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中藏不住的诸葛亮的“野心”

2023-05-30 06:21孙万茂
课外语文·上 2023年4期
关键词:淡泊明志子书静心

孙万茂

每个孩子的出生和成长,都承载着父母的殷切希望。一是新生命总是那么充满生机,有着无可限量的未来;二是新生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血脉的传承,带着父母美好心愿来到人世。为此,为人父母者无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以这样说,从古到今父母们的共同期望,一定是自己的子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或者说实现这样的“野心”,父母们不惜倾尽所有,身体力行,用毕生的精力去哺育、引导、指引后代成人成才。

可怜天下父母心,诸葛亮也不例外。在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我们看到一位叱咤风云、足智多谋、雄才大略的老父亲,在临终前教育引导子女的谆谆教诲,其心之切,其情之深,令人动容。

据记载,《诫子书》写于公元234年,诸葛亮时年54岁,其子诸葛瞻8岁。当时诸葛亮尚在第六次北上伐魏途中,因积劳成疾,突发疾病不得不放慢节奏。念儿子尚幼,在本需要父亲带路的年龄,却将承受父子别离的痛苦;想本人自先帝刘备三顾茅庐之后,便为蜀国鞠躬尽瘁、戎马倥偬一生,顾不上参与儿子的成长,没能更好地尽到父亲陪伴引导教育的责任。倘若某天不在人世,而儿子将渐渐由儿童成为少年、青年直至成年。在成长的宝贵时光里,儿子的品行应朝着什么方向形成,学习知识该持以何种态度,平生志向应如何树立……都未及跟儿子交流。思及至此,诸葛亮感慨万千,情难自已,提笔将平生所学所想,凝于笔端,写下给儿子诸葛瞻的这封《诫子书》。

《诫子书》浓缩了诸葛亮毕生的经历和感悟,既是诸葛亮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更是对下一代的要求。其文纸短意长,言少情深,把对儿子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无限期望,全部凝聚其中,可谓呕心沥血,舐犊情深;其内容睿智理性,用词严谨简练,思想深沉,格局高远,让《诫子书》成为千百年来无数父辈教育后代的优秀范本,也成了后世历代学子借此修身立志的千古绝唱。

品行: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诸葛亮一生才学渊博,品行高洁,总结一生思想,高度概括为一个“静”字。

静是一种修养,静有利于思考,也有利于养心养性,远离浮躁。修身养性看似简单,实则难以践行,其核心就是需要一个“静”字。

集百家之长的诸葛亮,当然明白“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翻开历史可以发现,千百年来,古代学者们一直把静坐或静养当作求得学问必不可少的功课。这种思想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候,《礼记》记载,国人很早就有在祭祀前沐浴、斋戒的传统,这个过程就是一种静养、调心的过程。曾子在《大学》中提到“定、静、安、虑、得”的思想;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空生静,静生定,定生慧,慧至从容”;庄子极为推崇“虚静”,认为圣人之心正是通过虚静,才达到了像明镜一样洞察秋毫的境地,照彻宇宙;佛家的“禅坐”“打坐”,即是静坐的另一种说法。只有禅定才能修成正果,由戒而定。

诸葛亮未出隆中之前,潜心学习百家,曾自比管仲乐毅。历史上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很得诸葛亮佩服。管仲的著作《管子》中多处论及有关如何达到静以及达到静以后可以获得智慧的论述:“静则得之,躁则失之”,认为由静而得道,由静而养生,由静而获智慧。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吸取了管仲和儒道思想智慧,自然知道“静”的力量。他潜心学习儒家经典,将天文、地理、历史、兵书融会贯通,他不仅静心学习,还能够沉静下来,推演八阵图,写出《隆中对》,并四处游学,观察战场,以加深对知识的实践,最终成为博采众长之人。

诸葛亮希望儿子和他一样,首先做一个能够“静”的人。在风雷激荡的三国鼎立时代,若其身故后蜀国将何去何从,后主刘禅将如何治理蜀国,幼子诸葛瞻能否顺利成长,都是诸葛亮临终前牵肠挂肚的事。而身为诸葛亮的儿子,笼罩在父辈高度成就的光辉中,诸葛瞻作为子女,要想成长有所成就,就必须要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为此,遵循父亲提出的静,修身养性,安定生静,静生慧。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这句话出自战国左丘明的《左传》。中华传统文化中,俭是一个重要的美德。因为节俭可以控制人对于物质的欲望。一个人物欲太过于强烈,会逐渐突破道德的底线而追求物质的利益。“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朱子提出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不仅指贫穷境况下精打细算、省吃俭用,更是指相对富裕的情况下,也要有节俭意识和勤俭之风。作为一种修身之法,“俭”在这里还有一层自律、自控、适可而止的含义。对于任何目标的追求,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戒除急躁冒进的贪快求大,贪大求洋。

诸葛亮在要求儿子俭以养德时,他自己首先是一个大力提倡节俭的人,并且言行一致。在乡下耕读之时,一边种地一边读书,颇为克制清苦,但诸葛亮依旧勤学苦读,博览群书,思考形成治国思想理论;成为蜀汉政权主要人物后,尽管俸禄丰厚,但他仍坚持节俭家风。“桑树八百株,薄田五十顷,除此之外,别无余财。”为了蜀国的兴盛,他的治国方针就是节俭。蜀国弱小,治国如若不首推节俭,怎能集中资源支撑北伐,完成先帝遗愿?

诸葛瞻年幼,正是习得父辈节俭勤恳优良传统的时候。一生受用“俭以养德”的诸葛亮,不仅本人延续家风,获取智慧,也希望儿子诸葛瞻通过继承“俭”字,锤炼自身成为品行高尚的人。

治学:才须学也,学须静也

没有谁天生就成才,必须是在后天的学习中得到技能。这是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关于治学的理论。

无独有偶,先秦的荀子在《劝学》中也说了学习的重要性,“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的是坚持对于学习的作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才干。当学习达到一定的境界,量变引起质变,自然会形成自己的本领,生出主宰外界环境的能力,“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谈到学习方法,诸葛亮仍主张“静”。指出学习必须静心专一,是学习能否有所成果的不二法门。汉朝管宁与华歆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门外达官贵人车马经过,管宁静心学习不受干扰,但华歆出门观看十分羡慕,管宁便将席子割开,终于事业有成;刘勰借十几里外金华寺的佛灯静心苦读,专心致志,终成文学大家;匡衡凿壁偷光,静心读书,成为知识渊博的经学家。还有苏秦刺股读书、李密牛角挂书、王羲之苦练书法练成“笔山墨池”、屈原躲进山洞偷读《诗经》……这些名人刻苦学习的逸事,无不证明静心专一学习方能取得成就。

诸葛亮也是静心勤学的典范。他17岁随叔父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10年左右,27岁才被刘备请出山。如诸葛亮不静心淡泊,不专一攻读,他也不会在10年后取得思想成就,被刘备赏识。文中诸葛亮要求诸葛瞻学习本领需静心钻研,是因为诸葛亮知道学习没有捷径,唯有静心苦读。

立志: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从古至今,有许多名人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周敦颐拒绝官场腐败,立志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王冕淡泊名利,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他们都是因为做到了淡泊明志,从而流芳百世,为后人所景仰。

而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之所以出自诸葛亮之笔端,是因为他也是同样的人。正如他在襄阳隆中,清苦耕读,虽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仍心系天下苍生,志向是能够将所学所得,帮助明主治理乱世,成就一番霸业,就像姜太公辅佐周文王,管仲辅佐齐桓公。这也是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愿意择枝而栖,出山助刘备的原因。如果没有淡泊名利的心,他不会埋头耕读,从而等不到刘备;如果没有高远的格局,他不会研究天下,也不会出山辅助刘备。

诸葛亮当然希望后代也如他一样,在选择志向时不受名利干擾,立志以后能够潜心完成。为此他在《诫子书》中教育诸葛瞻在成长过程中保持恬静寡欲,看清楚选定志向,然后排除各种干扰,尤其是应收拾浮躁的心,珍惜时间,坚持不懈,实现目标。否则会因“年与时驰”,随着时间的流逝意志不再坚定,志向如枯叶一般陨落,最终会成为无用之人,悲伤困守于自己的穷家破屋中,空虚叹息,却怎么也来不及了。

诸葛亮不愧是思想家、文学家。时至今日,《诫子书》中关于品行、治学、立志的文字观点,仍具有鲜活的现实意义。面对纷繁复杂而浮躁的外部世界,我们应该多多学习领悟这短短八十六字书信,修身养性,刻苦学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珍惜时光,锲而不舍,方可不迷失自我。若非如此,到头来蹉跎岁月,一事无成,那也只能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了!

励精图治,珍惜时光

在此基础上修身、治学、平天下。这样的要求不可谓不高,而作为诸葛亮的儿子,带着这些殷殷期望,可谓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淡泊明志子书静心
一生
王充著述意识的构建与汉代子书体式的变迁
淡泊明志
“云自习”:静心,还是云游
“云自习”:静心,还是云游
“传承非遗——平湖钹子书”倡议书
“传承非遗—平湖钹子书”倡议书
诫子书
行走中的静心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