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个性化阅读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3-05-29 15:21周静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燕子恐龙个性化

周静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实际需求,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语文教育。个性化阅读教学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激发,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阅读方式得到鼓励,深化了阅读学习行为,对增强语言积累、发展品鉴能力、锤炼语言思维等具有重要实践价值。本文以统编教材为例,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以文为基,启发兴趣

个性化阅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激发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参与,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以课文《燕子》為例,本课阅读目标是“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句子”。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有教师进行如下导读设计,增加了阅读期待,聚焦了文本重点,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1.巧设谜语,引发兴趣。通过谜语“小小姑娘满身黑,秋去江南春来归,从小立志除害虫,身带剪刀满天飞”,让学生猜动物。2.主题诱导,阅读准备。让学生针对本课主题“燕子”这种动物发表个人看法:喜欢燕子吗,喜欢它什么地方,燕子有哪些特征?以此引发学生的阅读好奇心,为正式阅读做好兴趣准备。3.文本对照,步入正题。让学生带着对燕子认知,走进文本,把对燕子的喜爱读出来;边读边想作者是如何描述燕子的;把优美生动的语句找出来,看谁找得又多又好。

二、以文为源,思辨品悟

阅读就是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阅读行为的主体是学生,引导学生与文本之间展开有效对话,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核心。

以《飞向蓝天的恐龙》为例,课文的题目为学生个性化探究带来期待。但开头却讨论“恐龙与鸟儿的关系”,这与学生的阅读预期相悖,为探究带来困难。作为教师,要敏锐地抓住该点,引导学生思考:1.文章为什么要从“恐龙与鸟儿的关系”谈起?2.这样的开篇布局,对主旨表达有什么好处?学生带着问题探究,在对篇章结构的梳理中逐渐得知作者意图:只有恐龙具备飞翔能力,才可最终飞向蓝天;开头论证“恐龙与鸟儿的关系”,是为恐龙飞向蓝天做好铺垫。这样的探究,对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以文为据,沉淀积累

学生与文本对话时,不仅需要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更需语言知识能力的协助。

以统编教材“写景”类文体阅读教学为例。该类文体在小学语文各学段均有涉猎,体现对学生相应语言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在自主阅读探究中应引导学生聚焦主题,梳理概括重点词句,以培养学生“写景”类文体的阅读能力。比如,在小学二年级《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阅读探究中,教师重点考查学生的词汇积累与应用能力,通过“选词语说景物”“读一读记一记”“照样子写一写”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建立起对优美词语的积累习惯;到了三年级上册,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文本中,教学重点则变为对“整句话”的分析理解与积累应用。教师可通过“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和同学交流感兴趣的内容”“读好长句子”“找出文中重点句”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对文本句段的深入理解、品读探究。到了三年级下册,“写景类”文本阅读教学要求提升到对文本结构的分析理解层面,要求学生“了解文章是围绕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结构分析,通过梳理文章脉络,发展语言能力。从“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是文本结构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必经阶段,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需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积极介入,正确引领。

综上所述,个性化阅读教学既有感性的一面,同时也蕴含着理性的规则。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从兴趣激发、深入探究等方面开展教学活动;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语言积累、读写融合等方面进行引导,促使个性化阅读教学施之有章,行之有效。

猜你喜欢
燕子恐龙个性化
燕子
燕子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