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油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23-05-27 08:28毛春荣
花卉 2023年10期
关键词:油茶树炭疽病油茶

毛春荣

(富川瑶族自治县古城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广西贺州 542700)

0 引言

油茶作为我国的一种特色农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对环境的恢复和改善也有积极的作用。油茶种子含油30%以上,可供食用及润发、调药,也可作为制蜡烛和肥皂以及机油的代用品;茶籽粕中含有茶皂素、茶籽多糖、茶籽蛋白等,是化工、轻工、食品、饲料工业产品等的原料;茶籽壳还可制成糠醛、活性炭等;茶子树木质细、密、重,硬度足够,是做陀螺、弹弓的最好材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油茶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油茶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不够成熟,导致产量不高、品质不稳定,影响了油茶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1 发展油茶种植优势与经济效益

我国油茶籽产区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和广西三省,在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与鼓励下,油茶种植面积处于逐年增长的趋势,为当地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1.1 高产稳定,收益期长

一方面,油茶有着适应性强的优势与特点,能耐-15℃左右的低温,同时也能耐高温、耐干旱,只要一般能生长野草的地也都可以进行栽种。油茶种植地多选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采伐迹地、低改林地、低产果园上栽种,既不占用耕地面积,又可以实现绿化、保护环境,可谓一举多得[1]。另一方面,油茶有着高产稳定,收益期长的特点。油茶树在幼林前期的第1~3 年无经济效益,从第4 年开始挂果,经过加强栽培管理,每年产量成倍递增、果实质量高,盛果期长达50~70 年,自然增长了当地农户的收入与地区经济效益。

1.2 市场前景好,经济收益大

2017—2021 年我国油茶籽产量统计分析如表1 所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与鼓励下,从近5 年来我国油茶投入产成数据上来看,油茶种植面积处于逐年增长的态势:2019 年中国油茶种植面积达6925 万亩,2019 年我国油茶籽产量267.93t,相比2018 年增长1.88%;茶油产量从2008 年的26.3 万t 增长到了2019 年的75.5万t;2020 年我国油茶种植面积约7175 万亩,同比增长5.51%,油茶籽产量达314.16t,同比增长17.25%;2022年7 月21 日,广西林业局通报了2021 年全区油茶产量测定结果,测定367 片油茶林633 个样地的鲜果平均亩产量409.02kg,平均含油率6.95%,折算平均亩产茶油29.79kg,亩产量较2020 年增长46.75%;从产值收益上带动经济发展的层面来看:2018 年全国油茶产业总产值达到1,024 亿元,是2009 年产值的12.6 倍。2019 年全国油茶产业总产值达到1160 亿元。2019 年全国参与油茶产业发展的企业达2523 家、油茶专业合作社5400 个、种植大户1.88 万个,带动173 万贫困人口通过油茶产业增收[2]。

表1 2017—2021 年我国油茶籽产量统计分析

2 油茶种植技术要点

2.1 地理环境及土壤环境选择

油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8℃,年降雨量在1000~2000mm,土壤pH 在4.5~6.0。因此,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是油茶种植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适宜种植油茶的区域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地势平坦或略带倾斜,海拔在300~1000m,气候温和湿润,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由于油茶根系发达,需要深厚肥沃的土壤,因此,在种植前应该进行整地、挖穴、施肥,根据坡度情况,采取全垦、带垦或穴垦三种整地方式。坡度小于15°时全垦,坡度在15°~25°时带垦,坡度大于25°穴垦(挖穴大小为60cm×60cm×50cm)。施肥应该根据土壤的特点和油茶的需求量进行,一般建议使用有机肥和复合肥进行施用,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2.2 选择优良品种

为了有效保证油茶种植种苗的存活率,保证种植收益稳定提高,选择良种壮苗是保证油茶种植发育和油茶产业发展的基础。选择2 年生良种壮苗,苗高50cm 以上,地径0.5cm 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容器苗造林。我国虽有15 个省区适宜栽种油茶树,但因我国地势分布较广、各区气温纬度差异大等因素,导致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温度纬度等因素的影响下油茶良种在选择上具有差异性[3]。坚持“适地适树适品种”和“良种良法”的原则可以有效的确保油茶种植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高产、稳产、丰产。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适宜种植的油茶良种为岑软2 号、岑软3 号、岑软11 号、岑软22 号、岑软24 号、岑软3-62、岑软ZJ11、岑软ZJ14、岑软ZJ24。

2.3 科学种植方法

在油茶造林的过程中需要经过苗木培育和整地造林两个阶段,苗木培育阶段油茶的种植方法主要包括移栽和直播两种:移栽是将苗木移植到已经准备好的土地上,于春季或冬季选择阴天或雨后栽植,移栽完成后,及时浇足定根水,覆盖树盘保湿,提高存活率,加强水肥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2~3 年便开花结果;直播是将种子直接撒在土地上进行播种。移栽一般比直播更容易获得高产量和良好品质的油茶,与直播的油茶相比较。能提早5~7 年结果。整地造林阶段为了保证稳定高产,初植密度应该按照地类条件、品种特性、经营目的,选择2.5m×2.5m、2.5m×3m 或3m×3m 株行距,保证油茶进入结果盛产期的覆盖密度稳定保持在0.6~0.8m,做到因地制宜[4]。

3 油茶种植病虫害种类及防治策略

3.1 主要病虫害种类及治疗方法

3.1.1 软腐病

油茶软腐病也叫落叶病,4 月下旬开始发生,5 月下旬—6 月下旬出现第一次高峰,8 月下旬—9 中旬出现第二次高峰。油茶软腐病是由油茶黑黏座孢霉引起的一种植物常见病害,受害植株初期在会在叶尖、叶缘或叶片部出现圆形或半圆形水渍状斑点;中期斑点迅速扩大为土黄色大斑,叶肉逐渐腐烂变软,直至仅剩表皮,病叶可在2~3d 内纷纷脱落;到了害病后期,病斑上会长出一个个土黄色圆形纽扣状小颗粒。得了软腐病的油茶树果实在初期果面上也会出现水渍状斑点,随后发展成土黄色或褐色圆斑,最后病部组织腐烂变软且有汁水,造成不规则开裂,同叶片一样果实上也会出现土黄色小颗粒。在初期阶段,一旦种植者未及时发现植株异常并且进行治疗处理,就会使该病在短时间、区域范围内大面积爆发病害,不仅使油茶树叶大量脱落,严重时还会出现油茶树大批量枯萎和死亡现象。油茶黑黏座孢霉在南方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长时间处于活跃状态,能够侵染寄主,并且病菌能够附着在树上和落下的病叶、果内进行越冬,耐寒性强。受到感染后一般嫩叶为十几小时到3d,短时间就会发生落叶现象,老叶一般为3~7d,且有时不落叶,成为树上的越冬病叶,以此进行侵染循环,导致油茶树经常反复遭遇软腐侵害,当地生产效果与质量大打折扣,影响经济收益。对油茶软腐病的科学防治主要有以下3 点方法:①通过抚育施肥的方式,及时对林地进行除草、去灌、松土,保持林地通风与整洁,根源上降低病菌的感染率。②及时对多余以及不健康的枝叶进行科学修剪,控制病源。③使用化学药剂的方式,发病初期喷0.8%波尔多液,或600~800倍,控制病源。

3.1.2 炭疽病

油茶炭疽病主要是由胶孢炭疽菌引起的、发生在油茶生长过程中的另一种主要病害。作为油茶上最严重的一种病害,南方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是油茶炭疽病天然的病原发展培养皿,该病可为害果、叶、枝梢和花蕾等部位,会引起严重的落果、落蕾,落果率通常在20%左右,有时高达40%以上;还会导致落叶、枝梢枯死、枝干溃疡,甚至整株衰亡。一般在5 月下旬—9月份果实开始发病,7—9 月底发病严重。晚期病果虽然可以采收,但种子含油量不高,约为健康油茶种子的1/2,有的甚至更低。油茶炭疽病初次侵染源广,受害部位多,发生时间长,为害面积大。并且同软腐病一样,炭疽病的病菌会入侵残留在树上的病果病枝,病叶上越冬,在第二年春季温度与湿度达到其生长适宜的标准时,会再次复发。并且病毒的分生孢子可以借助风雨及昆虫进行传播,从油茶植株的伤口和自然孔口进行侵入,潜伏期在5~17d 甚至长达数月。对于炭疽病的防治,有以下3 点措施:①在冬季油茶树休眠期对枝叶进行修剪,一方面保证林内良好的透气性与通风性,一方面对被感染的病害枝干进行清除。②及时清除感染了炭疽病的油茶枝叶和果实,防止病害扩散;防治虫媒传播,例如虫子传播炭疽病的情况。③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例如使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叶斑清等药剂进行喷雾处理。

3.1.3 油茶尺蠖

油茶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除了会遭受病害之外,生物侵害也是导致油茶树产量受损的原因之一,常见的害虫有油茶尺蠖。该种害虫分布在中国湖南、湖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贵州、四川和台湾等地,幼虫取食油茶树叶,常使油茶树早期落果,对油茶的生长以及果农经济效益造成重大损失。为了防止油茶尺蠖对油茶树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3 点:①在油茶尺蠖处于3 龄前的幼虫阶段时使用化学药剂、苏云金杆菌等方式进行防治查杀。②因其幼虫和成虫行动不活跃,虫卵集中成块,因此在油茶树还未完全生长的时候可采用人工防治的方法,如挖蛹、捕蛾控卵、捕捉幼虫。③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例如,使用敌百虫粉剂、25%亚胺磷或40%治螟灵1000 倍液、乐斯本1000倍液进行防治等,综合治疗效果可以达到90%~100%,但需要注意使用药剂的浓度和频率,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1.4 象鼻虫

夏季是油茶树虫害高发期,象鼻虫作为5 月最常见的病虫害之一,若不及时进行查杀防治,对油茶整年量产都会造成不良影响。象鼻虫的成虫和幼虫均会对茶籽造成伤害,但幼虫蛀害相对影响更为严重,防治不得当会造成油茶树落果,并引起油茶炭疽病,导致油茶籽仁受到损害进一步使油茶严重减产。象鼻虫一般2年1 代(少数地区1 年1 代),成虫喜荫,且有假死性,查杀之后需要人工进行捕捉处理,避免留下隐患导致虫害反复。对于象鼻虫主要有以下防治方法:①油茶品种选择上选择抗虫较强的早熟品种和迟熟类型的紫红球、紫红桃等为籽种,并进一步研究培育新的抗虫品种。②采用物理防治的方式,分季节进行相应的枝叶修剪、病枝、病果、病蕾清理等,以降低虫口密度、清除虫卵、减少隐患;在成虫发生盛期,用盆或瓶盛置糖醋液,诱杀成虫;收获期时将摘收的茶果堆放在水泥晒场上,幼虫出果后因不能钻入土壤、缺乏合适的生长条件而自然死亡。③在6 月份利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用白僵菌防治成虫。④利用其假死性的特点,先在树下放塑料布,采取摇晃、震动茶树的方式对成虫进行集中捕杀。

3.2 防治方案建议

油茶是一种经济作物,也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重要特色农产品。在油茶的栽培过程中,病虫害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为了防治油茶病虫害,可以采取传统的防治方法:①可以采用新型生物技术选用抗病虫的油茶品种。②做好油茶的管理和维护,从物理防治的角度对病虫害进行规避。③可以生物防治的方法利用鸟类、青蛙等虫害天敌生物进行克制,部分化学手段相比,此方法利用了生物链克制功能,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与其他健康的威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研人员正在研发出一些新型的油茶病虫害防治技术,以下列举几种新型防治技术。

3.2.1 基于RNA 干扰技术的油茶病虫害防治

RNA 干扰技术是一种现代生物技术,可以通过将特定的基因序列进行改变来抑制病毒、细菌、真菌、昆虫等的基因表达。研究人员可以开展利用RNA 干扰技术来防治油茶病虫害的研究,例如,利用RNA 干扰技术来抑制炭疽病菌、黄条蚜等病虫的基因表达,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5]。

3.2.2 基于遗传工程技术的油茶病虫害防治

遗传工程技术是一种将外源基因导入目标生物体内,从而改变其基因型和表型的技术。研究人员正在开展利用遗传工程技术来防治油茶病虫害的研究,例如将一些具有抗病虫能力的基因导入油茶中,从而提高油茶的抗病虫能力。

4 结语

作为我国种植条件简单、产量稳定、经济效益大的农作物之一,油茶的种植发展一直是我国近年以来种植业的发展重点之一。为了保持产量的快速增长以及生产质量的稳定提高,解决当前油茶种植技术发展问题以及优化病虫害防治措施,需要转变治理观念,借助高科技的手段研究更加高产优产的种植技术,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生产天然绿色无公害的油茶果实,实现农户低投高产、国家经济高效益、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油茶树炭疽病油茶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浅谈油茶树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油茶树不结果?有一点原因要注意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茶耳
大力推广油茶树种植 发展健康优质食油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