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立场与基本目标

2023-05-30 05:20杨保军
编辑之友 2023年1期

【摘要】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當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关涉许多基本问题。其中,“建构立场”与“建构目标”是事关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出发点与归宿点的重要问题,具有特别的地位和意义。文章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理论立场;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的根本价值立场。建构比较完备的、符合时代特点的(新闻学视野中的数字新闻时代)新闻学知识体系,是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学术目标。为新闻教育、新闻教学、科研实践服务,为新闻实践活动服务,为新兴环境中的新闻业发展服务,以新闻方式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服务,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实践目标。

【关键词】当代中国新闻学 自主知识体系 基本立场 基本目标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3)1-029-08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3.1.004

“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1]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关涉许多基本问题,诸如自主知识体系本身的内涵问题,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根据与必要性问题,[2]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基本立场与基本目标问题,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历史演进问题,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主体构成及其关系问题,自主知识体系内容的建构问题(这是关键所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途径、方式与内在机制问题等。其中,建构立场与建构目标是事关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出发点与归宿点的重要问题,具有特别的地位和意义。本文拟对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理论立场、价值立场与学术目标、实践目标做出相对比较系统的分析和阐释,以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研究提供一些基本参照。

一、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理论立场

任何知识体系都是一定主体建构的产物。任何建构主体都是具体的社会历史存在,因而知识体系总是历史性的存在。尽管知识生产中存在着普遍的自发性,但成体系的知识建构更注重自觉性,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建构知识体系的主体,总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建构特定知识体系的。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立场涉及多个维度,但最重要的是总体性的理论立场和居于知识体系灵魂地位的价值立场,我们先来讨论理论立场问题。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理论立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4]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总体性思想、理论和方法。这实质上意味着,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是各个学科建构自主知识体系过程中的总体指导性思想、理论和方法。当我们拥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会如恩格斯所说,能够“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览无遗,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最高的山巅观察下面的山景那样”。[5]马克思主义的如此地位与作用,说明它从根本上规定了各个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性质和理论立场。

从一般意义上说,每一种宏观的或总体性的主义或理论体系,都有自己看待世界本质、社会本质、人的本质以及世界、社会与人之关系的基本观念、基本方法(其实就是一种哲学观)。或者说,每一种宏观的或总体性的主义或理论体系,都有一套考察、分析、阐释相关对象的总体观念、理论、方法范式。这样的主义范式,决定和影响着它对各个具体社会领域、各种具体社会活动的解释立场、解释方式和解释结果。尽管存在着不同的总体性的主义范式,但经验事实与学术研究实际都已告诉人们,它们的解释力是有差别的,甚至存在着正确性的区别、合理性的差异。因此,在知识论视野中,持有一种合理的、正确的且能够不断完善发展的主义范式或理论体系,对于总体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设以及一定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中国来说,伴随现代社会的展开过程,经过长期的探索以及各种主义的相互碰撞,中国共产党人最终发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指导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问题。因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指导地位便成为中国人的坚定选择,马克思主义也自然成为建构当代中国总体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以及各个具体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立场,自然也成为总体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也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

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在当代中国,伴随中国式现代化的展开,马克思主义始终都在演进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不同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新表现、新成果。①与此相应,包括新闻学科在内,也形成了具有不同时代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基本知识体系以及各个学科知识体系的构成方式。虽然不能说每一历史阶段都形成了完备的自主知识体系,但每一历史阶段,都有学科自身知识架构、知识体系的内容特征和表现形式。自主知识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性质,使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各个学科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之间,形成了一种规律性的关系,这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发展水平,决定着各个学科自主的知识体系发展的水平。这其实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发展的典型特征。当然,这一规律性关系也说明,每一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每一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优良发展,都可以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增加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的实质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必须落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各个具体的学科领域。

对于当代中国新闻学来说,理论属性上的马克思主义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发展,必然促成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性发展。具体而言,这样的理论性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然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灵魂,是贯穿整个自主知识体系的红线。因此,如何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知识体系、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其实是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所在,二者本质上是统一的。进一步说,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出发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关键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念、基本方法去分析人类新闻现象、新闻实践,特别在于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探索和阐释当代中国新闻活动的特征,揭示中国以党媒系统为核心的新闻活动的基本规律。而就当前来看,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建构起能够反映数字时代、智能时代的新闻学知识体系,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主要任务。数字时代的当代中国新闻学,应该呈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性质的数字时代的新闻学知识体系。而这对当代中国新闻学来说,还是刚刚起步的事情。对此,笔者在后续关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内容的研究中将会专门深入系统地探讨。

二、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价值立场

以人民為中心,为人民服务,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的根本价值立场。知识是主体人的创造物,天然包含着主体的意向性,承载着主体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想,并不是纯粹地对客观对象的镜像式反映和呈现。如果说自然科学具有更为突出的“物理”性,更具客观性,揭示的是自然事物运行的内在机制,那就可以说,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更为突出的“事理”性,更具主体性,揭示的是人作为主体的社会活动的内在机制,其中包含着人的价值立场与信念。任何自然科学知识从本性上说都具有人类意义的普遍性,但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言,从本性上说更加具有的特征是一定范围的普遍性。因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知识体系的建构,往往有着为谁服务的明确价值立场。

更进一步,从学术角度说,知识属于公共产品,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作为公共知识,确实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并不像自然科学知识从原则上说具有遍及人类、超越具体社会人群的世界性的公共属性。也就是说,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公共知识,很多内容甚或从整体上说,都有自身适应的主要社会范围。因而,一种知识体系主要为什么人服务,也就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生产、创造相关知识体系,常常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知识生产中的重大问题,正如有人所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也是衡量一种思想理论先进性的根本尺度。”[6]就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而言,其基本价值立场就是人民中心的立场。

人民中心的价值立场,在根源上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体观所决定的,也是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所决定的。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和英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3]因而,在客观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理应成为历史的中心,人类的一切活动从原则上说理应围绕人民的利益而展开。对于任何政党来说,只有真正以人民为中心,才有可能得到人民的真实拥护,才有可能把自身的党性与人民性真正统一起来。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的政党,它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唯一的、至上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性质,为人民利益奋斗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从源头上决定了在其领导下的所有事业,都必然会以人民为中心,会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制定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战略、路线、方针和政策。落实到精神世界和知识生产领域,必然会要求站在人民的价值立场上,去建构能够满足人民合理利益需要的知识体系。因而,就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而言,人民中心的价值立场,也就是党的立场,而党的立场、人民的立场,也就是当代中国的价值立场。完全可以说,以中国价值立场建构的当代中国新闻学知识体系,就是我们所说的自主的新闻学知识体系。人民立场、党的立场和中国立场是一个立场,它们是内在统一的。

由上面的初步分析阐释可以看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在理论原则上相对比较好讲,那就是建构出来的知识体系应该是站在人民立场上为人民服务的知识体系。但在具体层面上,到底什么样的知识、知识体系才是人民中心的知识体系,什么样的新闻学知识体系,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知识体系,这并不是一目了然的,而是需要深入探讨的关键问题。如果以当代中国新闻事实、中国新闻经验为核心参照,我们可以对人民中心、人民立场的新闻学知识体系的基本内涵做出以下阐释。

其一,人民立场的自主知识体系,是能够科学、真实反映以人民为主体的新闻活动实际情况的知识体系。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是能够以新闻方式真实、全面反映和呈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最新变动情况的新闻,是能够以新闻方式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新闻;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知识体系,是能够以知识方式、理论方式真实反映当代中国人民新闻事业(也是党和政府的新闻事业)、新闻活动实际情况的知识体系,这是自主知识体系得以建构的基本前提。不能比较全面、深入、系统地反映中国新闻实际、中国新闻经验特征的知识体系,在属性上不属于当代中国自主的新闻学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的可靠性、合理性,在于其对相关客观事实认识反映的正确性或真理性。那些能够正确反映当代中国新闻业的客观表现、人民群众新闻活动实际情况的认识成果,才能成为建构符合人民利益的新闻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材料。“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6]因此,站在人民立场上建构自主的新闻学知识体系,首要的工作是知识建构主体(关于建构的主体问题,笔者将专文讨论)能够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掌握并理解当代中国新闻活动的实际情况,努力达到规律性的认识水平。由于新闻活动的内容、形式都是历史性的,相应的认识也是历史性的,因而,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在当代中国新闻活动与人类新闻活动一起开启并展开“后新闻业时代”的大背景下,[7]应该说,人民群众的新闻活动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再是传统新闻业时代那种相对被动的、单一的以收受新闻为主的角色,而是在技术赋能的情况下,迅速转变成为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中主动的、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产消一体化的新闻活动主体。人民大众作为个体、群体已经成为互联网结构中不同类型的节点,与其他专业新闻媒体、平台媒体、机构媒体以及智能体行动者生成了前所未有的新闻生态系统、媒介生态系统。[8]能够比较及时、全面、准确反映和呈现当今数字环境中新闻现象、新闻活动的迅速变化,才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核心所在。①只有这样自主的知识体系初步建构起来,我们才能说,建构起了时代性的以人民为中心的自主知识体系。显然,这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巨大工程,需要做出持久艰苦的努力。

其二,人民立场的自主新闻学知识体系,是能够真实反映和呈现人民合理新闻需要的知识体系。人民群众对新闻事业及新闻有着怎样的期望,特别是对以党媒为主导的新闻生产传播有着怎样的期待,应成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内容。与揭示当代中国新闻活动的实际情况相比,真实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对当代中国新闻的期望其实更难,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自主知识体系面向未来的价值诉求。

在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中,不只是要反映和呈现人民群众新闻活动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反映人民群众对优良新闻活动的价值期望。如果说前述内容强调的是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真理性问题,那么这里强调的是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合理性问题。自主的新闻学知识体系,只有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才会成为真正有用的、能用的和愿意运用的知识体系。在自主的新闻学知识体系中,把“是什么”与“应如何”有机统一起来,才是完整的、有指向的知识体系。

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业,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当前的新闻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人民群众对当前的新闻生产传播活动还有什么样的不满,什么样的新闻才能以新闻方式促进中国社会的优良运行和发展,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促进实现人民期望的美好生活,都是不容易回答的问题,但同时又是事关新闻业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事实上,传统新闻学对这些问题做出过明确回答,但它针对的主要是传统新闻业时代的实际情况,而当今的新闻生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曾经的认知更多具有的是参考价值,很难直接指导新的实践,解决当下的问题。因此,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在知识论视野中,对既有的观念、理论或整体的知识体系展开反思和批判,需要反映人们在新兴环境中对新闻的期望。这就是说,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要想成为时代性的、面向未来的知识体系,就必须认识和反映新兴数字环境中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的新要求、新期待。只有把这样的内容有机建构在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它才是站在人民立场上的自主知识体系。

其三,人民立场的自主知识体系,必须是人民群众在新闻活动中能够理解的知识体系、能够掌握的知识体系、能够运用的知识体系。站在人民的价值立场上,核心是满足人民的需要。在新闻学视野中,这不仅要求新闻生产传播应该维护公共利益,满足人民的需要,同时要求建构的自主的新闻学知识体系,满足人们理解新闻现象、参与新闻实践、改进提升新闻活动质量的实际需要。

自主知识体系应该是人民能够自主运用的知识体系。理论观念、知识工具,只有能够转换为实践观念、活动手段时,才能产生和发挥感性的、实际的作用和价值。知识体系不仅是揭示客观实际特征和规律的理论观念体系,更应成为能够指导实践、改变实际的实践观念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内在精神的根本要求。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9]能够从理论观念转换为实践观念的认知成果,才是有實践价值的理论观念。对于一种系统的知识体系来说,同样如此。一套知识体系,只有能够结合实际,转换成能够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方案、蓝图,才是有用的知识体系。对于应用性、实践性突出的新闻学知识体系来说,更应如此。

从知识生产的直接现象上看,似乎一种知识体系只是为知识生产者群体以及相应的实践领域的工作主体服务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普遍性上看,一定学科领域生产传播的知识、建构的知识体系,不仅会影响相关的知识与实践领域及其相应的社会人群,也会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不同社会领域之间的关系,影响到整个社会,影响到所有人的相关观念和活动。知识或知识体系的公共性内在地决定了这一点。人们很容易看到,不管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知识或知识体系,还是法学、管理学、新闻学等知识或知识体系,都会得到人们不同方式的学习和运用,或者说,这些知识或知识体系都会以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影响所有人的工作和生活,差别可能在于影响的方式不同、程度不同。

就新闻学知识、知识体系而言,如果说在传统新闻业时代,理论化的新闻知识运用主体主要是直接的知识生产主体与职业新闻工作主体,那就可以说,在当今数字新闻、融合新闻环境中,广大人民群众已经普遍成为新闻知识及其知识体系的学习者和运用者。在今天这样的互联网时代、媒介化社会中,广大的人民群众不仅普遍需要一般的媒介素养、技术素养、新闻素养知识,而且需要新闻生产传播以及一般信息生产传播的基本理论知识、操作知识、伦理法规知识等。这里的根本原因在于新的媒介时代或者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后新闻业时代”,已经把社会大众造就为全能的新闻活动主体、传受一体化的主体,互联网已经激活和解放了社会大众的新闻生产传播热情与能力。这意味着,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新闻知识、知识体系已经越来越成为真正的、广泛的公共化知识和知识体系。因此,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不再是针对范围狭小的相关知识群体、职业新闻生产传播主体之需要的建构,而是原则上针对满足全体社会大众、全体人民群众需要的建构。实际上,人民群众不仅是新闻知识、新闻知识体系的学习者、运用者,也是新闻知识创造、新闻知识体系建构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与其他类型的主体一起构成了共同的新闻知识生产主体、新闻知识体系建构主体。

三、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学术目标

从知识生产角度看,知识体系的构建首先属于学术问题,它的第一目标应该是学术目标。因而,建构比较完备的、符合新时代特点的新闻学知识体系,是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学术目标,也应该是优先目标。学术能否自主,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有无自主建构的科学的、合理的能够体现自身立场、反映自身实际情况、满足自身合理需要的自主知识体系。进一步说,在学科意义上,学术自主的重要标志就是,能够建构起自主的用来反映和解释学科研究对象、学科领域实际情况的自主知识体系,也即关于学科研究对象、学科领域实际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具体来讲,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至少应该基本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术目标。

首先,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是能够科学、合理反映和解释中国新闻现象、新闻活动、中国新闻业的知识体系。自主的知识体系,最重要的是能够反映中国事实、中国经验,能够解决中国问题。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学术着力点在于三个大的方面。一是关于新闻领域自身的知识建构,这是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当代中国新闻学,只有建构起关于中国新闻学比较系统的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应用等知识体系,才有资格和底气说建构成了自主知识体系的奠基部分或主体(本体)部分。①二是建构关于新闻与社会整体关系特别是新闻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具体关系的知识体系,这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比较繁难的部分,也是目前看来相对比较薄弱的部分,但这一部分其实是下文将要论述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实践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三是建构新闻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关系的知识体系,这是当代中国新闻学在传统新闻学阶段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部分,但在当今互联网普及、媒介化社会成型的背景下却显得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其次,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是能够以中国立场、中国观念和中国方式科学、合理反映和解释人类新闻现象、人类新闻活动、人类新闻业的知识体系。“随着中华民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随着中华文明日益获得世界影响,中国知识体系也面临在解决世界性问题的过程中获具新的普遍意义。”[10]尽管如上所说,当代中国新闻学以当代中国新闻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学术上以发现中国新闻活动特征、揭示中国新闻活动特别是党媒体系新闻活动规律为主要任务,在学术追求上以建构关于中国新闻活动的知识体系为主要目标,但在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形成过程中,当代中国新闻学必然同时关注整个人类新闻活动的发展变化,必然注意探索整个人类新闻活动的特征与总体演变趋势,力求建构比较完整的当代中国新闻学知识体系。新闻现象是人类现象,新闻活动是人类活动,新闻交流本身就是人类间交流的基本方式。从更宏观的层面上看,新闻是人类不同文明、不同文化间交流的重要中介,新闻是不同国家、民族、社会间交流的基本桥梁,新闻在交流、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共同问题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当然,我们也不会否认,一些新闻也是造成人类诸多关系紧张、误会甚至矛盾斗争的因素。因此,以中国立场、中国观念、中国方式考察、分析、阐释这些关系以及新闻在全球事务、人类活动中的各种功能、作用和影响,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不仅要有中国根基,还要有世界眼光、人类胸怀,“中国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应既具有自主性、中国性,又融通中外,具有世界意义,能够为解决全球范围的重大问题提供中国原创性理论贡献”。[11]

再次,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是能够科学、合理反映和解释中国新闻与世界新闻关系的知识体系,是内在包含比较新闻学的知识体系。新闻关系以及以新闻关系为表现形式的各种关系,诸如舆论关系、文化关系甚至是外交关系、政治关系等,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关系乃至全球各种关系中的重要关系形式。因此,中国新闻与世界新闻的关系问题,是当代中国新闻学必须在学术上关注的重要问题。实际上,世界各国之间信息产业领域的关系、新闻传媒领域的关系、新闻媒体间的关系,交织在其中的各种物质利益关系、政治利益關系,以及蕴藏在这些关系背后的各种观念、理念关系,都是当代中国新闻学应该关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知与看法,也应该成为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以往的新闻学知识体系建构中,当代中国新闻学对世界意义上的新闻关系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即使有关注,也主要把目光投注到西方发达国家新闻与中国新闻的关系上,这显然是有偏颇的。在多极化国际关系中,在全球治理的民主化进程中,当代中国新闻学应该更加关注中国新闻与发展中国家新闻的关系,应该积极建构中国新闻与发展中国家新闻关系的知识体系。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面关于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目标的分析阐述,主要是为了说明解释的方便,分成了几个不同的要点,并将每个要点进一步分成了不同的侧面,但就知识体系本身来说,所有这些内容在整体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中,应该是统一的,是融为一体的。而如何将这些不同要点的知识体系整合成为统一完整的新闻学知识体系,本身就是知识体系建构中需要完成的任务。

四、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目标

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目的不仅在于知识目标,更在于通过知识体系的指导和运用,追求更加有效的实践目标,这也是知识生产、知识体系构建的终极目标。从总体上说,任何理论探索、学术研究、知识体系建构的直接目标是实现对客观对象的观念把握,即能够以认识论为主的方式理解客观对象的运行特征、机制与趋势(规律),但人类认识客观对象的目的不会停留在解释对象上,人类是“做事”的存在、实践的存在,因而会进一步追求知识的实践目标,即运用体现认识成果的知识去指导改造客观对象、创造新的事物,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就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实践目标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为新闻教育实践、新闻科研实践服务,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学科实践目标。作为知识创造,知识体系建构直接的目的是为知识发展、知识传承服务。依据新闻教育、教学、科研的实际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为新闻教育、新闻教学实践服务,这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最为直接的目标。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科体系的实质内容。在新闻教育、新闻教学视野中,建设系统的新闻学学科体系,需要以自主的新闻学知识体系为基础。自主的新闻学知识体系,实际上体现在每一学科分支上,体现在不同学科分支的统一上。只有建构起丰富的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学科分支的建构才有基础,没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做支持,即使设立各种名目的学科分支,也是空洞的,“学科体系的建制要基于系统完整、专业严谨的知识体系”。[11]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只有学科的各个分支知识体系建构充实,整体的新闻学科的知识体系才能建构起来。建构系统的新闻学教材体系,更是需要以自主的新闻学知识体系为前提,自主知识体系的内容就是新闻学各种教材的实质性内容,因此,只有知识体系建构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有新的更为科学合理的新闻知识生产出来,才有可能产生高水平的新闻学教材。新闻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说到底是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体现。二是为新闻科研实践提供基本框架及其目标指向。既有的知识体系会对相关科研的范围、问题选择、价值取向形成一定的约束和引导,从而有利于既有知识体系的充实和完善。与此同时,既成知识体系的稳定性或保守性,也会约束和限制学术研究的创新。因而,突破既有知识体系的模式或研究范式,始终是知识体系整体更新中最为艰难的工作。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在继承中突破传统新闻学的既有知识体系,尽快建构起符合新兴媒介环境、新闻活动实际和新的发展需要的知识体系,这是一个建构新的新闻学概念体系、问题体系、理论体系、方法体系的艰难学术实践过程,也是形成新的当代中国新闻学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过程。

其次,为中国的新闻实践服务,为新兴环境中的中国新闻业发展服务,即为当代中国新闻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学术支持、理论指导,这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最主要的实践目标。任何一个学科的知识运用,首先指向的是学科所根源的实践领域。新闻学的知识体系来源于新闻实践,然后再回到新闻实践,这是新闻学知识体系最重要的循环,也是最根本的目的。在互联网崛起与快速演进过程中,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进化升级进程中,人类整体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已经与传统工业时代不同了,整个社会的运行方式也与传统工业时代产生了巨大的差异,网络、信息、资讯、新闻、媒介等无不成为社会运行、生活运转的基本要素。至于新闻活动领域、新闻活动方式(主要包括新闻生产方式、传受方式、消费方式、管理控制方式等),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革,大众传播模式主导的传统新闻业处于深深的危机之中,依据传统职业新闻活动建构的传统新闻学知识体系同样面临着整体性的危机局面。①数字时代的新闻业以及普遍的社会化新闻活动,呼唤当代中国新闻学加快建构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的知识体系。可以说,如果我们能够建构起开放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自主的新闻学知识体系,当代中国新闻业就能得到新的知识支持和自觉指导,就有可能超越传统新闻业时代相对西方的落后狀态,领跑数字文明时代世界新闻业的发展。果真如此,我们所期望的国际传播、全球传播就能得到更好的实现,我们所期望的以新闻方式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解释好中国特色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实现,“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3]就有更大的可能。而在国际范围内,时代性的新闻学知识体系一定能够为当代中国新闻与世界新闻的有效对话、交流、博弈和斗争提供思想武器和方法智慧。进一步说,我们所创造的新闻学知识体系也有可能被与中国国情相似的国家所学习和借鉴,以指导他们的新闻实践活动。所谓中国知识、中国学术、中国理论、中国智慧等等说法和诉求,实质就在于从中国立场出发,生产创造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样的知识体系不仅可以指导解决中国问题,也可以成为其他国家解决相似问题的重要参考。

再次,在更宏观的层面、更普遍的意义上,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可以通过知识方式特别是通过以新闻实践、新闻业为中介的方式,为党、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事业服务,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服务。在网络化、信息化、媒介化社会中,新闻知识(体系)的实践价值不再限于新闻教育科研实践领域,不再限于新闻实践领域,而会波及、扩散、渗透到整个社会的所有领域,会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体育、卫生等方方面面,新闻知识(体系)不仅能够为新闻实践、新闻业的良好运行服务,也能够为新闻促进社会整体良好运行和发展提供知识服务。毫无疑问,当新闻对政治、经济、文化以至整个社会的作用与影响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大时,新闻知识(体系)的实践价值和意义也就会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大;当新闻生产、传播、消费、运用越来越成为广泛的、日常的、弥漫性社会现象时,新闻知识(体系)也就日益能为社会大众的媒介化生活、新闻生活提供服务。作为知识的新闻与关于新闻的知识,对今天的日常生活来说,无疑会产生广泛的作用和影响,新闻知识、知识体系也将获得日益广泛的公共属性、公共服务功能。

结语

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是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新闻学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12]中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之一,理应在整体的知识体系构建中走在前面,做出自己的特有贡献。

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立场与建构目标问题,是事关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出发点与归宿点的重要问题,具有特别的地位和意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理论立场;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的根本价值立场,这也就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中国立场。建构比较完备的、符合数字文明时代新特点的新闻学知识体系,是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学术目标;而为新闻教育、新闻教学、科研实践服务,为新闻实践活动服务,为新兴环境中的新闻业发展服务,以新闻方式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服务,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实践目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 传承红色基因 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 人民日报,2022-04-26(1).

[2] 杨保军. 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根据与必要[J]. 国际新闻界,2022(11):25-38.

[3]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22-10-26(1-5).

[4]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05-19(2).

[5]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63.

[6] 刘光明.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N]. 光明日报,2022-11-20(11).

[7] 杨保军. 再论“后新闻业时代”[J]. 编辑之友,2022(10):5-13.

[8] 杨保军.“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J]. 新闻记者,2013(12):32-41.

[9]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1.

[10] 韩蒙. 中国知识体系的自主性问题——基于哲学视角的思考[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0-27(3).

[11] 高曉虹,涂凌波,郑石. 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的思想方法和基本路径[N]. 光明日报,2022-11-04(11).

[12]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5.

The Basic Position and Objectives of Constructing 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Journalism

YANG Bao-jun1,2(1.Research Center of Journalism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2.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Abstract: Fundamentally,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o build China's own knowledge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journalism is related to many basic problems. Among them, "construction position" and "construction goal" are important issues related to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and have special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holds that adhering to Marxism as the guide is the basic theoretical position of constructing the 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journalism. People centric and serving people is the fundamental value posi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journalism. It is the basic academic goal of constructing the 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journalism to construct a relatively complete knowledge system of journalism that conform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he digital news era in the vision of journalism). Serving journalism education, journalism teaching, research practice, journalism practice activities, journalism development in the emerging environment, an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by means of journalism are the practical goal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journalism.

Key words: contemporary Chinese journalism; independent body of knowledge; basic position; basic obj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