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视听:新征程,再出发

2023-05-20 02:06
传媒 2023年8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会长 聂辰席: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起点上,网络视听要以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果,努力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是坚持政治站位,把握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二是坚持内容为王,夯实高质量发展新基础。三是坚持科技赋能,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四是坚持国际视野,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五是坚持综合治理,营造高质量发展新环境。

中央宣传部副秘书长 汤恒: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网络视听行业自觉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科学把握传播规律,积极担当作为,推动全行业展现新面貌,主题宣传氛围浓厚,精品视听作品频出,行业管理高质高效。党的二十大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为网络视听行业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网络视听要在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上展现新风貌,在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亚广联副主席闫成胜:随着国际传播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智能化趋势不断增强,网络视听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订阅渠道和第二大收益渠道,成为国际传播的新“蓝海”。去年,全国网络视听内容出口再上新台阶,出口总额同比翻一番,为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新时代,我国网络视听机构持续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传播内容、出口形式、运营主体等呈现多元化、多样化趋势,国际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我国网络视听行业在内容创作、渠道拓展、能力建设等方面依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文化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国际传播优势。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网络视听行业光荣而艰巨的职责使命。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网络视听行业必须始终坚持守正创新、胸怀天下,既自信自强又谦逊谦和,聚焦国际传播效能提升和动能培养,努力为各国观众提供既赏心悦目又温润心灵的优秀视听产品,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作出应有贡献。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 冯胜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短视频这一新兴视听业态,高度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在国家广电总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短视频属性与特征,持续规范短视频建设与管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更加有利的网络视听环境。目前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短视频在助力宣传报道、传播政务信息、普及各类知识、丰富休闲娱乐、促进线上消费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未成年网民已达1.91亿,互联网已是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因此,在未来越来越多未成年人上网看视频的趋势下,推动短视频健康发展、坚决维护未成年人权益势在必行。下一步,一是遵循“正能量是总要求”,在短视频空间奏响新时代昂扬主旋律。二是遵循“管得住是硬道理”,营造清朗的短视频空间。三是遵循“用得好是真本事”,促进短视频提质升级健康发展。共同推动短视频行业健康繁荣有序发展。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人事司司长 桂本东:网络视听行业正呈现出人才与发展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国家广电总局人事司将始终坚持一个标准、一视同仁,把规划引领、培养培训、规范管理、激励保障、帮助服务结合起来,服务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推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司长 余英:视听技术发展呈现三个显著态势:一是融合演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XR等数字技术常态化泛在化应用,催生一系列新兴业态。二是数智赋能。数据对于提升各行各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乘数作用不断凸显,人工智能实现从认知功能到生成功能的跃升,生成式AI技术进入爆发期。三是虚实共生。随着元宇宙、虚拟数字人、NFT等新型虚拟场景的逐步落地,数字技术对现实世界进行模拟和重构,真实和虚拟的边界日益模糊。就推动网络视听技术创新、应用和治理,有四点建议:第一,坚持创新为魂,增强发展动力。第二,坚持惠民为本,促进成果共享。第三,坚持应用为重,推动融合发展。第四,坚持安全为要,实现有序发展。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副司长 李忠志: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纪录片和网络视听也正在互促互融,实现“双向奔赴”。不管媒体格局如何变革,对于纪录片来说,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要强化思想引领,用思想力量凝聚人心;担当文化使命,用文明之光温润心灵;把牢审美趣向,用艺术追求彰显风范;推动融合创新,用创新创造引发共鸣。今年,总局宣传司将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工作主线,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按照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要求,着力推动全国广播电视系统打造“思想力量”“文明之光”“壮美山河”“奋进旋律”“平凡英雄”5条节目带。这5条节目带,也是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方向。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 游森:做好正能量短视频建设和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是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规范发展短视频产业,为广大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和育人环境应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加强部门联动。充分发挥未成年人保护等工作机制作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二是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各类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平台要进一步加大行业自律,主动承担起促进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社会责任。三是强化家校协同。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共同做好预防工作。

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杨静:四川省充分发挥“智慧广电+应急广播”协同覆盖、高效传送、权威发布、精准推送等优势,试点推进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助力乡村治理扁平化、服务网格化。去年在三台县、乐至县等试点县搭建了智慧广电乡村信息平台,有效整合了公安、交通、城管、水利、环保等各部门视频监控资源,集成了700多个AI算法,通过AI智能分析,第一时间将城镇管理、疫情防控、防洪度汛、禁渔禁捕、防火防盗、灾害防治等预警信息推送到平台和乡村干部手机终端,实现了“监控视频能看、AI智能分析能判、应急广播能办”的广电特色乡村立体化治理。寻找走失孩童、开展暴雨紧急疏散、泥石流自然灾害预警等,即可通过“智慧平台”得到有效处置。四川各级党委政府主动适应大数据时代,以数字技术赋能平安建设,智慧广电为其政治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视听传播智能化提供了全新模式。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長、中国社科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胡正荣:短视频本身在迭代升级,互联网的2.0时代实际上是一个精准传播的时代,这就意味着至少要在三个层次上做到精准:第一,内容精准,要做垂直内容。第二,对象精准,要精准化传播。第三,精准的平台。目前平台之间特征的分化已经特别细致而明确,要让好内容找到好渠道,到达好对象。想要短视频有长久的生命力,技术和技巧永远都是表象,而价值和所要传达的思想才是真正的核心。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尹鸿:当前,网络视听舆论生态的复杂性对主流价值内容的创作和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视听内容作为主流价值传播的重要形态,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无论是长视频、中视频还是短、小、精的短视频,都有成为传播主流价值的重要载体的潜力。要注重网络视听的内容质量和多样性,运用技术手段,注重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以能够真正满足观众的需求,促进网络视听内容精品化。在未来,网络视听行业将继续提升中国剧集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优秀文化。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书记、社长 皮钧: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除了要彰显中国特色,更要贡献世界价值。党的二十大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动员令。这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百年梦想,更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社会、为人类文明贡献力量的号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固然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但她更重要的意义是让我们开始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事业中开始并跑,甚至准备领跑。正因为舞台无比广阔,前景无比光明,因此,需要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继承“永久奋斗”的光荣传统,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国际传播研究所所长朱新梅:要坚持全球化理念,打造网络视听国际传播的全球化平台,长期、持续、大规模地提供中国优秀视听节目内容。同时要积极开展全球化推广和营销,新作品在国内发行后要积极推进在全球同步营销,打造全球爆款,吸引全球关注。

本期微观点摘自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

【编辑:郭文昕】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
探讨光纤通信在广播电视系统中的应用
周六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一广播电视报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