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视野下小说教学策略探索

2023-05-30 13:33张悦
教育·教学科研 2023年3期
关键词:小康小说目标

张悦

【课例主题与观察要点】

统编教材中“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相结合的“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强调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为一线教师实施单元教学带来了便利。教学活动是落实单元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此次教学实践主要聚焦单元视野下小说教学策略的探索,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小说的阅读策略,本次课例基于“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策略,观察要点如下:

1.问题

核心问题的适切性;下位问题间的逻辑性;下位问题指向核心问题解决的匹配度。

2.任务

任务与问题的匹配度;任务之间的关联度;任务的整合度(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

【教学实践与研究改进】

一、基于观察点的情境描述

师:上节课我们借助学习《故乡》《我的叔叔于勒》时有关小说情节梳理的方法,梳理了小说《孤独之旅》的情节,了解了杜小康的命运轨迹。接下来请同学们深入文本,体会杜小康的心路历程。

生1:我在第2段中读到,杜小康对于去放鸭一事很无奈。在文章第1段中交代:杜小康家是“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但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一个“竟”字交代了这种家庭的变故是突然发生的,“只好”体现出杜小康非常无奈。

师:在去往放鸭地的途中,杜小康的心理有着怎样的变化?

生2:我觉得放鸭途中的杜小康是茫然的。“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一句中运用两个反问,写出他对未来的茫然、不知所措。

师:这名同学观察非常细致,抓住了反问句式来理解人物心理。

生3:第21段中我读出到达芦苇荡时的杜小康感到了真正的害怕,是胆怯的。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芦苇荡,他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这种从未见到过的情景,让杜小康产生了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这里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芦苇荡漫天遍野的绿,“涌”和“围”两个动词则体现了芦苇荡的茂密,包围着杜小康,形成压迫,使杜小康产生了逃不走感觉。

师:此处作者借用环境描写,让杜小康的恐惧与胆怯自然流露。

生4:“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在放鸭途中,杜小康还感受到了孤独。“一天一天”“一步一步”两个叠词,内容上有递进的意味。杜小康和父亲每天的活动就是放鸭,所以日子单调无趣。另外29段中“他们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杜小康只能与父亲说说话”,放鸭过程中父子间的交流逐渐减少,杜小康的整个世界一步步失去了言语的交流,在当时的环境下孤独感逐渐加深。

师:这样极致的孤独不断压迫着杜小康的内心,使得他对家的思念越来越迫切。此时的杜小康对家的思念与刚出发时有何区别?

生5:因为孤独的逐步累积,对家的思念也日甚一日。但他承受能力变得更强了,不再是带着哭腔恳求父亲,而是在梦中思念自己的家,想念自己的母亲。

生6:48段中,我发现杜小康在经历暴风雨、找到鸭子后再一次想起自己的母亲、想起自己的家,但这一次他却没有哭,较之前的杜小康,此刻的他内心强大了许多。因为此刻在杜小康的眼里,芦苇荡有了美感。我觉得这时的杜小康成长了,变得更加坚强从容。

师:很好,这名同学能运用先前所学的环境描写来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我们理解小说主题可以抓住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分析人物心理可以通过品读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描写,还有环境描写等。

师:请同学们回顾本堂课的核心问题:作者借杜小康这番经历想表达什么?

生7:孤独可以磨炼人的内心,促使一个少年变得更加成熟、坚强。作者想通过杜小康的经歷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必须经历磨难。

师:作者借杜小康的经历提出“成长”这一命题,放鸭之旅即成长之旅。我们每个人在前行的旅途中必须经历坎坷、磨难,超越孤独便可成长。

二、基于观察点的反思改进

(一)聚焦问题

1.小说单元中每一篇小说的侧重不同,学生已通过《我的叔叔于勒》《故乡》两篇小说学习了情节梳理及塑造人物的方法,那么在《孤独之旅》的教学过程中应立足单元整体教学,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有效迁移。

2.课堂上缺乏教学情境的创设,也因为“孤独”的话题与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的体验不够深入,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对于小说主题的理解与把握也浮于表面。

(二)改进策略

1.立足单元目标,统筹课时目标,调整问题链

学生经过本单元其余课文的学习后,对于小说阅读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在自读课《孤独之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立足单元目标,调整课时目标及问题链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自读,将已学知识进行迁移,自主梳理文章内容,深入探究人物心理,理解小说主题。

基于教学目标,本堂课的核心问题确立为“作者借杜小康的经历想表达什么”,下位问题依次是“根据小说主要情节,梳理主人公杜小康的命运轨迹”“在不同命运阶段,杜小康发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小说中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心理又有何作用”。

2.巧设学习任务,激发学习热情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任务,让学生围绕任务进行探究学习,从而驱动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能力。

因此根据问题链,设计三个主要任务:绘制杜小康成长命运轨迹;绘制杜小康心理变化的思维导图;以杜小康的视角撰写一则“心灵日记”。

(三)调整方案

1.目标确定

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如表1所示。

基于单元目标,《孤独之旅》教学目标设计如表2所示。

2.环节设计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孤独之旅》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长篇小说《草房子》,杜小康是小说中的人物之一,也是我们课文片段中的主人公。他原是油麻地最富有人家的孩子,却突逢变故,被迫离开熟悉的环境,跟着父亲去放鸭。今天让我们跟着文中的杜小康踏上这段特别的“旅程”,体会他的心路历程,并解决本课学习的核心问题:作者借杜小康的经历想表达什么?

(2)自读课文,梳理情节

小说情节的环环相扣,凸显了人物命运变化的轨迹。同学们可以根据情节发展脉络,梳理主人公的命运轨迹。

任务1:快速阅读全文,回顾情节梳理的方法,梳理本文故事情节,并根据情节内容绘制杜小康成长命运轨迹图。

(3)小组合作,品味人物

“孤独”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心理状态,《故乡》中的“我感觉四周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就是“孤独”。这篇小说不同于本单元另外两篇,主要着重于人物心理的呈现。

思考1:阅读全文,圈画有关主人公杜小康人物描写的词句,思考在不同的命运阶段中,杜小康发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思考2:品读杜小康心灵之旅中的景物描写,说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心理又有何作用?

任务2: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堂中对人物心理的分析,绘制杜小康心理变化的思维导图。

任务3:任选文中能集中体现杜小康心理的一个片段,用杜小康的口吻撰写一则“心灵日记”。(150字左右)

(4)思考探究,理解主题

思考3:我们跟着杜小康走过了一段孤独的心灵旅程,不仅品味到了孤独的滋味,更是见证了他的成长。那么作者借杜小康的这番经历想表达什么?

(5)梳理路径,课堂小结

曹文轩先生曾说:“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得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孤独是每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能够与孤独和平共处,是人成长的标志。希望同学们能像杜小康一样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孤独与艰难,完成属于自己的成长之旅。

任务4:结合本单元其他小说,自主梳理阅读小说的路径,绘制思维导图。

【教学反思与课例观点】

本堂课教学环节流畅,能较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加之前期对《故乡》《我的叔叔于勒》两文的学习,学生对于小说阅读也有了自己的理解。但课堂中,学生虽能跟着问题链逐步思考,但课堂气氛却比较沉闷,主观能动性较低。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意识到我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孤独之旅》在单元中作为自读课文的价值所在,欠缺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此次教学实践后,我深入教学过程,反思剖析问题,总结如下:

一、立足单元,目标明确

传统的“单篇教学”强调知识、能力发展的“纵向迁移”,而“单元教学”则通常是依托教材,以单元主题为线索,聚焦單元目标,向上承接课程目标,向下统领单元内的各课时教学目标,统筹、设计教学内容、作业内容、评价内容、学习资源,并保持这些要素之间的一致性,开展连续课时,循序渐进地教学,最终完成一类知识点的教学任务,从而突出知识或技能在相同水平上的“横向迁移”。单元教学能弥补单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语文知识点,构建某类文本的阅读策略。

统编教材中小说篇目占比较大,皆是名家名篇,既含中外,也涉古今。初中阶段阅读的小说主要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及价值观。在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单元教学目标,明确单篇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问题链,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主题;在单篇教学后,回归单元视野,引导学生关注文本间的共性与个性,由一篇文章的学习迁移至一类文本,帮助学生掌握小说的阅读策略。

二、创设任务,激发兴趣

师问生答的形式是日常教学策略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形式,但很多时候学生往往只是跟着老师的思维前行,失去了对文本自主探索的机会,课堂也会略显枯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通过设计问题链来达到教学目标,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课堂中通过创设情境,设计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与思考的形式就能弥补这一问题,通过任务驱动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主观能动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经过此次教学实践,对于先生的观点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将继续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立足单元教学,关注学生经历,探索小说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小康小说目标
我家的小康
我家的小康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小康之路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