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春风化雨 德育润物无声

2023-05-30 21:03蒋丽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德育情境情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可见语文学科担负着德育教育的重任。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解读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教育因素,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使德育教育直抵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获得知识,完善人格,做到教书和育人双向发展。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在小学语文中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予以分析,结合学生现阶段的认知特点,从实施原则、实施策略等层面入手,提升课堂温度,强化教学指向,让德育教育与语文学习融为一体,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一、语文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的条件

如果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以章节学习目标为主,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对知识进行记忆,而对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仅仅作为知识导入前的铺垫,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并不透彻,难以引发情感共鸣。

如果课堂教学以“知识讲授+课后练习”的方式开展,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自我思考的时间比较少,加之实践活动形式、内容比较单一,会导致语文课堂教育活动缺乏应有的活力,让德育教育渗透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必须创新教育方式,强化教育理念,让德育教育真正地渗透到日常的教育实践活动中。

二、德育教育的实施原则

1.有机整合原则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要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要契合小学生的思想认知特点,加强对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同时,在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的融合过程中,教师还要处理好教学与育德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实现对学生情感与思维的有效启发。

2.情感主导原则

现阶段小学生正处于思想、认知发展的黄金时期,受教育环境、教学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情感呈现多元态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应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入手,秉承因材施教的理念,直观展现文章的主要情感,依托情境、问题导入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挖掘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陶冶情操,激发学习热情,以此促进学生情感、思想的正向发展。

3.情感延伸原则

情感是学生德育品行发展的关键因素,高度契合立德树人这一主题。从客观角度来讲,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并且语文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注重对情感因素的挖掘,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情感的延伸与传递,在提升课堂温度的同时,也要达到落实德育教育工作任务的目的。

三、德育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

1.依托情境创设,渗透情知教育

“情知教育”即把感情因素与认知因素互相交融,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情知教育也是研究教学本质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倡导教师可运用情境引领学生感受知识的魅力,并从中实现情感与思想的升华。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分析语文学科的德育价值,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创设多种类型的教学情境,在點燃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

以《鸟的天堂》一课为例,在开展教学前,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不同品种的鸟类,让他们从鸟的形态、颜色、叫声等方面进行观察。之后,教师可围绕文章主题创设教学情境,并设置多个导学问题,鼓励学生在阅读文章后做出解答。问题一:你心中的“鸟的天堂”是什么样的?问题二:作者是如何描写“鸟的天堂”的?问题三:文章中有许多关于“鸟的天堂”周边环境的描写,尝试分析一下它们的作用是什么?问题四:阅读文章第三段,思考哪些词语体现了鸟多?在描写鸟的过程中,作者描绘了群鸟纷飞的场景,在此基础上又特写了一只画眉鸟,这有什么意图?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又是什么?通过上述问题,学生便能够聚焦“鸟的天堂”这一主题,思考“鸟的天堂”背后蕴含的情感。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发挥图文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思想感情。

2.挖掘德育因子,布置思考任务

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符合其认知规律的思考任务能够进一步渲染课堂氛围,同时也能优化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语文,学习语文。对此,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立足于课堂这一主阵地,通过布置多元化的思考任务,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从一定程度上看,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布置某一主题的思考任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鉴赏课文,挖掘课文中的人文内涵,促进自身情感的升华,进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以《普罗米修斯》一课为例,这篇文章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微课为学生讲解古希腊神话故事的起源与发展,随后带领学生阅读文章,思考主人公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违背宙斯的旨意,偷偷地将火种送给人类?同时,教师让学生结合文章情节进行分析,人类有哪些行为打动了普罗米修斯?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开展相应的角色扮演活动,鼓励学生从多个视角分析文章人物的性格特征,以此提炼文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并在日后的学习中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实现自身情感的升华。

3.引导深度阅读,弘扬传统美德

情感是语文的核心动力,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归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以《为人民服务》一课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度分析,同时标明本文的主题是“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对文本中主人公的性格和行为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张思德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思考“为人民服务”诠释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有的学生认为张思德虽然只是万千红军战士中的一员,可他从军以来勤勤恳恳,在危急时刻,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体现。有的学生归纳出张思德同志为赶走侵略者,积极参军,这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体现。从军以后的张思德不畏艰苦,积极参加战斗,用努力、奋斗、爱国和勤劳书写了服务精神。通过以上文本的学习,德育教育便得以有效落实,同时也能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知识的引导下逐步形成良好的品行。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要抓住渗透德育教育的契机,更好地审视教学与育德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其时代价值,从内容、方式等层面予以创新,加强情感、品行引导,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德育,从而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蒋丽(常州市五星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德育情境情感
不同情境中的水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情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