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05-30 11:37陈纯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公共图书馆影响因素

陈纯

摘 要: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是信息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就是推动实现公共图书馆管理、空间、资源、技术等的全面智慧化升级。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效果主要受智慧管理系统、智慧服务空间、智慧资源整合、智慧技术应用的影响,其中智慧服务空间、智慧资源整合是最关键的两个因素。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影响因素;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3)03-0038-05

1 背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公共图书馆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推动着公共图书馆由数字化服务向智慧化服务转型。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不仅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也增强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还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边界,为公共图书馆创造了更优的服务环境,带来了更大的服务效益。在全球范围内,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已经基本实现,如:美国基本上建立了公共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系统,实现了图书馆之间的统一智慧化管理和协同智慧化服务;日本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水平显著增强,基本上实现了服务过程的无人智能化和服务结果整理的自动大数据化。我国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已经从理论探讨转向应用开发,但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有必要厘清影响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的关键因素。

2 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的必然性

信息化发展再次进入新阶段,技术应用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要求公共图书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智慧化转型。首先,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加工组织与服务方式需要适应新变化,要求实现智慧化转型;其次,公共图书馆需要敏锐感知并主动参与构建知识服务新生态,要求实现智慧化转型;再次,公共图书馆需要利用智慧化技术打造更具价值的馆舍空间,要求实现智慧化转型。

3 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效果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就是推动实现公共图书馆管理、空间、资源、技术等的全面智慧化升级。公共图书馆智慧管理系统将对公共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进行智能化加工,实现对公共图书馆线上和线下服务的融合发展,促进管理过程的智慧化,提高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效果。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微服务架构管理系统能够支持公共图书馆各种业务的开放接入,有利于系统数据的深度挖掘与整合利用,提高智慧化服务效果。二是终端设备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嵌入各种智慧终端设备,有利于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提高智慧化服务效果。三是知识共享管理系统能够高效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有利于丰富馆藏知识内容,提高智慧化服务效果。四是馆际协作管理系统能够促进公共图书馆之间,以及公共图书馆与其他文化机构之间的资源与服务共享,提高智慧化服务效果。

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空间将对公共图书馆网点空间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对公共图书馆线上虚拟空间和线下实体空间的智慧化管理,提高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效果。具体内容包括:一是线下智慧实体空间能够实现阅读环境的空间智能化,为读者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线等,打造舒适的环境感知,提高智慧化服务效果。二是线上智慧虚拟空间能够实现跨时空阅读,基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智能化技术提供沉浸式服务体验,提高智慧化服务效果。三是智能交互阅读空间能够实现针对兴趣偏好相似群体的智能化推送,提升读者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提高智慧化服务效果。四是个性化服务空间能够实现读者的专属空间打造,为读者提供智能化的系统化和持续化服务,提高智慧化服务效果。

公共图书馆智慧资源整合将对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运营环境进行多层次智能化升级改造,實现公共图书馆知识创作、发布、存储、传播、利用等全链条社会化合作机制,提高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效果。具体内容包括:一是立体资源能够实现知识资源的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整合,打造数字化立体资源体系,提高智慧化服务效果。二是资源挖掘能够实现知识资源的内容审核和加工,为资源数据的智能化分析提供支撑,提高智慧化服务效果。三是知识关联能够为知识生产者、知识服务者和知识消费者等不同角色的知识活动提供衔接与互通,提高智慧化服务效果。四是知识图谱能够对图书馆知识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构造横向圈层式和纵向链条式知识体系,提高智慧化服务效果。

公共图书馆智慧技术应用将对公共图书馆体系运行的云基础架构进行全方位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公共图书馆高度集成化运行管理,提高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效果。具体内容包括:一是5G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速率,快速响应,智能支持,提高智慧化服务效果。二是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互联网环境下的自动语义关联和规范控制,提高智慧化服务效果。三是高速互联网能够自动抽取和构建满足用户需要的知识结构及相关资源体系,提高智慧化服务效果。四是云应用接口能够为各级图书馆的知识采集、生产、加工提供一站式支持与服务,共同建设标准统一、数据共享、监管有效的仓储管理体系,提高智慧化服务效果。

综上,构建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效果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见表1。具体指标包括两个层级,一级指标包括智慧管理系统、智慧服务空间、智慧资源整合、智慧技术应用,二级指标包括微服务架构管理系统、终端设备管理系统、知识共享管理系统、馆际协作管理系统、线下智慧实体空间、线上智慧虚拟空间、智能交互阅读空间、个性化服务空间、立体资源、资源挖掘、知识关联、知识图谱、5G技术、物联网技术、高速互联网、云应用接口等16个指标。

4 方法与数据

4.1 研究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结合主观评价法与客观分析法的因素权重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在“层次化指标体系”分析中有普及应用,不仅能界定关键影响因素指标,还能界定影响因素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效果的影响因素指标。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基于同层次指标构造,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效果的一级影响因素指标包括智慧管理系统、智慧服务空间、智慧资源整合、智慧技术应用,因此构造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智慧管理系统,智慧服务空间,智慧资源整合,智慧技术应用)。智慧管理系统对应的二级指标包括微服务架构管理系统、终端设备管理系统、知识共享管理系统、馆际协作管理系统;智慧服务空间对应的二级指标包括线下智慧实体空间、线上智慧虚拟空间、智能交互阅读空间、个性化服务空间;智慧资源整合对应的二级指标包括立体资源、资源挖掘、知识关联、知识图谱;智慧技术应用对应的二级指标包括5G技术、物联网技术、高速互联网、云应用接口,因此构造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微服务架构管理系统,终端设备管理系统,知识共享管理系统,馆际协作管理系统)(线下智慧实体空间,线上智慧虚拟空间,智能交互阅读空间,个性化服务空间)(立体资源,资源挖掘,知识关联,知识图谱)(5G技术、物联网技术、高速互联网、云应用接口)。第二步计算因素权重。将判断矩阵先列归一化,再行归一化,最后求和计算权重。第三步进行一致性检验。基于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计算一致性比率CR,如果CR小于0.1,则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第四步计算最终权重。一级指标权重为行归一化求和权重,二级指标权重为行归一化求和权重*对应一级指标行归一化求和权重。

4.2 样本数据

本研究中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效果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专家打分法,共选取15名图书馆研究专家进行评价打分,采用电子邮件和实地访谈的方式邀请他们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并将打分意见统计处理后反馈给专家,邀请专家再次打分,最终经过两轮专家打分得到一致性意见。

5 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效果的影响因素评价

5.1 一级指标判断矩阵结果

一级指标智慧管理系统、智慧服务空间、智慧资源整合、智慧技术应用对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效果的判断矩阵见表2。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为4.1852,一致性指标CI为0.0617,一致性比率CR为0.0694,小于0.1,通过一致性检验,则指标对应向量权重为相对重要程度权重,即智慧管理系统、智慧服务空间、智慧资源整合、智慧技术应用的相对权重分别为0.1667、0.3333、0.3333、0.1667。

5.2 二级指标判断矩阵结果

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结果见下页表3。

二级指标为服务架构管理系统,在终端设备管理系统,知识共享管理系统,馆际协作管理系统对智慧管理系统的判断矩阵中,最大特征根λmax为4.0125,一致性指标CI为0.0042,一致性比率CR为0.0047,小于0.1,通过一致性检验,则指标对应向量权重为相对重要程度权重,即微服务架构管理系统,终端设备管理系统,知识共享管理系统,馆际协作管理系统的相对权重分别为0.2857、0.2857、0.2857、0.1429。

在二级指标线下智慧实体空间、线上智慧虚拟空间、智能交互阅读空间、个性化服务空间对智慧服务空间的判断矩阵中,最大特征根λmax为4.0457,一致性指标CI为0.0152,一致性比率CR为0.0171,小于0.1,通过一致性检验,则指标对应向量权重为相对重要程度权重。即线下智慧实体空间、线上智慧虚拟空间、智能交互阅读空间、个性化服务空间的相对权重分别为0.0968、0.1290、0.3871、0.3871。

在二级指标立体资源、资源挖掘、知识关联、知识图谱对智慧资源整合的判断矩阵中,最大特征根λmax为4.0211,一致性指标CI为0.0070,一致性比率CR为0.0079,小于0.1,通過一致性检验,则指标对应向量权重为相对重要程度权重。立体资源、资源挖掘、知识关联、知识图谱的相对权重分别为0.1026、0.1286、0.2564、0.5128。

在二级指标5G技术、物联网技术、高速互联网、云应用接口对智慧技术应用的判断矩阵中,最大特征根λmax为4,一致性指标CI为0,一致性比率CR为0,小于0.1,通过一致性检验,则指标对应向量权重为相对重要程度权重。5G技术、物联网技术、高速互联网、云应用接口的相对权重分别为0.2500、0.2500、0.2500、0.2500。

5.3 最终权重计算

基于上述判断矩阵权重结果计算最终权重,结果见表4。

6 结语

根据层次分析结果可知,一级指标中智慧服务空间和智慧资源整合对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效果的影响作用要大于智慧管理系统和智慧技术应用。二级指标的最终相对权重值介于0.0238~0.1709之间,均大于0.01。由此可见,微服务架构管理系统、终端设备管理系统、知识共享管理系统、馆际协作管理系统、线下智慧实体空间、线上智慧虚拟空间、智能交互阅读空间、个性化服务空间、立体资源、资源挖掘、知识关联、知识图谱、5G技术、物联网技术、高速互联网、云应用接口均是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效果的影响因素指标。

参考文献:

[1] 刘芳.“互联网+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与转型发展[J].图书馆杂志,2016(8):42-43.

[2] 郝建军,刘勇.“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转型路径与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2):5-8.

[3] 柯平,邹金汇.后知识服务时代的图书馆转型[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1):4-17.

[4] 李校红.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关键要素、实现路径及实践模式[J].情报资料工作,2019(2):95-99.

[5] 方家忠.中国公共图书馆“十四五”规划的战略任务及其实现:兼论广州市近年来的探索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20(1):32-36.

(编校:周雪芹)

猜你喜欢
层次分析法公共图书馆影响因素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