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临空”展翅“东翼”起飞

2023-05-25 06:49章湧
杭州 2023年5期
关键词:临空示范区杭州

章湧

1899年,英国著名作家赫伯特·乔治在《昏睡百年》中曾生动地勾勒出一个由空中交通连通的“未来世界”。如今,这个“未来世界”正在变为现实,人们的交通方式从地面转向空中,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航空网络,连接成城市群。机场正如同18世纪的海港、19世纪的铁路和20世纪的高铁那样,在城市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连接者角色,而围绕机场周边形成的经济发展走廊、临空经济也正在成为推动地区转变发展方式的新增长极。对于有着打造世界一流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雄心的杭州而言,这毫无疑问是必须抢占的发展高地。

杭州“临空”展翅待飞

如今,世界各地飞往杭州的旅客,落地的第一印象就是“大”。随着72万平方米T4航站楼的运行使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可承载旅客吞吐量跃升至90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360万吨,成为华东地区第二大航空枢纽。

依托这座中国十大、世界百强空港,多年来,杭州积极抢抓临空经济机遇。2008年5月,杭州空港经济区获批成立;2017年5月,在杭州空港经济区基础上升级而成的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成为中国第九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2022年,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完成GDP345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00.2亿元,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32.9亿元,经济体量在全国17个临空经济示范区中位列第八。但作为杭州接入世界的重要端口,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对标打造“世界级开放门户”,这些成绩显然还不够。

2022年8月,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刘捷调研示范区,提出要“全面提高综合承载能力,着力培育高端临空产业,奋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更好发挥大平台在经济稳进提质中的支撑作用”,要将示范区“打造成带动城东智造大走廊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同时,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和临空产业发展,2022年11月,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专题批示,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是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大平台,事关大局和长远,应全力支持、加快发展。2022年12月,杭州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市临空建设动员大会,高位谋划示范区发展定位、总体目标和建设路径,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世界级开放门户和临空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奋力建设“港产城”深度融合的现代都市区,全面开启了示范区蝶变升级的新征程。

随后,杭州市委市政府对临空经济示范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调整优化,加强了领导和管理力量,组成新的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从区级平台上升为市级平台。通过构建“省级支持、市级统筹、区级管理、机场共建”的体制架构,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推进临空经济示范区的高质量融合发展。此举不仅改变了区级平台“小马拉大车”现象,也为今后更好建立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奠定了基础,为实施全域一体化开发提供了良好条件。

“要对标一流、发力攻坚,高水平推动临空经济示范区蝶变跃升。”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王敏表示,今年是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的起步之年,要拉高标杆、自加压力,以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状态,奋力实现全年各项任务,打造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营商环境、区域联动“四个制高点”,高标准谱写临空经济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临空”不仅仅是“临空”

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层级提高的背后,是满足新阶段临空能级提升的现实需要,也是城市“东翼起飞”的长远之谋。今年杭州“两会”首次提出科创西拓、智造东联的“东西并进”路线:西为加快提升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策源地能力提升,东为启动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带动城东智造大走廊加速崛起。根据杭州市委市政府近期酝酿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示范区将是打造带动城东智造大走廊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也是杭州市五年再造一个“杭州工业”的发展主板块。

站在更高视野来看,浙江省正谋划打造港口为锚、航空为翼的“海空”双枢纽,驱动大湾区建设,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正位于大湾区的核心区域,战略地位不言而喻。示范区的辐射作用不仅限于萧山区,更不仅限于杭州,而是致力于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战略枢纽、探索制度型开放的示范高地、国际协同创新的重要节点、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源。

因此,未来示范区将以空港为核心,匹配高端城市功能、集聚未来产业业态,以港促产、以产兴城、建设“港产城深度融合”的航空都市区;将突出经济属性、城市属性,坚持枢纽带动、临空指引、一体开发,由“城市的机场”转变为“机场的城市”。

在发展定位上,示范区将全力建设“两港两高地”(全球数字贸易创新港、国际航空服务枢纽港、全国临空高科技产业高地、全国临空会展商务新高地),构建带动城东智造大走廊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成为环杭州湾经济发展产业带重要发展平台,努力打造世界级开放门户。

在发展格局上,示范区将充分发挥空港较强的外向型优势特点,在立足核心的基础上,按照圈层发展理念,划分“核心区-联动区-辐射区”三个圈层,引领带动跨区域协同发展。核心区面积约142.7平方公里;联动区包含萧山区除核心区以外部分,以及钱塘区、滨江区等全域;辐射区为杭州除上述区域外的全域,以及周边绍兴、嘉兴、宁波等地区。

在发展目标上,示范区将围绕“一年起势有变化、三年扬势见成效、五年成势大飞跃”,到2027年实现“十百千万”的发展目标,即形成标志性成果10个,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100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腾出产业空间10000亩,全面提高示范区综合承载能力,奋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示范区将积极打造‘2+3现代临空产业体系,包括智能制造、生命健康兩大千亿级临空制造业,航空服务、数字贸易、会展商务三大千亿级临空服务业。”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主任朱党其说,在此基础上,还将建设航空总部区、自贸物流港、会展新客厅、生物科技谷、智能制造园五个环绕机场紧密布局的特色产业园区。

未来三年,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将实施战略能级跃升、内畅外联攻坚、特色园区打造、开放门户塑造、创新要素集聚、港产城人融合六大行动,进一步激发产业创新发展的澎湃动能。

新“临空”建设步履铿锵

作为继城西科創大走廊之后杭州第二个“举全市之力”发展的区域,临空经济示范区自建设动员大会召开以来,从体制机制创新、顶层规划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重塑”。同时,又以拆迁先行、交通先行、招商先行、配套先行等“四个先行”开道,抢抓机遇、发力攻坚,快规划、快征迁、快招商、快建设、快统筹、快见效,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据了解,示范区近期加快开展了国土空间、交通、产业规划编制工作;推进、新建、谋划75个重大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300亿元;53个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200亿元。以规划为引领,实现区域生态、形态的全面迭代升级;组建注册资本100亿元的临空建投集团,设立资金规模100亿元的临空产业发展基金,加快杭绍甬高速建设,提速104国道(中环)杭州河庄至衙前段工程项目等前期工作,实现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全线开工。同时,示范区全力推进区内综合保税区申建,该项工作已纳入省政府与海关总署签署的《共同推进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合作备忘录》。

征迁是临空经济示范区当前面临的第一场大仗、硬仗。近日,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将全域全面拉开涉及“二街一镇一农场”的首轮征迁工作,为聚力发展五大千亿级临空产业、全力建设“两港两高地”抢抓空间新机遇。

按照建设“港产城深度融合”现代航空都市区的要求,示范区开发建设全面铺开。大会展中心一期作为示范区内首个重大引领性项目,大年初十就已全面复工复产,总投资25亿元的会展南翼配套酒店综合体、人才房公交综合体也已全面开工建设。截至目前,一季度已经完成建设投资约22亿元,超计划建设投资的10%。

此外,示范区行政服务中心将于3月底启用,实现“办事不出示范区”。30万平方米GMP厂房(药品生产洁净厂房)也即将启动建设,将精准服务生物医药产业链,并加快科创平台和转化孵化平台加速集聚。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也已在绍兴柯桥区挂牌成立。

正如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刘捷所说,杭州推动临空经济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切实吹响了城东智造大走廊大发展的嘹亮号角。一个未来可期的临空产业集群正在杭州城市“东翼”展翅起飞。

猜你喜欢
临空示范区杭州
杭州
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生态空间识别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袁奇峰 空铁上的广州都市圈,花都临空经济红利空间巨大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临空高速目标多传感器自主协同资源调度算法
探析临空经济对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提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