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守正创新 以清新姿态唱响主旋律

2023-05-19 10:21薛贵峰
中国记者 2023年4期
关键词:总书记

□ 薛贵峰

全国两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盛事。人民日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多视角、全要素、深层次开展两会报道工作,生动讲述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故事,努力营造了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的良好舆论氛围。

一、发挥传统优势,形成报道层次

今年两会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有许多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议题,意义重大。人民日报坚持把报道好习近平总书记和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最重要的政治责任,围绕两会进程,聚焦热点议题和重大主题,策划推出多组系列报道、重点栏目和融合产品,彰显了全媒体传播成效。

(一)重磅通讯形成传播合力

2月26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不负人民的发展答卷》,全景式展现新时代十年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立场。3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习近平总书记引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文章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立场、历史背景、制度建设、实践经验、世界贡献等角度,全面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引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壮阔历程。两篇文章分别从经济与政治角度切入,相互呼应、相得益彰,发挥了合力作用。

(二)品牌栏目呈现生动细节

“微镜头”栏目是人民日报独家品牌,聚焦总书记重要活动现场,以权威性、原创性的新鲜资讯刻画细节,深受读者喜爱。两会期间,连续推出《“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放下包袱,大胆发展”》3篇“微镜头”报道,从大处着眼、细处落笔,既有真实的画面感,又有思想的穿透力,展现总书记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深厚人民情怀。“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则从采访现场发言代表委员切入,是让当事人讲述与总书记交流互动感受的反响报道,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下团组,先后推出《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江苏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等稿件,及时向外传递了两会好声音。“两会·读懂中国”是一个国际反响专栏,采访外国专家学者,借外嘴说话,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积极评价,印证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

(三)拳头产品引导舆论走向

“任仲平”是人民日报评论的政论优势品牌,两会期间第一时间发声,让评论文章与新闻报道交相辉映,在引导舆论、凝聚人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月3日,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在即,《人民日报》头版推出任仲平文章《团结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写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热情讴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主动,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奋斗创造历史、以实干成就未来。3月5日,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隆重开幕,人民日报再次推出《激扬奋进力量创造新的伟业》社论,热烈祝贺,激发力量,凝聚共识,取得好的传播效果。仅在学习强国平台的阅读量就超48万,在人民日报客户端阅读量超过126万,在微博相关话题访问量超过510万。

(四)融合传播形成强大声势

人民网“习近平的两会时间”专题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进行综合呈现,推出“跟总书记上两会”系列产品,锚定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等内容,深入提炼金句,扩大正面宣传,形成叠加效应,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飞入寻常百姓家”。“学习小组”“小事大情怀·总书记的民生关切”原创系列报道,推出《“盛在碗里的,一个饭粒都不能丢了”》《“小伙子块头要再长大一点”》《“我也给老人端一份菜”》《“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等稿件,展现总书记亲民、爱民、为民的家国情怀。微视频《在一起》精选总书记外出考察调研的生动场景,从“在一起是初心”“在一起是牵挂”“在一起是嘱托”“在一起是期许”“在一起是力量”五个层面,诠释总书记与人民“在一起”的深层意蕴和价值追求,被各大网站和移动端广泛转载,形象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引向深入。

二、引入跨媒体视角,共同回应关切

全国两会议题重大、内容话题广泛,任何一家媒体都有能力局限性。尤其融合传播时代,出圈出彩更需要媒体与媒体、媒体与政府、媒体与社会之间合作,才能优势互补,提升传播效果。人民日报精心策划、创新探索为用户提供了超预期的阅读体验。

(一)借助新华视角,放大传播效应

打造“十年两会·温暖记忆”栏目,连续刊发新华社一线记者采写的特稿,以习近平总书记10年两会50余次下团组参加审议为线索,深入大江南北,回访曾经与总书记面对面讨论的代表委员,听他们讲述生动场景和切身感受,先后推出《“光明的路,我们越走越宽敞!”》《“民主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讲不完的油茶树故事,道不尽的鱼水情深”》《“对群众的冷暖多在意,关怀就有多细致入微”》等10篇稿件,从总书记关心的民生小事,看时代变迁和国家进步,激发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决心。

(二)融入权威声音,增加报道深度

开辟“权威发布”“权威部门话新局”专栏,借力国新办举行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代表人物畅谈事业发展成就,先后推出《稳投资畅物流,交通大动脉更加强劲》《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最美铁路人”代表畅谈体会——为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等稿件,展现各行各业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不回避现实困境,勇于尝试探索,积极为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同时,聚焦两会新闻发布会、外交部长记者会、“部长通道”,共推出相关报道约750篇,总传播量超3.1亿。人民日报微博主持话题#秦刚现场读宪法回应台湾问题#、#外交部长秦刚谈乌克兰危机#等登上微博热搜榜,取得良好传播效果。人民网“两会财经眼”系列,连续推出《提信心、稳预期: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兼顾当前和长远》《“民有所呼政有所应”——部委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系列报道》《银保监会:回应建议提案里的民生关切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等报道,从经济目标、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角度,集中采访代表委员、权威专家、行业领军者,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三)回应百姓诉求,合力唱响主旋律

《人民日报》开设“两会特刊”,以6版联运的形式,发挥新闻图片视觉冲击优势,用精彩瞬间、感人画面和代表委员鲜活表达彰显两会新气象。针对备受关注的“中国式现代化”,采访多位代表委员,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如何落实,“国家机构改革”如何推进等问题进行解读,在呈现新面貌和群众获得感的同时,审视民主决策中的难点与痛点,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开设“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代表委员议国是”等栏目,以深度报道的形式,细腻讲述各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履职为民的故事,叙事评论自成一体,坚持每天推出两组稿件,内容兼顾地域覆盖和行业界别,客观呈现不同阶层代表委员工作场景,受到广泛热议。结合代表委员分组审议,连续9年推出提案选登系列报道,推出“全国两会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系列访谈”栏目,邀请各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做客人民网,通过视频访谈的形式就各党派中央提案、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工作与网友交流,为两会报道增色添彩。

三、升级AI编辑部,搭建双向奔赴平台

全媒体时代,重大主题报道的呈现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网络专题、H5、海报、微视频等已是常见的呈现方式,媒体只有不断以用户为中心,推出年轻态的融媒产品,才能吸引用户。今年两会,人民日报推出互动性强的新闻产品,较好地满足了用户新期待。

(一)用心搭建互动平台,实现党报与网友双向奔赴

升级AI编辑部助力两会报道,开设专栏“绘说两会”,采用AI绘画、手绘创意字与实景视频相结合,对政府工作报告、两高工作报告、国家账本、总理答记者问等热点内容进行词频分析和关键词整理,推出可视化作品,聚焦高质量发展,展现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 手绘长图《一目了然!手绘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民生事》截图

人民日报各新媒体平台推出一系列短视频、创意海报、信息图解等融媒体作品,许多产品在短时间内形成刷屏之势,为全国两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积极有力配合了大会议程。纪录片《中国一日》,选在3月6日这一天邀请全国各地的朋友共同记录生活片段,并在上千个来稿中进行精选、集结成片,与广大网友共同完成了创作,体现出“每个人的一日共同写就了中国一日”,让用户获得前所未有的深度参与感和体验感。人民日报微信推出H5作品《对,就是这个味!》,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以新颖、前沿的SVG技术(可缩放矢量图形)进行可视化处理。内容上,从青草味、书香气等具体可感的细节入手,由小及大、层层深入,让大家重温多种多样的“中国味”;形式上,数十帧画面的设计都别出心裁,让用户在每一次点击后,都有惊喜新奇的视觉体验。该产品在微信平台收获超1.3万点赞,形成刷屏之势。

(二)借力新元素打造多个有颜又有料的融媒产品

双语宣传片展示国家形象。以2023年全国两会为契机,推出国家形象网宣片《PRC》,面向世界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坚持改革开放、推进人类和平发展事业的决心,展现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建设更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视频配有双语字幕和英文配音,旁白简约,画面精美,推出后引起强烈反响,12小时内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的阅读播放量超过6053万。

□ 微视频《明日中国先导片》片头

古风新韵增强报道趣味。海报《春来中国,奋跃而上》,将火箭、高铁、大飞机等标志性科技发展成果,自然地点缀在古色古香的山水画之间,邀请受众一起感受青绿画卷里的新征程,带领人们在清新自然的古风中开启两会时间。创意动画视频《十二生肖戏曲联唱,太嗨了!》,将十二生肖拟人化,让经典戏曲与潮流rap碰撞出别致的阅读体验。有文化传承,有现代气息,创新元素、精巧构思、鲜活呈现,吸引了年轻用户的注意力。

代表委员助力提升报道品质。两会胜利闭幕后,人民日报客户端第一时间推出微视频《明日中国先导片》,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水庆霞,全国政协委员张凯丽、航天员陈冬、MMA冠军张伟丽、演员张译等为微视频献声。画面具有电影大片质感和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配合富有感染力的旁白,展现了明日中国的美好图景,激励广大网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再出发,向着美好的明天勇毅前行。

特色报道拨动读者心弦。人民日报“评论君聊两会”,从中国式民主到科技创新,从生态环境到乡村振兴,聊的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获近百家媒体推荐发布。“麻辣财经”融媒体工作室推出“小经跑两会”系列视频,解读经济发展、提振消费信心,契合受众关切,累计传播量已超2亿。手绘长图《一目了然!手绘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民生事》,把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健康、消费等民生事项生动形象展现出来,可视化强,吸睛引流。图解《转存了解!一文速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直观呈现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的热点内容,重点突出,解读清晰,人民日报微博主持话题#国务院机构改革#累计阅读量2.5亿。

(三)多语种多渠道对外传播两会声音

主动与外媒合作让两会声音落地海外。向国外主流媒体推送英语、法语、俄语、日语、阿拉伯语等13个语种的800余件新闻产品,在60余个国家的500多家媒体落地。与俄罗斯、法国、西班牙、埃及、泰国、韩国、墨西哥、南非等21个国家的27家主流媒体合作,在法国《言论报》、西班牙《理性报》、印尼《雅加达邮报》等海外主流媒体上共刊发35块“中国式现代化·两会主题专版”。

外宣平台生动展示可信可爱可敬中国风范。《环球时报》英文版刊发两会原创报道100余篇,被路透社、美国《国际财经时报》、半岛电视台等外媒转载转引超过1500篇次。其中,头版报道《中国将2023年GDP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体现对经济复苏的信心》《政府工作报告展现中国以“稳定和发展”走好开局之年的信心》《中国经济增速目标提振信心,驳斥外媒炒作》广泛采访专家和外企,阐明报告传递了中国应对百年变局实现稳定发展,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决心与信心,美联社、西班牙欧洲新闻社、澳大利亚《太阳报》等外媒转引200余篇次。

海外网全国两会专题开设“热点聚焦”“两会·我在现场”“驻华大使谈两会”“海聊之两会特辑”“全球@中国两会”、海外版特刊和精彩大图等板块,以《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等作为置顶稿件呈现,集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从“向往”到“七有”,读懂总书记的民生牵挂》《习言道|实现国家战略能力最大化》等图文、海报和视频稿件,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贴近性,也搭建起了国际传播的有效渠道,有利于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猜你喜欢
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Marxism and the Excellent Asp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从习总书记考察朱熹园说起
总书记心系千万家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三任总书记哀悼105岁老红军
总书记的告诚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