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简要复述教学的优化策略

2023-05-29 13:23张瑾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西门豹故事情节课文

张瑾

简要复述教学安排在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该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有“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教师要认真研读单元教材,充分把握编者意图,根据教材安排循序渐进组织学生训练简要复述,使学生能够准确按照要求开展相应的复述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理解、概括与表达能力。

一、简要复述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在学习简要复述之前,学生在二年级故事类文本学习中已经进行了比较多的详细复述训练,又在三年级学习了如何概括一段话的意思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受这些学习的影响,简要复述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复述内容“简”不了。在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简要复述学习中,一些学生受三年级以前详细复述的影响,习惯了复现故事的内容,一下子“简”不下来,所复述的与详细复述没有区别。实际上是教师没有为学生找准简要复述的关键:其一,“简要复述”复述什么,“简要”的对象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简要复述是针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的,也就是说,课文主要内容才是复述时的重点。这样一来,“简要”的对象自然就是除主要内容以外的其他或次要内容。其二,如何才能做到“简要”?这要求我们对主要内容做到说清楚、说明白,对次要的内容用比较概括的语言表达,使整个内容显得完整即可。这样在简要复述中就有详有略,与详细复述区别开来。

二是把概括当成简要复述。有些教师把简要复述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混为一谈,结果学生复述课文时三五句话就完成了,这显然误解了编者的意图。实际上,单元语文要素已经给出了“了解故事情节”这一教学抓手。教师要让学生从文本中梳理出体现故事情节的相关信息,进行自主建构。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把文本的故事情节说出来,通常要包括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等,而在说故事的经过和高潮时常常要说出关键情节的发展情况,这样就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有了明显的区别。

三是复述显得比较被动。这里的被动主要体现在学生用来复述的语言大多数还是文本语言,这是学生在通读、熟读课文上以机械记忆为主造成的。实际上,学生需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有目的地提取,再用自己的话进行二度创作,使复述的语言带有自己的特色,也就是能够体现儿童语言的意味,这样的简要复述才具有主动意味。

二、简要复述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是在梳理中明晰简要复述定位。复述是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在不同学段不同年级所安排的复述目标也是不相同的,这些复述目标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需要通过梳理才能把握教学的梯度关系。

首先从纵向上梳理。复述课文的目标,在三年级以前的详细复述和五年级的创造性复述之间为什么要安排简要复述,这可以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二学段相关要求的表述中找到依据:“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足见在第二学段安排简要复述与该学段阅读与表达的整体目标相匹配。进一步梳理可以看出三种复述目标呈现的梯度要求:三年级是指导复述方法,让学生对主要内容进行详细复述;四年级是抓住主要情节开展简要复述;五年级的创造性复述则体现在变换角度和增加具体情节。这样教师在针对具体复述要求的教学中,应掌握梯度要求,不可拔高或降低复述目标,确保教学既不缺位又不越位。

其次从横向上梳理。横向梳理是在单元内部进行的,主要看清楚每篇课文所承载与对接的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使相关学习形成任务链,它们既各自独立,各有侧重,又互相连接,滚动发展。如《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相对而言承担单元学习目标任务要弱一些,因为文言文故事本身就十分簡略,所以课后练习提出的要求是“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简要复述的要求:其一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复述,其二“用自己的话讲讲”反而会比原文要详细一些,但这里面能够体现出学生讲述时的主动建构。再如《西门豹治邺》是承接本单元简要复述的重点训练所在,此文课后练习1提出的是“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简要复述课文”。其中,“默读课文”是熟悉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是抓住课文的故事情节,并且含有概括部分内容的训练;最后的“简要复述”需要与“交流平台”所总结的方法相结合,至于主要内容怎样讲得清楚一些,可以借助课后练习2和选择题的要求落实。又如《故事二则》承担的是根据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简要复述,也可以对接“交流平台”中的相关总结。经过这样的梳理,可以发现简要复述同样具有多样化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文本中复述对象的特点而定。

二是抓住情节落实简要复述目标。本单元的简要复述,教师要以三年级以前的复述训练为起点,以达到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要求为终点,结合“交流平台”总结的复述方法,循序渐进地开展训练。

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抓住情节的前提下发现简要复述的关键。本单元课文都具有历史故事的特点,故事情节就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也是构成文本内容的有效支架。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抓住故事的基本要素,把握主要内容,梳理人物之间的关系。如《王戎不取道旁李》,故事的起因是王戎与小朋友们游玩时看到路边李子树上结的李子多到把树枝都压断了;故事的经过是小朋友都抢着去摘树上的李子,只有王戎一个人没有去摘;故事的结果是王戎认为那些李子是苦的,摘下来一尝果然不假。学生根据这些故事基本要素提炼出主要情节,就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了。再如《西门豹治邺》,课文段落多,篇幅长,内容复杂,进行简要复述必须要适当取舍,可以用西门豹做了哪几件事来理清故事情节:结合课后练习1可以知道西门豹做了调查民情、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等三件事;在这三件事中,前后的事都不是主要内容,学生复述时可以适当省略,将主要情节放在第二件事上,需要复述清楚惩治对象、惩治方法、惩治的具体步骤。这样理清了故事的主次关系后,学生就能解决简要复述中的详略问题了。

其次是搭建框架,扎实训练学生简要复述。搭建复述框架可以帮助学生在简要复述时既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又能找到复述的有力抓手。如在简要复述《扁鹊治病》时,细读故事可以发现其情节线索是蔡桓侯的病情随着时间的推进而不断恶化;学生复述时抓住这一主线,以“时间”和“病情”进行梳理,就能很清楚地呈现简要复述的情节线索:从有一天开始,病在皮肤;过了十天,病到了皮肉;再过十天后,病到肠胃;又过了十天,病入骨髓。这就是抓住主线搭建复述框架。再如简要复述《西门豹治邺》,需要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惩治巫婆和官绅”,尤其是西门豹的语言,学生容易引用原话说出来,这就达不到复述的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西门豹所说的关键语句,帮助学生完成语言的转述。如在与巫婆的较量中,西门豹是以新娘不漂亮为借口救下新娘,又借口让巫婆给河伯传话把巫婆投进了河里。有了这样关键语句转述的范例为框架,学生就能照葫芦画瓢,将其他语言转述为自己简要复述的话语,突破简要复述上的难点。

总之,在简要复述教学中,教师要在把握教学梯度要求的前提下,组织学生结合学段阅读要求开展扎实训练,形成简要复述的能力,从而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西门豹故事情节课文
西门豹开引漳十二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四上《26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背课文的小偷
西门豹治邺
西门豹罢官的故事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