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助推开发区低碳转型升级

2023-05-30 10:48张小溪
前线 2023年1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绿色金融开发区

[摘要] 开发区是京津冀工业发展的集中区域,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绿色金融助力开发区低碳转型,重点在于通过政府公共干预推动各项部署,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配置,进一步促进绿色低碳、金融与京津冀区域开发区产业融合发展。绿色金融的发展有赖于政府设计整套转型机制,将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三者有机融合于绿色生态系统中。实现“分布式新能源——低碳产业”与绿色金融对接,建立“产业低碳转型——绿色金融服务对接池计划”,透过绿色金融的积极引入加速推进开发区低碳转型。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绿色金融;  开发区;  低碳转型

[中图分类号] F1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1-0070-04

京津冀区域的开发区是工业企业发展的集中区域,也是低碳转型的关键担当,通过积极分享国家绿色发展政策红利的机遇,借转型发展的东风拓展开发区发展空间,可以在未来取得长期竞争优势。当前京津冀区域开发区的低碳转型已进入大规模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化运用的时期,资金缺口大,正处于利用绿色金融加速推进分布式新能源——低碳产业转型的重要时间窗口期,需要政府顶层设计,并通过新的商业模式实践,积极引入绿色金融服务加速拓展开发区分布式能源体系和低碳产业的双发展,为京津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迈出坚实的一步。

直面低碳产业转型和绿色金融服务的堵点难题

京津冀地区现有21个国家级开发区和211个省市级开发区,是京津冀地区产业集聚的重要力量,也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21年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及2022年开始启动的“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区域开发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探索构建数据中心集群。但电能利用效率、局部PUE、冷却系数等成为限制因素1,因此,探索高效的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开发区未来发展的重点。当前京津冀区域开发区推进低碳产业转型和利用绿色金融服务还有不少堵点难题,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分布式发电规模小,难以组成高效率的储电、配电一体化智能电网。太阳能组件便宜和允许自备电建设使得企业对于利用光伏做新能源发电有一定的积极性。通过屋顶设置光伏自发电自用、余电上网交易,有利于企业开源节流。目前每1000平方米光伏发电设施市场报价为35万元,但由于所需投资规模小,单个企业难以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支持。此外,太阳能屋顶发电规模不足形成不了区域性的配电网体系,无法优化园区电力使用,也无法形成碳资产出售。并且,企业在新能源建设中得不到碳信息披露服务,而基于碳排放获得碳记录是企业未来减免碳税的重要凭证。因此,缺少规模导致分布式能源变成了分散式能源,难以获得金融、第三方、碳交易、电网公共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服务,无疑会增加企业负担,弱化企业未来竞争力。新兴的信息产业特别是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用户难以获得电力配额,尽管企业愿意付出高成本,如通过购买绿证的方式,但依然难以获得能耗指标。一个地区的算力决定其数字化转型水平,因此增加新能源、降低存量能耗,腾出给信息产业发展的空间是京津冀区域开发区未来能否获得战略优势的关键。

金融机构服务意愿与企业改造资金需求存在错配。金融机构有绿色金融考核目标,因此存在强烈的绿色金融服务意愿,希望能为开发区企业的低碳转型改造提供绿色资金服务。但金融机构需要一定的资金规模才能实现低成本的绿色投融资,无法对接单个规模在100万—1000万之间的分散性融资需求,需要规模的绿色资产才能与绿色资金对接的解决方案,并需要足够的资产抵押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

分布式智慧电网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电网部门改革要求增加一定的新能源电力消纳,其目标是提供安全电力。对开展分布式智慧电网的改造受到资金、人员和技术等多方面约束,电力部门难以独立解决,需要在多种所有制下引入多元主体的参与,推动分布式智慧电网的发展。如成立一个与电网合作形成多样性的分布式智慧微电网的运营公司,承担起与分布式能源相适应的电力运营,有规模地组织电源和用户,构造成“源—网—荷—储”的分布式新型电力系统。

綠色转型是一个全局性的变革,而这场变革中最大的特点是政府推动下的协同转型,即政府通过碳排放配额抑制高碳排放企业,并补贴绿色能源企业发展。政府在做转型设计的时候既要设定京津冀整体目标,也要针对各个具体地区设定目标,来协调全区域的绿色转型,政府是这一转变的战略核心主体。政府的碳排放配额约束始终是推动产业低碳转型的鞭策工具,绿色金融是最强的市场激励方式。

构建产业低碳转型升级的绿色金融生态体系

绿色金融与传统金融不同,具有资金需求量大、运行周期长、项目利率低的特点,这也改变了传统金融依靠利息差获取收益的模式。因此,低成本下的绿色金融想要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有赖于政府设计整套的转型机制,将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三者有机融合于该绿色金融生态系统中。具体来说,发展思路可基于两个组成设计:一是建立资本融合蓝图,要求资本提供方各自发挥自身作用,使风险回报框架和融资目标相一致。二是建立变革性的新商业模式,有助于扩展每一项突破性技术。

构建政府、金融机构、股权交易中心“三位一体”的技术服务体系。发挥北京金融机构众多的优势,鼓励其下沉到京津冀各开发区,提供覆盖京津冀区域的主动优质服务。从开发区企业中培育一批优质绿色企业或项目,股权交易中心和金融机构根据这些绿色企业及项目发展阶段,进行分层。对符合上市培育条件的绿色企业,金融机构和股权交易中心提供专业化的全程金融服务,设立分梯队培育池,形成滚动上市培育体系。

结合开发区内优势绿色产业,联合京津冀各地股权中心、政府设立不同类型的绿色产业基金,对绿色优质企业及项目进行投资,政府可跟投增信,从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储备和培育更多的绿色企业及项目资源。与一般的私募股权基金不同,绿色产业基金是投资于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绿色产业项目,如绿色引导基金的子基金通常会与产业资本或知名私募进行合作,参与项目投资、建设、运营、退出。

整合绿色资产及实现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利用市场资金服务绿色经济的模式,通过将暂时缺乏流动性但未来具有现金流的绿色资产作为抵押,置入绿色资产池作为底层资产,以此发行证券获得即时现金流,后续以底层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偿还绿色产业项目的建设、运营、收购或债务偿还。绿色资产证券化与一般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交易结构、现金流归集、信用增级等产品设计方面并无差异,主要区别在于基础资产现金流需符合绿色标准和募集资金需用于绿色产业领域,即用于绿色产业项目的建设、运营、收购或债务偿还。

引导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积极对接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2021年11月,人民银行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主要包括新能源利用、储能和智能电网类项目。按1年期LPR利率3.8%计算,碳减排支持工具有两个多百分点的利差,其政策激励与导向动能足以驱使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从而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创新针对中小企业的绿色债券。传统的绿色债券受众企业资质普遍较高,且大多属于国有企业,体现出了融资成本优势。但对于从事绿色产业的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来说,由于其经营规模较小、信用等级较低,往往面临更为严峻的融资问题。因而需要通过对绿色项目给予财政贴息或政府增信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减少绿色债券融资成本,可协助中小绿色产业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获得低成本融资,释放绿色产业供给潜力。

绿色金融助推开发区低碳转型的实施路径

推动分布式新能源—低碳产业与绿色金融对接需要持续创新,创新基于公共干预下“电力—产业—金融”合作的变革性经营模式。公共干预即政府依据碳排放配额度对区内企业进行碳核查,构造转型路线图。突出抓好两个关键点,组织低碳转型的利益相关方,共同架构一个可推进的转型商业生态。

第一个关键点是,推动分布式新能源—低碳产业与绿色金融对接。首先,链接改造企业与金融机构。以规模化运营作为突破的抓手,与创新的商业模式结合,将自发、分散的新能源发展方式逐步转向有规模的分布式新能源—产业低碳转型发展模式,对接绿色金融降低成本,提升碳交易和碳信息披露。设计金融解决方案招标对接于智慧运营公司,提供包括信贷、融资租赁、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私募股权等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为成片“产业分布式能源+长期运营”提供金融解决方案。其次,打造源网荷储新型分布式智慧电网与企业低碳转型的样本。根据规模原则,组织连片的企业进行分布式电源—智慧电网运营招标,包括新能源发电、储能配电、电力运营维护等项目,保障利益相关方的长期、安全、稳定获益,形成后续可推广可复制的样本案例。开发区政府牵头将已经建设、意愿建设和未计划建设但有绿电资源的企业整合汇总到低碳产业转型——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中,而后再拓展到公共物业、商业、城市更新等诸多方面,逐步推进开发区全面低碳发展。最后,构建新型绿色金融生态基础。政府牵头建立金融服务增信体系,以成片“光伏能源—网—储”资产作为抵押资产,招标电网运营公司负责经营并用收益偿还贷款。一方面智能电网运营公司获得能源节约的部分收益以及能源调配的服务收益、碳资产交易收益。另一方面企业借助绿色金融服务进行新能源投资,已投资部分可做资本置换,并获得低成本和安全的能源供给,分享碳交易的收益和碳排放信息披露带来的出口及绿色认证便利。在新的绿色金融服务经营模式下,金融机构从传统的获取利差盈利模式转向为企业提供金融解决方案,以此分享节能成本收益的服务盈利模式。

第二个关键点是,实施低碳产业转型—绿色金融池计划。绿色金融池计划不仅针对现有光伏屋顶资源的企业,也可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的连片规划和城市建筑更新、空地光伏、风力、热泵等项目的利用开发。绿色金融池开发以推动规模化分布能源发展为主要抓手,通过在开发区构建“分布式能源+商业运营”,享受和创造条件对接国家绿色金融政策及税收减免政策,透过绿色金融的积极引入加速推进京津冀区域开发区低碳转型发展。建立完善低碳产业转型—绿色金融服务池保险机制,依据京津冀区域开发区现有企业的碳排放进行碳核查,确定企业绿色能源或其他绿色活动的贷款业务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将区域内的企业全部纳入产业—绿色金融对接的绿色金融池中,为企业享受绿色金融服务奠定基础。政府设立绿色金融项目违约风险专项基金,通过专项基金与保险公司合作构建绿色金融项目违约保险,充分利用保险资金杠杆进行绿色资产担保。

明确政府部门和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作为绿色金融风险专项资金主管部门,政府部门负责设立开发区绿色金融风险专项资金的征集和运营主体的确定;与相关保险公司共同合作创设绿色项目违约保险合约;确定开发区绿色项目金融服务重点支持领域并发布项目指南,監督审核风险资金池贷款项目的支持对象和条件;负责指导和监管开发区开展的绿色金融活动。规范绿色项目违约保险公司的运作。由开发区金融主管部门与选定的绿色金融服务机构签订委托管理协议,每个开发区与单一或最多两个保险合作建立绿色项目违约保险,负责绿色项目违约补偿的运用和核算管理,保证绿色金融项目违约风险降低。保险公司提供绿色项目风险保险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进展;负责核查支持对象资格条件,会同合作银行开展企业尽职调查,办理绿色贷款项目手续;会同合作银行开展对绿色金融服务贷后的项目跟踪工作。

制定绿色金融池入池计划的强制与激励政策。绿色金融池依据开发区碳核查要求进行,具有对开发区企业强制入池和要求相关信息披露的责任。对所有入池企业免费进行碳排放和减排潜力评估,提出成片规划的基本参考要素。鼓励智慧电网运营商和金融机构参与绿色规划投标,帮助开发区设计绿色转型方案,如果方案采用但未能中标,由政府支付规划涉及的相关费用。积极激励参与绿色项目违约保险的相关保险公司进行投标,通过对比择优获标。出台碳资产独立认证标准与碳资产相关设备抵押的鼓励政策,积极推动碳资产认证和提供碳资产抵押比例作为金融质押资产。鼓励碳资产交易管理公司进入开发区参与招投标和提供方案,方案提供奖励,同时鼓励相关第三方企业提供绿色金融服务方案。

(本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新发展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视角”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刘磊.绿色金融撬动京津冀协同[J].前线,2022,(05).

[2]马骏.碳中和与转型金融[J].新金融,2022,(09).

[3]张平.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路径、结构与治理[J].社会科学战线,2022,(08).

[4]张小溪.“双碳”目标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内涵、挑战及应对[J].发展研究,2022,(03).

(作者简介:张小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执行研究员、上市公司研究中心秘书长)

责任编辑 / 曹   晶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发展绿色金融开发区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新常态下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国际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对之策
我国绿色金融在发展中如何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
绿色金融在石油石化行业的运用研究
开发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