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苗族歌曲的特点及其演唱技巧探讨

2023-05-21 23:47李莉
艺术评鉴 2023年8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

李莉

摘要:川南苗族指聚居于我国四川南部地区的苗族支脉。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川南苗族人民创造出一种带有显著民族特色的声乐表现艺术——苗族歌曲。川南苗族歌曲唱腔优美、形式多样,能够表现出苗族特有的生活风貌,带给听众独特的声乐体验,其已成为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鉴于此,本文介绍了川南苗族歌曲产生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分析其主要特点,并对川南苗族歌曲的演唱技巧进行探讨。

关键词:川南苗族  苗族歌曲  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8-0042-04

东晋咸和年间,苗人陆续迁徙入川,并于兴文、筠连等地建立聚居区,由此便发展成为川南苗族一脉。川南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从语言分类上看,它属于苗瑶语系的一支。同时,当地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过程中,将本族语言与当地风土人情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苗族歌曲。川南苗族歌曲的内容大多来源于本族先民记忆,包括了天地形成、万物起源、人类衍生、英雄壮举等,其详细记录了本民族人群的历史和变迁,所以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魅力,而且具有十分厚重的人文属性。因此,对川南苗族歌曲特点进行研究,有利于传承我国民族文化,拓展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一、川南苗族歌曲产生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地理和自然环境是促进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而川南苗族民歌之所以能绵延至今,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一)川南苗人的起源

苗族起源于黄河中下游的“九黎”部落,后四处迁徙,并与华夏各民族相互融合,组成了“三苗”族群。元明至清中叶,部分苗族人民继续向西南迁徙,他们沿武陵山脉北端进入四川南部,逐渐形成了川南苗族一脉。当前,川南苗族共有16.46万人,主要生活在凉山州、攀枝花市等地,他们主要通过结寨、聚居等形式组成村落,并分布于山间、河谷、平坝等区域。正因为川南苗族人民的发展历史,以及居住的自然环境具有特殊性,所以在文化上也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二)苗族歌曲的传承和发展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对苗歌就有记载,其《国风》部分就收录了苗歌一百余首,无疑成为一部研究苗族音乐历史的重要文献。后经数千年演变,现在川南苗族歌曲虽然在体裁、表现形式等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仍然传承了苗族音乐文化的精髓,并且以全新的形态获得新生。

川南苗族歌曲的曲调平稳顺畅、节奏舒展自由、格律押调、歌词讲究对称,演唱者还能根据演唱环境自主调整节奏、音调,这使得川南苗族歌曲非常适合吟唱。另外,川南苗族歌曲虽多以先民生活、民族发展、自然变迁为主旋律,但仍然融入了较多个体情感,而且根据时代发展需求在歌词上作出了一定的创新与修饰,所以它能够真实反映苗族历史、艺术、文学的现实内涵。

二、川南苗族歌曲的主要特点

川南苗族歌曲是当地民众将风土人情与文化艺术相结合后创作出的一种音乐表现手法,其既独具风采,又表现出一些共性,并覆盖于川南苗人所居住的地区,成为一种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歌曲。

(一)题材特点

1.创世史歌

创世史歌也被川南苗族人民称作“开天辟地歌”,其主要传承于苗族古歌,内容主要包括日月星辰的运行、万物的活动、人类的繁衍等。该类型歌曲承载了苗族的民族记忆,生动表现出苗族先民用樸素的世界观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例如歌曲《迁入四川》中的一段歌词:“越过高山翻越大岭,出离浑河落四川,分住八十八歌村,划出八十八歌寨”,淋漓尽致地再现了苗族人民在恶劣自然条件下不畏艰险的画面。当前,川南苗族地区流传着大量的创世史歌,如《寅确的传说》《织天织地》《打柱撑天》等,这意味着在以前落后的生产力环境下,川南苗人虽然面临着各种困难,但却将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融入歌曲,借一些美好的内容来充当音乐外壳,进而实现在美好的憧憬中的乐观生活。

2.庆典歌

庆典歌是川南苗族人民在各种庆典活动中演唱的歌谣,它多采用问答对唱形式,并有歌舞相伴,歌词内容多根据庆典活动的场景而变化。庆典歌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是酒歌。在川南苗族各种重要的节日,如“踩山节”“农历春节”等,亲朋好友会齐聚一堂,一边饮酒一边演唱酒歌,以示庆贺。酒歌旋律变化不大,主要描述苗族历史、先人业绩、各种节日由来等。二是婚俗歌。婚俗歌是川南苗族青年成婚时演唱的歌曲。新人用歌声表达对父母、兄嫂等亲人的养育之恩、关爱之情,同时,宾客也用歌声为新人送上祝福,寓意新郎新娘已长大成人,在未来的日子里应早日开枝散叶。综上,庆典歌承继于苗族的庆典文化,它的体裁类似于叙事组歌,歌词能够形象展现出苗族人民在各种庆典活动中的习俗,这些习俗也是川南苗族人民的丰厚精神财富。

3.其他歌曲

由于苗族文字消失,长久以来,川南苗族都习惯于用歌曲表现日常生活,主要包括猎歌、情歌、谜语歌、儿歌等。这一类歌曲多以叙述为主,并通过各种描绘来表现川南苗族人自然、洒脱的性情。以情歌为例:请问妹妹的姓与名,快快说与哥来听;哥先问路到妹家,无需过早问长短。以此可以看出,川南苗族情歌的歌词一般较为直接,这也与文化有关,川南苗族称男女恋爱为“游方”。凡青年男女,年届十八就可以参加该活动。活动过程中,一旦发现心仪对象,无论男女,都可以主动与对方进行攀谈对唱,这也与汉族文化具有明显差别,传统哲学思想倡导谦和、低调,受其影响,汉族青年在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一般表现得较为内敛、含蓄。而“游方”类似于自由恋爱,川南苗族的青年见到心仪的对象,大都会努力争取。因此,川南苗族歌曲成为当地人民情感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情感在无拘无束的歌唱中显得十分真实。

(二)语言特点

苗语属于汉藏语系范畴。在发音方面,其声母多韵母少,单音节词较多,多音节词较少,并且具有非常丰富的四音格结构,所以苗语的语言风格本身就十分独特。另外在多年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古苗语分化为川南、湘西和黔东三种语系。其中,川南苗语是古苗语与云、贵、川当地方言结合后,形成的一种以当地“大南山苗寨”方言为标准音的语言。

独特的地理环境让川南苗族歌曲形成了鲜明的语言特点,一是唱词押韵。苗歌的基本格式是开头一句起韵,以后是逢偶句押韵。二是乐句相互映衬。即乐句成对出现,上下乐句之间形成一种对照关系。如“大白米饭亮澄澄,筲箕装来甑子蒸;想情哥哥吃一顿,哥哥低头不出声。”上述四个乐句,第一句和第二句写物;第三句第四句写人,每两句皆以不同的内容和相同的意义描述一个话题,从而形成映衬关系。

(三)旋律特点

旋律是川南苗族歌曲的灵魂,也是其音乐艺术魅力最主要的表现形式,通过旋律传唱,人们才能熟悉歌曲,并了解其中内容,感受其中意蕴。川南苗族歌曲的旋律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起音与终止音相呼应。大多数川南苗族歌曲都以旋律中音调最低的音作为演唱起音,而在歌曲结尾处也用该音作为终止音,具有头尾一致的特点;二是大三度音连续出现。旋律中主音上的大三度音时常连续出现,在演唱时需要对后者进行降音处理,如此形成了十分鲜明且富有民族特色的调式色彩。三是同音反复。旋律中某个或某几个主干音反复出现,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旋律形态,体现出独特的川南乡土风味。

(四)节拍特点

川南苗族歌曲的节拍相对自由,即音乐并不体现以小节为单位的周期性律动,而且每个节拍中“强拍”“次强拍”和“弱拍”的对比度不大,演唱时对节拍的把握并不受特定的规则约束,反而取决于演唱者的生理限制、演唱状态等。另外,虽然少部分川南苗族歌曲能够划分出节拍,但从一个强拍到下一个强拍的律动并不规则,这也导致歌曲各小节呈现长短参差的现象。因此,川南苗族歌曲的节拍近似于散板,但在演唱时应做到散而不乱,即演唱者需要根据演唱环境和演唱需求选择即兴休止、延伸、缩短节拍等,所以整个演唱节奏和韵律显得复杂多样。而这些特质正印证了大自然复杂的变化规律,川南苗族人民用特有的自由和错综的审美特征,表现出苗族歌曲浓郁的自然韵味和原始属性。

(五)演唱形式特点

川南苗族歌曲主要分为独唱、对唱、齐唱三种演唱形式,选择何种演唱形式由歌曲题材和情感而定,并且具有不同的特点。

1.独唱

独唱是川南苗族歌曲演唱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即由一个人进行演唱。在独唱过程中,演唱者没有太多顾虑,可以尽情地将对生活的热情充分展示出来,还可以对歌曲作高难度自由演绎,所以独唱也最能展现个人性格以及嗓音特点。独唱主要分为“坐堂唱”和“放歌唱”两种。“坐堂唱”即在室内坐唱,一般带有伴奏,演唱者需控制好节奏和音量,使其符合环境和乐器特征。“放歌唱”主要在室外,大自然的声音就成为歌曲伴奏,比如树叶在风吹动下的“沙沙响”、溪流的“潺潺声”等,演唱者应注意将歌声融入其中,使其保持一种自然韵味。

2.对唱

对唱是川南苗族歌曲最具特色的一种演唱形式,是由两个或两组人通过对答轮唱的方式进行演唱,即不同声部依序演唱同一个旋律,其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效果。对唱常见于苗族青年谈情说爱时表达内心情意。比如男:“那边山高林又密,哥只听到妹声音,敢问阿妹在何处,下次过山来看你。”女:“这边山高林又密,哥就莫要再打听,等到叶落山现时,阿哥自然能瞧清。”即把男女双方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内心想法用对唱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苗族青年男女都喜欢学歌、唱歌,并以唱歌来展现自己的才能,如果不會唱歌就很难交上异性朋友,故川南苗族有“人拉人不过沟,用歌拉人跨九州”的说法。

3.齐唱

齐唱即是单声部群唱,由多个人共同唱一个旋律。齐唱是川南苗族歌曲的主要表演形式之一,在“赶场”“歌会”“宴席”等活动中一般都会组织齐唱。同时,因为年龄、性别、嗓音条件不同,齐唱又有不同的组合形式。比如著名的川南苗族民歌《亚罗卡德罗》,其一般就由成年男子进行齐唱表演,展现出统一、洪亮和威武向上的风格。另外,齐唱时应保持风格一致,精确把控演唱音准和节奏。如果有领唱,领唱可以辅以简单的动作,合唱人员可以配合上身摇摆或头部摇摆,但是动作不宜太复杂,幅度也不能太大,如此才能确保声音整齐。

三、川南苗族歌曲的演唱技巧

(一)呼吸方法

“气乃声之源”,在演唱苗歌时,控制好气息是非常重要的。而气息的吐纳依赖于呼与吸的节奏,音乐是随时间而变化、流动的,所以呼吸也应跟随音乐而变化。川南苗语一共有48个声母和35个韵母,所以苗语发音相对汉语发音来说较为低沉,并且在起首发音的字中带有喉塞音。因此,演唱时应多用胸腹共同呼吸方法,即胸腔、横膈膜、腹部三部位的肌肉共同协调发力,将胸腔共鸣作为连接,将喉腔与头腔共鸣部位联通,以形成鲜明的音色效果。同时,演唱者在演唱每个乐句前应自然吸入气息,并做好吐词准备。在演唱节奏较快的乐段时,需要借助横膈膜的力量快吸慢呼,从而确保有足够的气息支撑快节奏演唱。除此之外,演唱过程中还应根据歌曲旋律、情感等,合理调整换气口,确保达到气息匀称、发声自然的效果。

(二)发声方法

演唱川南苗族歌曲主要可采用以下三种发声方法:真声唱法,假声唱法,真假声交替唱法。演唱者应根据歌曲特色选择适宜的发声方法,从而贴切表达歌曲蕴含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1.真声

真声又称为“本嗓”,即气息流动带动声带整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能带给人结实、明亮、直白的感觉。用真声演唱时,演唱者需要略微绷紧下巴,通过胸腔进行呼吸,并运用口腔共鸣技术,其主要作用如下。其一,下巴绷紧能够控制演唱时张口幅度。尤其当音调起得过高时,可以明显感觉喉器上提,以及下巴绷紧度增强,避免口型过大造成声音出现空洞、散、乏等现象;其二,通过胸腔呼吸可以提高两肋及横膈膜张力,让歌声显得更加有力;其三,口、咽是人体最重要的发声部位,合理运用口腔共鸣技术,可将口腔共鸣腔体作为演唱的扩音器,放大歌声音量。

2.假声唱法

川南苗族人民不仅用歌曲记载历史、记录生活,还用它来抒发内心情感。而在表达一些热烈的情感时,旋律往往起伏较大,高音的出现也十分频繁,所以需要用高亢的声音予以配合。而音域一旦超过演唱者真声范围时,就必须运用假声唱法演唱出高音。假声也称为“假音”“小嗓”,它是演唱者有意识地控制气流带动声带部分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发出假声时,呼吸程度比发出真声时更深长,可以明显感受到喉部肌肉变紧,此时声门处会呈现出一条缝隙,气息由此而出,便产生假声。川南苗族歌曲的音域宽广,部分演唱者受嗓音条件限制,用真声无法在高声区顺利演唱,此时就可以用假声代替,从而让歌声展现更加流畅。

3.真假声交替唱法

川南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元素,为了在演唱中将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就需要运用真假声交替的唱法,即在音乐变化时,真声和假声频繁转换、交替运用,让声音听起来类似于一种颤动的“喉音”。另外,演唱者必须具备较扎实的音乐功底,如此才能用强大的气息支撑真假声交替演唱。另外,还要完全发挥胸腔、口腔、鼻腔和头腔共鸣,然后才能让声音听起来忽高忽低,音色时而明亮、时而暗淡。演唱者要达成这样的要求不仅要有一副好嗓子,还需要进行长时间学习和磨炼。综上,真假声交替唱法应用的音域十分宽广,其高音明亮,低音结实,并且不存在明显的换声区,能够带给听众“真中有假,假声不虚”的感受。

(三)把握歌曲风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川南苗族歌曲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其在古歌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现代音乐元素,所以演唱者在演唱时应准确把握作品风格,这也是演唱者对歌曲的一种深层次解读。首先,应准确辨析每一句歌词的发音、释义,尤其应注意与汉语进行区别,这样才能在演唱时充分展现歌曲的独特韵味。其次,对于歌曲中出现的特色唱段,应运用成熟的唱腔、唱法进行演绎,比如在演唱时根据歌曲内容辅以一定的表情、苗族舞蹈动作等,从而更好地向听众传情达意。最后,在歌曲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个人演唱风格,使演唱既保有原汁原味的民族意蕴,又展现出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

(四) 鼻冠音的演唱技巧

川南苗族歌曲中一般有较多的鼻冠音,比如ng、nc、nj等。在演唱鼻冠音时,必须用舌根顶住软腭,再控制气息通过鼻腔,还应注意放松唇、齿、牙、喉部的肌肉,以保证咬字发音时气息能够顺畅地通过口腔,做到字头着力准确、发音无误,再自然过渡到字腹,这样才能确保展现出明显的鼻音效果。这一点与古汉语的发音极为相似,而现代汉语经改良后,單音字中并不存在鼻冠音,所以用苗语演唱歌曲比用汉语演唱难度大。

(五)衬词的演唱技巧

川南苗族语言中还存在着较多衬词,它可以表达具体的语言无法达成的意思或情感。如用“哎”表达十分惊喜、“嘿哟赛”表达十分喜悦等。在歌曲中,这些衬词一般以语气词、形声词的形式穿插在开头、乐段连接部分、结尾等处。首先,衬词出现在歌曲开头,主要作用是引出歌曲正词,演唱时应确保达到高亢悠长的效果,这样才能体现出苗歌特色;其次,当衬词出现在乐段连接部分时,可以起到过渡作用,这样有助于扩充乐句,完善歌曲。演唱时应注意控制好音调、节奏变化,确保通过衬词的演唱让不同乐段自然衔接;最后,衬词出现在歌曲结尾处,可以增强歌曲收束感。如果以正词结尾,为了避免重复,唱腔通常不会落到主音上,这样就容易给听众造成演唱并未结束的感觉。而通过衬词演唱,就能让腔调回归到歌曲主调上,并带给听众收尾的感觉,从而让演唱变得更加完美。

四、结语

川南苗族歌曲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川南苗族人民历史、社会、生活、文化的一个缩影。川南苗族歌曲的内容丰富、结构自由、演唱形式多样、风格也极具变化,能够让人在倾听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独特的民族意蕴。对于演唱者而言,必须正确掌握川南苗语的发音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演唱技巧,还应根据环境控制好演唱节奏。如此一来,才能用歌声传情达意,进而拓宽川南苗族歌曲的艺术表现空间,带给听众完美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邓敏.川南苗族民歌艺术风格特征分析一一以《亚罗卡德罗》为例[J].艺术教育,2019(03):76-77.

[2]刘志靖,伊纪民.2018年苗族文化研究综述[J].文山学院学报,2020(04):46-51.

[3]阳赛玉.从传承发展的角度看泸溪县苗族音乐文化的独特之处[J].音乐时空,2015(05):49-50.

[4]张应华.地方全球化——黔东南苗族民俗节庆音乐文化的守望与“发明”[J].中国音乐,2020(01):33-43.

[5]李天予.探析贵州音乐文化特色——以贵州雷山芦笙音乐为例[J].戏剧之家,2022(26):58-60.

[6]秦宇,冯媛.湖湘音乐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研究——以苗族民歌为例[J].文化学刊,2022(12):43-47.

[7]申玉晶.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视野中贵州苗族芦笙音乐探析与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04):76-80.

[8]黄玉翔.苗族音乐形态中的山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J].戏剧之家,2020(32):63-63.

[9]石丰恺.民间音乐音响文本的多维度分析——以18首西部苗族古歌为例[J].中国音乐,2022(04):86-94.

[10]周小龙,方晓.浅析贵州与安徽民间音乐——以苗族民歌与庐剧为例[J].戏剧之家,2022(14):82-84.

基金项目:本文为自贡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研究中心2021年度研究课题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川南地区少数民族丧葬仪式音乐研究,项目编号:MYYB2021-15。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
昭通苗族花山节浅析
浅论民族文化对紫砂壶艺的发展与影响
从《大鱼海棠》看国产动画电影的文化回归
数字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世界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