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域下“非遗”类电视节目策划的创新性探析

2023-05-18 06:20刘洋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文化价值非遗融媒体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力量和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持,促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传承发扬优秀的“非遗”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电视节目具有强大的文化传播功能,且具有直观性、现场性的传播特点,是传承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载體之一。然而,“非遗”的传承之路道阻且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媒介的变革,在如今的融媒体大潮中,“非遗”类电视节目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挑战,但同时也存在很多机遇。文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电视节目(以下统称为“非遗”类电视节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非遗”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针对“非遗”类电视节目的内容形式、受众范围所面临的困境展开,运用调查法和经验总结的方法,举例分析当下传播效果较好的“非遗”类电视节目的创新之处,进一步总结个别典型案例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基于融媒体视域,探索“非遗”类电视节目在融媒体背景下如何从内容、形式、传播等方面实现策划创新,总结“非遗”类电视节目的优化策略,对今后的“非遗”类电视节目策划的改进提出建议,进一步提高“非遗”类电视节目的质量,提升大众对“非遗”类电视节目的关注度,使得“非遗”文化的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更好地弘扬“非遗”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关键词:“非遗”;电视节目;融媒体;文化价值;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5-0131-03

一、“非遗”类电视节目的背景及特点

“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特指以人为中心的世代相传的技术、手艺、文艺、精神等,与物质文化相对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见证[1],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成就的标志。在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2021年印发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2]为我国“非遗”文化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非遗”类电视节目也逐渐发展起来。

“非遗”这一概念对于电视节目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主题,有关“非遗”的内容通常以纪录片的形式出现,以电视节目的形式传播非遗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慢慢发展起来。一般的电视节目以唱歌、舞蹈、综艺、真人秀等为主要内容,“非遗”类电视节目则是以“非遗”文化为核心内容,以电视视听语言为主要表现形式,融合了知识竞赛、走访调查等多种形式和娱乐元素,从而生动地展现出“非遗”历史文化及其主要技艺[3]。

二、当下“非遗”类节目所面临的困境及挑战

(一)内容形式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

“非遗”类电视节目以“非遗”文化为主要创作内容,“非遗”项目大致分为传统口头文学,传统书法、美术、戏剧、舞蹈,以及一些传统技艺、医药和传统礼仪、体育几大类,内容相对有限,导致众多“非遗”类电视节目命题难以“逃脱”固有的主题。此外,受到视听语言的影响,“非遗”类电视节目为了追求画面的美感,基本把主题限定在戏剧、舞蹈、手工技艺等方面,缺乏创新,节目编排也不够系统、具体,以“非遗”为宏观主题,没有具体特色,对“非遗”的挖掘不够细致和深刻。

在形式方面,“非遗”类电视节目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知识竞技类,二是综艺真人秀类[4]。综艺真人秀类“非遗”电视节目会引入“非遗”项目典型传承人,向观众介绍“非遗”项目的发展历史、现状、传统特色以及价值和意义;而知识竞技类“非遗”电视节目通常只是按照“选手比赛+专家点评+现场观众互动”的主要形式开展,两者都是单方面知识输出,极易产生审美疲劳,导致受众流失。

(二)受众覆盖面小,收视率较低

“非遗”类电视节目本身含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没有一定文化基础的观众难以理解其背后的深刻内涵,就会丧失对节目的兴趣,所以“非遗”类电视节目的主要受众集中于与“非遗”相关的传承人或对“非遗”有浓厚兴趣的群体。根据《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中提及的“知识鸿沟”理论[5],如果“非遗”类电视节目只站在与节目密切相关的主要受众的立场上,就会加剧节目受众的两极分化现象,他们之间的“知识鸿沟”会变得越来越宽,对节目的评价和感受就会出现明显的对立,这非常不利于节目的广泛传播,也有悖于节目广泛弘扬“非遗”文化的目标。结合近几年“非遗”类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豆瓣评分来看,存在观众反响较好但是收视率却不高的情况,这就要警惕“知识鸿沟”的出现,即主要观众集中在一小部分人群中,虽然节目质量受到一定认可,但传播效果有待提高。

(三)娱乐节目兴起,“非遗”类节目受到冲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快速进步,大众的生活节奏在一定程度上随之加快,媒介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般传统的电视节目逐渐难以引起大众的兴趣。游戏类真人秀和恋爱综艺在近几年位居电视节目收视率榜首,更有一些恋爱综艺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刻意激发观众好奇心,一味迎合观众的视觉需求,故意设计一些低俗情节,制造一些肤浅的搞笑噱头作为节目看点,以此来增加节目曝光度。此外,部分以流量至上的商业资本对过度娱乐的电视节目的支持更加助长了泛娱乐化的“火焰”,加剧了电视节目的商业化、资本化,拥有较高曝光度和点击率的电视节目才能获得资本的支持,“非遗”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下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三、非遗类电视节目策划的创新性表现

(一)顺应时代潮流,实现了内容创新

创新是时代进步的动力,内容永远是电视节目的第一命题,由上文分析可知,内容缺乏创新是制约“非遗”类电视节目发展的一大难题,如何有效实现内容创新是“非遗”类电视节目首要解决的问题。创新不是天马行空的自由想象,而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立足广大人民的根本需求[6],向观众展现传统“非遗”如今的“新面貌”,挖掘“非遗”的当代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寻找“非遗”的痕迹,拉近观众与“非遗”的距离,真正地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非遗里的中国》电视节目就是“非遗”内容创新的典范,《非遗里的中国》是央视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非遗”类电视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在介绍中国蚕丝织造技艺时,并没有按照传统的介绍模式,而是以蚕丝制成的骨钉为切入点。骨钉是用于骨折手术骨钉是骨折类手术常用的医疗器械,以蚕丝为主要原料的骨钉比普通骨钉具有更好的机械性,也可以在人体内降解,这是几千年来中国桑蚕文化发展至今的一个新的、质的飞跃。蚕丝和医学看似毫无交集的两个领域在科技创新下有了重大突破,它们之间产生交集的过程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节目立足观众的好奇心需求,着重介绍了中国蚕丝织造技艺在如今的医药器械领域的重大成就,传承人也亲身示范整个制作过程,刷新了观众对蚕丝织造技艺的传统认知。

(二)融合多元因素,变革了节目形式

“非遗”类电视节目本身是一种文化输出节目,不同于形式多样的娱乐类节目,“非遗”类电视节目要想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就要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展现,增加节目的趣味性。

比如,在《艺览吾遗》节目中,节目以“非遗+文艺”的形式编排内容,将“非遗”文化融入现代文艺创作之中,通过京剧与流行音乐的巧妙融合向观众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锦绣中国,“非遗”苗秀的时尚走秀诠释了《苍黄》的壮美,绛州鼓与武术、民族舞蹈的碰撞直击观众的内心,用现代元素诠释着“非遗”的魅力。节目《传承者》更是融合了多种形式,实现“非遗+真人秀+游戏竞赛”形式的完美结合,真人秀其实就是“秀”真人,节目把非遗传承人的视点当作最主要的着手点,突破“明星光环”,打造“平民化”的选手群[7],把焦点放在传承人身上。此外,在“真”方面不得不提的一点就是“去剧本化”,虽然真人秀逃脱不了剧本,但是《传承者》通过游戏竞技尽可能地减少了剧本的干预,节目中设置了“一席之地”游戏竞赛环节,各方传承人在比赛过程中展现“非遗”的发展历史和主要绝技,整个比赛过程是在一种自由的环境下完成的,游戏进行自然流畅,观众可以看到嘉宾最真实的情感变化和临场反应,无台本的设置让节目在拍摄中发生了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嘉宾们手忙脚乱的表现也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更加深了观众对于“非遗”的理解和记忆[8]。

四、“非遗”类电视节目策划的提升策略

(一)拓展参与渠道,回归受众主体

随着国家对“非遗”文化的高度重视,除了电视节目,众多影视剧也在融合“非遗”元素,比如现代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出现了大量有关秦腔的桥段,秦腔在电视剧的传播助力下再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另外,在很多古装电视剧中也有“非遗”文化的渗入。“追剧”是当代大众消遣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9],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如今的受众对“非遗”有一定的满足认知与表达需求,而大众传播的“培养理论”认为大众媒介的传播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培养效果,对培养大众的“非遗”认知意识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为“非遗”类电视节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渠道不再稀缺,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接受习惯选择媒体和信息产品[10]。因此,“非遗”类电视节目在具体的策划中,要切实考虑观众处境,以观众的需求度、获得感为主要标准,站在观众认知需求的立场上进行节目策划,强调观众的参与感、互动感[11],推行“沉浸式”的表达方式,让观众成为电视节目的主体,把电视交给观众,让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任务中。

(二)调动科学技术,提升节目观感

“非遗”本身蕴含着一种独特的东方美,无论哪一种“非遗”项目都有着自身的魅力和特色[12],所以“非遗”类电视节目形式的策划要注重技术加持[13],用现代科技展现传统的“非遗美”。如今的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XR(扩展现实)、区块链等技术,为 “非遗”类电视节目的美学改革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节目策划要聚焦对“非遗”元素立体化、直观化、美学化的呈现,颠覆传统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形成多元技术融合创新的屏幕美学。除此之外,还要注重用户“沉浸式”体验的突破。麦克卢汉的媒介延伸论认为,“一切媒介均是感官的延伸”[14],如今的大数据、数字孪生与VR虚拟现实等技术的结合,重构了电视节目形式的生产方式,呈现出一种虚实相融、立体多维的沉浸式互动的体验趋势。“非遗”类電视节目可以大胆尝试利用新兴技术,打造“非遗”元宇宙,让观众能够获得新媒体技术层面的“在场感”,在现实中可以通过键盘和鼠标操作自己在元宇宙的行动,自主参与“非遗”技艺的制作过程,感受“非遗”在传承中的创新变化,以第一视角体验电视节目。

(三)融合多元多屏,实现传播革新

“碎片化”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之一,在视听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像短视频这类信息传播形式具有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言简意赅、短小精悍的特点[15],高度匹配当今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像“非遗”类这样“新生”的电视节目,其发展的一大难题在于传播,所以在传播策划方面不应墨守成规,而要创新改革“多元+多屏”融合传播模式,加强新媒体之间内容上的合作,实现利益平台共享。

因此,在“非遗”类电视节目的传播策划中,可以在新媒体短视频平台开通官方账号,利用抖音、快手、微博视频号等形成碎片化传播矩阵,发布一些节目精彩片段的剪辑,也可以分享一些在“非遗”传承过程中的幕前幕后的故事,以及对传承人的专访等内容,与节目内容形成互补,构建一种多元化、个性化的传播模式,以独特节目视角来吸引观众兴趣,顺应碎片化的互联网传播趋势,适应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从而达到一种多屏共振的传播效果。

五、结语

传统媒体时代,传统电视节目占据着重要位置,但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用户对获取信息的自主性以及信息的表现形式产生了很高的需求,对于生逢在融媒体时代的“非遗”类电视节目,要想打破常规、突出重围,就要站在用户角度,运用用户思维,提升内容价值,革新节目表现和传播形式,利用数字化沉浸交互的传播技术提升节目的质感和受众参与感,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将“非遗”文化呈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参考文献:

[1] 周杏玲,周华君.弘扬“好心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关于“好心精神”文化维度的思考[J].南方论刊,2021(5):86-89.

[2] 朱锋.依托乡村“非遗”传统工艺制作开展职业体验研究[J].河南农业,2022(18):28-30,33.

[3] 黄益军,戴真珠,林剑.文化产业视阈下非遗电视节目发展研究[J].科技传播,2021,13(23):67-70.

[4] 杨艳君,苏皓男.非遗类电视纪录片的挑战与应对:基于拉斯韦尔“五W”模式的传播研究[J].传媒论坛,2022,5(13):71-74.

[5] 唐润华,郑敏.文化间性视域下出版业“讲好中国故事”的效果提升路径[J].新闻爱好者,2021(3):50-52.

[6] 葛颖.以纸媒核心竞争力融合新媒体促进纸媒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18(1):36-37.

[7] 李艺,李爱民.全媒体时代下真人秀节目的策划及发展[J].记者观察,2021(12):52-53.

[8] 陈俊英.从《传承者》节目看“非遗”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8.

[9] 范维维.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剧对非遗传播的影响[J].营销界,2020(47):195-196.

[10] 李公文.以用户思维推动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融合发展[J].传媒论坛,2020,3(21):24,26.

[11] 夏淇.我国电视节目娱乐化倾向与规制研究[J].传媒论坛,2021,4(9):59-61.

[12] 楊余.《艺览吾“遗”》解锁非遗文化的当代表达[J].中国广播影视,2022(13):60-61.

[13] 董青.融媒体背景下电视节目策划创新途径[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14):53-55.

[14] 陈雪.媒介融合视域下冰雪节目的创新性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10):113-117.

[15] 徐强.融媒体时代提升碎片化传播质效探析[J].青年记者,2022(10):70-72.

作者简介 刘洋,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猜你喜欢
文化价值非遗融媒体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