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假山叠石与水景驳岸施工工艺

2023-05-27 08:28管玉明
花卉 2023年10期
关键词:驳岸假山水景

管玉明

(安徽省铜陵市园林管理局,安徽 铜陵 244000)

0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高质量生活环境的追求不断加强,在此情况之下园林景观营造得到了更多重视,为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活空间,假山叠石和水景驳岸工程数量逐渐增多,而园林假山叠石水景驳岸施工涉及内容相对复杂,会受到实际环境情况、设计方案、施工技术以及现场工作人员的多方影响,为保障整体施工质量以及园林景观的协调性,需要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施工能力和技术水平,因此,加强对于园林假山叠石水景驳岸施工的分析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 工程概况

本文以某市城投公司房地产项目景观工程为例,该项目为高档住宅小区,主要为高层洋房、联排别墅以及独栋别墅,整体占地面积为0.35km2,建筑面积为0.54km2,绿化率高达40%。小区内部除园林景观外,还包括各类配套设施,如内部道路、篮球场、灌溉系统、内部照明等。结合小区主题、内部实际情况以及平面构造,为营造良好的观赏效果以及居住生活环境,最终确定在小区内部采取水景驳岸、假山叠石的方式构建园林景观,营造动静结合的效果,增加小区自然环境氛围。

2 施工准备

为保障施工顺利推进,前期应做好基础施工准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深入分析施工图纸。为保障假山水景施工顺利开展,确保实际施工效果与设计方案之间保持较高的一致性,需要提前参与图纸的审核工作当中,并加强对于图纸的分析。一方面,要求施工管理人员从技术水平、技术应用可行性等角度,参与图纸审核当中,以此保障图纸设计内容能够在实际施工当中得到有效落实,避免由于图纸审核不到位,导致后期施工停滞、图纸变更等不良情况出现;另一方面,应在施工前加强对于图纸的分析和了解,明确施工技术及其要点内容,并制定可行性施工方案,以此指导后期施工。

(2)提前进行现场勘查。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明确地基承载力、土质情况等,确保其符合叠石施工要求,能够有效保障假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还应对现场植被分布情况、驳岸情况以及地形地势等进行全面了解,以此确保相应施工技术措施的有效性以及适宜性。此外,应根据施工图纸,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放线,标注好施工坐标,以此保障施工位置的准确性[1]。

3 假山叠石施工工艺

3.1 基础施工

保障基础稳定、确保假山安全是叠石施工的基础要求,因此,进行假山叠石前,需要先进行基础施工。

(1)假山基础处理。首先,对假山底部基础进行平整处理,并保持基础干净无杂物。其次,完成基础挖掘施工后,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机械或者人工方式,对基础进行夯实处理,确保假山基础稳固,避免出现沉降、倾斜等不良情况。再次,在基础底部铺设石粉作为垫层,厚度约为20cm 左右。最后,进行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根据案例工程实际情况以及设计要求,选用直径为12mm 的钢筋作为主筋,副筋的直径为8mm,要求钢筋间距控制在20cm 左右,并按照设计要求比例进行混凝土配置和浇筑施工,完成后进行混凝土养护,在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作业。在进行基础施工的过程中,若遇到土质松散等不良情况,还需要采取打桩措施,确保假山基础稳固、可靠。

(2)拉底、起脚。拉底措施主要包括满拉底和线拉底两种,由于案例工程为住宅区假山景观营造,因此假山规模较小,满拉底即可满足施工要求,对此主要选择质地坚硬、不易风化的山石进行底层铺设,在进行拉底铺设的过程中,控制好山石的角度,并进行错缝处理,保障底层平整垫实,最后使用水泥砂浆对石缝进行填充,保障整体稳固。起脚主要是首层山体施工,作为整个假山的基础结构,首层施工对于整个假山的稳固性,以及后续山石的堆叠方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应选用大小基本一致,质地坚硬的石头作为起脚石,同时为保障假山的观赏性,还应加强对于石料形态以及纹理的选择和调节,尽量将其按照统一方向堆叠,避免石料倾斜。在完成起脚施工后,需要使用碎石灌浆填充石料间的缝隙,以此预防结构失稳[2]。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假山体积和重量的换算,相应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式中:W——假山重量;R——石料比重;V——叠成后的假山体积;K——换算系数。

3.2 叠石技术

假山叠石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分层方式进行处理,主要包括基础层、中间层以及顶层3 个部分。在中间层施工过程中,需注意以下施工要点。

(1)在保障中间层堆叠稳定性的同时,强化突出山体的层次感,由于中间层占比较大,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整个假山的观赏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应加强对于中间层美观性的重视。

(2)保障中间层的观赏性,在山石的基础上,可结合实际情况和造景需求,进行瀑布设计,或者通过植物进行点缀,以此保障整体景观的趣味和活力。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叠石方法所体现出来的景观效果往往不尽相同,而且假山叠石结构通常较为多变,因此实际施工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山石情况以及设计要求,合理选择相应叠石方法,以此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保障叠石效果符合假山景观设计要求。常用的假山叠石方法如表1 所示。

表1 常见假山叠石方法

结合本案例工程中住宅项目的主题、现场情况、石料特点以及气候环境等,选用了安、连、斗等叠石方法,主要模拟自然风化景观,并结合供排水系统,构建山石水景,形成瀑布效果。

除此之外,在进行叠石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石料的样式、材质以及花纹和外形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为保障整体景观的和谐性,应加强对于石料的选择和处理,堆叠的过程中,也应关注石料的摆放方式,尽量保持石材纹路、色泽、质地基本一致,并对假山表面进行擦拭处理,以此保障整体的美观性[3]。

4 水景驳岸施工工艺

4.1 景石和植物选择

案例工程中主要采用景石驳岸搭配水生植物的方式进行水景构造,基于景观整体性以及美观性原则,水景驳岸施工前,应对景石和植物进行选择。

4.1.1 景石

(1)景石材料选择。为保障景观的生态特点以及自然性,应优选景观效果好的山石作为基础材料,并合理配置其他石材进行造景,要求石材局部与整体保持协调,石材种类统一。

(2)景石大小控制。在进行景石大小选择的过程中,应充分按照设计要求以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此保障石材的可用性以及与实际场地条件的适配性。此外,在选择景石的过程中,还应考量现场机械条件,避免石头过大或者过小影响机械操作。

(3)石头比例把控。水景驳岸施工中的石头多为群置,为保障整体景观的美观性、和谐性以及自然性,应合理控制不同大小石头的比例。例如,在配置驳岸鹅卵石时,不同大小鹅卵石应各占比1/3,以此保障鹅卵石区域的整体性,不至于石头大小过于杂乱影响美观。

(4)景石工程量计算。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式中:w——景石单体重量;L——长度方向平均值;B——宽度方向平均值;H——高度方向平均值;R——石料比重。

4.1.2 植物

植物是水景驳岸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体景观有着直接影响。在实际进行驳岸植物种植的过程中,应充分考量植物自身的生长特性以及景观效果,在保障水面空间观赏性的同时,也应使其能够与路堤植物景观融为一体。结合案例工程设计要求,驳岸水景植物主要包括以下3 种。

(1)水生植物。水生植物主要包括荷花、芦苇等根部位于泥土中的挺水植物;根部在泥土中,叶片漂浮水上的浮水植物;凤眼莲等根在水中,植株漂浮的漂浮植物;以及金鱼藻等整个植株都在水中的沉水植物。

(2)水缘湿生植物。此类植物的主要特点在于耐水性极强,能够长期在水边生存,属于过渡植物,如美人蕉等。

(3)岸际陆生植物。指生长在水陆交接的泥土当中,耐湿性一般,根部不能长期在水中浸泡,多指灌木、乔木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应加强对于乔木、灌木土球厚度的控制,土球厚度计算公式如式(3)所示。

式中:h——土球厚度;D——土球直径;k——计算系数。

在实际进行植物选择的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环境,需要合理搭配上述植物类型,以此保障水面景观的生态化和美观度,同时兼顾水景与地面植物景观的有机融合。

4.2 景石驳岸施工

景石驳岸施工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定位放线。需使用石灰、黄沙或者定位线等将水景的轮廓标注出来,并确定水流走向,对于水道宽窄变化较为明显的区域,要适当增加打桩数,并注明设计标高。

(2)水道开挖。在进行开挖施工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土方挖掘量,减少对于地形的改造和影响。此外,还应结合实际地形情况以及水景设计要求,预留植物种植区域。为保障溪流的美观性以及自然特点,在进行水道挖掘时,应在每段施工区的前面位置,适当增加挖掘深度。在实际进行水道开挖的过程中,需要先将标准断面数据换算为直线方程,如式(4)所示。

式中:m———直线方程的斜率,受x 和y 的坐标影响;c——直线方程的斜距,受x 和y 的坐标影响。

(3)内部施工。为保障施工质量,应做好溪底夯实工作,并确保混凝浇筑一次成型,严禁出现施工缝,并保障混凝土浇筑厚度为10~15cm。然后进行抹灰施工,景池边线位置砌筑高度要求达到30cm,保障横平竖直,水平灰缝厚度应为10mm 左右。最后,还应进行防水卷材铺设,卷材搭接宽度应至少为100mm,搭接偏差应控制在10mm 之内。

(4)景石布置。为保障水景驳岸的美观性,在进行景石布置的过程中,应展示石头形态自然、完整、色彩好的部分;保障石头放置平稳,避免出现倾斜或者倒塌情况;由于驳岸边线石头布置为线型结构,因此在放置景石时应关注驳岸景观的整体性,以及曲折变化,通过对石头大小、放置方式的调整,保障整体的流畅性,如通过直立、横卧以及叠加或者深埋的方式,确保整体美观性,达到波折、起伏效果;合理控制景石疏密变化,保障整体疏密有度,驳岸景石具有层次感;适当搭配水生植物,增加驳岸的丰富度以及美观性,避免过于单调[4]。

4.3 水生植物配置

水生植物作为水景驳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整体的美观性,还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空间范围等,合理进行植物种植。

实际进行水生植物施工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于以下6 个方面的重视。

(1)合理控制水生植物与水边之间的距离,为保障景观的自然效果,应避免等距种植,并预留透景线。

(2)植物种植后整体效果应与水景风格相协调。

(3)浮水植物种植后视觉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结合实际水景情况和空间尺度,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和范围。

(4)为保障整体美观性,水面植物种植范围应控制在水面1/3 之内,避免过于拥挤,影响观感。

(5)为保障行人安全,水生植物种植深度控制为0.4~0.6m 为宜。

(6)水面植物布置应具备一定变化效果,避免分布过于均匀,并通过种植不同植物,形成错落有致、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

4.4 水景试水

在完成水景施工后,需进行试水操作,以此保障水景结构安全,具备良好防水性能。在试水工作前,需将水景当中的所有孔洞进行封闭处理,然后注水,注水完毕后,标记明确水面高度;静置至少1h 时间,当水面高度无明显变化后,继续进行注水,反复多次注水,直至水面高度达到设计标高;静置1d,并对水面高度进行观察记录,连续记录7d,确保水位无明显变化后方可确定施工合格[5]。

5 结语

人们对生活、生态环境要求的提升,促使园林假山叠石水景驳岸施工水平不断提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于基础施工的重视,结合图纸设计要求,科学运用叠石技术,合理进行景石以及植物选择,加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并保障水景与假山配置的安全性以及整体性,全面提升园林景观的协调性以及美观度。

猜你喜欢
驳岸假山水景
假山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简述假山在园林中的功能及应用
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
探究园林驳岸的构造设计
简析园林工程假山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