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技术在市政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

2023-05-27 08:29谢晴虹
花卉 2023年10期
关键词:市政园林绿化河道

谢晴虹

(合肥九狮园林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合肥 230001)

0 引言

生态修复主要指对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展开全面化建设和修复工作,最大限度上恢复环境本来样貌,降低人为等其他因素的干扰,属于生态系统重建的一个流程。对于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来说,运用生态修复技术,能够丰富水生系统,为植物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创造更高的生态效益。

1 生态修复技术概述

可持续发展是各个领域终极目标,而若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现如今,我国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现代化科学技术层出不穷,从根本上改善人们生活质量,但由于人们无法认识到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存在滥用自然资源现象,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近年来,国家加大对环境的整治力度,逐渐重视生态修复技术的使用。生态修复指降低人为对生态系统的干扰,通过各种手段修复自然,降低负荷压力,还可以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借助完善的修复方案,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逐步恢复正常状态。通多分析多个事例总结得出,科学运用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改变社会发展方向,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动植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1]。

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态修复技术的运用效果,相关技术人员应遵守注意事项,具体而言:①整个修复阶段,需要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建造一个优良的生态系统。②修复生态环境过程中,应避免对原有物种造成威胁,维护物种的多样性。③科学规划现有生态系统资源,做到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创造更大的效益。

2 生态修复技术解决城市问题

城市若想实现高效化高质量发展,应注重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促使城市内部水资源和空气质量良好,具有充足的地下水资源,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整治光污染和噪声污染,城市发展不会受到热岛效应的影响,本土植物种类多样。同时,城市若想构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需要保证信息传递、能量流动、物质代谢等环节环环相扣,密不可分,但在人为因素的干涉下,极易导致某个环节发生改变,致使生态系统问题不断出现。譬如,水污染(图1)、废弃物污染、资源缺少等,不利于人类社会稳定发展[2]。

图1 城市水污染

生态修复技术属于一种位于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技术之间的技术,主要为了创造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制定完善的技术运用方案,可以明显改善城市环境,有助于城市居民形成环境保护意识,降低资源的消耗量,使其能够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为各行各业带来较高的效益。另外,开展城市环境改善和建设工作时,应发挥生态修复技术的优势,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体而言:分析项目基本情况明确现存问题,科学划分生态功能,做好空间布局工作,提高生态修复技术的运用效果。不仅如此,还应制定技术运用原则,规范应用方法。

3 园林存在的生态问题

现如今,由于受到多个领域的影响,环境日渐恶化,园林存在多元化的生态问题,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还制约城市发展脚步。并且若无法采取合理的解决方法,将无法保证园林稳定发展,因此需要根据园林现存生态问题,重视生态修复技术的使用,实现针对性治理和修复。主要生态问题包括。

(1)水土流失(图2),主要指地面植物覆盖率逐年降低,土地无法完全吸水雨水,并且由于雨水对土地不断冲刷,促使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水资源流失量较大。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为西南等山区。当前各个地区园林也出现水土流失现象,但在园林绿化建设阶段,负责人主要考虑美观性和经济性,忽略对园林的保护[3]。

图2 水土流失

(2)水污染、水资源匮乏。水作为生命资源,若引入不健康水源或者水资源供给不足,将威胁人们身体健康,植物也是一样,水资源直接影响植物生长状态。近年来,个别地区水资源匮乏严重,部分地区降水量过大,水源分布不均匀,并且伴随着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在水土流失现象的影响下,土地存储能力降低,促使我国水资源匮乏。

4 市政园林绿化工程中生态修复技术具体运用

4.1 植物修复大气污染

城市污染日渐严重,影响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效果,其中大气污染最为严重,需要技术人员采用植物修复技术,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达到工程建设目标。实际作业过程中,应参考城市自然气候和环境,根据大气污染程度,并结合不同类型植物的修复能力,针对性选择绿化植物,以此短期降低污染物含量。通过检查植物叶片大气污染物含量,能够发现短期污染情况,更加直观了解植物的修复能力。另外,结合研究显示,空气内颗粒状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此类污染主要来源工业锅炉或个人烧煤,而园林植物可以吸收粉尘和灰尘,主要由于植物树叶茂盛,具有降低风速的功能,并且树叶表面较为粗糙,存在大量绒毛,分泌大量汁液和油脂,能够吸收空气中的灰尘。由此可见,发挥植物降解、吸附等功能,大面积清除气态污染物,并且整个流程不会对空气、环境造成二次污染[4]。

4.2 水生植物氧化塘

氧化塘(图3)也可以被称之为生物塘,可以是人工修建或是天然形成。当将被污染的水体流入氧化塘,经过一段时间的停留,微生物和动植物持续进行代谢活动,污染物被充分降解,取得良好的净化效果。氧化塘内生长的植物,具有较高的净化作用,绿化效果良好,并且污染物净化效率大幅度提高,其中水葱、水葫芦、芦苇等植物生态修复功能较为明显。相对于其他修复方法,氧化塘资金消耗较低,日常维护管理简单,可运用各个地区园林绿化工程,应用前景良好。

图3 氧化塘

4.3 微生物修复技术

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若想有效降解环境污染物,促进各个环节有序推进,应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减少工程资金的投入,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正常情况下,主要利用细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譬如当土壤被多环芳类物质污染,可发挥细菌或真菌的降解功能。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真菌多选用黄孢原毛平革菌,细菌为单胞菌,而藻类细菌不仅能够降解环芳类植物,还具有光能自养的优势。

4.4 硬质堤岸修复技术

基于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城市为了加快发展而忽略河道治理工作,导致河道被各个行业严重污染,影响城市整体的美观性,并且由于河道内植物呈现单一化特点,缺少良好的修复措施,致使堤岸被严重损坏,存在水道堵塞、水土流失等现象。进行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时,将河道修复作为重点,注重硬质堤岸修复技术(图4)的使用,以此改善河道环境。具体而言,科学选择河道植物的类型,丰富河道植物种类,从根本上解决河道污染问题。为了实现河道可持续化发展,根据河道实际环境针对性选择水系植物,做到植物合理搭配,并优先选择本土生命力顽强的水系植物,避免为了提高河道的美观性,而一味地引进外来物种,出现适得其反的现象。

图4 硬质堤岸修复

同时,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遵守高低错落、主次分明的原则,普通植物与乔灌草科学搭配,呈现观赏性较强的园林,形成视觉错落感。并且要利用自然曲线打造河道外观,结合堤岸、河道具体深度等,选择最适合生长的植物,提高植物的成活率,避免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另外,若存在环境生态、富营养化等问题,可以利用生态修复技术。譬如,利用具有较强耐污性的活性微生物制剂,根据水生植物的生长特点和基本性能,将多种修复技术有机融合,转移并净化水体污染物,运用生态膜技术,生物导伏技术等等,并在人工操作辅助下,实现水生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构建一个稳定的水下生态系统,提高市政园林绿化的稳定性。

4.5 复合生态修复技术

开展市政园林绿化工程不仅仅是为了加快城市发展,打造良好的城市环境,还是改善城市整体环境,利用大量时间和资源,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修复城市生态环境。基于此,掌握复合生态修复技术的运用要点,了解修复流程的重点,将多种修复技术良好融合,避免一味地运用单一化修复技术,消耗大量的时间,环境修复效果一般。譬如,使用微生物修复技术时,虽然符合环境保护相关要求,但由于生态环境被污染,导致环境比较复杂,使得在运用阶段结构出现变化。而若单一化运用化学修复技术,资金投入较高,并且修复进度难度灵活控制,常常出现二次污染情况。运用植物修复技术,则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短时间无法取得明显效果。针对这一情况,应根据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基本情况,采用最佳的修复技术,提高园林绿化效果。

4.6 植物修复污染土壤

对于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来说,土壤治理属于重点工作,直接决定植物能否正常成长。由于城市环境比较复杂,城市土壤污染包含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其中重金属污染属于重点,是当前主要研究内容,可采用植物修复技术。与有机物不同的是,微生物难以降解金属,对此应借助生物吸收方法,从根本上去除土壤内金属,丰富土壤营养物含量。植物修复前后对比如图5 所示。由于植物内部存在大量的生物,能够快速修复金属污染点,高质量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并且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后期处理任务量降低。植物修复包含植物吸收、植物挥发、植物固定等技术,不仅能够清理重金属污染,还能去除有机污染物。市政园林绿化作业过程中,运用植物修复技术清除有机污染物时,涉及植物降解、植物提取、植物转化流程,具体修复对象包含杀虫剂、多环芳烃、表面活化剂等[5]。

图5 植物修复前后对比

5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环境治理和修复已经成为重点工作,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修复技术和治理方案,大幅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基于此,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明确城市现存生态问题,灵活运用生态环境修复技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满足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并要做好后期维护管理工作,制定可行性较高的养护方案,发挥生态价值和效益。

猜你喜欢
市政园林绿化河道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简述
BIM技术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挪威Bodø市政大厅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河道里的垃圾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