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客厅理念下历史文化古城功能性作用探析

2023-05-30 07:10管晓辉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居住环境

摘 要:客厅是指专门接待宾客的场所,在居住者日常起居和接待宾客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而广大居民活动较为频繁的城市公共区域,被引申定义为“城市客厅”。如何装扮并利用好这个空间,对一座城市而言极为重要。以历史文化古城安徽芜湖为例,从大众生活营造、商业载体升级、居住环境改善及城市形象建设等多方面进行论述,表明城市客厅理念对于进一步提升历史文化古城的功能性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城市客厅;历史文化古城;芜湖古城;居住环境

如果把现代都市比喻成我们生活的家居空间,城市公共区域就可以看作一个开放的“客厅”。狭义地说,城市客厅是人们在城市中自由出入、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场所。对于城市而言,它是一个展示城市形象的地方,是一个有特色、有品位的地方;对于居住者而言,它是一个共享空间,供人们休闲娱乐。开发城市客厅,特别是在城市中建设具有共享功能的文化场馆,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打造城市亮点,还可以使居住者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而且在提升城市居住层次的同时,城市文化价值也会得到提升。

除了政府引导和社区自发构建的公共空间之外,当下很多商业空间也乐此不疲地将城市客厅的功能赋予自己,打造以目标人群为切入口的社群空间。这样能做到既吸引客户,又吸引人流。因此,现在很多商业空间里,都有供讲座、论坛、沟通等使用的公共空间。人与人之间需要相遇,需要接触,需要现实中的交往。把空间还给城市和社区,既能打造对商业有利的公共空间,又能提升城市环境,不失为打造城市客厅的良方。

一、城市客厅的定义

城市客厅,顾名思义,就是城市的公共空间。第一,城市客厅可综合展示城市的历史、发展、未来的一切,城市客厅的发展价值是在一些特殊的人文景观之上的。第二,城市客厅项目的业态构成主要有三大块,一是配套的政务、公共服务,二是现代商贸,三是乡土特产。城市客厅或许没有学术性、系统性、权威性的解读和定义,但在不同的城市案例中,却能归纳出城市客厅的特点,即其是文化、社会、商业中心三者兼备的综合体,是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是聚拢人气、生机勃勃的空间。城市客厅作为一个新时代、新语境下诞生于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新概念,还需要相关人员继续去研究和挖掘。

二、历史文化古城的定义

本文所指的“历史文化古城”包括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由各级地方政府自行评选公布的省级、市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及没有列入政府公布名单但仍具有特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城、古镇、古村落街区和建筑等,是指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经济价值的城市、村镇、街区和建筑。其中的古镇、古村落有些还保持着完整形态,有些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历史文化古城一般都有历史悠久或发生过特殊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文化遗存,有较丰富的文物古迹或革命遗址、遗迹、建筑等。历史文化古城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较多,如诗文曲艺、戏剧、工艺美术品、地方特产、风味美食、民俗风情等。

三、城市客廳的功能性作用

(一)有利于城市大众交际生活的营造

在功能复合化的趋势下,城市客厅作为城市文化活动开展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拥有直观的知识普及空间,如展厅、展览、图书馆、报告厅、阅览室等,更多地引入了商业、餐饮、休闲娱乐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功能空间,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教育场所,体现了其社会功能的多元化。剧场等公共空间多样化的功能,帮助城市客厅真正走近市民,走近生活,使之成为集文化、休闲、教育、娱乐、研究为一体,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场所。同时,由于功能复合化的趋势,城市客厅在设计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真正成为公共休闲、聚会聊天的城市客厅,为大众提供集休闲、聚会、聊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知识文化交流学习空间,使大众在舒适、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同时,由于城市客厅功能具有复合化特点,其既能在白天服务市民,也能使大众在晚间体验文化交流生活。城市客厅的不同功能空间在运营时间上有互补性,会展功能的运营时间一般是上午和下午,而餐饮功能空间是从中午一直运营到晚上,娱乐功能空间则是从下午一直运营到晚上,商业功能的运营时间几乎是从上午到下午、从中午到晚上、从下午到晚上,可以看出,不同功能的城市客厅使用时间存在差异。在不同的时间里,城市客厅都可以吸引人,永远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二)满足各类受众的服务需求和多元化体验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和文化消费。据统计,2021年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7.79亿人次,这表明参观博物馆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已逐步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客厅需满足各类人群的服务需求,并不像其他公共建筑以服务师生为主或以服务医生病人为主等,城市客厅的参观者也并非只是知识分子,更多是普通大众。城市客厅的服务对象有儿童、老人、中学生、外地打工者、游客、残疾人等。城市客厅应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的融合优势,为大众打造沉浸式多元体验。

(三)塑造城市品牌的最佳途径

城市品牌的力量在于其能够引导人们认识某一地区,并与某一形象和联想产生天然的联系。Kevin Lane Keller提出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中,让竞争与生活共存,与这座城市共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发展城市品牌。相关旅游部门可以开展市场推广活动,以此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旅游业的兴旺程度,以更进一步地推动城市品牌的发展。

四、作为城市客厅的历史文化古城发展必要性

城市古城的开发重建一直都是各个城市打造的重点,但如何重建,是保护展览,还是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又或者彻底抛弃,一拆了之,建立新的城市功能区域?关于如何既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城,又发挥古城最大的商业价值,各个专家都具有不同的看法。城市非物质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规划设计对古城非遗的复兴,但不能一味拘泥于规划设计过程中的复兴。

将古城以城市客厅形式开放,既具有城市生活气息,又能带动城市经济,还能将古城边界地带的经济因子激活,使整个城市的经济活跃起来。城市客厅的出现可谓是开辟了一条保护式开发的新路线。作为城市客厅的古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古城,而是多种经济要素聚合的新的经济形态,以特色产业和产业文化为核心,以创业创新为因子,以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为平台,进行全产业链融合,聚合各种创新要素。

五、作为城市客厅的芜湖古城打造策略

(一)打造标志性建筑,增强城市客厅特色

有位生活家曾说过,华盛顿不是美国,东京不是日本。只有当你真正去到一座城市,便会懂这话的意思。正如家中客厅是家中公共活动的区域,是与家人感情相通之处。城市公共建筑、文化场馆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除了建筑本身的使用功能外,更多地被赋予了传播城市文化、传播城市形象的功能。因此,作为城市客厅的芜湖古城(图1)应更多地关注建筑的标志性造型与城市文化、环境的融合。

(二)多功能复合式空间满足服务需求,使受众获得各类体验

对于芜湖这样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城市来说,除了政府引导和社区自发构建的公共空间之外,当下不少商务空间也乐此不疲地将“城市客厅”这一功能赋予自己,打造以目标人群为切入口的社群空间。这样做既能吸引客户,又能吸引人流。

芜湖古城位于今安徽省芜湖市南部,地处长江与青弋江交汇处。已有2 500余年历史的芜湖古城,至今仍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整体格局,保留着包括衙署、城隍庙、文庙等6個文保单位和花街、南门湾、南正街、萧家巷等在内的通街达巷的完整布局,以及70多处历史建筑。

芜湖古城具备完整的商业体系,可供游客逛逛古城,品品温酒,看看其中别具一格的建筑。芜湖古城可供游客全天参观游玩,且无门票费用,十分亲民。刘易斯·芒福德曾经说过:“一个成功的城市,就像一场美妙的聚会。人们留下来是因为他们享受着欢乐的时光。”街道、广场是城市的起居室,市民在这里相遇、交流,然后从草根经济的多元业态到街头文化的时尚,创造出丰富的城市景象。芜湖古城为芜湖市民打造了一个不一样的多彩城市公共空间,交错的老街、星罗棋布的特色商铺、各色小吃摊贩烟火气十足,街头艺人文化韵味十足。市民可以在这里购物、喝咖啡,交流生活中的琐事,从而塑造属于这个城市的独特韵味。利用星罗棋布的街市,芜湖古城延续着传统老城街巷的肌理,还原和创造着千姿百态的商业形态。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服务让人目不暇接,市民不仅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城市生活记忆,还可以把这里当成一个城市客厅,享受生活氛围,而不仅仅是逛街、购物。

(三)使城市记忆基因成为塑造城市品牌的最佳途径

城市需要一个被识别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物质充当媒介记忆。以现代产品为代表,其推广宣传更需要现代化的城市。芜湖古城商业街并不是仅仅为获取经济利益,也是为了展示芜湖的丰富物产。芜湖古城这座城市客厅,迎接的不只是张望的过路游客,还有那些一层一层在此地相遇、叠加与分享的人的体验与情绪。记忆和感受这些内容都是非物质的,并不能用具象的语言准确表达,不能用具象的载体去传承它的神形,不能用现代的方式去记录它。这些属于芜湖这座古老的城市的心,都在人心深处。时过境迁,人的审美也随之而变,音乐也好,庙会也好,即使没有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变迁,其仍具有自身发展价值。例如,可容纳现代生活方式的北京古色古香的后海四合院,承载着新的发展价值。只有对这种创新给予足够的宽容,才能避免走向衰败,让非物质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吸引人们的眼球。以物质利益标签化衡量的文化遗产,早已脱离代代相承的本义,当文化遗产离开了民众的生活,也就离开了其生命之源。

六、结语

城市客厅的打造,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城市客厅的建设,无论是出发点还是落脚点,都是为了让百姓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在公园广场、景区景点、交通站点、商业大街等重点区域加大清扫保洁和精细化管理力度,使文明创建标准再升级,让人民群众有地方歇脚休息,有助于实现城市大环境“美”与区域小环境“优”的完美统一,顺应人民群众优化环境的新期待,尊重人民群众“坐得下”的新需求。

打造城市客厅,可以让城市变得更美、更温馨。城市之美,不仅在于高楼林立,鳞次栉比,更在于城市的精细管理,在于城市的文明友善。城市客厅的打造,要求城市道路干净、水清、景美,让人们在逛街、散步、候机、游玩、饱览美景的同时,还能随时找到休憩的地方,让城市变得触手可及,让居住环境变得更加赏心悦目。

参考文献:

[1]吕思扬.功能复合化趋势下的博物馆空间组织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6.

[2]彭茜.芜湖古城保护与改造中的非物质文化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

[3]周天沛.乡村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7):13-14.

[4]张娜娜.创建城市客厅,树立城市文化名片设计初探:以景德镇文化场馆建设为例[J].活力,2018(20):86-87.

[5]杜青龙.中国城市品牌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4.

[6]城市DNA文化地标:基因突变与文明极化[J].建筑与文化,2012(9):98-104.

作者简介:

管晓辉,安徽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与公共艺术。

猜你喜欢
居住环境
浅析现代化住宅小区人文生态园林布局
居住环境的精神需求
浅谈室内装饰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关于科技创新型居住环境发展趋势的探讨
山水居住模式探索
基于GIS的求职者居住环境空间选址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