欲求。当人们开始相互评价之时,尊重的观念已经开始形成,这样一种观念为每个人所保有。尊严与荣誉概念的形成,使得人们之间的相互侵害,不止停留在身体之上,进入到观念的心灵世界,即伤害对于人类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开始划分为两个层次。心灵的痛苦,有时比肉体的痛苦更加难于接受,彼此之间的报复愈加凶残。人类平静而幸福的生活消失了,代之以凶暴和残忍。对荣誉的欲求和维护他人对自我的“尊重”是人类初始欲望产生的第二部分。就此人类的欲望开始产生,在物质上其表现为对闲暇与享受的追求,在心灵上其表现为对荣誉的追求和尊重的需要。

冶金术、农耕术和人类理性的发展下,人类的欲望得到放大,种种工具和技术的发展不再仅仅是为了解决自然带来的困苦,更是以人类追求欲望的满足为出发点的。私有财产的发明与确立在物质上为欲望找到其最终归宿,穷人和富人是欲望发展的必然结果。“……天资,容貌,体力,技巧,功绩和才能。” ⑦抽象概念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人类相互品评的欲望在心灵上找到其最终归宿。身体和头脑这些自然的差异在实行农耕的人类社会中变为自然的不平等,产生穷人和富人的区分。在自然状态中独立的个人,由于产生了种种需要,开始受制于自然,特别是他的伙伴,穷人依赖于富人生活。最后,野心和聚集财富的狂热使得人们相互损害,一方面是敌对和竞争,另一方面是人皆保有损人利己之心。人类心灵的败坏是私有财产的第一个结果。欲望开始主导人类社会。富人一开始尝到统治他人的甜头,就不去采用其他的致富之道了。而穷人和强悍的人,开始将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欲望作为侵占他人财富的权利,认为这种权利与所有权等同。那其后就是贪欲统治下,富人的强取豪夺和穷人的四处劫掠,强者的权利和作为先占者的富人的权利之间发生冲突,天然的怜悯心已经被扼杀,人类社会陷入战争状态。

富人欺骗穷人订立契约,实现维护其私人财产。法律和政府的建立,以及政府的腐化走向专制统治,使得专制的个人成为一切的主人,一切人成为他的奴隶。欲望主导的社会不仅败坏了人类的心灵,也使得人类走向了相互的压迫和剥削。欲望成为了野蛮与文明的分野,古代与现代的分野,“他们(野蛮人)是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来我们(现代人)所做的一切,无非是追求两个目标,即为自己追求生活的舒适和赢得别人的尊重。” ⑧

二、欲望产生的原因

理性的发展使得人类日益远离自然曾经赋予的质朴和宁静,道德的发展并不能使得他们的生活重归宁静。在卢梭看来,道德只是作为欲望的对立物产生,而只有欲望的出现才会带来欲望的对立物,两者在质朴,纯真的自然状态中都不存在。“精神的进步恰恰是和他们得自大自然的或者是由环境使他们产生的需要成正比的;因而也是和促使他们去满足这些需要的欲望成正比的。” ⑨这种观点不仅表现在《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之中,也出现在《论科学与艺术》之中,“卢梭不仅否认艺术和科学的进步促进了道德,而且相反,他断言:“这样的进步总导致道德上的衰落。艺术和科学为了达于繁荣需要一个奢侈而悠暇的氛围,它们本身通常都源自人类的罪恶……它们源自人们对并非需要的、能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舒适的东西的欲求,而这些东西只会是人们变得软弱,并满足那些不必要的欲望。” ⑩

理性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给人类带来安逸的享受,而这种享受对于原始人来说是一种痛苦,它的发展仅仅是将人类在原始状态中本不具有的欲望加以释放。欲望一经释放就与理性相纠缠,迫使理性发展到其他可能达到的完善程度,其结果则是在高度理性化的社会中,人类心灵败坏,失去了以往的质朴和安宁,为欲望所侵扰,时时骚动不休。人类自我完善的能力催动了理性的发展,理性的发展使得闲暇与享受在人类心灵和习俗中成为重要部分,欲望的扩张推动了人类理性的进一步发展,终于使得欲望成为社会中的主导性观念。

理性与欲望的纠缠并不会直接通往人类社会的不平等,这个过程仍然需要额外的催化剂——人类的交往。自然状态中人类是孤独的存在者,每个人仅仅依靠他自身就能满足自然需求,既不需要发展理性能力,也不会产生额外的欲望。而随着某些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个人发现了他者,在观察与比较之中产生了“我们”的观念,人自此开始作为“类”而存在。这构成了人类相互观察和比较的基础,只有作为一个需要交往的集体存在,人们才会注意到彼此之间的差异,也只有在交往的社会中,“自然的不平等”才会成为“约定的不平等”。经由交往建立的人类社会,是不平等起源的基础性要素。人类的观察和交往起初仅仅处于有限的程度,“他发现:为了共同的利益而需要同类帮助的情况,是很少的;而为了竞争必须提防他人的情况,就更少了。” ⑪但在有限的交往之中人们已经产生了亲情和爱情,对某一类的偏爱,产生了虚荣心和对他者的轻视,产生了羞耻心和羡慕心,而这两者是破坏人类幸福和平静的祸端。可以说,正是在人类交往之中才产生了人类的第二种欲望,赢得他人的尊重。天资、容貌、体力、技巧、功绩和才能,这些概念的发展成为相互评价的依据,而在私有财产权的确立之后,财产的多少以及获取财富的能力也成为重要的标准。这样,人类的交往不仅产生了欲望,也使得欲望成为评价人类交往的基础性观念。

人类的交往同样是人类理性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交往之中,个体获取的经验经由他者的确认形成共有的知识,知识和观念的形成使得人类的理性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人类联系的密切需要语言作为媒介,这样作为理性的标志的语言在交往之中得到最终的生成和发展。当欲望主导下的理性能力用于规制人类交往,即建构人类社会的法律和制度,这种制度除了通往压迫和不平等,难以想象其他的结果。

三、结语

理性和欲望的纠缠是理解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的重要线索。人类自我完善的天性,使得人类与自然之间原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理性能力一旦获得,其发展的空间和动力就不能限制,欲望正是其主要动力来源,对闲暇的追逐和对荣誉的渴望使得人类的理性不得不发展到它可能的程度,而以欲望为目的和基础的发展最终通往的只会是一个欲望主导的社会。私有财产为欲望在物质上找到最终归宿,相互比较的概念为欲望在心灵中找到最终归宿。富人对依附的窮人进行压迫,强者对无能力的弱者予以剥夺,自然的不平等成为了约定的不平等,卢梭描绘了人类如何失去了原本保有的天真和质朴,最终通往极权和专制。卢梭虽然生活在启蒙思想盛行的年代,却成为对启蒙予以反思和批评的思想家。理性的发展和产生能否铺就幸福之路?理性与欲望的相互形塑最终形成了何种关系?卢梭在当时给出的不同回答,成为当下重新思考什么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重要资源,而其思想也经由法国传至德国,成为浪漫主义思潮的重要源头。

注释:

①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56页。

②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54页。

③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58页。

④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93页。

⑤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97页。

⑥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90页。

⑦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97页。

⑧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56页。

⑨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0页。

⑩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710页。

⑪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88页。

参考文献:

[1]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李星,男,山西阳城人,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欲望起因商务印书馆
一起船舶火灾事故起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商务印书馆120年
电影的幻象与欲望的辩证关系查鸣
庄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沦者
1949年以前商务印书馆股东财产权分析
商务印书馆
津海关事件起因探析
商务印书馆推出《新华成语大词典》
朝鲜战争是怎样打起来的?——对朝鲜战争起因、性质、责任的探讨
中印边境战争起因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