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棉花品种种子萌发期耐旱性综合评价

2023-05-27 11:23高利英邓永胜王晓歌孔凡金申贵芳王宗文段冰王景会徐东东韩宗福
山东农业科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干旱胁迫种子萌发棉花

高利英 邓永胜 王晓歌 孔凡金 申贵芳 王宗文 段冰 王景会 徐东东 韩宗福

关键词:棉花;种子萌发;干旱胁迫;相对指标;耐旱性评价;模糊隶属函数

干旱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作物产量的主要逆境因素之一。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波动,旱情发生频率加剧,导致作物减产,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棉花属于较耐旱作物,植棉区多是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春季播种时土壤干旱现象异常突出。种子萌发期作为棉花生命周期初始及幼苗成长的关键阶段,对干旱胁迫极其敏感,是鉴定棉花耐旱能力的重要时期。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棉花生产方式逐步转变为轻简化种植,一播苗全、苗壮是实现轻简化种植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棉花高产稳产的基础,因此提高棉种萌发期抗旱能力对棉花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种子萌发起始于吸胀吸水,以胚的生长为基础,此阶段对水分胁迫尤其敏感,缺水会对胚的发育造成损伤,影响种子正常萌发,导致出苗不全出苗晚,甚至不能萌发,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因此,除发展节水灌溉、节水栽培等措施外,筛选及培育萌发期耐旱品种也是棉花生产节本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已在大豆、玉米、冬小麦、豌豆等作物开展广泛的萌发期抗旱鉴定工作并筛选到一批耐旱材料。关于棉花种子萌发期抗旱研究,前人也做了许多工作:王俊娟等研究表明,15%PEG-6000溶液胁迫下41份陆地棉种质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的变异系数大大增加;孙瑶等利用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进行棉花芽期的抗旱性筛选鉴定,表明大部分受试材料发芽率、下胚轴长度、种子吸水速率低于对照,且相对值两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李亚猛使用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对69份陆地棉野生种系材料进行萌发期耐旱性鉴定,表明随着其浓度升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与对照相比逐渐降低。目前报道的种子萌发期耐旱性鉴定大多采用滤纸萌发法,该方法轻便、快捷、易操作,但需要经过消毒、冲洗等环节以防种子霉变,且该方法忽略了种子萌发时复杂的田间环境,难以真实反映品种萌发期在大田环境下的耐旱能力。而砂培萌发法无需消毒,浸泡后直接播种,能模拟大田播种环境,更真实反映品种在田间的耐旱萌发能力。

本试验选择45个黄淮棉区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棉花品种为材料,采用砂培萌发法对其进行种子萌发期耐旱性鉴定试验,通过测定不同萌发指标并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耐旱能力,旨在为抗旱种质资源筛选与抗旱棉花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與方法

1.1试验材料

参试45个棉花品种(表1),为黄淮棉区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品种,均在过去或当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或者有重要影响。这些品种时空跨度较广,既有建国初期从国外引进的品种,也有从中系统选育或通过有性杂交而育成的品种,更有当前国产转基因抗虫棉主栽品种。试验材料于2020年在海南三亚南滨农场自交繁殖,统一管理、采收,并选收棉株中部自交铃作为本次试验用种,保证试验材料的相对一致性。

1.2试验设计

1.2.1PEG-6000溶液适宜浓度的确定

为选择适宜的PEG-6000溶液浓度模拟干旱,试验以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3个萌发指标为依据,设置10%、15%、20%、25%共4个浓度梯度对6个棉花品种进行初步筛选,以等量清水处理为对照。挑选颗粒饱满、无损伤、大小基本一致的种子为试验对象。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即一个发芽盒)50粒种子。采用砂培萌发法:在每个发芽盒内装相同质量的湿砂,将种子整齐摆放在砂床上,加盖相同质量湿砂,将发芽盒置于光照培养箱(光照16h,温度25℃;黑夜8h,温度18℃)中培养。以幼芽钻出砂面、长度大于种子长度且无病害为正常萌发标准,于第4天开始逐日统计萌发情况直至第12天。第12天洗苗后测量幼苗长度,120℃杀青20min后80℃烘干至恒重,称量全苗干物质重。

1.2.2萌发期耐旱鉴定采用适宜浓度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环境,对45个棉花品种进行萌发期耐旱鉴定。试验方法与1.2.1相同。

1.3测定指标及方法

1.3.1种子萌发与植株生长

测定发芽势(GE)、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幼苗长度(SL)、单株干重(DW)共5个指标。具体计算公式[20]如下:

指标相对值的计算参考文献[21]的方法,以处理值与对照值比率的百分数表示。

1.3.2种子耐旱萌发能力综合评价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将每个品种各萌发指标的隶属函数值累加后取平均作为耐旱评价值。公式如下:

1.4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整理数据,用SPSS22.0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PEG-6000适宜浓度筛选

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对6个棉花品种萌发期的胁迫结果(表2)显示,PEG-6000浓度在20%及以下时种子可萌发出苗,浓度为25%时无种子萌发。说明棉花种子可以耐受0~20%的PEG-6000溶液并萌发,超过该浓度种子萌发受到严重抑制,不能萌发。

PEG-6000溶液浓度为20%时,6个品种的发芽势均为零.发芽率最高仅为24.67%,发芽指数最高仅为1.96,整体上发芽率低、发芽缓慢,与CK相比,种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失去生产应用价值。PEG-6000溶液浓度为15%时,6个品种萌发指标与CK相比均下降,其中发芽势差异达显著水平,发芽率除鲁棉2632、鲁棉691外也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EG-6000溶液浓度为10%时,各品种3个萌发指标大多高于CK,说明该浓度溶液可促进棉花种子萌发。综合上述分析并结合田又升等的研究结果,选用15%PEG-6000溶液对45个棉花品种进行萌发期耐旱性评价。

2.2干旱胁迫对45个棉花品种萌发的影响

采用15%PEG-6000浓度溶液对45个棉花品种进行模拟干旱胁迫,由结果(表3)可见,干旱胁迫下,多数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单株干重、幼苗长度受到抑制,且抑制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无胁迫(CK)条件下,发芽势最高的为鲁棉238,达97.33%,其次为鲁棉9号,为94.00%;中棉所12号发芽率与发芽指数均为第1位,分別为98.67%、12.18;单株干重与幼苗长度居首位者分别为冀668(0.120g)、鲁棉258(11.33cm)。

干旱胁迫下,冀无252、鲁棉6号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分别列居第1位与第2位,其值分别为91.33%、97.33%、11.98与86.67%、93.33070、11.43,表现出较强抗旱优势;而鲁棉238发芽势下降至第9位(65.00%),鲁棉9号发芽势降至20位(53.33%),降幅显著;中棉所12号发芽率与发芽指数分别降至第10位(88.00%)和13位(9.93),萌发表现受影响较大,抗旱优势不显著;单株干重跃居首位的是鲁棉3号(0.076g),冀668仅排名第7位(0.058g);幼苗长度方面,鲁棉261为5.08cm,居第1位,而鲁棉258(4.34cm)排名第5位,耐旱萌发表现尚可。表明干旱胁迫下各萌发性状受到的抑制程度不同,各品种间耐旱萌发能力存在差异。

2.3干旱胁迫下各品种相对萌发指标的差异

与CK相比,干旱胁迫下多数品种的相对萌发指标呈下降趋势,但降幅存在较大差异,仅个别品种的某一个或几个指标表现为上升(表4)。冀无252、鲁棉6号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均高于CK,居前2位,说明这两个品种在干旱逆境下拥有相对出苗快、齐、全的优势。鲁棉2632相对发芽率高于CK,为100.71%,居第3位,而且其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也属于高值组,分别为93.18%、99.04%,居第4位与第3位,说明该品种在干旱胁迫下具有较强抗逆能力。相对单株干重方面,鲁棉3号居首位,为104.11%,鲁棉301次之,为89.66%.说明这两个品种在干物质积累方面能较好地应对干旱胁迫,从而表现出较强抗旱能力。相对幼苗长度方面,15%PEG-6000溶液极大抑制幼苗伸长,最大相对幼苗长度仅为60.63%(鲁棉1号),最小为29.67%(鲁棉12号)。

2.4干旱胁迫下棉花萌发鉴定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耐旱评价值与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程度为相对发芽指数>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耐旱评价值与相对单株干重、相对幼苗长度虽然也呈正相关,但不显著。

2.5各棉花品种耐旱性分级与综合评价

依据耐旱评价值将45个棉花品种的耐旱萌发能力划分为4个等级(表6)。由表7可知,通过耐旱性综合评价,筛选出高抗旱品种1个,抗旱品种7个,耐旱品种30个,不耐旱品种7个。其中冀无252属高抗旱,耐旱评价值最高(D=0.72),说明该品种耐旱萌发能力强,在干旱逆境中具备更强的萌发潜力:7个抗旱品种包括鲁棉6号(D=0.65)、鲁棉5号(D=0.61)、鲁棉30I(D=0.61)、鲁棉238(D=0.59)、鲁棉2632(D=0.58)、鲁棉266(D=0.57)、鲁棉241(D=0.55),此类品种在干旱胁迫下萌发表现较好,具备较强的抗旱优势;滨棉1号、鲁棉691、中棉所12号等30个品种耐旱,在干旱逆境下萌发潜力尚可,但性状表现力一般;早期育成品种如徐州1818、鲁抗1号、冀棉1号等7个品种耐旱评价值低、不耐旱,干旱胁迫下萌发能力差,性状表现欠佳。

3讨论与结论

优良种质资源是棉花育种和资源创新的基础,棉花育种的每一次变革与品种更新均是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的结果。棉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对品种改良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选取黄淮棉区20世纪50年代至今不同时期的45个棉花品种为材料进行萌发期耐旱性评价,结果显示:品种来源上,表现高抗旱、抗旱的8个品种中山东省占多数,但高抗旱品种源于河北省:育成时间上,近几年育成的品种(如鲁棉301、鲁棉238等)占50%以上,但早期育成的冀无252、鲁棉6号、鲁棉5号耐旱评价值较高,居前3位。可见,在春季降水较少地区(如山东、河北)选育的品种适应干旱萌发的能力较强。

种子萌发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状,不仅受基因调控,也受种子成熟度、温度、光照、生理等多项因子的影响,采用单一指标无法对其抗旱性进行全面评价。目前,很多学者利用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等多个相对指标评价作物萌发期的耐旱能力.更能准确体现材料在干旱胁迫下的萌发速度与整齐度。本研究采用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单株干重、相对幼苗长度5个指标,能全面体现出种子萌发期相关性状的情况,结果表明:在15%PEG-6000溶液胁迫下,参试45个棉花品种中的大多数该5个萌发指标均呈下降趋势,降幅差异明显:不同品种种子萌发期的耐旱能力存在差异,其中冀无252、鲁棉6号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均大于100%,耐旱能力强,可作为耐旱萌发育种的种质材料。相关分析表明,品种耐旱评价值与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这与前人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因此认为,种子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可以作为鉴定棉花种子萌发期耐旱性的重要指标。经综合评价将45个棉花品种分为高抗旱、抗旱、耐旱、不耐旱4个等级,其中高抗旱品种仅有1个(D≥0.70),反映出当前棉花生产缺少萌发期高抗旱棉花品种,今后可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萌发期高抗旱种质的筛选。

猜你喜欢
干旱胁迫种子萌发棉花
棉花是花吗?
棉花
一氧化氮参与水杨酸对玉米幼苗根系抗旱性的调控
干旱胁迫对扁豆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盐碱胁迫对知母种子萌发的影响
镉、铜离子胁迫对柠条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不同水分条件下硫肥对玉米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重金属铬对植物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进展
干旱胁迫对金花茶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心中的“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