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3-05-18 18:51王元元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学法探究课堂

王元元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精心设计的问题向学生提出,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组成学科小组讨论或进行实地探究考察等形式,最终解决问题。这种教师在课堂中使学生从问题的解答过程中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称为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潜力,最终使学生成为一个会独立思考的人。因此,作为一种注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地理教学中,能帮助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中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效。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应用问题教学法进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以及在具体实施问题教学法时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问题设计应用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高中地理教学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确问题教学法在地理课堂应用中起的作用,并且根据问题教学法的作用,结合地理学科的学科特性,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地理教学活动。因此,地理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教学时,无论是在备课时还是课堂教学中都应坚持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备课、授课的依据,从地理核心素养出发,精心准备设计问题,利用问题教学法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问题教学法的作用

在问题教学法运用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将教学中应完成的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于课堂上,要求学生通过思考、探究、讨论,最终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获得知识。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问题教学法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过程。在发现并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问题教学法可以起到以下几种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问题教学法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尝试寻找各种方法,寻找方法的过程需要学生敞开思路、打开思维,因此利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对于实践探究性问题,学生需要进行实地调查以发现问题,并根据调查、观察的结果解决地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论是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在研究自己获取的数据资料时,都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最终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问题教学法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思考、探究、讨论来掌握知识,并用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只有深刻理解、掌握地理知识,才能与实际问题相联系,并把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问题教学法改变了“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去学习地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四)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通常根据学生思考的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去设计问题,使学生通过不断增加思考的深度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逐渐养成深入剖析事物、研究事物本质的习惯。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会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思考并解决问题,学生要想快速解答问题,就必须加快自己思考问题的速度。因此,利用问题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习惯,还能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二、利用问题教学法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教学活动都应该以高中地理新课标精神为依据,问题教学法的应用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从问题设计到问题活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重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利用生活现象设计问题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的核心观念。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必须考虑对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因此,在备课时,可以选择一些现实生活中与地理有关的受人类活动影响产生的现象或事例,这些取自生活实际的现象或事例是学生亲身感受到、体验过的。利用生活现象问题引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其将书本知识迁移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能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类必须尊重自然,协调人地关系。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对焚烧秸秆这一问题的关注度,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秸秆焚烧所带来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更好地利用秸秆,甚至可以由这个问题延伸到雾霾产生的原因探讨。对于在北方小麦、玉米主产区的学生,甚至可以设计安排课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并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设计相关问题进行回答。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将高中地理中有关大气、农业等的地理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使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二)巧用实践探究型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新教材中的活动设计明显增多,在进行问题设计时教师可以直接利用课本活动进行改编。设计实践探究性问题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本理论知识,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比如,“植被与土壤”一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直接利用活动“观察家乡的土壤”,设计一个实践活动,探究“学校土壤特点、土壤成因”相关问题。学生在对学校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进行分类时,就需要了解地理课本中的有关知识,甚至有些同学会主动去查阅网络或者文献资料。同时,无论是探究土壤颜色质地还是构造,都需要学生去学校空地选取土壤,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事物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三)利用问题讨论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培养综合思维素养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认识有关地理环境时能从整体的角度去看,最终学会用综合思维解决地理问题。因此,备课时设计的问题应该考虑到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问题的解决,需要多名学生共同讨论交流,最终进行答案总结。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集思广益,使问题答案呈现得更加完整,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以上面“焚烧秸秆”的问题为例,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有些农民喜欢焚烧秸秆。学生可能会从运输成本、秸秆价值等方面进行讨论。有些同学会提出异议,比如,焚烧秸秆有没有好处呢?能不能将田间病虫卵烧死?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讨论中的一些亮點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探究,从而在问题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探究。

(四)利用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

划分区域是研究复杂多样的地球表面的基本方法,利用问题设计进行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是学习区域地理的便捷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层层递进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来解决问题,最终促使学生完成对整个区域的认知。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中“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节活动“分析亚洲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为例,引导学生先阅读文字材料总结水稻的习性,再读图思考亚洲水稻分布地区对应的地形、气候类型,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水稻分布地区有哪些适合水稻生长的自然环境特征,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可以使学生灵活地对亚洲季风区进行分析认知,并帮助学生整理出影响农业区位分布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因此,将对整个区域认知的大问题拆成小问题进行教学,能帮助学生构建区域认知的思维流程,帮助学生提升区域认知能力,摸索出区域认知的客观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问题教学法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在课堂中起组织引导作用

运用问题教学法的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课堂中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抛出设计好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并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组织引导者的作用,促使学生最终完成学习。以“人口迁移”一课为例,以问题“春节回家过年、外出旅游是否属于人口迁移”进行课堂引入,然后提出“满足什么条件才属于人口迁移”问题,同时在学生讨论环节,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通过巡视观察学生对判断人口迁移的方法认知,甚至在必要的时候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答案的同时,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深度进一步加深。老师在合适的时机不断抛出问题,才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去解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讨论思考状况,快速对自己备课时设计的问题进行调整,使问题更加适合课堂上学生的反应状况,目的是为学生制造问题答案上的矛盾,最终激发学生思维上从假设到验证的连锁反应。另外,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讨论问题时容易偏离老师设置的问题,甚至可能会影响全班讨论状况,此时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就彰显出来了。我们在观察学生讨论的时候要及时发现学生“失控”的想象,并且快速引导学生回到本节教学内容的讨论主题上来。当然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注意方法策略,教师要在不打击学生学习热情的情况下,快速将学生拉回本次主题,同时要注意观察整组同学的讨论状况,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人人积极,从而达到整个班级同学都能收获新知的目的。

(二)重视问题教学法中的引导技巧

作为教师,我们要掌握灵活有效的引导技巧,引导技巧关乎我们使用问题教学法教学的成败。好的引导技巧要求教师要具备以下3个方面的能力:善于观察、善于启发、善于总结。学生进行问题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只有认真主动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讨论的真实情况,及时发现阻碍学生思考讨论进程的难点在哪里。仍以“人口迁移”教学为例,在学生掌握人口概念以后,我们一般会引导学生从之前讨论的问题中进一步思考“人口迁移会带来什么影响?”我们会发现学生对“影响”含义理解的片面性。很多学生认为“影响”讲的就是积极影响,在思考时只思考其积极影响,忽视了影响的两面性。此时如果能够观察到这一问题并进行适时的提醒,不仅能够使学生的答案更加完整,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使学生考虑分析问题更加全面。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善于观察又要善于启发。同时善于总结在引导过程中也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快速地在课堂中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去思考、探讨,最终使我们的课堂取得最佳效果。

(三)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而这一氛围环境的塑造跟教师的语言教学行为态度、教授风格习惯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造一个适合地理学科的积极向上的地理课堂气氛。比如,很多地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有关联的、学生比较关注的热点资料,顺势提出相关问题,自然而然地引发学生学习和讨论的欲望。从学生反馈来看,学生们更喜欢幽默诙谐的老师,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风格可以适当幽默性,这会在无形中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在问题讨论中,学生更愿意让幽默诙谐的老师参与其中。另外,教师在课堂中应该积极地表现出对学生的信任与关怀,在提问的过程中中肯地评价学生并注意学生的情绪,适当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对任何一个小细节的关注都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结语

总之,问题是地理教学的心脏,如何灵活地运用问题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必须认真学习的一门艺术。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法,可以使我们在完成新课标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任务时事半功倍,最终使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有责任感的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丁霞.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以必修2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3]吴振宇.关于发现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J].新課程学习(中),2013(10):118.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教学法探究课堂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