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创融合”视角下“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构建与路径探索

2023-05-19 21:51李红姣刘炳响黄秋娴马长明牟洪香许中旗卢振启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专创融合经济林课程思政

李红姣 刘炳响 黄秋娴 马长明 牟洪香 许中旗 卢振启

摘要 伴随着经济林产业的蓬勃飞速发展及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迫切需求,经济林产业专业技术人员将成为炙手可热的急需人才,并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展现出超强竞争力。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并结合专业和领域特色,全方位培养人才,是当前经济林产业育人的一大热点和难点。着力“四个聚焦”,基于“专创融合”视角,创建经济林领域课程思政育人新机制,加强“专创融合”和“课程思政”改革,探索构建“创学结合、理论实践、思政三位一体”育人新模式。通过教学改革和构建育人新模式,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经济林相关能力的提升、思想和创新素养的培养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助力培养“科技型”“应用型”“高素质”经济林技术人才。

关键词 经济林;专创融合;课程思政;育人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7-0278-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7.066

Construction of a New Education Mode and Path Exploration of Course Ideolog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reative Integration—Taking the Course of Non-wood Forest Resources of China as an Example

LI Hong-jiao,LIU Bing-xiang,HUANG Qiu-xian et al

(College of Forestry,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1)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on-wood forest industry and the urgent needs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the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of the non-wood forest industry will become the hot talents in urgent need and show their super competitiveness in the grim employment situation.How to combin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and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alty and field to cultivate talents in an all-round way? This is one of the hot spot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education of non-wood forest industry.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our focus”,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reative integration”,establishes a new mechanism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field of non-wood forestry,strengthens the reform of “creative integration” and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nd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mode of “creative integration,theoretical practi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Through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education model,students can be comprehensively improved in the study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the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forest related ability,the cultivation of ideology and innovation literacy,and help to cultiva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applied” and “high-quality” economic forest technical talents.

Key words Non-wood forest;Creative integration;Course ideology;Education

基金項目 河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21C-27)(2021A-1-01);河北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森林培育学);河北农业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中国经济林资源)河北农业大学课程思政优质课程建设(中国经济林资源);河北农业大学专创融合优质课程建设(中国经济林资源);河北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YKCSZ2021056)。

作者简介 李红姣(1987—),女,河北唐县人,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林木栽培理论与技术和经济林资源高值化开发与利用研究。通信作者,硕士,高级政工师,从事行政管理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收稿日期 2022-05-25

随着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历年来首次将发展经济林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经济林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林业产业的第一大产业,经济林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将成为炙手可热的急需人才,结合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科技型”“应用型”“高素质”经济林技术人才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及就业前景[1]。2014年的達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双创活动自此开始迅速蓬勃发展,而大学生是推进创新创业的主力军[2]。“课程思政”的探索始于2014年,上海部分高校的实践为其推广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3]。之后,“十大”育人体系的提出,也大力推动了“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改革和全国大范围的普及[4],使各种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相结合,协同效应显著。而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并结合专业和领域特色,全方位培养人才,是当前经济林产业育人的一大热点和难点。依托李保国山区特色经济林产业创新团队和森林食品研究所,立足经济林产业,聚焦经济林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前沿、充分发挥经济林的经济效益、解决经济林产业中急需解决的生产实际问题和技术瓶颈,以提高经济林产品质量、贴合现代人的健康和发展需求为目标,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于2020年成功申报了经济林本科专业,更应该通过经济林产业渗透,基于“专创融合”视角,创建经济林领域课程思政育人新机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社会培养“科技型”“应用型”“高素质”经济林技术人才。

1 经济林产业背景

近年来,经济林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林业产业的第一大产业,特别是在山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成为首选产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作用。随着“回归自然、呼唤绿色”成为现代生活的主题,森林食品开发也成为21世纪最具生命力的朝阳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5],是森林资源开发的主流方向,成为林业产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因具备丰富的营养价值、出色的保健功效[6],经济林产品,尤其是具备有机属性的森林食品的开发利用成为重要的科技前沿和研究热点。由于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快速推进与经济林学科的快速发展,经济林专业技术和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山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急需大批经济林专业技术人才。

2 课程特点与课程教学现状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林学专业(经济林方向)根据河北省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立足河北、面向全国、服务“三农”、满足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和林业建设需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国经济林资源》是研究我国经济林资源的分类与分布、经济林资源的科学栽培化及合理开发和利用的科学,对学生学习我国经济林资源的相关知识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为后续《森林食品概论》《经济林栽培学》各论、《经济林产业规划与案例分析》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有助于学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深入理解和掌握经济林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林资源的高效栽培、经济林产业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等内容,是学生真正认识了解经济林的先导课程。目前,该课程教学存在以下特点:

2.1 理论内容多,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该课程为全程理论和课堂教学,没有实习和实验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以课堂讲解为主,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即便采取了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改革方式,学生的双创能力培养和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也只能以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来展示,不能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导致学生接受理论知识和感知教学案例传达的理论和思政信息无法有机衔接。

2.2 专业以及学生特点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经济林方向)施行对口招生,加之农林类专业的特性,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对《中国经济林资源》课程的学习效果不理想,有的同学更是只为了应付考试、修得学分。

2.3 “专创融合”不深入

经济林“专创融合”,就是将经济林专业知识与双创教育深度、有机融合,按照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和环节,将创办企业、商业计划与产业应用实践等引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专任教师的要求更全面、更具体,如应紧密结合科学前沿和产业发展,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注意双创思维、双创态度、双创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注意创新等[7]。然而,目前学校专业教师和双创教师分离,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使《中国经济林资源》课程“专创融合”建设比较滞后。

2.4 有一定的“课程思政”基础,但仍需加强

近年来,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不断推广和提升,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探索一条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合理化路径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思政改革的必然趋势。以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为例,如何科学、合理地实施课程思政,也是当前林学院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在“课程思政”育人方面,《中国经济林资源》课程的负责教师已经做了部分工作,正在积极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中国经济林资源》课程的教学难点进行总结分析,制定出完整的教学设计内容,并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思考和感悟纳入平时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考核;针对各章的具体教学内容,建立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案例库,将理论讲授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对林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无形中促使学生热爱林业、从事林业、献身林业,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方位人才的目的,且《中国经济林资源》的“课程思政”案例库也可作为林学院其他课程的德育辅助资料,有助于提升林学院相关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在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课程组教师注意及时总结思考,由于,施行“课程思政”时间较短、案例库不够完善等原因,教学效果仍需进一步改善、改革仍需进一步加强。

3 育人新模式构建与路径探索

“专创融合”视角下加强“课程思政”改革,构建“创学结合、理论实践思政三位一体”育人新模式,梳理课程思政元素和創新元素融合知识点,建立“红色”元素为主线的课程思政素材库和“创新”元素为主线的专创融合素材库,针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思政和双创理念渗透,将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紧密融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基于“OBE”理念,注重学生的学习产出,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具体意愿,将学生分为就业创业、深造两类,因材施教,重构教学内容和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评价体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林业、经济林产业的热爱,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知林爱林,奉献于经济林,从专业理论和技能、创新能力、自身素养等方面全面提升个人素质,为适应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飞速发展的经济林产业需求打好基础。具体的教学改革思路见图1。

3.1 学院的推进

专创融合和课程思政是一场教学改革,涉及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进,因此对学院的管理和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院要对双创教育、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从全局的层面统筹规划教学改革的实施。在学校各种培训及提升教学质量的活动外,学院要积极组织相关教学改革讲座、讲课大赛等教学活动,在负起领导责任的同时,对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督促、检查和监督,同时要制定相关的办法和考核机制,将双创教育成果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学院成立创客空间,专业成立创新工作室,学生成立创客训练营,结合创新创业基础等课程,各个层面全方位保障了专创融合的实践。学院层面从以上各方面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实施。

3.2 教师的保障

教师是课堂教学、讲授教学的主导者。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关键,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德育意识和能力是决定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任课教师要不断学习和了解专业和科学前沿,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用科研成果促进教学,将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理念通过日常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潜移默化的植入到学生的思维中;要强化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老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品质,充分学习并践行塞罕坝精神和李保国精神,并将此融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大学生群体起到榜样作用。教师还应走出去,多与专创融合改革、课程思政改革较成功的高校教师交流学习,促进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尽快落地实施并取得较好成效。

3.3 教学设计多元化

所有学科专业的教学都隐含着非常丰富的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双创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互相融合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上都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8]。

课堂是高校教育的主战场[9],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思政即将成为今后高校专业课教育的使命与建设方向,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自身要加强创新意识和思政教育理念与意识,有机合理地融进专业课内容,结合案例教学的方法,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方法,在无形中将德育融于智育,用创新促进学习,培养学生形成科学和创新的思维和意识,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对科学、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3.3.1 课前调研,助力因材施教。

结合对林学专业(经济林方向)学生的调查结果以及与林学专业任课教师的探讨总结本专业《中国经济林资源》课程的教学难点;并在开课前提前做好调查研究,摸清学生毕业以后的规划方向,为后续授课的因材施教提供方向(图2)。

3.3.2 专题研讨结合案例教学,力促教学内容重构。

结合教学难点和痛点,以学生就业创业、深造两大类规划方向为基础,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分别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和“专创融合”案例库。采用研讨式教学,结合相关案例,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理论、能力和创新素养。比如,当讲述经济林资源培育及开发利用的基本知识时,使学生深入地理解如何促进这些基础知识在林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启发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经济效益等结合,在学习中获得身处林业行业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同时将李保国教授的授课模式贯穿整个课堂,把“三尺讲台”和“田间地头”紧密结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及时充实到教学中,小流域综合治理时的“洋槐戴帽、果树缠腰、梯田抱脚”“富岗”品牌优质绿色苹果生产的标准化工序、使赤壁几十里、草都长不好的荒岗变成“花果山”“摇钱树”的全国知名品牌 “绿岭”核桃、平山葫芦峪的“山水林田路”标准化模块等,这些事迹见证了科技的力量使太行山变成真正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过程[10]。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国家逐步强大,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重视林业行业建设的“盛世林业”的大背景,从而努力学习,为林业行业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3.3.3 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常规教学方法的优势。

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从理论知识传授、创新创业思维培养等方面,实施教学活动,充分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觉观察、发现、思考、探究和掌握知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3.4 科学合理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分为教师线上活动设计、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师生线下共同学习3个环节。

教师团队在线上开放学习资料、发布教学活动安排、发布交流话题和综合讨论、发布项目活动建议、布置项目练习,推动学生根据所学课程内容进行项目探究,将理论运用于项目练习中;学生及时阅读教学活动安排、学习理论知识、完成章节测验、积极参与线上讨论、规划项目构成及进度安排;在线下课堂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融合。

3.3.5 采用项目教学法,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学生积极参与创新,自行组建团队,以创新和创业项目为主线,以所学专业知识为基础,结合当今市场需求和难以克服的技术瓶颈,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撰写商业计划书或项目申请书、准备路演视频和PPT,并以科技成果的形式体现比赛成果,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模拟路演,通过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确定成绩,创业项目择优推荐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比赛,并与相关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及时完成项目的孵化和落地,创新项目择优推荐成为毕业论文课题,及时完成项目的实施以及成果的发表,形成传授专业知识、培训激发创意、培养创新思维、加强训练创新实践的一体化、一条龙的教学模式,利用本单位的科研平台优势大量孵化项目、专利、成果、论文,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培养经济林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

3.3.6 建立“知识练兵”“案例教学”和“项目路演”相结合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合理分配理论知识和翻转课堂的时间,增加教学难度,拓展教学深度。

“知识练兵”,是充分利用学习通教学平台,课前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编制习题和答案,每次下课前预留作答时间,判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出错率高的知识点再次讲解、重点回顾。“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案例为载体,把与课程相关的实际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思考、探究与合作,来挖掘案例中的科学知识、德育元素及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修养和能力。“项目路演”是分别针对学生毕业以后的规划方向,就业创业组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结合当今市场需求和难以克服的技术瓶颈,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撰写商业计划书和PPT等,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具体问题;深造组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查阅最新的文献书籍资料,结合科研中的热点和难点,提出科学具体的研究方案。

3.3.7 构建过程性、多元化考核体系。实践“5+2+3”考核评价模式。“5”为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2”为态度性评价,占总成绩的20%,其中课前预习、课堂纪律等占态度性评价的30%,思政内容占态度性评价的70%;“知识练兵”和“项目路演”(权重比为4∶6)共占总成绩的30%。加强课程考核管理,严格过程考核,实现探索实施能力考核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考核评价。具体评价的内容、方法及权重说明见表1~3。

3.3.8 加强教学研讨,不断完善和改进。

结合考核成绩,及时进行教学研讨,与学生交流检验教学效果,对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合理、客观、综合的评价,整理分析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及时完善教学设计和案例素材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前沿的科研热点和国家的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战略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注重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传统和智慧教学相结合,辅以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法,充分体现课程的创新性;多样的教学方法互相融合、相得益彰,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充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创新素养,充分体现课程的高阶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线上自我理解和消化简单知识,对于疑难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线下课堂师生共同研讨解决,尤其是项目式训练,从项目的构思、资料的查阅、文本的撰写、项目的展示等各个环节,都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挑战,而疑难问题的解决,循序渐进、难易恰当的教学设计对教师也要求教师要不断自我充实和提高,充分反映课程的挑战度。

3.4 学生的成效反馈

《中国经济林资源》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高超、创新思维先进、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高质量的全面人才。因此“专创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功与否、具体的效果如何,学生的反馈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的学生有自身的特点,比如有统招和对口之分、农村学生占比较大等,因此要结合生源特点,制定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计划,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程序和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并且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获得感和反馈作为判断教学改革实施效果的指标。目前,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一项,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创新创业比赛,获得“挑战杯”省二等奖、“第五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铜奖、“河北省创新创业大赛保定市二等奖”“河北农业大学痛客大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本科生发表论文2篇。已经取得的成绩也激励着课程团队成员继续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4 结语

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充分挖掘出学生对课程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以此为契机,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和创业方向指明方向,寓德于教,寓创于教,每位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发挥课程的多方面育人功能,摒弃素养形成、创新思维与专业课程无关的理论,将素养养成教育、创新思维形成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专业教育中,学院及学校要优化教学環境、提升办学特色和品牌效应,深化学风教风建设,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作用,在提升师生的文化自信的同时,增强学校的软实力和竞争力,为培养全方位人才做出贡献;教师应结合学生和课程特点,因材施教、与时俱进,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学生应针对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难点,及时与老师沟通,并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全面考虑毕业后的就业、创业或深造方向,积极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创建和实施,从专业理论和技能、创新能力、自身素养等方面全面提升个人素质[11],为适应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飞速发展的经济林产业需求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谭晓风,李新岗,李建安,等.经济林学科方向预测及其技术路线图[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0,40(1):1-8.

[2] 姚伟.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职业,2017(30):44.

[3] 杨晶晶.高校专业课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以公共关系学课程为例[J].视听,2018(3):234-235.

[4] 张正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的有效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10(4):1-4,9.

[5] 周波,陆俊,钟海雁.“森林食品加工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21,39(1):62-65.

[6] 陈克武.森林食品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J].林业与生态,2012(1):30.

[7] 孔令杰.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研究:以数学信号处理课程为例[J].大学教育,2020(11):129-131.

[8] 柳逸青,王鑫,刘晓,等.高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剖析与路径探索[J].高教学刊,2018(6):141-143,146.

[9] 邓卓夫,毛克明,李昕.教育改革视域下加强高校学生课堂参与感路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1):158-159.

[10] 程庆会.把李保国精神作为“传家宝”发扬光大[J].中国高等教育,2016(18):8-11.

[11] 孙杰,凡蓉蓉,李正旺,等.高校专创融合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双创三导、四驱五融”机制研究[J].公关世界,2023(1):106-107.

猜你喜欢
专创融合经济林课程思政
经济林新资源食品的种类及前景
经济林栽植密度与营造方式
厚朴经济林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