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分析

2023-05-25 08:57魏和平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设计策略历史教学

魏和平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从中学历史的角度来看,让学生在45分钟内发展分析历史问题和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历史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在学生心目中,历史是一门死记硬背和讲故事的课程。他们缺乏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理解,无法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更无法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为了充分体现历史课程的学习效果,必须加强历史课程的研究和应用。基于此,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进行相关探究。

關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历史;历史教学;设计策略

引言

在过去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采用让学生多背诵、多阅读、多做题的方法。在教学方法中,他们主要勾勒出关键内容。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背诵的压力,还容易导致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抵触情绪,降低学习兴趣。新课程改革后,历史教学方法的弊端日益突出,必须加快教学创新,以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同时,通过历史教学的创新,可以丰富和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让他们体验历史的魅力,从而提高自信心,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通过合理的教学计划设计,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知识内容枯燥乏味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但学习内容与学生息息相关。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往往只能结合教材中枯燥的文本内容来想象情况,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也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此外,学生对历史知识内容的学习往往集中在时间、过程、结果等内容的“死记硬背”上。内容单一乏味,久而久之会引起学生疲劳、厌学等情绪。同时,这种学习模式也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缺乏探究、分析和思考,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培养。

1.2 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也在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路径,为教育注入新的血液。然而,一些教师经常通过口头陈述向学生灌输必修知识。既不与学生互动,也不关注他们的掌握情况,就像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一样。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成为学习机器,而且最终影响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2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

2.1 注重掌握新课程标准要求

通过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教材内容,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和需要。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公开相关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系,以便后续教学工作有序进行。以在教学“汉朝到元朝的政治制度演变”这一内容为例,学生对教材中涉及的“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概念比较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将有关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进行结合,之后进行诠释,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此外,老师还可以将原本复杂或抽象的概念单独裁剪出来,制作一张表格,供学生在讲台前填空并进行解释。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从而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2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专心学习,以达到更好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兴趣,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要创造一个合乎逻辑的场景,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第一,必须符合历史事实;第二是要有一定的想象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加强他们的主体性,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加愉快和愉快。情景创造是为了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真实地体验和领会所讲的内容,环境越是具有吸引力,就越是有兴趣,学习效果就越是好。

2.3 完善历史知识体系

高中生不仅要了解和熟悉中华民族的历史,还要学习外国的历史知识。如果教师的教学过程缺乏主线和体系,学生容易出现知识理解差、记忆混乱等问题,导致无法全面准备高考,历史核心要素的培养也无从谈起。培养高中生的核心历史素养,离不开建立健全的知识体系。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该设计教学课件,整合教学资源,分配上课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因此,历史教师在讲解知识之前,首先要建立教学内容的框架,然后填写具体的知识,在课堂上引导和启发学生,让学生总结知识,引导学生厘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此外,历史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多对一些历史问题进行相互探讨和分析,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让学生真正走进古今中外的历史当中,提高自身的人文历史素养。

2.4 结合生活实践

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涉及许多与生活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结合这一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同时,教师应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此外,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案例,向学生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建立个性化思维模式,从而逐步形成独特的判断能力。比如,在教学“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经济”内容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搜索关于古代农业图片和现代农业图片的相关资料,由此有助于学生更为全面地理解农业发展进程,切实提高其理解能力。又如,学习“‘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中,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结合目前孔子学院成立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儒家思想在生活中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向学生讲解各种社会思潮并存的百家争鸣,直观直观地展示课本知识,使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知识的真实性。

结束语

总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新组织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重点,创新具体的课堂教学方法,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教学实施计划。面对新课标带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化,高中历史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准确把握高考要求,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最后教师还要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 王爱民.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7(12):54.

[2] 郑昌军.探究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2019(37):167.

猜你喜欢
新课程背景设计策略历史教学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课程管理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