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井冈星火》再燃“革命摇篮”之光

2023-05-21 22:52危春勇
党史文苑 2023年5期
关键词:王玮井冈星火

危春勇

井冈山,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

在朱毛井冈山会师95周年之际,又一部聚焦井冈山斗争的彩色故事片——《井冈星火》,与全国观众见面。

这部由中央党校影视中心、江西电影制片厂、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井冈山西江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影片,用光影艺术的语言,全景式描绘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寻找中国革命新道路而进行的艰难探索中,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上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工农武装割据斗争的故事。

在银幕和荧屏上,反映井冈山革命斗争与峥嵘岁月的影视剧已有多部。较早的有199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井冈山》,电视剧更是拍了不少,最有影响的当数2007年拍竣,邵钧林编剧、金韬导演的连续剧《井冈山》,洋洋洒洒36集,并获得“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等多项荣誉。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红色政权的孕育地。正是在井冈山,毛泽东创建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井冈山斗争,代表了中国革命的新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井冈山同时是毛泽东思想的奠基与雏形之地,这里留下了他艰难探索的奋斗足迹,也见证了他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因此,井冈山题材也必然成为影视剧创作的丰富宝藏和不尽源泉。

那么,与以往的同题材影视作品相比,电影《井冈星火》的特色与看点在哪里?就此,笔者走访了该片总制片人刘建廷、导演周耀杰和编剧之一王玮。

刘建廷:浸入血液的红色基因点燃《井冈星火》

刘建廷生长在井岡山,从小耳濡目染,听前辈讲述井冈山的红色故事,受到熏陶,对革命摇篮有着与生俱来的感情。他当兵复员后在井冈山电视台工作期间,便参与了包括《井冈山》《领袖》《红色摇篮》等在内的多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拍摄,积累了经验。由于对井冈山革命斗争史非常熟悉,加上始终荡漾于心、挥之不去的红色情怀,而自己又从事影视剧创作多年,他对再拍井冈山题材影视作品充满了激情、渴望和动力。

刘建廷坦言自己的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潜意识里涌动着红色情怀。有关井冈山题材的影视剧尽管已有不少,都很成功并且让我们感动,但作为土生土长的井冈山人,他还是非常迫切地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作一部全景式表现井冈山斗争历史的电影,通过院线等途径向全国人民讲述惊心动魄的井冈山革命故事,展示深厚的井冈山文化,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这有特殊的意义。

刘建廷说,每年前来井冈山旅游参观研学的,计有上百万人。井冈山常年人流如织,穿着红军服、戴着红军帽的队伍随处可见。因此,也需要多提供一种宣传介绍井冈山的呈现方式与传播手段,方便在井冈山接受学习教育的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知这段历史。他觉得,看了电影,再去听老师讲课,去实地参观革命旧址时,更有感性认识,学习会更有效果、更有收获。“因为强烈的视觉冲击,更容易把观众带进那个烽火硝烟的年代,感受一代人的信仰价值,从而产生现实与历史对话的奇妙效果。”

基于这些考虑,刘建廷便与兄长一道着手电影《井冈星火》的拍摄。从选题立项、剧本创作到审查通过,再到组建摄制组来实地取景拍摄,前后历时数年,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完成了影片的摄制。

据了解,由井冈山本土人士投资拍摄井冈山题材电影,此前还没有过,《井冈星火》是第一部。多年心愿终于化为现实,刘建廷内心感到十分欣慰。他表示,这既是自己的情怀抒发,也是责任的表达,作为井冈山人理应为宣传井冈山多一份担当、多一份责任。

王玮:通过故事和人物把深奥道理讲出来

还是在探访电影《三湾改编》拍摄时,笔者就与编剧王玮熟悉。她热衷并擅长革命历史题材剧本创作,曾创作电视剧《红色摇篮》《领袖》《开天辟地》,还有话剧《小平小道》,对井冈山时期的历史多少有些熟悉和了解,不过在着手写《井冈星火》剧本前,还是做了很多功课,比如,重新认识这段历史,寻找新的历史发现和思想发现等。

由于是首次进行电影剧本的创作,王玮对有关的套路还不太熟。让她感到特别幸运的是,这次有机会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副部长肖裕声合作,在他的亲自带领和具体指导下,剧本的创作有了方向和准绳。肖老师长期从事党和国家军事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撰写了多部著作,同时也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审查组的成员之一,为电影《井冈星火》的整个创作定位和把关,起到了“定星盘”的作用。

王玮介绍,这个剧本创作最大的难点是历史跨度长,涉及的事件多,如何把前后两年多的历史,融入到90分钟的电影之中,既要把故事讲清楚,又要把人物刻画好,是必须面对的问题,所以此次创作是在做加法的同时,不停地做减法。电影剧本的创作经历了三年多的时间,最后拍摄本确定为以毛泽东为主要人物设计故事情节发展的内在逻辑,以井冈山革命斗争史为基本依托的故事框架。主要人物有毛泽东、朱德、贺子珍、袁文才、王佐、卢德铭、何挺颖、张子清、宛希先等,事件有秋收起义、三湾改编、朱毛会师、首战五斗江、龙源口大捷、黄洋界保卫战和古田会议等。

“井冈山斗争,开辟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这看似一系列的理论问题,放在《井冈星火》的创作中,便是着力于用故事、用人物,用深入浅出的道理讲出来。”王玮介绍,在剧本创作时,我们不但多次举行专家研讨会,还多次召开“学生”研讨会,让不熟悉这段历史的年轻人给我们提意见和建议,目的就是想写出他们所喜欢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人来了解井冈山,走进井冈山。

在完成《井冈星火》之后,王玮又与肖老师一道接手电影《三湾改编》剧本的创作。“两者比较,一个是点,一个是线。”她说,《三湾改编》是围绕一个历史事件展开,而《井冈星火》则是由很多事件组成,每一个事件都可以拎出来作为一部电影的素材,这是其难点,我们主创者把很大的精力与心血放在如何“变难点为亮点”上。由于《井冈星火》的内容更丰富,叙事也更宏大,更具有史诗剧的感觉。

周耀杰:希望带给观众更深层次解读与思考

周耀杰很早就从事主旋律影视剧创作。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便参与谢晋导演的《鸦片战争》的拍摄,2007年,又协助金韬导演拍摄了电视剧《井冈山》。他说,那时候对井冈山的解读和这次拍摄时的理解大不相同。我觉得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应该每隔十年、二十年重拍一次,因为观念变了,受众变了,从当下人的视角再看那段历史是完全不一样的。

“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是想把初心使命这样的思想内涵传递给观众!”为此,周耀杰在艺术处理上以革命者胸前佩戴的红飘带为意象,寓意初心、使命,将不同革命者的命运通过一根红飘带紧密联系在一起,借助不同镜头、画面和情节等,从多角度加以演绎。

电影《井冈星火》紧紧围绕建党、建军、建政情节,力求反映出社会生活和革命斗争的真实面貌,具有一定的纪实性风格。其中毛泽东与朱德在井冈山建党建军初期的“分歧”,毛泽东与贺子珍在革命戰争时期特殊的爱情形式,都是本剧的亮点和看点。

周耀杰介绍说,在创作中我们抓了三个“着力”,首先着力讲述毛泽东笔杆子与枪的高度融合,上井冈山仅两年零四个月,数次粉碎国民党军的“进剿”“会剿”,形成一套红军游击战略战术,奠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军事理论。

其次是着力讲述毛泽东与朱德在革命斗争中始终如一的革命友谊与信任,在井冈山建党建军初期的一些不同意见与分歧,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出现的不同方式方法的探讨,不是个人义气权力之争、更不是路线斗争。

最后是着力讲述毛泽东与贺子珍的爱情,是在特殊斗争环境中结下的革命的友谊与感情。两人经历了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这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一种特殊的爱情形式。

在周耀杰看来,井冈山精神始终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因为当年在井冈山所遇到的问题,都会变种方式在当下重现。不论是作为个人、集体,还是单位、团体的成长,都能从中获得启迪和教益。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时才34岁,一开始就遭遇失败,最惨的时候身边仅剩下几个人,但他始终“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在今天成功的企业中,哪一个不是经历过这样或那样的跌宕起伏?所以,井冈山精神不管何时何地何人何业都受用。

周耀杰表示,我们拍这类电影不是商品而是精神,不能为了追逐商业属性而虚构吸引眼球的情节,不能拍成神剧,因而这次拍摄我更主要追逐的是真、是理、是人物、是精神,试图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故事的核心。他以影片将“红飘带”作为电影的开端为例,“红飘带”即“牺牲带”,具有象征意义,代表了共产党人初心:随时准备着为革命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谈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刻画,周耀杰说,人物是整个事件的主核,通过人物把故事讲好是我们的追求,不能让影片枯燥乏味、更不能拘于形式,所有的细节都要通过人物来表现,哪怕仅有三场戏的卢德铭也要让他立起来。“剧中设定的人物一定要活起来,否则就失去其作用啦!”

听说审查部门给予了《井冈星火》较高的评分,周耀杰感到欣慰:“这说明我们当初的坚守是对的!”他表示,《觉醒年代》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了我党建立之初的艰辛,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我也期待《井冈星火》,能够带给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以更深层次的解读与思考,“自己用电影语言给了观众四个字‘初心、使命,希望观众看完这部电影后还出八个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责任编辑/黄敏慧

猜你喜欢
王玮井冈星火
夺得千峰翠色来——王玮的青瓷艺术
井冈的山泉水
背着《星火》去厂旅行打卡照
《星火》梦之队
井冈精神 培根铸魂
第二届星火学年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红五军井冈突围
王玮作品
一慢改写星火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