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蕴真:与毛泽东坦诚相待的义友

2023-05-19 14:16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新民学会革命

邹蕴真没有跟随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虽是件憾事,但这无损于他们的友谊邹蕴真一直坚持教书育人,并力所能及地支持革命

邹蕴真(1893-1985),湖南汉寿人。毛泽东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同学。

1925年,挚友邹蕴真突然对毛泽东说:“润之,你革命我赞成,但我胆子小,怕死,不能跟你一起干了。”邹蕴真虽然没有跟随毛泽东革命到底,但他始终难忘与毛泽东相交的岁月。

“毛泽东浑身都是胆”

1913年,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与邹蕴真成为同学,四师并入一师后,两人再次同班。邹蕴真平素不会社交,和别人主动交流得少,他与毛泽东一样爱好读书、求知欲强、刻苦耐劳,二人逐渐成为好友。

不同于当时大部分学生,毛泽东读书有十分明确的目的——为救国救民作准备。而且,他很早就深刻地认识到要真正的救国救民就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毛泽东为此做出了具体的规划,他以强大的意志力严格地要求自己,每天早起,做运动搞学习,课余不是进图书馆、阅览室阅读,就是和老师、同学在一起交谈读书心得。晚上熄灯铃响后,毛泽东常到茶炉室、走廊里看书。逐渐,以毛泽东为中心,聚集了邹蕴真、罗学瓒、张昆弟等一批爱读书的青年。毛泽东告诉邹蕴真等人“来日之中国,艰难百倍于昔,非有奇杰,不足以言救济”。鼓励大家做有真才实学的救国“奇杰”,不要做金玉其外、不学无术、专为自己而生活的小人。

为了锻炼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专心致志地学习和思考的本领,毛泽东与邹蕴真有时故意到嘈杂的东城门下读书。为了锻炼体格、磨砺意志,他们经常相约去野游、爬山、露宿、风浴、雨浴、冷水浴、游泳,甚至在寒冬下大雪时到湘江去游泳。他们还进行节食减餐的锻炼,提高忍饥挨饿的肠胃机能,时常持续几个月而毫无窘态。

有一年寒假,邹蕴真和毛泽东留在学校护校。过春节时,长沙街头的大商家鞭炮齐响,震耳欲聋,一片喜气洋洋的热闹场面,毛泽东却面色凝重,连声叹气,邹蕴真连忙安慰道:“润之兄何须长吁短叹,我们把书读好,将来成名立业,有什么办不到?”毛泽东告诉他:“我想的不是这些,我想的是在眼前鞭炮声中全国还有多少受苦受难的同胞呀!”这让邹蕴真对毛泽东更为钦佩。

1918年4月,毛泽东和蔡和森等成立新民学会,邹蕴真参加,成为新民学会最早的14名成员之一。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邹蕴真参与毛泽东领导的新民学会的革命活动,为新民学会的发展和革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16年,一师创办了学生课外志愿军。毛泽东当时担任一连连部上士。1917年11月中旬,毛泽东组织这支不起眼的学生志愿军取得了一场战斗的胜利(详见本刊2023年第2期《军事天才毛泽东》),邹蕴真成为了这场战斗的亲历者。

师生们称赞“毛泽东浑身都是胆”,邹蕴真却为毛泽东心惊胆战。他问毛泽东:“万一当时败军开枪还击,岂不甚危?”毛泽东耐心地与他分析形势说:“败军若有意劫城,当天必定发动,否则,必是疲惫胆虚,不敢通过长沙城关北归,只得闭守如此,故知一呼必从,情势然也。”至于为什么会如此敢为?毛泽东说,遇事要做调查,了解情况,掌握和分析情况,“要有‘明知的‘识,才有‘敢为的‘胆;胆从识来,识从行(即实践)来。”

“润之,你革命我赞成,但我胆子小,怕死,不能跟你一起干了”

1918年6月,毛泽东和邹蕴真从一师毕业,离别时,邹蕴真对毛泽东说:“润之,你是湘潭人,我是汉寿人,江海辽阔,我们终于走到一起了,相逢何必曾相识,五载同窗,令我们心心相系,肝胆相照,今朝一别,未知何日再相逢?且相逢时又会是何等模样呢?”毛泽东安慰邹蕴真说:“革命路上,总有相逢的一天。”又说:“愿临别赠汝二句诗:‘同君负剑理山河,他日功成看谁多。请务必记着,推翻帝、官、封‘三座大山,去开拓新的历史篇章,建设新的中国,应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的职责。”邹蕴真点点头,伤感一扫而空:“是呀,我们读过诸葛亮传,他告诉我们,交友应该慎重,有酒友、贼友、义友,但愿我们成为一对坦诚相待的义友!”后来,邹蕴真回到老家汉寿,在县立高等小学当一名教员。而毛泽东为筹备湖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等事宜奔波于北京、长沙等地。1919年,邹蕴真到长沙,参与毛泽东组织的革命活动,参与五四运动和驱张运动。

1919年7月,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揭露和抨击旧社会一切不合理的事物,邹蕴真四处奔波宣传该刊,《湘江评论》令整个湖南耳目一新,大受社会赞扬,读者热爱。毛泽东为推广湖南新文化又筹办文化书社,邹蕴真积极捐款并参与筹备工作,成为文化书社的骨干,大力推广出版各种有关新文化新思想的书报。

毛泽东和邹蕴真的友谊在追求进步中进一步加深。他们打开心扉,坦诚己见。1919年底,毛泽东的母亲文氏病逝,悲痛万分的毛泽东写就两副泣母灵联和一篇《祭母文》,又含泪写信给邹蕴真,信中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我的母亲属于第三种人。”

1922年,毛泽东等人认为新民学会会员应该向各个方面发展,根据这个要求,邹蕴真考入了南京东南大学,攻读教育专业。1924年毕业后,他回到湖南从事教育行业,一边从事教学,一边进行学术研究,曾开设《国学概论》这门课,创造性地将“国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研究,丰富了国文教学内容,使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

1925年,毛澤东在韶山开展农民运动遭逮捕,曾到邹蕴真处避难,邹蕴真将毛泽东藏在一间厢房内,每日亲自送饭。毛泽东离开时,邹蕴真坦率地对毛泽东说:“润之,你革命我赞成,但我胆子小,怕死,不能跟你一起干了。”毛泽东对老同学的性格和志向十分了解,知道他在文学和教育方面有浓厚的兴趣,并不热衷也不适合干革命,因此一直没有加入共产党,所以郑重地说:“你往后就以办学为掩护,多多向学生传授进步思想……泮清(邹蕴真别名)呀,珍重!”

“润之兄用小包车将我接入私人客厅,畅谈达3个小时之久”

邹蕴真没有跟随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虽是件憾事,但这无损于他们的友谊,邹蕴真一直坚持教书育人,并力所能及地支持革命。“马日事变”时他从长沙避难回老家,曾说服本乡豪绅地主停止对乡农会干部的反攻。

1949年春,邹蕴真由长沙回汉寿,因宣传新民主主义和解放军的约法八章,被当时国民党的县政府划为共产党要犯并被逮捕,后因邹家在当地颇有名望才被释放。

1950年3月,邹蕴真至北京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第二期学习。其间,他将自己的全部历史写成自传呈寄毛泽东。同年5月,毛泽东派车请邹蕴真到中南海相见。毛泽东对邹蕴真这些年的履历印象深刻,他诚挚地希望老同学跟上时代形势,争做开明人士:“如今解放了么,你也要告诉老家的人,把多余的田土、财产交出来,分给贫苦农民,让他们也过点好日子。”邹蕴真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新中国成立前,他的家业像事业一样滚雪球似的增长起来。他由教小学到教大学,他家由一个中农家底到拥有700多亩水田、20多间瓦房的大地主家庭。他从北京回到汉寿后,除交出田地和粮食外,还动员家里人交出黄金20两、大洋400多元。

20余年未相见,毛泽东与邹蕴真相谈甚欢,事后邹蕴真记叙道:“润之兄用小包车将我接入私人客厅,畅谈达3个小时之久,感情依旧……”1953年5月,毛泽东再次邀邹蕴真相见,但邹蕴真因病重不能前往。

1985年,邹蕴真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92岁。

(责编/张超 责校/陈小婷 来源/《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李丽著,团结出版社2017年5月第1版)

猜你喜欢
新民学会革命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新民学会先驱是湖南建党活动的中坚力量
新民学会由互助团体向革命团体的转变
机械革命Code01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对于1921年1月毛泽东的两次发言和一封信的研读
论新民学会成立的思想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