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和兔子的故事

2023-05-30 00:59邱俊霖
奥秘 2023年3期
关键词:兔儿爷监生白兔

邱俊霖

寅虎辞岁去,卯兔踏春来

伴随着春天的临近,历史的车轮来到了2023年。这一年,对应的是我国农历的癸卯兔年。

“兔”是我国的十二生肖之一,对应地支中的卯。兔子没有尖牙和利爪,所以被人们视为温柔可爱、机智灵敏、忠厚善良的象征。正因为如此,属兔的人也被认为拥有着温和的性格,同时又不失文静与智慧。

古代“兔粉”也疯狂

南北朝时的《孙子算经》中有个“雉兔同笼”的经典问题。题曰:“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鸡和兔在同一个笼子中,总头数为35,总足数为94。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鸡有23只,兔有12只。正所谓问题源自生活,南北朝的人们会想出这样的算数题目,说明当时养兔子是一件特别流行和常见的事情。

实际上,在历史上,这样的“兔粉”可不少见。温柔可爱的兔子收获了一众粉丝,比如,《西京杂记》中记述了汉代梁孝王刘武曾经建了一座“兔园”,用来养兔子。东汉的“跋扈将军”梁冀权倾天下,作恶多端,但他最喜欢的宠物竟然也是兔子。他甚至在首都洛阳兴建一个方圆几十里的“兔苑”,而且还为里面放养的每只兔子都制作了户口和档案,以此保证兔子的安全。他虽然爱兔子,可却因此胡作非为,这显然已经背离了宠物饲养的原则与初衷。

除此之外,古人还喜欢制作兔子形状的玩具。比如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个唐朝的瓷兔,瓷兔小巧玲珑,活灵活现,据说这便是一件唐朝孩子们的玩具。还有些喜欢兔子的人将兔子绘在瓷器上,故宫博物院中还有一件“三彩刻花兔纹小碟”,这是辽代的一件瓷器,内底便刻有一只在坡地上回首观望的兔子,周边饰有花草纹。瓷器上的小兔子两耳竖起,仿佛在观察四周情况,并准备着在草丛间奔跑跳跃,生动自然。

此外,在北京地区还流行着名为“兔儿爷”的手工艺品。这种手工艺品源自明朝,当时的人们用泥抟成拟人的玉兔形象。每逢中秋节,北京城里的百姓都会供奉“兔儿爷”。后来,“兔儿爷”演化成孩子们的中秋节玩具。而“兔儿爷”的拟人形象也千变万化,讨人喜欢。

兔子为何被端上餐桌?

“兔兔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兔兔?!”

兔子虽然可爱,可还是阻挡不住吃货们的嘴。就像我们最熟知的“守株待兔”的故事一样,那个宋国人捡到了撞死的兔子后提回家,肯定是要将其端上餐桌的。

上面说到的那个养兔子的梁冀,他是真把兔子当成宠物,可有个西域来的商人初来乍到,误把他养的宠物兔当作家畜,让厨子煮了一只兔子吃了。梁冀知道后大发雷霆,最后将西域商人和厨子们都处死了,受到连累的有十几个人。

通过翻阅史料能够发现一个无奈的事实:在古代,兔子是非常受人们欢迎的食用肉类之一。根据《礼记》记载,在周朝的各种祭祀典礼中,兔子便是必不可少的祭品之一。在《诗经》中也提到先民们吃兔子的情景,比如其中的《瓠叶》一篇,就有“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之语,这是一首描述普通人家热情待客的小诗。主人家用兔子肉招待来客,烹制方式也多,如煨熏烤等。

南北朝时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还介绍过一种“兔臛法”,这是古人最早记录的关于兔头的烹饪法。唐朝的“烧尾宴”食单中有一道“卯羹”,其实就是兔肉羹。宋朝的《东京梦华录》中,也记载了当时首都开封街市上的许多美食,如签盘兔、炒兔、葱泼兔等许多兔肉菜式,花样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清代的《笑林广记》里还有个笑话,说的是一个姓齐的监生,家中富裕但文化水平不高。有一天,知府想开小灶,便让差役去“取鸡二只,兔一只”。差役不识字,央求监生帮忙看看。监生看了知府开的票,说:“讨鸡二只,免一只。”结果差役只买了一只鸡回话。知府大怒:“票上取鸡二只,兔一只,为何只缴一鸡?”

不过话说回来,古代的野兔很多,有时候甚至大量繁衍,为害庄稼。《新唐书》记载,唐高宗年间“岚、胜州兔害稼,千万为群,食苗尽”,难怪人们会想着吃兔子肉来改善伙食。

美好的玉兔

古人们虽然喜欢吃兔子肉,但有一类兔子却是不太吃的,那就是白兔。在古代,野兔大部分是黑色的,所以古人将白兔出现当作是祥瑞的象征。比如《新唐书》里有这样一段魔幻的记载:“炅遣将追尾,有云出军上,白兔舞,大破吐蕃。”说的是当时的河西陇右节度使萧炅与吐蕃作战,队伍上方的天空出现了白云,而且还有白兔在上面跳舞,于是萧炅大破吐蕃。这段魔幻的记载显然被加工过,但是能够说明当时的人们无疑将白兔的出现当成吉祥的征兆。

在古代,统治者也热衷于饲养白兔,地方老百姓或者地方官员见到白兔出现,通常也会献给朝廷。比如明朝的嘉靖皇帝好大喜功,非常喜欢祥瑞,于是天下就掀起了一阵“献兔”潮。后来宫里的白兔产仔,礼部还请求祭告宗庙,文武百官也都上奏庆贺。因为古人认为统治者有德行、治国有方,所以白兔才会出现。类似的记载在史书中不胜枚举。

在我国,还有一个关于兔子的美丽传说:相传嫦娥吃了仙药后奔向月宫,常常陪伴在她身旁的便是一只捣制长生不老药的玉兔。在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玉兔还溜出宫门,变成天竺国的假公主,想诱取唐僧的元阳,成太乙上仙。当然了,这只是小说里的桥段。

实际上,玉兔是洁白无瑕的,所以古人们也将其看作是善良、纯洁、吉祥的象征。而且,传说中的玉兔在广寒宫里是捣制长生不老药的,这也让玉兔拥有了“健康长寿”的美好寓意。在古代的铜镜和各类瓷器中,都不乏玉兔的影子。中国的月球车也被命名为“玉兔号”,这不仅是对于历史的传承,也表达着中国人民和平利用太空的宗旨。

猜你喜欢
兔儿爷监生白兔
白兔眼睛红
冤案:严监生不是超级吝啬鬼
不识“斋戒”闹笑话
别拿兔儿爷不当神仙
别拿兔儿爷不当神仙
可爱的兔儿爷
紧扣“吝啬”定格人物形象
18岁县令破解无伤痕命案
白兔打狼
智斗兔儿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