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耶律倍对民族文化融合的影响

2023-05-30 10:48刘钺
关键词:儒家文化书画诗词

摘 要:辽太子耶律倍对汉族文化情有独钟,不仅收藏大量汉文书籍,还率先创作汉语诗词,对后世影响深远,也为契丹族与汉族文化融合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耶律倍;诗词;儒家文化;书画

中图分类号:K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3-0007-03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辽朝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它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儒家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开创了新的历史阶段。耶律倍作为辽朝第一任皇太子,不仅自己仰慕中原文化,而且积极倡导儒家文化,对中原汉族文化与草原文化的融合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一、耶律倍家族的文化影响

耶律倍(899—936年)又作图欲、突欲,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神册元年被立为皇太子,亦称人皇王。耶律阿保机登基后,围绕朝廷意识形态定位,提出“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何先”①的问题。当时信奉佛教的契丹贵族都选择了“佛教”,耶律阿保机认为佛教不是本土宗教。精通儒家学说的耶律倍提出“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②的主张,耶律阿保机欣然同意。开始修建孔庙,命耶律倍春秋时节对孔庙进行祭祀。耶律倍的这项提议,为汉民族儒家文化在契丹族中传播创造了条件。

公元926年9月,耶律阿保机在渤海回程途中病逝。在述律皇后的支持下,耶律倍的兄弟耶律德光登基为帝,这就是辽太宗。心灰意冷的耶律倍回到北镇医巫闾山,将从中原购买的万余卷善本图书藏于医巫闾山绝顶望海堂。每日吟诗作畫,歌啸其中。耶律德光登基后,对耶律倍百般猜忌,派人对耶律倍的一举一动进行严密监视。耶律倍无奈只好浮海投奔后唐。临登船前作《立木海上刻诗》一首:“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③耶律倍的《立木海上刻诗》是现存最早契丹人用汉语创作的完整诗歌作品。该诗还是用汉语与契丹语写成的双语诗,其中的“大山”与“小山”既是汉字也是契丹字。无论在哪个语系里,都寄寓着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困惑。所以,耶律倍堪称辽代第一位著名的汉语文学家,正是他奠定了耶律氏家族崇尚文学、雅好诗词的传统。

辽王朝共经历九代皇帝,其中六位皇帝出自耶律倍一系。辽圣宗、兴宗、道宗等帝王都精通汉文化,都有作品流传。辽圣宗耶律隆绪是耶律倍的曾孙,10岁能诗,善绘画、通音律、精骑射,是有辽一代著名的文治武功全能君主,曾制曲达百余首。辽代实行科举制也是从圣宗开始。圣宗还曾下诏大规模印行《五经注疏》《史记》《汉书》等汉文典籍,并组织人员用契丹文翻译《贞观政要》等汉文书籍。这些举措极大强化了契丹文化与汉文化的交流融合。

辽兴宗耶律宗真及他的儿子道宗耶律洪基也都酷爱汉文化,通音律、善书画、喜吟咏。《辽史·兴宗本纪》载,耶律宗真曾以《日射三十六熊赋》《幸燕诗》对进士进行考核。还与当时契丹著名诗人萧韩家奴结为亲密“诗友”。耶律宗真与群臣宴饮赋诗、赐臣僚诗以及他与宋朝使臣钓鱼赋诗等文雅事件屡载史册。只是他的作品多已失传,仅在王寂《辽东行部志》中存诗一首:“为避绮吟不肯吟,既吟何必昧真心。吾师如此过形外,弟子怎能识浅深。”④在《耶律仁先墓志》中残存两句:“自古贤臣耳所闻,今来良佐眼亲见。”⑤

辽道宗耶律洪基也是文雅帝王,制诗、赐臣下诗赋等是其执政时期的寻常之事。据《老学庵笔记》载,辽相李俨作《黄菊赋》献道宗,道宗遂作《题李俨黄菊赋》赐之,诗曰:“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⑥这首生动而富有神韵的诗被认为是辽代绝句的压卷之作。其诗赋作品曾由国史监修耶律良编成《清宁集》,可惜散佚。

此外,耶律倍这一家族中在辽代擅长文学的还有耶律倍之第四子耶律隆先,其代表作品有《阆苑集》等。据目前所存的文献看,辽代诗歌的主体部分都是由耶律倍家族创造出来的,也是契丹文化与汉文化整合更新、优势互补的可贵结晶。

生活于金代的耶律倍七世孙耶律履以及金元易代之际的耶律倍八世孙耶律楚材,也是诗坛重要的少数民族作家,是契丹族诗词家的代表。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的作品,能让人感受到多民族文化融合给文学史所带来的深刻影响。耶律履以其较深的汉文化、契丹文化修养为金王朝的儒家文化传播做出重要贡献。

在风云变幻的元朝政坛上,耶律楚材为中书令达十四年,他对蒙古族旧有的陋习进行大胆改革,很多政令法规都出自他之手。耶律楚材是蒙古帝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关键人物,也是耶律家族文学领域的重要传承人。他的文章不但构思新颖,音韵和谐,而且字里行间,倾注着诗人对生活无限热爱和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耶律楚材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现存于世的有《湛然居士文集》。

耶律铸是耶律倍九世孙,耶律楚材次子。楚材去世后嗣领中书省事,至元中奉诏监修国史,朝廷有大事多咨访于他。耶律铸为官过程中创作了大量的诗文。清四库馆官员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六卷编成《双溪醉隐集》问世。

总之,耶律倍家族的诗文作品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知识信息,也为中国多民族文化融合留下了宝贵财富。

二、耶律倍《立木海上刻诗》创作地及出走路线探寻

耶律倍的皇位被兄弟耶律德光篡夺后,一直饱受猜忌,不仅自己从东丹国被迁到了东平(今辽宁省辽阳市),东丹国的百姓也被迁出故国。耶律德光还加派人手严密监视兄长的一举一动。耶律倍熟读汉族史书,深知自己尴尬的处境十分危险,甚至有随时丢掉性命的可能。迫于无奈,他只好载着喜欢的诗书浮海投奔后唐。在临登船之际,耶律倍在木板上刻下了那首著名的《立木海上刻诗》。

《立木海上刻诗》是目前发现的第一首辽诗,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因此,探寻第一首辽诗的诞生地对研究辽代民族文化融合的起源与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关于耶律倍《立木海上刻诗》的创作地点,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史料中只是说耶律倍留下刻诗后,“携高美人载书浮海而去”。⑦《五代会要》记载为“自登州泛海内附”,而登州是跨海后上岸所在地,属于山东地界。而如今流行的考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认为在今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另一种说法认为是现在的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

要想考证耶律倍浮海出走地,首先要理清他的出发地。《辽史》列传第二记载:“倍既归国,命王继远撰建南京碑,起书楼于西宫,作乐田园诗。”⑧这个“西宫”就应该在医巫闾山。当初耶律倍购书万卷,藏于医巫闾山。他通晓阴阳五行,了解音律,精通医药、砭灸之术。辽、汉文章都写得很精妙,还曾翻译过《阴符经》。耶律倍能精通这些知识绝非一年两年就能掌握的,应该是他当上太子时就在医巫闾山修建了西宫,并时常派人去中原购买图书供他学习。

在医巫闾山望海堂遗址附近,有一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古代建筑遗址,四周有石头围墙,遗址中部有一座方形建筑台基,四周用条石砌筑。遗址内分布大量沟纹砖和琉璃瓦等具有典型辽代特征的建筑构件。经考古人员推断,此地应为当年辽太子耶律倍的行宫——西宫。

从东丹国迁回辽阳后,耶律倍打算就在医巫闾山安度残生。于是在医巫闾山绝顶兴建藏书楼,因“山南至海二十里”,⑨所以取名望海堂。耶律倍打算与高美人在这里过起田园生活。然而,随着耶律德光对他们的监视越来越严密,被逼无奈的耶律倍只能选择出走。

据《契丹国志》记载,耶律倍的母亲述律平用牵马表决的方式选举耶律德光为帝后,耶律倍“率数百骑欲奔唐,为逻者遏”⑩。至此说明述律平与耶律德光在选举前就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变相将耶律倍软禁起来,防止他带人离开。

值得注意的是,能载着大量图书去后唐,可以看出耶律倍的出发地就在医巫闾山,因为他的书楼建在医巫闾山,也只有从医巫闾山出发,才不会引起守卫们的注意。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耶律倍已提前谋划好出走路线,在充分做好各方面准备后才出发的。《五代会要》卷二十九记载:“长兴元年十一月,契丹东丹王突欲,率蕃官四十余人,马百匹,自登州泛海内附。”{11}如果从医巫闾山出发,赶往大连有六七百里路程,至少要走七八天才能到达。耶律倍带这么多人马,在暗探密布的沿途不可能不被人发现。即使从辽阳出发到大连的距离也是六七百里路程,也不是近路。而耶律倍的望海堂藏书楼因“山南至海二十里”,说明从这里就能看到大海,距离海边肯定不会太远。

急于逃离的耶律倍绝不会舍近求远,冒着被抓住的风险,绕路数百里从大连浮海出发的。从最近距离看,耶律倍应该在辽宁省北镇市沟帮子镇登船出发。《契丹国志》等史料所载的“山南至海二十里”有可能笔误,应为“五十里”。沟帮子距离北镇医巫闾山约五十华里,也就半天的路程,清代初期这里还曾芦苇遍地,濒临大海。

另外,耶律倍在出走时间节点上之所以选择十一月,就是缘于沟帮子附近的海滩属于泥沼地,平时泥泞无比,根本无法踏足,因此也不会有人把守。隆冬季节,泥泞的海滩都已结冻,人马踩上去就不会深陷其中。因此,这里才是耶律倍最佳登船地点,也是第一首辽诗的诞生地。

三、耶律倍对中原地区书画创作的影响

耶律倍之所以要一心投奔后唐,除了后唐明宗李嗣源出于政治需要多次向他发出邀请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耶律倍对中原文化的心驰神往。

耶律倍到达中原后,后唐明宗李嗣源用最高礼仪迎接他,并赐耶律倍李姓,名为赞华。在后唐,耶律倍切实感受到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他对汉族文化已到痴迷程度。白居易是耶律倍仰慕的伟大诗人,为效仿白居易,耶律倍自诩乡贡“黄居难,字乐地”与“白居易,字乐天”{12}相对应。

在后唐,耶律倍不仅接受了中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同时也将草原文化带到中原。尤其在绘画方面,耶律倍的北方草原派画风对中原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尧山堂外纪》卷六十四记载,东丹王有文才,博古今,尤工画人物鞍马,世传东丹王《千角鹿图》,李伯时常临之,董北苑有跋云。

李伯时即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以画马著称于世。画作能被李公麟临摹,说明耶律倍的绘画功底已被中原绘画名家认可。很多古籍对耶律倍的文才给予肯定。北宋《宣和画谱》记载:赞华系出北虏,是为东丹王,故所画非中华衣冠,而悉其风土故习。是则五方之民,虽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亦可按图而考也。{13}宋徽宗赵佶是公认的大画家,在北宋文化昌盛名家辈出的大背景下,耶律倍的画能被赵佶看中收藏,可见其绘画水平不同凡响。

《皇朝类苑》卷五十载:秘府有东丹王千角鹿。东丹王归中国,赐姓李氏,名赞华,尤工画,亦能为五言诗,其子兀欲亦善丹青。{14}这里不仅说明耶律倍绘画水平和文学造诣深厚,受他的影响,他的儿子辽世宗耶律阮也善于绘画。

契丹族属于草原游牧民族,对马匹的依赖不同寻常。耶律倍描画本部落游牧骑射生活及塞外景色能曲尽其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方草原画派”,在中国美术史上,书写了独树一帜的篇章,为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民族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宋朝刘道醇在《圣朝名画评》畜兽门第三评价:古今为蕃马者亦可数,胡环得其肉,东丹得其骨。{15}元代著名画家朱德润评价耶律倍的画“观其笔法圆细,人马劲健,真有盛唐风韵,故可宝也。”{16}

身在他乡的耶律倍也常常怀念故土家国,创作的画作多是贵人酋长胡服骑射。据《宣和画谱》记载,北宋末年,耶律倍画作被收藏于皇宫秘府的尚有15幅,内容多为少数民族骑射之类,如《双骑图》《射骑图》《雪骑图》《番骑图》《女真猎骑图》等。

综上所述,由于耶律倍从辽朝建立之初开始推行“尊孔崇儒”的政策,才有辽圣宗科举制度的开始。随着辽代儒学的传播,选拔人才数量大幅增加,很多契丹贵族子弟“乐慕儒宗”,接受汉族的传统道德观念,为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

——————————

注 释:

①{2}{7}{8}{11}陈述.辽史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8: 2939,2939,2940,2940,2944.

③{9}{10}叶隆礼.契丹国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51,151,150.

④贾敬颜.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记行十三种疏证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265.

⑤周阿根.辽代墓志校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22:359.

⑥陈衍.辽诗纪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36.

{12}蒋一葵撰.吕景琳点校.尧山堂外纪[M].北京:中华书局,2019:1597.

{13}赵佶.宣和畫谱[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36.

{14}江少虞.皇朝类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977.

{15}{16}刘道醇.绘事微言[M].台湾:台湾汉华,1952:667,723.  (责任编辑 孙国军)

A Brief Analysis of Yelubei's Influence on the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LIU Yue

(Beizhen Archaeological and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Service Center, Jinzhou 121300, China)

Abstract: Prince Yelibe of Liao Dynasty has a special liking for Han culture. He not only collects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books, but also takes the lead in creating Chinese poetry, which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later generations, and also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cultural integration of Qidan and Han.

Keywords: Yelubei; Poems; Confucian Cultur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收稿日期:2022-11-14

作者简介:刘钺(1974-),满族,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文博专业馆员,研究方向:文物研究与保护,档案管理。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书画诗词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